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第170节

  还不就是那一点信仰吗?连牧首都打算为了这件事而不惜性命,这种时候异端想要出来搞事,那无疑是在教会的雷区上蹦迪。

  “很好,我之后会签发一道命令,教会可以动用一切手段来调查和抓捕异端分子,帝国的武装力量将会全力配合伱们。”珀菲科特现如今手握朗顿的军政大权,虽然不能说所有事情都一言而决,但至少这种程度的命令她还是能下的。

  “请您放心伯爵大人,过去他们无法生事,现在也依然如此!全父的信徒必将捍卫祂的子民。”枢机向珀菲科特行了一礼,恰当的表露出了教会的决心,同时又不至于让珀菲科特觉得教会充满了野心。

  而一旁的莎贝尔裁判官也肯定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将肃清珀菲科特身边的异端分子。

  “一次有力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去做你们该做的事情。”珀菲科特看了一眼眼前的枢机和裁判官,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

  待枢机和裁判官离开,珀菲科特这才看向了情报部门的两位负责人,语气冷漠的说道:“我对二位的工作很不满意,异端分子都渗透到我身边来了你们还一无所知!帝国中枢每年那么多的拨款,就养了你们这群虫豸吗?

  限期三天,我希望你们能够交上来一份令我满意的解释!我不想听你们怎么说,而是想看你们怎么做!明白了吗?”

  “明白,请伯爵大人放心!我们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的!”两名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虽然一肚子委屈,觉得这事不是他们的锅,但事情已经发生,他们就必须承担起责任。

  这是帝国贵族最基本的素养,平日里怎么做没人管你,但你至少要确保不会出事,或者出了事的时候你能够扛起责任。

  当然,如果能够找到可以甩锅的下属,这些贵族也绝不会道德高尚的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就是了。

  就在珀菲科特训斥完两名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让他们滚出去干活的时候,忽然一名侍卫闯了进来,大声对珀菲科特报告到:“伯爵大人,下城区发生暴乱,已经席卷了四个街区,城卫军正在弹压!他们请求支援!”

  “城卫军是什么废物?他们怎么会让下城区的暴乱发展到席卷四个街区?他们还有脸要增援?”珀菲科特感觉自己的脑子又要崩断弦了,这一天天的都是什么事?!

  但想起之前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所造成的后果,珀菲科特在强制自己冷静的同时,也发动了炼金术为自己制作了一顶头冠,戴在了头上让自己强制冷静下来。

  “让飞行骑士待命,从近卫军抽调一个骑兵团,我要亲自前往下城区。”冷静下来的珀菲科特觉得这背后似乎有什么隐藏的东西,事情不应该这么凑巧的全发生在一起。

  所以她决定亲自去看一看,这是否又是某个异端教派的阴谋,又或者还有其他别的隐情。

  同时,珀菲科特也看向了还没有离开的情报部门两位负责人,对他们说道:“抽调你们手上最精锐的情报人员去调查,我要搞清楚这一切的来龙去脉。”

第437章 暴乱一

  下城区的第九街区,一群衣衫褴褛的民众正手持着各种武器与城卫军激烈的交火着。

  他们手中的枪支虽然简陋,并不能和帝国最新式的军用枪支相比,但城卫军作为一支并不算帝国军事序列的武装力量,所拥有的武器并没有比这些民众手上的枪支先进多少。

  帝国最好的武器是蒸汽骑士们手上的无后坐力炮和发射铜壳定装子弹的重机枪,其次则是近卫军手中发射纸壳定装子弹的线膛枪。

  这些武器都是之前珀菲科特负责改良设计,并提交给军部,交由军工企业生产的。

  经过了三年的时间,这些武器如今都已经普及到了部队,列装了绝大部分的近卫军。

  至于二线部队使用的则是纸壳定装子弹的滑膛枪,虽然比近卫军的线膛枪差了一点,但也差距不是太大,毕竟定装子弹的装弹速度优势很明显。

  而城卫军和这些普通民众手上的武器,就是最低档次的非定装子弹滑膛枪了,有些甚至还是火绳枪,连燧发枪都不是,射击速度感人不说,精度也低的发指。

  所以即便城卫军和暴民在街头激战了快几个小时,伤亡依旧只维持在个位数。

  反倒是不知道崩到哪里去的流弹,带走了好几个倒霉蛋的性命。

  因此,当近卫军的骑兵团赶到的时候,看到的是城卫军和暴民在街头隔着街垒对射半天,枪打的如同炒豆子一般,可就是不见有什么战果。

  不过骑兵团长对此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他们要是打得准骑兵也不敢对着步兵方阵缓步冲锋了。

  “现在的情况如何?”骑兵团长找到了城卫军的指挥官,向他询问着战况。

  虽然从军衔上来说,这名城卫军的指挥官是个准将,而骑兵团长只是上校,但城卫军的准将是民兵,而骑兵团的上校是近卫军,二者天然就差了不止一個阶级。

  于是乎看起来不太好理解的准将向上校敬礼也就不是那么的难以接受了。

  “暴乱是从第八街区开始的,这些暴民对帝国赈济粮食的发放不满,有人冲击了赈济点,我们出动弹压的时候有人冲我们开枪射击,于是事态升级了。”城卫军的准将虽然不是职业军人,坐上这个位置镀金大于任事,但也不是一个饭桶,很快就说清楚了来龙去脉:“我怀疑这是有预谋的暴乱,因为在第八街区暴乱发生之后,第六、第七和第九街区也同样发生了暴乱,并且他们很快互相呼应开始冲击我们设置的街垒。

  如果不是你们来得及时,他们到晚上可能就会突破街垒了,到那个时候事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等到晚上?不伙计,他们已经看不到今天的日落了。”骑兵团长的语气中充满了笃定,摸了摸自己打理的油光水滑的胡子说道:“你或许不知道,北境伯爵亲自带着她的骑士团来了。”

  “什么?北境伯爵大人亲自来了?这是要杀光这些暴民吗?”城卫军准将的脸色马上就变了,显然珀菲科特的凶名已经不止能吓唬小孩了。

  对此骑兵团长只是耸了耸肩,随即笑道:“谁知道呢?我接到的命令是前来增援,至于其他的等北境伯爵来了再说吧!

  我的骑兵团是用来冲锋的,如果你不打算现在就发起进攻,那么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来休整,喂马和调整状态。”

  因为接到命令就马上赶来了,所以骑兵团并没有做好立刻就投入战斗的准备。

  城卫军准将当然不打算马上就发起进攻,虽然在珀菲科特抵达之前就攻进去确实能够给上级一个好印象,但城卫军准将并不打算就这么发起进攻。

  虽说滑膛枪的命中率很感人,但这是建立在双方都有街垒作为防御的前提下的。

  如果进行进攻,就是要打最激烈的巷战,即便有近卫军的骑兵支援,这也是会造成巨大伤亡的。

  在这个末日即将降临的关键时刻,手里的部队就是自己说话的底气,如果损失太大了,那对于城卫军准将屁股底下的位置可是会很不稳的。

  况且他这也不算故意拖延,骑兵团长说了自己的骑兵团需要调整状态,他等友军调整完毕之后再进攻,任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双方不过都是心照不宣罢了。

  事实上这点小事确实无关紧要,即便珀菲科特亲自抵达之后,也没有斥责他们,只是简单询问了一下现场的情况。

  “你说这场暴乱是有预谋的,有什么根据?”因为之前的事情,珀菲科特对这种信息非常敏感,很想知道城卫军准将为什么会这么说。

  “伯爵大人,帝国赈济点发放的赈济粮的情况相信您也是知道的,虽然那是掺沙子的小麦,但粮食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淘洗干净之后熬成小麦粥,虽然吃不饱,但也绝对饿不死人。”城卫军准将听到珀菲科特的询问,赶忙向她解释起了自己判断的原因:“这些小麦粥的发放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来领赈济的人虽然有些微词,但也只是抱怨几句吃不饱或者有沙子,并没有其他情绪。

  但是今天他们却直接开始冲击赈济点,这实在是来的太突然了,中间没有一个发酵或者积累的过程,这实在不符合常理!

  我在城卫军已经服役快三十年了,镇压过大大小小上百次暴乱,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场暴乱就是有心人在挑动,不然的话不可能暴乱之前没有一丁点的预兆或者矛盾激化的过程。”

  虽然是个混日子的,但城卫军准将还是尽可能的在珀菲科特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珀菲科特对此倒是稍微有那么一点意外,但也只是微微颔首,在头冠的影响下她现在只会处于冷静和理智的状态,客观的分析所有的事情,并不会因为情感而做出什么非理性的决定。

  所以即便对城卫军准将能力感到些许意外,她也没有表示什么,只是向城卫军准将和一旁的骑兵团长问到:“你们有什么计划?我不希望这次暴乱持续到明天早上。”

  “我们正在计划进攻,第九街区的暴乱分子主要盘踞在街区中心地带的教堂附近,那里就是第九街区的赈济点所在,当时选择教堂也是因为那里最宽敞,而且教会也乐于为赈济点提供帮助。”城卫军准将向珀菲科特讲解着,虽然不太想进攻,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想过怎么打:“教堂的防御很强,尤其是最近的改造还进行了加固,想要攻下来的话需要重武器。

  所以我计划让近卫骑兵们先冲击街区的主要干道,将街面上的人清理掉之后再调集重火力进攻教堂。”

第438章 暴乱二

  老吉米是一个生活在第九街区的点灯人。

  这是一份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于城市来说却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他需要在每天天黑之前点亮街道上全部一百五十三根灯柱,确保它们全都亮起,然后在天亮的时候将它们熄灭。

  这并不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得上轻松,毕竟九一百五十三根灯柱,沿着整个第九街区的主干道从头走到尾,再从另一边从尾走到头,也就能把所有路灯都点亮了。

  这些路灯的维护并不需要老吉米负责,他的工作内容有且仅有点灯和熄灯这一项。

  相应的老吉米的收入也相当的微薄,毕竟这确实是一个谁都能干,而且谁都能干好的轻松工作。

  如果不是老吉米曾经上过战场,为了国家瘸了一条腿,拿到过一枚亮闪闪的勋章,他也得不到这份工作。

  只是这份工作虽然轻松,但对于老吉米来说,微薄的收入还是难以让他在朗读这个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生活下去。

  所以平日里每天早上老吉米熄灭路灯的时候还会做一份特殊的兼职,那就是敲窗人。

  也就是负责用自己点灯的那根长杆去敲打沿街住户的窗户,让他们起床。

  这些住户会每個星期付给老吉米一点钱,靠着这些钱,老吉米这样一个瘸腿鳏夫也能够在朗顿生活的不错了。

  即便住的是第九街区这样的下城区,他也能每天晚上去街角的酒吧喝上一杯,这对于大多数的朗顿下城区的男人来说,已经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享受了。

  原本老吉米认为自己的日子会这样一直过下去,直到自己有一天再也干不动为止。

  那个时候,教堂的牧师会来给自己料理丧事,这是早就说好的事情,为了这个老吉米每个星期都会去教堂捐献一枚先令。

  虽然不多,但他已经坚持了很久,教堂的牧师们早已经答应好,会为他在街区教堂的墓地留一块好地方。

  老吉米去看过,那是树荫底下的一块地方,春天的时候树上会开满白色的花,是一块非常漂亮的墓地,足够埋他这个老家伙了。

  然而这样幸福的生活却被政府公布的世界末日的消息给打破了。

  对于末日的到来,老吉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毕竟就算是末日了他也还是要点灯、敲窗,这对他影响不大。

  除了没钱再去酒吧喝一杯,需要把钱都拿来买面包之外,老吉米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化不大。

  就算自己真的活不下去了,老吉米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惜的,他都已经快七十岁了,当年就该和战友们一起死在战场上的人,捡回了一条命多活了这么久已经够了。

  反正事情不会变得更遭了不是?老吉米是如此的乐观。

  只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街面上变得越发的萧条,老吉米赫然发现日子变得比他预计的要糟糕不少。

  首先是街头他常去的那家面包店里不卖面包了,这倒是也能理解,毕竟街面上开始发赈济粮的时候,粮价已经飞涨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面包大家就更吃不起了。

  不过这虽然给很多不做饭的家庭带去了不少压力,但对于老吉米来说,买麦子回来自己煮麦粥并不是什么很难接受的事情。

  当年打仗的时候这活他干过很多回了,虽然同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都说他下次再做饭就把他的脑袋按锅里,但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再吃老吉米煮的麦粥了。

  可是随后粮铺里也没有粮食卖了,这就让老吉米有点着慌了,毕竟他记忆里上一次粮铺没有粮食卖,还是当年他刚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

  这种变化让老吉米有些慌了,虽然出于一个老兵的警觉,他在面包店的面包越卖越贵的时候就开始囤积粮食了,但他毕竟只是个瘸腿鳏夫,能囤的粮食也非常有限。

  于是当粮铺也没有粮食卖的一个星期以后,老吉米也不得不拖着他的瘸腿来到了赈济点,排队领吃不饱、但也饿不死人的麦粥了。

  直到此时,老吉米才开始真正担心起来,并且感受到了何为末日将至。

  原本他以为自己年轻时已经什么都经历过了,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他感到担忧和害怕了。

  但是当他看着赈济点前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的时候,他的心里充满了担忧和惶恐。

  末日是不是真的要来他不知道,但再这么下去是肯定要饿死人的。

  而当人没有了吃的,会做出什么事情老吉米是一点都不想回忆,那对于他而言是一个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是他曾亲眼见过的地狱。

  如今,老吉米觉得再这么下去,朗顿也会变成他记忆中的那个地狱。

  于是当有人找上老吉米,说其实政府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并且打算把粮食都运去北境,不给他们留一粒粮食的时候,老吉米很容易就被煽动了。

  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也出于对记忆中那座地狱再现的畏惧,老吉米和第九街区的其他人一样,高喊着“我们要吃饭”“我们要面包”,在有心人的号召之下冲向了赈济点。

  老吉米何尝不知道煽动他们的人并不是什么好人,又或者他们别有用心。

  但是面对赈济点里堆积的粮食以及那些工作人员私自用赈济粮做出来的面包,老吉米还是选择放弃了那些没有意义的担忧,以及内心仅存的对帝国的忠诚,从心的拿起了枪和带血的面包。

  因为有过从军的经验,老吉米主动开始指挥其他人布置街垒和防御阵地。

  也正是靠着这些,他们才抗住了城卫军的第一波进攻,并开始向着街区外反攻。

  鲜血的铁腥味仿佛将老吉米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看着身边的同袍被飞来的铅弹射穿脑袋……

  久远的记忆再现,老吉米忽然回忆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什么要参军。

  那年的老吉米还是小吉米,他之所以扛枪上了战场,是因为有人告诉他军队里能吃饱饭,不会饿肚子。

第439章 暴乱三

  尽管有着诸如老吉米这样的退伍老兵指挥修筑了街垒,也在城卫军不愿意付出伤亡的情况下和他们打的有来有回,甚至一度将战线推进到了其他街区。

  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动暴乱的民众真的能够和军队正面碰撞,也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有实力和能力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首都制造一场造成足够破坏的成功的暴乱。

  虽然这场暴乱席卷了四个街区,然而在城卫军的控制和封堵之下,暴乱的民众都被堵在这四个街区,并没有向外扩散。

  而随着蒸汽骑士和近卫军骑兵团的到来,胜利的天平已经压倒性的发生了颠覆。

  “蒸汽骑士打开通道,清理掉街面上的街垒与其他障碍,骑兵团准备冲锋!”临阵指挥的骑士团大骑士长大声的下达着命令,一边整备自己的装备的同时,也不忘关心一下自己的小学徒:“吉姆,一会机灵点,别冲太快,跟在我身边就行。”

  被大骑士长叮嘱的学徒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些许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大师。”

首节 上一节 170/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