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第303节

“.......您这话我没法接。”

“没法接就别接。我的意思是,我现在是给你铺路。咱们家有的东西不多,之前说实话,也走过一段错路,跟那些资本走的太近了,所以这个时候更要表明态度。”

“你看啊,我给你打个比方,你现在是通天河项目勘测队的队员吧?你老爷子我是西北造林项目的最大金主,有这层关系在,如果你再做出点成绩来,升的是不是能比人家快?”

“20年的时间,那么厚的底子,只要你继承了我一点优良基因,到时候混个项目总指挥都不难。”

“等事情了了,危机过去了,要论功行赏的时候,能少的了你?”

“你不是老说羡慕老汤家背景吗?你不是老说你爹我在这个侯门似海的帝都就是个小鱼小虾吗?这次干的好了,我不能保证你能有太大的进步,但咱们的后代,肯定是稳了。”

“你懂我意思吗?”

张甫叹了口气,回答道:

“懂,懂。还是算计好的呗?”

“.......你要说是算计那也成,谁心里还没点自己的小算盘?你爹我啊,这辈子就信一句话:论迹不论心。”

“所以,这次你能选择去加入勘测队,我觉得很好,这一趟去完回来,你就是真的成人了。”

说到这里,老爷子深深叹了口气。

就在三个月之前,在他确定相邻维入侵的事实之后,他立刻对自己的财产做出了安排,把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了与通天河计划相关的西北造林计划中去。

他的目的并不单纯,正如他所说的,这既是一封投名状,也是给自己儿子铺好的一条后路。

想要在即将到来的大时代里独善其身、继续做一个手握重金的富家翁?

这可能吗?显然,看过了太多人事变迁的老爷子心里有自己的答桉。

所以,他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的选择会比自己更进一步----他报名参加了通天河项目的勘测队。

按道理来说,老爷子是不应该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担心的,毕竟儿子大学学的就是地质专业,平时也爱玩玩户外啊、越野啊之类的年轻人的玩意儿,但总归在他心里,自己这个儿子还是那个爱玩爱闯祸、老是要自己来帮着收拾残局的不懂事的小孩子。

现在突然有了这种转变,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他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啊?

高原、荒漠、峡谷、无人区......虽然说现在的各项技术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长达两年的勘测任务仍然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出了意外,自己父子俩,恐怕就是天人两隔。

可他也没办法阻止儿子----他到底是长大了,也该做点正事了。

台阶上的两人各怀心思,抽完了一根烟后,张甫犹豫着开口问道:

“老头子,你说,咱们这关能过去吗?”

“能,有什么不能的?”

“.......你能不能走点心,我都还没说是哪一关呢!”

“放心。”

老爷子拍了拍张甫的肩膀,回答道:

“不管哪一关,都能过去的。”

......

吃过简单的晚饭之后,张甫背着沉重的行李离开了家,两个小时之后,他在大兴机场跟帝都其他一批勘测队员汇合。

这些队员来自不同的家庭、也有着不同的面貌、甚至连加入勘测队的目的都各有不同,但如果按照布鲁斯康恩的“唯动机论”去分析,他们登上这架航班的目的,却又出奇地一致。

他们想活下去,想活得更好。

他们想让这个民族也活下去。

所以,他们要去做最前线的探路者,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地质改造项目中,他们将会是引领着江河流向的执鞭者。

第四百七十六章 勘测启动的前一晚

两天的舟车劳顿之后,张甫跟所有通天河项目一批勘测队员一起到达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的多卡村,在这里,他们将要进行最后的装备整理,随后向北进发,攀登字冻纳峰,再沿着山脊向东北前进,绕过支巴龙巴,从恰木那山脊回转向南,登上赤担峰。

这是一条极为艰险的路线,全程超过30公里,平均攀登海拔超过4000米,且一路上不会有任何补给,到处都是松软的冻土和雪窝,甚至还有少量冰川遗留的裂隙,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其中。

登上赤担山之后,他们将要对当地的土壤、岩层进行全面的勘测,绘制高精度地形图,并对目标数据进行测量,论证方案可行性。

完成这一切之后,他们还要继续向北,经过秋珠隆巴山脊,到达雪瓦卡村,直到这时候,他们才能获得第一次的补给。

这一段路走完,又是接近20公里的距离。

全长50公里的路听起来似乎不远,如果是在平原上,走得快的普通人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走完,但在高原高寒、积雪封山的条件下,一天能走10公里就已经是人体极限,更不用说他们还携带着各种设备了。

所以,这段短短50公里的路,他们是按照10天的日程去安排的。

多卡村党群服务站里,张甫放下了身上沉重的背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后对一边名叫李睿的队员说道:

“哎,给根烟,不行了,高反了......”

李睿斜了他一眼,有些没好气地说道:

“你有病吧?高反还抽烟,真不怕死?”

“你不懂,我这是心理高反,来根烟就好了----你怎么磨磨唧唧的,这两天我那两包游泳不是你抽完的?你知道那玩意儿多少钱吗?我老爷子都舍不得抽,全让我偷出来孝敬你了。”

“那你可真是孝死我了。”

李睿嘴上虽不饶人,但手还是诚实得很,他从背包里掏出两包富春山居扔到张甫面前,随后叮嘱道:

“你真的少抽点,明天早上就要准备上山了,现在咱们海拔才一千六,几个小时之内就会上升到4000,真出了高反,那是会要人命的。”

在之前两天的相处中,张甫和李睿这一对富二代从相识到相熟最多只用了几个小时,相比起队伍里的其他人,他们俩的共同语言更多。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跟其他队员的关系差,相反的,因为他们八面玲珑的处事方式,整个勘测队十几号人对他们俩的印象都还不错,甚至还有人直言他们打破了自己对于富二代一贯的成见。

普通人对于富二代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呢?

李睿的家族做的是金融行业,接触的圈子也偏上层,他可能还不太理解,但张甫一家是从摸爬滚打中起家的,三教九流无不交往,所以他倒是清楚得很。

不学无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

不可否认,自己以前确实也可以用这些词来形容----太平盛世的纨绔不就这样吗?但张甫自问自己没有做过什么恶心人的坏事,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每年几次的登山和探险活动里了。

唯一一次陷入花边新闻里,还是被绿茶阴了。

所以,其实在很多时候,他对自己作为富二代的身份都不是那么认可----他倒是觉得,自己就是个很有钱的泥腿子、大怨种罢了。

张甫拆开一包烟,给周围其他抽烟的队员散了一圈,队伍里其他不抽烟的人见状躲到了一边,他倒也没有矫情地说要让大家去外面抽,因为他知道,在即将开始的艰苦任务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互相容忍互相扶持,既然队长没有发话,那自己也就老老实实呆着好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烟,随后开口向一旁抽烟的队长青皓问道:

“咱们还有新装备过来吗?我之前检查过装备了,应急燃料准备太少了,我算了一下,基本只够64小时的用量,如果在山上遇到风雪,热源维持时间太短,很危险。”

青皓点点头,回答道:

“跟上级反应过了,他们会从甘登乡里调一批过来,今天晚上就到。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我们的装备重量已经基本接近饱和,如果要再带燃料,要么超重,要么就要考虑抛弃其他装备了。”

听到他的话,队伍里其他成员纷纷皱起了眉头,片刻之后,张甫开口说道:

“要不然把大功率手电扔了?这玩意儿我寻思也没什么用。”

“不行,这季节山上是有狼的,扔什么都不能扔手电,要不然真遇上狼群,我们只能烧帐篷取火了。”

说话的是勘测队里的随队保卫李方,他和另一名保卫人员一样都是现役军人,如果说单纯的高原登山经验可能不会比张甫这个野外专家要强,但说起安全保障工作,没有人能质疑他们的意见。

“减掉两顶帐篷呢?现在双人帐篷挤一挤可以住三个人,一顶帐篷占的空间可以放六个高山气罐,12个气罐维持时间可以到48小时,再加上我们原来的储备,基本上是够用的。”

“帐篷也不能减,持续缺氧环境下休息是很重要的,一顶帐篷睡两个人和睡三个人的空间是天差地别,如果有休息不好的情况发生,用不了10天,3天就差不多能要命了。”

“......没那么夸张,我之前登珠峰的时候也有过36小时没有睡眠的情况。”

“那是你,你是我们队里体力最好的人之一,其他人的体力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我建议还是保守点,什么也别减,我和刘楚可以多背点----你也是,咱们分担一下,走得慢总比走不过去好。”

听到他的话,张甫沉吟着点了点头,回答道:

“那就先按这个方案吧。皓哥,你怎么说?”

“我同意,其他人呢?”

“同意。”

收集完所有人的意见之后,关于应急燃料的讨论最终定下了方案,几人从屋里走出来,交代清楚注意事项之后,便各自散开自由活动。

张甫和李睿跟在青皓身后,三人一起走到江边,看着宽阔的江面,张甫感慨地说道:

“从这个视角来看,要把这条和搬到西北去,真有点天方夜谭的意思啊。”

“你看,往西边看就是南迦巴瓦峰,周围全是山脉,别说到西北了,光是从这里到帕隆藏布,高差就有接近三千米。”

“这世界上有什么水利工程可以把一条河抬升三千米吗?我好像听都没听过。”

“长龙山那边的抽水蓄能电站最高水头是有800米的,应该是我们建设过的最大的泵站项目了。现在技术还在发展,如果华物院那边把核聚变发电搞出来了,能源问题解决,我们完全可以在这块区域建设3到4个阶梯泵站,分阶段向上抽水。”

“就算没有聚变发电,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那边调电过来,也完全可以支撑泵站运行,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听完青皓的解释,张甫和李睿两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实际上,他们对这些技术上的细节并不算了解,在这支勘测队伍里,他们的角色更接近于专业顾问人员,负责的是野外生存、登山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对方案的整体架构并不了解。

所以趁着出发前的最后时间,张甫打算多更青皓聊聊----正如他老爷子所说的,自己总是要更进一步的,多学学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以后才能走得更远。

“我之前听说,通天河项目是高程递减的,怎么到我们这一过来就要建泵站,这不是更总体策略相反了吗?”

听到张甫的问题,青皓摇了摇头,回答道:

“高程递减的是另一条路线,那条路线走的是从安北山到金珠藏布、到金珠曲、然后沿国道219向东的方向。”

“那条路线在前期很顺,也不需要太大的工程量,但是在金珠曲和贡日嘎布曲合流之后,就要想办法跨过孔藏隆、穿过洛腮冰川和雅弄冰川,到达安目措。”

“这一段的工程量不是开玩笑的,两岸全都是陡崖峭壁,高低差最高虽然才2000米,但施工难度巨大----只能一个泵站到顶。而且那条路线要贯穿河道,还需要建设不少涵洞。”

“更重要的是,那段河道本身的高程也比较高,还有很多河段要建设堤坝,几乎可以说是要让河水逆流......你想想这其中的难度吧。”

“所以,我们现在走的是帕隆藏布这条路线----这叫什么?饱和是勘测吧。”

“到最后,看谁的方案可行性高、整体收益高,就用谁的方案。”

“你要知道,咱们这一批十几个勘测队,代表的就是十几条路线,这还只是在源头这一块,后面上万公里的水路,一千多个队伍,你想想方案有多少版吧。”

张甫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其实在来之前,他就已经从各个途径了解过通天河项目的背景和细节,也知道这是一个投入巨大、建成之后绝对要载入人类工程史的奇迹项目,但那时候所他所受到的震撼,远远不如青皓这句简简单单的话。

一千多个勘测队伍,接近两万名专业或非专业的勘测人员。

整个国家的地质勘测力量,基本已经被榨干了。

这其中所展现出来的魄力,让他目眩神摇。

此时夕阳已经渐渐落下,远处的南迦巴瓦峰的金顶熠熠生辉,队伍里的其他人纷纷掏出手机打开拍照,张甫下意识地也打开了手机的相机,但犹豫片刻,他却没有去拍那座绝美的山峰。

而是掉转了镜头,拍下了勘测队队员们在河边欢快自拍的这一幕。

第四百七十七章 张甫的理由

首节 上一节 303/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