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第272节

“这还是个体力活,主要还是靠材料调试和工艺调试。”

钱立勋嗯了一声,回答道:

“TIM的问题,主要还是信号光基模和高阶模式的非线性耦合问题,如果三尺研究所那边的材料研发有突破,比如彻底解决通道内的热光效应的话,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不过,现阶段来说,还是得卖卖力气啊。”

“是啊,无论再先进的技术,都没办法跳过这个卖力气的阶段。”

放下手里的光纤后,叶舟跟着钱立勋一起回到了激光所为他们专门设置的办公室,在陈昊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开始学会了进屋之后先麻熘地给两人泡上了茶,喝完一口之后,才坐到沙发上开始谈正事。

“钱老,对国际上的项目合作申请,您是怎么看的?”

叶舟丝毫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从桌子下抽出材料递到了钱立勋的面前。

就在三天之前,他收到了这份汇集了国际上众多研究机构的合作申请的文件,上面那些机构的名字曾经代表着这个世界上核聚变和激光领域最强的技术,但现在,在获知羲和项目、神光五号项目启动之后,他们纷纷向华夏发出了诚恳的合作请求。

看到长长一串的名字,叶舟的脑子里不由得冒出来一句不算那么恰当、但又极贴切的古话: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仅仅是这两个项目,实际上,在华夏现在进行的众多基础性的、非保密性的科研项目中,这样的情况都在不断地发生着。

而那些项目的负责人,往往就像个渣男一样,在众多的合作对象中挑挑拣拣,最终选中一个或者几个可靠的机构,然后把他们全部榨干。

把资金和资源榨干。

听到叶舟的问题,钱立勋沉默了片刻,开口回答道:

“说实在的,从感情上来说,我是不希望这样重大的项目引入其他的研究机构的,一方面是不想把好东西分享给他们,另一方面是担心他们学到了技术超过我们。”

“但从理性来说,在基础科研上的合作又是大趋势,我们也能从这些合作中获取到更多有益的经验。”

“比如现在进行南天门项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跟毛熊的极为有限的合作就已经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效率。”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可以有限度地进行理论方面的合作,但是在关键的材料、工艺领域继续保持排他。”

听完钱立勋的意见,叶舟郑重地点了点头。

跟对方一样,自己其实一直都是对这类项目的国际合作持有谨慎态度的,因为任何一个关键环节的泄密,都有可能导致技术上措施先机,尤其是这种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技术。

但是,资源的庞大消耗让他们不得不去考虑合作,因为哪怕是华夏这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从客观上也很难支撑起这样的消耗。

所以,合作----或者说,吸血,才是最佳的选择。

至于怎么保证吸血的过程不会被血包反噬……

那就得靠六鼻计算机、003号航母、天基激光武器、和东风41了。

想到这里,叶舟果断做出了决定。

“那就报告上级领导,开放国际合作吧。”

“但是,关于国际合作的方式,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去讨论。”

“现在我们的全球策略已经启动,也是时候通过一两个这样的项目,拉一些人上船了。”

“不过,想要上船的话,我得让他们,先把船票交足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局限性、火药桶和新时代

叶舟的决定被迅速上报给了上级领导,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后,在某间几乎已经成为专门针对“燧人”相关事项讨论室的办公室里,几个最关键的科研和决策人员便被召集了起来,开始讨论有关国际合作的问题。

坐在最中间的中山装男人仍然是第一个发言,在环顾一周之后,他开口说道:

“今天这次会议的目的大家都已经清楚了,主要是针对神光5号项目、羲和项目是否需要引入国际合作的讨论。”

“在此前,我们已经收到了大量国际合作申请,但这些申请都被我们暂时搁置了。”

“这中间的原因有几个,我们需逐一进行讨论。”

“根据报告,已知叶舟对国际合作是持有积极态度的,但他不一定能想得到这种合作可能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今天的讨论需要先忽视掉他的意见,从纯理性的角度来进行判断。”

“好了,现在,我们先进入第一个问题:如果引入国际合作,对保密性的影响有多大?可能造成的泄密后果我们是否能够承受?”

听到中山装男人的话,其中一名戴着眼镜的学者举手说道:

“首先,我要纠正各位的一个误区。”

“在基础科学领域,实际上是不存在所谓‘保密性’这种说法的,这完全是一个认知的误区。”

“事实上,对人类来说,可控核聚变在理论基础上的所有障碍都已经被扫除,之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实现可控核聚变,原因有两个。”

“第一,前景的非确定性;第二,能源替代的非紧迫性。”

“后者大家都很清楚,当前阶段,化石能源和部分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已经足够满足人类社会的短期发展需求,所以,开发像聚变能源这样的革命性技术的推动力是相对比较弱的。”

“但要怎么去解释前者,我需要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技术无法超脱时代的诅咒’。”

“我们从小就知道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但实际上他只是第24个发明的人。在他之前,已经有23种可用的灯丝材料了。

“我们认为无线电是马可尼发明的,但是其实在他发明的前后两年,特斯拉和波波夫也独立发明了无线电。”

“谷歌诞生了1996年,但是类似的东西1996前后有十几个了。”

“这其中任何一个发明者都很伟大,但是他们任何一个都不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天子骄子。他们的成功只证明了一件事情:他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准备好了这个发明出现的各方面条件。”

“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确信核聚变的时代来了吗?”

“没有人知道现在我们欠缺的是什么,也许是材料技术不行,也许是计算机技术不行,也许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不行,甚至有可能是通信技术不行......核聚变的研发,对世界来说就是一个盲盒,所以也不会有任何一方愿意孤注一掷地去投入,为他人去趟雷。”

“也正是因此,核聚变的技术突破始终无法快速达成。”

“但是现在,我们有了确定性的判断,这个判断的依据就是燧人,叶舟。”

“正如之前在航发领域所做的事情一样,他所提供的技术突破每一次都会精准地排除掉核聚变技术上的一个难点,或者说暗雷。基于此,我们可以确信:核聚变时代已经到来。”

“所以,我们会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去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同样的,我们的对手在注意到我们的动向之后,也会简单地得出与我们相同的判断。”

“他们也许没有一个燧人去帮他们趟雷,但是,只要确定这项技术的前景、保持与我们同等的投入,他们一样会在核聚变上达成突破----正如我最开始所说的,核聚变并不存在任何理论难度,缺的只是时间和资源投入。”

“综上,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结论就很清晰了:核聚变技术并不存在保密需求,只要我们开始投入,就意味着全世界都会跟进,他们也根本不需要窃取我们的技术情报。”

“既然如此,与其去榨干我们自己的资源、拖慢研发进度,不如干脆大大方方地引入合作,尽可能压缩实用化的进程。”

“当然,关键技术比如特殊材料技术还是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这个部分倒是不难保密。”

听完学者的分析,所有人都点头赞同。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当一个技术实现的可能性是100%时,那么合作与否,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不合作,对方可能会比你慢几年,但这与“有限度合作”带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而这个理论,也正是诸多基础科学、基础性技术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倾向于合作的理由。

因为哪怕是完全敌对、甚至处于交战状态的两国,基础性技术上的合作也是最优解。

“刘同志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对现代技术的判断不能停留在手工业和农业时代――那时技术只来自个别工匠的灵机一动而非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所以技术极容易保密,但现在、尤其是核聚变这种复杂的系统性突破技术,是完全不同的。”

“好了,那么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

“核聚变技术发展所导致的中东地区地位下降、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后果,我们能否承受?”

听到中山装男人的问题,会议室中的众人陷入了沉默。

是的,他们所有人都知道核聚变技术一定会对产油国造成重大影响,中东石油产区国家的国际地位会进一步下降,地区形势会进一步恶化,但没有人真正认真想过,这种恶化会给华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现在,当中山装男人提出这个问题之后,经过简单的推演,大部分人都明白了其中所蕴含的危机。

无论是israel、还是巴羊,可都是拥有核武器的。

一旦核聚变所导致的彻底的能源革命爆发,他们必将面临重大的生存挑战,局部战争必然发生,并且烈度将会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程度。

因为那将是,生存之战。

而为了生存,他们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核战。

几分钟之后,会议室中终于有人举手说道:

“rsa技术可以避免最终危机,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三年、甚至两年之内实现首次核聚变点火。”

“我们必须在rsa技术的威慑消失之前引爆中东的炸药桶,然后再用rsa解密技术把这个点燃的炸药桶扔进水里。”

听到他的话,坐在左侧的另一人补充道:

“还有一个办法。”

“核聚变技术优先提供给中东国家,仍然保障他们的能源中心地位----当然,是在我们控制下的能源中心地位。”

中山装男人微微点头,随后问道:

“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吗?”

“......有,其实也很简单,让他们听话就好。至于怎么让他们听话......这个就不方便说出来了。”

“明白你的意思。好了,那么综合各位的意见,在我看来,第二个问题也已经解决了。我们接着讨论第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最关心的,那就是入场的门票问题......叶舟把它称作新时代的船票。”

“目前来讲,所有提出合作申请的势力都没有给出让我们满意的条件,现在,我们要逐一讨论,对这张船票的定价,应该是怎么样的......”

......

这场会议的持续时间超过了八个小时,第二天早上10点,叶舟才收到了来自上级的意见反馈。

反馈的报告里详细阐述了引入国际合作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逐一列明了解决方案。

看完了报告,叶舟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这个选择的判断其实是浅薄的----虽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判断的过程却并不完善。

但好在他有“决策者”天赋加身,倒是没有忽略掉报告中提及的任何一个风险,最多只是没有想得那么仔细而已。

在报告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之后,叶舟抬起头看向身前的钱立勋,开口说道:

“钱老,上级的决定下来了,同意引入国际合作。”

“但是,引入合作的方案细节还没有最终敲定,这个部分后续会有专人跟您沟通。如果让您来负责这一块的话,您觉得有问题吗?”

听到叶舟的问题,钱立勋摇了摇头,回答道:

“没有问题。只要有合作,就应该让我来负责,我不仅是个技术专家,也是个有一些权威性、有一些声望的学者,我必须得站到前台去为这项技术正名。”

“----当然,这是在你没办法抛头露面的情况下的选择,绝对不是抢功。”

“我明白我明白,这还用您老说吗?再说,大部分功劳本来就应该是您的。”

两人互相谦虚了一阵,在起身离开会议室之前,钱立勋有些感慨地说道:

“核聚变技术肯定会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没有想到,都已经这把年纪了,还能看到这个时代的开端啊。”

叶舟微微一笑,回答道:

“开启新时代的不仅仅是核聚变,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总之,我们就好好努力,见证这个时代的到来吧。”

追书神器吧

第四百三十五章 量子扰动监测项目正式启动

首节 上一节 272/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