他向千古一帝主动请缨,愿意率领32万叛军攻克育阳城,擒杀李乾。
千古一帝点了点头。
薛举是万人敌,而获得了薛举模板的西秦霸王可以当做是一员一流猛将,既然西秦霸王毛遂自荐对付李乾,千古一帝求之不得。
“我们也上。”
赵慈、张虎、陈生等叛军见双方血战,城池即将陷落,这个时候想着争功。
“那我就统帅10万预备兵马,等待诸位兄长的好消息了。”
千古一帝的杨广模板,武力并非所长,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千古一帝没有冒险亲自上阵,否则他一旦战死,那么此前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过眼云烟。
“杀!”
“攻破城池,屠城三日!”
西秦霸王、赵慈、张虎、陈生等人率领32万叛军,发起第四轮攻势!
第三轮、第四轮攻城的叛军加在一起足足有48万人!
这些叛军还有杨素的主将加成,战斗凶猛。
育阳城的压力空前,越来越多城墙失守。
杨素利用自身的人物特性,不断给叛军献祭叠加战力,再加上叛军人数实在是多的离谱,育阳城失守几乎是时间的问题了。
“准备弃守城池,所有将士按照原定计划,在南城集合!”
李乾拔出没入骁果军体内的长枪,决定弃守育阳城。
他的目的是拖延时间,等待荆州刺史发兵讨伐赵慈、千古一帝等叛军,如果实在守不住育阳城,那就放弃这座城池,退守梁山城,层层阻击,尽一切可能拖延时间。
只要援军到来,不管前面有多少座城池失守,都能一举翻盘。
杨素的铁血手段,以及四大总兵的魏文通、左天成两员猛将征战育阳城,出乎李乾的意料之外,加速了城池的陷落。
不过李乾也设想了弃守育阳城这一可能,提前做好了预案。
各路兵马收到弃守城池的命令,且战且退,在南城集结。
南城门猛将云集,重兵集结,轻松击溃了攻打南城的贺若弼等人。
与此同时,代价是其他三面城墙都被叛军攻占,黑压压的叛军攻入城内,烧杀抢掠,烽火连天。
“我们走。”
李乾对这座刚刚占领的城池并不留念,率领残兵从南城门撤离。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这个道理李乾还是知道的。
李乾、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翟长孙亲率玄甲军担任先锋开路,强行踏出一条血路!
另外,刚刚招募不久的薛仁贵、史万岁两员猛将在李乾身边担任禁卫将领,他们也跟随李乾发起冲锋!
六员猛将像是六头莽牛,横冲直撞,丝毫不惧南城外面贺若弼的兵马!
哪怕贺若弼是隋朝名将,但李乾麾下众将既有隋朝猛将,也有唐朝猛将!
李乾用来冲阵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专属兵种玄甲军!
“不好,他们这么快就决定弃守城池了。快拦住他们!”
千古一帝率领10万预备队本来在观战,只等麾下众将攻克育阳城,生擒李乾,自己再好好羞辱对方一番,结果李乾没等城池真正被攻陷,就自己率领守军突围了。
要是让李乾逃出生天,那么叛军又要再次攻城,才有希望活捉李乾。
要知道,杨素的献祭战术是很费人的。
这一次为了提升叛军的战斗力,前面两轮攻城的叛军都是炮灰,整整12万人的炮灰啊!
每次攻城要是都献祭这么多人,赵慈他们的叛军也不够用啊。
千古一帝急了,亲自率领10万大军截杀!
“主公有令,速往南城集结,追杀书生!”
“杀死书生者,赏黄金万两!”
“活捉书生者,赏黄金十万两!”
“快,随我来!”
韩擒虎、杨林、魏文通、左天成、董平、单雄信、刘唐等武将听说李乾已经带兵从南边杀了出去,于是立即率兵追杀。
为了尽快追上李乾他们,这些猛将率先出动骑兵追杀。
在李乾身后,几十万叛军一窝蜂地追击。
而冲在叛军最前方的是不下8万骑兵。
李乾剩下的残兵已经不足5万人,其中还有不少步卒和弓箭手。
如果全部都是骑兵,那么李乾还有把握逃脱,但要是兼顾这些骑兵和弓箭手,没有可能在平原地形摆脱叛军的八万骑兵。
而且,八万叛军骑兵,韩擒虎、贺若弼、杨林、魏文通、左天成、单雄信、董平等武将冲在前面,气势汹汹。
不止如此,还有宿敌西秦霸王骑着战马,手持马槊,追击而来。
与李乾作对的郑王、大良造都被李乾杀了,西秦霸王、及时雨还分别保留着薛举和宋江模板,这两人虽然没有了什么武将和兵马,但他们自身也是比较棘手的敌人。
“希望花木兰及时通知李靖出兵了。”
李乾见后方八万叛军骑兵越来越近,这个时候只能回头反击,等待援军。
“驾!”
就在李乾即将被迫回头迎战叛军时,前方沙尘滚滚,李字将旗迎风招展!
在梁山城集结来自新野县、穰县、安众县援军的李靖率兵及时到来!
李靖亲自率领骑兵作为先锋,王彦章、花木兰、黄忠、马岳、成宜、北宫纯、狄青、魏延、高翔、傅肜等猛将一字排开,气吞万里如虎!
虽然李靖的先头部队只有两万骑兵,但气势并不比叛军差多少。
李靖的骑兵与李乾的步骑汇合,与来不及后退的叛军骑兵爆发了遭遇战!
王彦章提着铁枪、黄忠提着大刀,直接冲入密密麻麻的叛军骑兵之中!
铁枪横扫,手起刀落!
第360章 南郡义兵
“喝!”
王彦章骑马撞入八万叛军骑兵之中,百斤铁枪横扫千军,一列叛军骑兵被铁枪扫倒,一群骑兵栽落。
黄忠不甘示弱,提着一口大刀,砍翻沿途的叛军,一颗颗脑袋落地。
黄忠一路冲杀,沿途无一合之敌。
在乱战之中,黄忠撞见“花刀帅”魏文通,双手握刀劈向对方。
魏文通毫不胆怯,手腕一翻,青龙刀挡下黄忠的赤血刀。
赤血刀与青龙刀快速交锋,两把兵器都快到只剩下残影,令人眼花缭乱。
魏文通与关羽有些相似,虽然不如巅峰关羽,但也能敌住黄忠。
“主公速退,梁山城还能坚守一段时间。”
李靖率领两万骑兵,硬是顶住了八万叛军骑兵的攻击,让李乾的步弓兵得以撤退。
“多亏你们了,此战结束,所有人都记一大功。”
李乾没打算在平原上和几十万叛军决一死战,这样的地形,定会被叛军淹没,死于叛军的人海战术。
步兵、弓兵、弩兵退向梁山城,李乾亲自带领骑兵留下,与李靖的骑兵配合,共同阻挡八万叛军骑兵,且战且退。
韩擒虎、贺若弼、杨林、魏文通、左天成、单雄信、董平等叛军武将疯狂进攻,而李乾麾下众将也不是等闲之辈,浴血奋战,屡次击退这些猛将的攻势。
巅峰魏文通与巅峰黄忠大战三百回合,两人都拼尽了全力,也没能真正击败对方。
李乾的骑兵一路退到梁山城地界,韩擒虎、贺若弼、杨林等武将这才不情不愿收兵。
万一他们孤军深入,李乾可能会趁此机会对他们进行分割包围。
李乾带兵进入梁山城,清点兵力,坚守育阳城的七万人,有三万人阵亡,幸存的兵马几乎人人带伤。
李靖带来的两万骑兵,折损五千。
这样的伤亡,让李乾心底在滴血。
此战阵亡的将士并非刚刚招募的新兵,而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一下损失35000名精锐,放在古代一个王朝,这都足以动摇帝国的根基了。
也就是在《全球战国》里,人口充足,还能较快恢复过来。
“叛军凶猛,还好主公吉人自有天相,安然无恙。”
韦睿、马隆等在梁山城驻守的武将赶紧前来拜见李乾。
“梁山城可做好了准备?能守多久?”
李乾对杨素的献祭战术心有余悸,向梁山城的守将韦睿询问能守住多久。
李乾亲自率领七万精锐驻守育阳城,也撑不住杨素的四轮攻势。
前后折损35000精锐,对坚守梁山城也产生了影响。
韦睿算了一下兵力:“新野县、穰县援军抵达,加上主公从前线带回来的兵马,梁山城约有兵马90000人。”
“九万啊。”
李乾知道后方桑弘羊、欧阳修、张九龄、邓芝等文臣已经倾尽全力往前方运兵,所以哪怕折损35000人,梁山城还有90000人。
这还是在要留下兵马防备新野县、穰县的前提之下。
然而,李乾在梁山城有90000兵马驻守,却依然愁眉不展。
确实,梁山城有90000守军,人数多于育阳城的70000兵马。
但梁山城的九万大军,有相当一部分是刚刚招募不久的新兵,九万人的整体战力,不见得高于育阳城的七万人。
如果杨素攻打梁山城的时候故技重施,不计代价攻城,李乾未必能守住梁山城。
梁山城守不住,下一个遭到进攻的就是李乾的主城了,到时候,李乾的精锐兵种只会越来越少。
“荆州刺史什么时候出兵?”
李乾又看向张大川。
叛军来势汹汹,又有杨素的献祭战术,李乾以一己之力阻挡南阳叛军,接近极限。
唯一能破局的方法就是等荆州军到来,在人数上不输于叛军,那么李乾认为可以较为轻松击败叛军。
杨素的献祭战术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代价是数以万计的叛军的脑袋。
要是叛军没有人数优势,杨素的献祭战术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