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大祭司左义主持会议,针对人类帝国的发展问题与各军团长展开详细的讨论。
摆在人类帝国面前的首要问题是:
【人类帝国的研发基地是否要进行搬迁?】
人类帝国与其他入驻传奇海域的势力相比,存在一处明显的差异点。
其他种族势力在入驻传奇海域后,都会将传奇海域视为未来的核心族地进行发展,期间整个族群都会逐步搬迁至传奇海域。
但人类帝国不同。
人类高层清楚明白,传奇海域只是人类汲取成长养分的地方,人类的最终归宿在帝修城。
6000多年来,人类最为核心的文明技术研发基地也都建设在帝修城,乃至帝修城附近的海域。
而传奇海域与帝修城之间隔着一望无际的海洋,采用资源运输的方式将传奇海域开采的资源送往帝修城,会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空间传送广场的搭建,经过计算一批资源的运输需要经过138次空间跳转才能送至帝修城。
其次神级资源送出传奇海域必然会引起外海其它势力的觊觎,极可能爆发劫掠事件,需要疲于应对。
资源运输成本、资源运输风险,乃至繁琐的运输流程都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
这次会议针对研发基地的搬迁问题,进行商讨。
但绝大部分军团长的建议都是不搬迁研发基地,继续采用运输的方式进行资源输送。
不搬迁的原因很简单。
文明技术研发基地的打造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很多研发基地的设备根本没法随意移动,很可能导致研发器械的损毁。
其次人类帝国在传奇海域的根基不算稳固,随时可能遭到外来势力的挑战,这时候将文明技术研发技术搬迁来,很可能成为挑战势力的攻击目标。
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与帝修城才是人类文明根源有关。
终究有那么一天,人类帝国的军团战士将回防帝修城,从传奇海域抽身。
传奇海域的资源除了用于研发消耗,也要用于在帝修城打造防御设施。
有了明确的方向,会议的主题从是否搬迁转变为外海格局的更新。
整个会议持续了一周。
最终敲定的结果是人类将开启大迁徙计划,彻底更改外海的布局结构。
人类需要放弃大量资源岛屿。
曾经的远征计划,以主城帝修为起点,呈扇形向外扩张,将外海的资源领土不断纳入人类帝国版图。
这个阶段,人类帝国最在意的是资源岛屿的数量。
资源岛屿自然是越多越好,开辟的战线也是越多越好。
但骸蛾战役结束后,人类帝国的情况已经发生转变,传奇海域产出的资源根本不是外海那些普通资源岛屿,乃至核心资源岛屿可以比拟。
从这个角度看,许多资源岛屿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对人类帝国而言价值有限。
驻防战力需要尽可能地往传奇海域抽调。
这次会议上102号军团长“白魅之主”提出了一個关于人口迁徙的未来构想。
构想中,人类帝国可以放弃大批外海资源地,将驻守的防御力量,乃至产出资源的普通人往中心点集中,打造一条固若金汤的资源运输线。
简单解释就是,将扇形扩张的海域版图变为一条从帝修城直连传奇海域的航线。
此后这条线也将成为人类帝国从传奇海域获取资源的运输线,所有空间传送节点都会在这条线上打造,并进行防守。
这样既可以减轻防守压力,也可以让涣散的帝国民众凝成一股绳,在这条航线上繁衍生息。
这项计划一经提出,就引起不少军团长的赞同。
人类帝国的疆域太过庞大,甚至可以用臃肿来形容。
曾经为了发展别无选择,但现在有了传奇海域资源地的产出,那些普通资源地的价值已经不重要。
这是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就像是饥荒年代的人类为了果腹,一切可以食用的资源都是好东西,哪怕是树皮、草根也不会放过。
伴随时代进程,资源岛屿的数量越来越多。
很多低级灵性资源犹如野草般常见,尤其是逐步朝传奇海域推进的过程中,资源岛屿产出灵性资源的品质越来越高,曾经被视为管制灵植早已稀松平常。
选择放弃这类资源岛屿,并不会造成人类帝国实质上的损失。
将扇形的疆域版图变成一条直达传奇海域的航线,无论是从防守还是从发展角度来看,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在决定收缩疆域版图的同时,会议也对白魅之主提出的构想进行了修改。
对于除了这条直达航线外,已经搭建空间传送广场的核心资源岛屿,人类不会放弃,仍会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最终构想中的人类版图除了直达传奇海域的航线,还有如星辰点缀般环绕航线外围的核心资源岛屿。
不放弃的原因很简单。
大祭司左义在会议的最后说了这么一番话:
“我们在传奇海域能走多远完全是未知数,或许会有这么一天,我们人类帝国会再次迎来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大崩溃时代,到了那一刻,这些核心资源岛屿会是我们重启远征计划的希望。”
也正是这番话,敲定了人口迁徙计划的底线。
不放弃核心资源岛屿,只要外海势力不侵犯人类帝国插旗的核心资源岛屿,其他外海的资源地随意拿去。
……
这次会议结束后,人口搬迁计划持续了150年。
如果将曾经的人类帝国疆域视为一片星空,那么星空图上点缀的星辰便是千万人类城市。
大到数百万人居住,小到几万人居住,人类资源城市在远征计划向外海推进的过程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但这次人口搬迁计划将很多小城市取缔,结合组建成了航行上的大城市。
每一座大城市的最低人口都在千万级以上。
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很多居民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与理念,突然间的大融合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冲突问题,甚至出现了不少流血事件。
这个问题暂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需要时间沉淀解决。
理念上矛盾问题,受到成长环境影响,短时间内难以通过各种手段去修复。
就像是最新建设的人类城市“血光城”。
这是一座以血光军团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总人口达到了3800万,融合了228座资源岛屿的居民。
整座城市划分为28个区,以1-28区命名。
这座城市最近没少发生民众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
例如黑水岛屿搬迁来的人类居民常年生活在雪山上,经过数代人的传承更替,有了独特的文化习俗,他们在新城市规划的区域里打造的建筑都是用冰雕砌成,特制的冰块正常温度下并不会融化,而气象岛屿来的人类居民居住在热带雨林深处,崇尚武力与火焰,在邻近黑水岛居民的附近搭建起延绵的烈焰柱,释放滚滚热浪,造成大量冰雕建筑融化。
习俗上的矛盾造成不少的冲突事件。
但这些问题在大祭司左义看来,是人类融合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唯一不需要担心的是,不同环境下的民众对帝修神的信仰始终坚定。
根源问题不出错,细枝末节上的文化差异终究会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被岁月抚平。
尤其是一年一度的“祈神节”开启时,平时再多的矛盾都会转变为共同向帝修神祈福的团结画面。
而对帝修神的信仰,正是人类帝国民众能够团结在一起的关键。
民众对同一个种族的认同,远没有对共同信仰的认同来得高。
远征计划发展到今天,如果不是相同的信仰支撑,人类帝国早已变成一盘散沙。
这也是信仰的忠诚不允许被玷污的原因。
时至今日,新时代的人口迁徙计划进一步凝聚信仰团结,精简后的人类帝国无论是运转效率,还是团结程度都有了明显提升。
但新时代的危机也在悄然到来。
人类帝国的未来发展需要面对两个层面的挑战。
首先是入驻传奇海域后,人族已经成为许多强大外海势力眼里的挑战目标,随时都可能有势力从外部发起进攻,试图抢夺人类在传奇海域的利益。
这些年来,小摩擦始终都在发生。
每年都有大量势力进入人类帝国掌控的传奇海域,展开试探与调查,想要摸清人类帝国的实力底细。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帝国这数百年来都没遇到真正的挑战者,局部摩擦也不会影响到人类帝国的发展进程。
但危机始终存在,人类帝国仍需要随时做好进入全面战争的准备。
其次,传奇海域有这么一个规矩,是由内海各方势力制定,每一个入驻传奇海域并成功占领资源地达到千年岁月的势力,可以获得向传奇内海势力挑战的资格。
这次机会,人类帝国并不想错过。
相比较外海混乱复杂的局势,进入内海才是真正的超脱凡俗之上。
只要成功,人族将获得长久的安宁,因为内海产出的资源不会受到任何传奇内海其他势力的掠夺。
虽然要面对外海势力的挑战,但挑战的频率很低,且战前会有充足的准备空间。
这是人类帝国远征计划的最后终点。
只要成功入驻传奇内海,人类帝国的未来只剩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对抗黑潮天灾。
(本章完)
第129章 内海规则
帝修6935年。
距离人类帝国与骸蛾族的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五百年岁月。
这五百年来,人类帝国迎来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
曾经只有神选战士才有资格使用的神具武器,现在已经下放至金标之星战士。
通过神井资源地的纯粹神力产出,人类帝国在传奇海域里打造了一座神具武器流水线工厂,批量生产神具武器。
其次。
生命编织文明技术进阶后获得基因强化技术、科技文明技术进阶后获得空间大跳跃技术、炼金文明技术研发得到的能量转换技术、星辰引导文明技术研发得到的城市光盾防御系统、元素文明研发获得元素操控技术……人类文明的技术发展在这五百年来呈井喷式涌现。
曾经的人类帝国拥有史前遗迹,却很难将遗迹里的高端技术转变为现实。
限制技术进步的原因有三点,人才、资源、配套设施。
这三个问题中最容易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人类帝国庞大疆域里有着万亿民众,每年考核筛选的过程犹如大浪淘沙,只有最优秀的天才才有资格前往帝修城学习。
想要培养出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并不难。
其次是配套设施的完善,由于地底遗迹里本就留有大量配套设施,人类帝国可以根据地底遗迹器械完善文明技术的初步设施建设,逐步发展,想要解决也不难。
最不容易解决的反而是资源问题。
不同文明技术的发展需要消耗特定的资源,且普遍都是高阶资源,人类帝国需要给予金币组织服务费用兑换所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