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第164节

  只不过相对来说,平民被放弃的总数更多,而贵族被放弃的比例更大而已。

  但谁有资格活下去,谁又该被放弃,这是需要有资格做决定的人进行评估的。

  为了完成这件事,帝国专门成立了一个评估小组,而珀菲科特为了避免有人走后门跑关系什么的,特意亲自坐镇这个小组,负责最终的审核。

  当然,她也不是那种绝对无情的人,有一些并不那么符合标准和要求的贵族被提交上来,只要不是太过离谱,以及她觉得这些人还能够派上一定的用场,她也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一些在可过可不过之间的人通过的。

  北境确实承载能力有限,但也不是说容不下多千把個贵族的。

  只是这个可过可不过的前提是让她觉得“可过”,也就是还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只不过是不够正常通过的标准,所以能够以这种方式被放过的贵族,多少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最起码他们家里还有在帝国军队或者政府部门任职的家族成员,接受过贵族平均水平的教育,没有斑斑劣迹。

  这些人虽然派不上大用场,但担任一些底层的公务员,派驻到下面的庇护所里担任管理岗位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北境一直以来都缺少足够的基层人才,这些人多少还是能够填充一部分缺口的。

  至于那些真正只是尸位素餐、只会作威作福,而且声名狼藉的贵族,那就很不好意思了,珀菲科特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甚至为了能够稳定社会秩序,让最后的转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珀菲科特还在回到朗顿掌握了大权之后,就直接让军部开始处理这些人。

  军部当然明白珀菲科特的意思,也知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所以平日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为现在全都遭到了最严厉的打击,军部甚至直接出动了近卫军来处理那些这种时候还想搞事的贵族。

  而除了这些事情之外,珀菲科特也花时间编写了一份自救指南。

  毕竟帝国本土就算被放弃,这里也还是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的,珀菲科特虽然冷酷的舍弃了他们,但却也没有真的看着他们去死。

  自救指南当中详细说明了末日寒冬的情况,并且介绍了一些能够帮助普通人在末日寒冬之下活下来的方法。

  普通人如果能够按照这个小册子上的内容去做,虽然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活下来,但至少能够度过最初的寒冬。

  珀菲科特当初之所以要放弃帝国本土,一方面是因为本土的资源匮乏,没有海外殖民地的输入帝国本土无法支撑维持本土的庞大消耗。

  另一方面则是帝国本土人口基数巨大,这样多的人口在面对末日危机的时候,将会暴露出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但这并不是说,帝国本土就一定没有机会度过末日,如果有人能够把留在本土的人组织起来,按照她留下的这本自救指南去做,他们就还有活下去的机会和希望。

  当然,也只是在末日寒冬初期活下去的机会。

  毕竟随着极寒的不断加剧,就算是北境也不敢确保每一个人都能活下去,就更遑论是帝国本土了。

  珀菲科特只是给了他们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让他们能够熬过最初的阶段,在这之后或许她就能够从北境腾出手来,想办法改善帝国本土的状况。

  只是这都是后话了,现在她能做的也就是编写这样一本自救指南,然后让帝国的宣传部门多印发一些,好让广大民众不至于真的觉得自己被帝国放弃了。

  要是那样的话,问题会相当严重的,毕竟你没有办法预测一个人在活不下去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疯狂举动。

  这些日子她已经见识过够多了,自杀的、想杀别人的,甚至想趁着世界末日到来之前先毁灭世界的……

  人类物种的多样性珀菲科特已经鉴赏的够多了,她不希望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而且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已经够多了,她不希望还给自己增加工作量。

  然而就在她忙碌的时候,还是有人来打断了她的工作。

  “伯爵大人,教会牧首前来拜访!”一名宫廷侍从打断了她的工作,向她通报了一个有些出乎意料的消息。

第425章 与教会的合作

  “您好,牧首阁下,愿全父保佑您健康。”面对维克托亚帝国的宗教领袖,即便是珀菲科特也保持了必要的礼貌和尊敬。

  不过牧首似乎并不想在珀菲科特面前摆架子,甚至没有伸出手上的戒指来让珀菲科特亲吻,而是以一副非常友善的态度向她回礼道:“也愿全父庇佑你,我的孩子。”

  所谓亲吻戒指,是通常情况下信徒见到这位牧首时的一种礼节,而且通常情况下之后贵族才有亲吻他戒指的殊荣,而一般的信徒甚至没有见到这位牧首的资格,就算见到了也只能是跪在地上亲吻他的袍角,以示对全父行走在世间代言人的敬畏。

  当然,这些礼仪都是正式场合的宗教性质的礼仪,在非正式场合其实并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

  尤其是现在牧首是私下来拜访珀菲科特,不讲究这些反而显得更加亲近一些。

  “牧首阁下到访,想必是有要事,不知道有什么可以为教会效劳的?”珀菲科特并没有客套,和牧首寒暄了几句,分主客坐下之后,便开门见山的询问牧首的来意。

  牧首对此也不着恼,此刻是个什么情况牧首自然也是了解的,珀菲科特总览各种事务忙的脚不沾地,如果这种时候他来拜访,人家能够礼貌的招待,本身就是教会和牧首身份带来的加持,没那么多的客套寒暄也属于正常。

  而且牧首的年纪当珀菲科特的爷爷都有余,还真不至于对一个小姑娘生什么气。

  面对珀菲科特的询问,牧首只是向她表示:“末日即将降临,全父的子民在这场灾难中将会有无数人罹难,教会希望能够为他们尽一份心力。”

  牧首的话并没有讲的很明白,但意思却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听到这话,珀菲科特的眉头先是一皱,随即又好像想到了什么,于是想了想之后才舒展眉头对牧首问到:“全父的仆人可以为了全父做到何种程度?如果我希望他们在冰雪之中带领全父的子民抵御这场末日天灾,他们是否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珀菲科特只愁没人给她干活,并不介意给她干活的究竟是贵族还是教士,亦或者是其他人。

  如果教会愿意干活的话,她不介意给牧首行个方便,让教会行动起来的同时,也让他们能够成为未来北境的一员。

  要知道到现在为止,北境可是还没有一家正式的教会圣堂的。

  “如果是为了全父的子民,教会愿意承担一切可以承担的任务,全父的仆人们会竭尽他们的所能。”牧首听到珀菲科特的问题眉眼都舒展开了,没有刚才那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至于说他答应珀菲科特提出的要求所可能造成的教会的损失?

  在末日天灾之下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如果教会还抱着那点瓶瓶罐罐不放,那等到末日来临的时候就只能抱着那些所谓的圣物和财货一起等死了。

  牧首虽然年事已高,但对这些事情还是看的很透彻的。

  “如果教会愿意竭尽所能,那么我这里有一本自救指南,这是我为那些无法前往北境的人准备的。”珀菲科特一边说着,一边打了个手势让一旁的贝法取来了一本自救指南,将它交到了牧首手中:“但是很显然普通人自己去自救显然是比不上由教会牵头进行自救的,所以我需要在教会的圣堂建立庇护所,庇护全父的子民。

  作为交换,帝国可以为你们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在末日天灾降临之后的物资支援。

  北境虽然在过去的岁那年时间里建设了大量的庇护所,未来的这一年时间里还会建造更多的庇护所,但北境所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是有限的。

  帝国本土的大量子民虽然不至于说被放弃,但帝国显然也无力拯救他们的生命,教会要是愿意做这件事就再好不过了。”

  听到珀菲科特的这番话,牧首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也没有觉得珀菲科特是在利用教会或者让教会去送死。

  虽然留在帝国本土很难活下来,但在他翻阅了珀菲科特提供的自救指南之后,却也相信只要按照这本小册子上写的做,那么留在帝国本土的人还是有很大几率活下来的。

  在这种危难时刻,留在帝国本土确实是一份危险而又艰辛的工作。

  但对于全父的仆人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考验吗?

  只要对全父的信仰足够忠诚,牧首相信在全父的庇佑之下,全父的仆人是能够带领全父的子民在全父圣堂的庇护之下活下来的。

  而经过了这样苦难的考验,这些全父的仆人与全父的子民,难道不是全父最坚定与忠诚的信徒吗?

  所以牧首只是将自救指南郑重收好,然后对珀菲科特说道:“教会将会全力配帝国,但教会也希望在北境传播全父的信仰,据我所知北境还没有一间全父的圣堂不是吗?”

  “是的,北境建立的匆忙,北境的子民也还没有来得及沐浴全父的荣光,如果牧首阁下您不嫌弃的话,北境愿意邀请您前往切诺伯格举办一场盛大的弥撒,并迎奉一尊圣物。”珀菲科特见牧首答应的痛快,也投桃报李的给出了自己的报酬。

  所谓迎奉圣物,是在北境建立教会圣堂的一种委婉的说法,毕竟要供奉圣物,你总不可能就搭個台子把圣物就这么摆着吧?

  好歹要修个神龛保护圣物不被无礼之徒损坏,神龛外面再盖个房子来为圣物遮风挡雨,顺带的还要邀请几名全父的牧师和教士来主持弥撒仪式,最好是能邀请牧首亲自前去主持弥撒,这样才能显得北境足够“虔诚”。

  牧首对此也没有异议,点了点头便说道:“传播全父的信仰,教会将义不容辞,不过我年事已高,还是留在帝国本土吧!传教的事情我会让一位红衣枢机亲自负责的,他将携带圣物前往北境。”

  听到这话,珀菲科特不由得挑了挑眉,这位牧首居然放弃了前往北境而选择留在帝国?这让珀菲科特对他也不免高看了一眼。

第426章 维斯特玛大教堂

  维斯特玛大教堂是位于朗顿下城区的一座大教堂,准确的说应该是下城区最大的教会圣堂。

  这里供奉着一位圣人的遗骨,这位圣人是四百年前生活在此的一位修女,当时的维斯特玛大教堂也只是一间普通的教会圣堂,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位修女几十年如一日的接济穷人,收留无家可归的孤儿,在四百年前的朗顿下城区传播了对全父的信仰。

  最终这位只是普通人的修女因为积劳成疾而去世,当地的信徒与民众于是自发的将维斯特玛圣堂翻修成了大教堂,并且将修女的遗体安葬在翻修后大教堂的神龛之下。

  信徒们希望全父的光辉能够庇护这位仁慈善良的修女,令她的灵魂能够回归全父的金座。

  这位修女的事迹后来经过广为传播,逐渐成为了教会的神迹之一,而修女本人也得到了册封,加冕为了圣人。

  于是在修女去世之后的第一百年,维斯特玛大教堂再次翻修,而修女的遗骨也被取出,经过了金箔、宝石和各种绸缎珠宝的装饰以后,盛放在一尊透明水晶制作的圣棺之中,依旧供奉在这座大教堂里,成为了教会的著名圣物之一的维斯特玛修女。

  在此后的三百多年时间里,维斯特玛大教堂也成为了朗顿著名的教会圣堂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徒来此朝圣。

  庄严肃穆的大教堂和供奉在神坛上的维斯特玛修女,一直以来都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每一位前来此地的信徒连说话和祷告的声音都非常小,深恐惊扰了圣堂的肃穆招来教会牧师和教士们的不满。

  但今天大教堂的牧师和教士们却自己打破了大教堂的宁静,他们主动将大教堂内的椅子全都撤了出去,然后让一群工匠砸开了大教堂的地板。

  大教堂下面并非实心,而是在过去修建的地窖与地下墓穴。

  在过去,教会会将信徒的尸体安葬于此,经年累月下来,四百年的时间已经让大教堂地下满是累累白骨。

  几名牧师先是在砸开的地板周围泼洒了圣水,然后又带领教士与修女进行了虔诚的祈祷,祝圣之后这才让工人们下去将这些遗骨搬运出来,将大教堂的地下彻底清空。

  于此同时,教堂外面的广场上,一台大型的机械正在被组装起来,如果有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珀菲科特在北境使用过的蛇形盾构机。

  只不过眼前的这一台比起珀菲科特当初制造的原型机来的小巧一些,看上去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和改进,就连最前面的掘进刀盘也得到了升级,看上去似乎变得更加高效了。

  “枢机大人,维斯特玛大教堂的地下墓穴太深,埋葬的尸骨有些多,清理起来恐怕会消耗很多时间。”一名穿着白袍的牧师向身旁的红袍枢机汇报着。

  他是维斯特玛大教堂的负责人,对于大教堂的地下他也没有下去过,但教堂内保留有着四百年来的大量记录,其中自然有着关于教堂每年要往地下墓穴埋葬多少尸体的记录。

  虽然他嘴上说的只是“有些多”,但他清楚的知道那何止是有些多,根据记录维斯特玛大教堂的地下在七十年前就已经埋葬了超过五十万具尸体。

  这个数字听起来非常惊人,但考虑这是几百年累积下来的数字,倒也不是那么的令人意外。

  毕竟几百年的时间,考虑到这几百年的时间里维克托亚帝国和弗朗斯之间还有一场持续了百年的战争,有这么多尸体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当初埋下去简单,现在要清理可就非常费事了,几十万具尸骸不是一时半会能清理的干净的。

  “发动信徒,让信徒们来帮忙。”身披红袍的枢机看着身旁正在组装的盾构机,脸上的表情有过一丝犹豫和纠结,但很快他就下定了决心:“告诉信徒们,清理这些尸骨是为了将大教堂改造成庇护所,末日之下教会将会庇护一切需要帮助的全父信徒!现在需要他们清理这些尸骨,为改造庇护所的施工腾出地方。”

  听到枢机这么说,牧师虽然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决定按照枢机的命令行事。

  事实上之前教会就已经对他们这些负责各个教堂的牧师进行过通知了,他也提前就知道维斯特玛大教堂需要改造成在末日之下庇护民众的庇护所。

  虽然对于教堂内百年古迹遭到破坏,地下数十万的尸骸受到惊扰,但这既然是为了庇护更多的活人,牧师觉得也只能是让死人给活人腾地方了。

  很快,牧师就召集了维斯特玛大教堂的其他牧师和教士,把他们全都派出去动员信徒来帮忙。

  这个时候帝国公布的末日降临的消息早已经为民众所知晓,他们此刻正是惶恐不安的时候,教会突然站出来说会把教堂改造成庇护所,庇护所有人度过末日,这无疑一下子就让民众对教会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信任。

  此时听闻教会需要他们帮忙,而且还是为庇护所的修建出力,这些信徒都很热心的加入到了清理和搬运遗骨的过程当中。

  望着从四面八方涌来帮忙的信徒,红衣枢机总算是松了口气。

  维斯特玛大教堂可是下城区最大的教堂,这里也将会是未来下城区最大的庇护所,如果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这里清理出来,并完成庇护所的建设,那将会对教会的整个计划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尤其是按照计划,这里将会容纳数万名民众的避难,同时还要负责各种物资的生产,出了问题可不是这一個地方的事情,而是会影响整个下城区的。

  所以枢机对此也是丝毫不敢怠慢,亲自前来监督整个施工过程,为的就是确保万无一失。

  虽说动员信徒来清理那些尸骨多少会出一些纰漏和问题,但这和庇护所不能如期按时完工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所以枢机也只能是放手发动这些信徒,并且让维斯特玛大教堂的牧师和教士们多辛苦一下了。

第427章 再次召开的御前会议

  虽说末日降临的消息依旧令整个国家都产生了动荡,但在教会的支持下,总体来说只是面对未知的惶恐,民众大多被教会的教士安抚,并没有发生什么恶性事件。

  尽管偶有骚乱,但仍旧在恪尽职守的警察和军队依旧能够控制住局面。

  不得不说,在这种时候宗教安定人心的作用确实很关键,最起码它能够让大部分的人都去求神,而不是绝望之下开始报复社会。

  也正因为如此,被牧首派来协助珀菲科特的枢机也顺势获得了参加御前会议的资格,这对于教会来说可是非常巨大的突破。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虽说国王加冕依旧需要教会来进行,赋予君权神授的大义和天命,但世俗和教会之间的斗争在过去可是持续了近千年。

首节 上一节 164/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