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第257节

陈昊摇了摇头,回答道:

“挑战很大,但也不能说形式很严峻。”

“实际上,这些问题之所以能遗留到现在,主要原因还是‘前进’和‘稳定’的矛盾。”

“在过去的数十年时间里,我们面临的外部压力太大了,这些压力让我们只能不顾一切地去前进,迫不得已地去忽略掉一些存在的问题。”

“以前我学过一篇课文,说的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旅者,是没有闲暇去处理鞋子里的沙子的,因为他必须争分夺秒地赶路。”

“我们面临的形势远远要比课文里的更严峻,我们不是要赶路,我们是身后几步的距离就追着黑沙暴,所以,狂奔是唯一的出路。”

“哪怕我们的衣服已经千疮百孔,哪怕脚底都已经被磨烂了,哪怕浑身鲜血淋漓,也不能停下了。”

“停下来,就是死,但如果能逃出黑沙暴的范围,只要我们的骨架还在,那些被虫子咬烂的血肉,总还是会慢慢长回来的。”

叶舟郑重地点头,有些担忧地说道:

“怕就怕那些虫子已经钻到骨头里了。”

“不会的。现在来看,他们还只是钻进了皮肉而已----退一万步讲,就算钻进骨头里了,那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从来都不缺刮骨疗毒的魄力,如果他们钻进了骨髓,那么我们就把骨头敲碎,用火彻底煅烧一遍,再重新铸造一根更加坚硬的骨头。”

“这样的刮骨疗毒,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已经进行过数次了,现在最多是重复一次而已。”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医疗环境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好----强敌环伺的处境仍然存在,但我们现在是一手按着枪,一手拿着手术刀,并且还有个虽然没落,但还算可信的朋友保驾护航。”

“放心吧,这方面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太多,我们如果处理不好,你就直接行使超越指挥权,自己上阵指挥。”

听到这话,叶舟坚定地摇了摇头。

“不可能,我绝对不会插手这方面的事情。”

“这不是我的专业,我也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去指挥这种事情,只能是越搞越烂。”

陈昊微微点头,回答道:

“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具体的操作当然还是由上层安排。实际上,超越指挥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适度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嗯,这个问题等我30岁以后再讨论吧。技术发展工作呢?现在是什么进展?”

“aes已经开始应用研发了,基因编辑技术的第一批靶向药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神光四号正在进行改造,你的脉冲激光技术会应用上,在聚变领域,我们很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惯性约束点火成功的国家。”

“预计点火需要多久?”

“一年之内。主要还是看建设和测试的速度。”

“明白了。”

叶舟放下手里的文件,喝了一口杯子里的茶水,随后抬起眼睛,看向了窗外的天空。

在这次的休假中,他所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碎片化的、零散的信息,他也一直认为这些信息都是相互独立的。

但今天,在跟陈昊聊过之后,他才发现,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动作,实际上每一个都有着内在勾稽的联系。

从消除星链系统的潜在威胁、到国内企业出海、到针对台积电的合作计划、再到内部方兴未艾的文化整顿......

一项一项,其实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

南岛只不过是一个跳板,经略世界才是目的。

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他还记得当初星火工厂完成第一次流片之后,陈昊曾经对他说过,第一枚芯片落地,就是经略世界的开始。

他也记得自己说过,自己的所有工作,就是为了跨过那“离天三尺三”。

而现在,大概已经,走完了......一尺?

第四百一十章 神光5号项目

川蜀,棉阳,华物院,神光四号惯性约束核聚变工程点火装置总控中心。

钱立勋站在空旷的主靶场中,神情有些感慨。

他身边站着的是自己的徒弟,毕业于中科大的核物理学博士韦俊,跟自己的师父相比,他的神色就显得轻松得多了。

“师父,这次我们从前端到后端全部都得拆了换新的啊,大概需要多久才能重新启用?”

听到他的话,钱立勋摇了摇头,回答道:

“这可就不知道了,说是装备升级,其实跟重建差不多。新的脉冲激光方案我看了,跟我们现在用的方案比几乎可以说不是一个时代。”

“我们不仅要把它生产出来,还要想办法吃透它的技术,适配到点火装置上。”

“这其中的难度,远远不是更换激光设备就能概括的。”

“不仅是前端的放大器、滤波器之类的设备全部要改,第一壁、靶丸也都要改,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不过,如果能够全部做下来的话,我们距离可控核聚变就又可以迈进一大步了。”

“非要说时间的话.......保守估计两年吧。”

“两年啊.......师父,好像也不是太久啊。”

韦俊嘿嘿一笑,继续说道:

“师父,你说,你还能不能活着看到核聚变发电啊?”

钱立勋狠狠瞪了韦俊一眼,怒骂道:

“你格老子的,天天说这种不吉利的,我身体还硬着,再挺个40年没问题!你先想想自己怎么活到70岁吧!”

“照你这样天天抽烟熬夜的生活习惯,我肯定能给你送走!”

韦俊满脸堆笑地拍着钱立勋的背,语气讨好地说道:

“师父,咱俩谁跟谁啊,说这个太见外了......这样,我也不用您给我送走,您把多多介绍给我,我让她给我操办,怎么样?”

“你做梦!都知道你不行了,我还把我女儿推进火坑?----等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俩到底认不认识?”

“.......真不认识,我要是有那想法肯定先跟您说啊,这点您徒弟还是靠谱的,您放一百个心吧。”

“最好是这样!要是被我逮到你勾搭我女儿,你看我能不能现在就给你送走!”

“不敢,不敢.......”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些师徒之间的闲话,而在他们面前,靶室的主体结构已经全部被拆开,最核心的靶丸也被取出,装在特制容器中带走。

等所有拆除工作结束之后,两人面前就只剩下了空荡荡的靶场。

“还是有点伤感啊.......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靶场,打靶都还没打几次,这会儿又全都拆了。”

韦俊叹息了一声,有些感慨地说道。

“有什么好伤感的,最多就是惋惜罢了。不破不立,之前的技术既然落后了,那就干脆全部拆掉重来,要不然每次技术一更新就建一个新的装置的话,那还得了?”

“再说了,这些拆下去的装备也不是废弃了,放到次一级的装置上去备用,还是可以发挥些余热的----就像你一样,你要是再不努努力,我也要把你放到次一级项目去发挥余热了。”

听到钱立勋的话,韦俊满脸苦色地回答道:

“师父,您就别逗我了,您看我现在这脸,全都是熬夜熬的,实在是拼不动了啊......”

“你拼不动不是因为自己不行,是因为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透支了身体,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要早睡早起,坚持锻炼,你好好算算,如果你保证作息正常的话,工作时间会比现在这样天天熬夜少吗?”

钱立勋喋喋不休地批评着韦俊,后者无法反驳,也只好洗耳恭听,直到靶场内最后的清理工作结束,钱立勋才哼了一声,带着韦俊离开了靶场。

“咱们现在去哪?”

韦俊跟在钱立勋身后,有些疑惑地问道。

“去见这次项目的总工。”

“总工?师傅,你不是总工?”

钱立勋摇了摇头,回答道:

“我是,但是这次项目的牵头人是总技办,技术来源也是总技办,我们上面还有人负责整体技术把控和后续的技术更新,他会在这次的神光5号项目中担任技术顾问工作。”

“是谁?穆老?”

韦俊有些好奇地问道。

“不是穆老,你不认识。待会儿也不要多问,这次见面不会讨论技术细节,就是让他跟我们见个面,你的密级刚刚提上去,很多东西还不适合对你解密。”

“你就当做是一次社交,争取留下个好印象,之后的工作里还要经常打交道,你也知道我不擅长这一块,以后就靠你了。”

听到钱立勋的话,韦俊郑重地点了点头。

不管他们要见的人是谁,但能让自己的师父重视到这种程度的,不用说也是某个大佬,既然如此,那自己就老老实实地去做个好人,充当这个项目高层中的润滑剂好了。

他对此倒没有觉得委屈,科研本来就是一个群体性的工作,尤其是在这种大型项目中,技术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唯一因素,如何去管理一个项目的资源、如何去处理好人员配合的事务,也是一个科研人员必须学会的东西。

让科研人员专心搞科研,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实际上,如果科研工作者完全放手行政事务,让那些外行来帮助处理的话,结果可能会更加不尽人意。

所以,在相对基础的问题上,科研团队其实也需要专门的庶务官。

而现在,自己就要兼职这样的角色。

......

几分钟之后,韦俊跟着钱立勋一起,在一间守卫严密的会议室里见到了刚刚从蓉城赶过来的叶舟,在看到叶舟年轻的脸的第一时间,韦俊便立刻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他是那个传说中的组织的一员。

见到钱立勋之后,叶舟立刻站起身来迎接,他握住钱立勋的手,真诚地开口说道:

“钱老,实在是抱歉了,你的神光4号才刚建起来,又被我拆了。”

听到叶舟的话,钱立勋哈哈大笑,他虽然还没有跟叶舟见过面,但在前期的理论论证工作中已经跟对方沟通了很多次,算得上是神交已久,所以这样的玩笑说起来,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冒犯。

“小叶啊,你比我想的还要年轻多了,我看你天天熬夜,还以为跟我这徒弟一样头发都掉光了呢----不过你这白头发也不少啊,还是要注意身体!”

叶舟向韦俊点头一笑,随后回答道:

“我也是刚刚休假回来,休息好了的。之后,我就会常驻在咱们这里,负责技术顾问相关的工作,到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还得跟您老讨论,您多担待了。”

钱立勋是华夏老一辈核物理学家中威望最高的那一批,从神光一号计划开始,就一直负责惯性约束聚变相关的研究,主导了从1号到4号的全部相关工作,如果说华夏核聚变领域中现在还活跃着的科学家中他号称第一人,恐怕也只有负责east项目的宋云涛能跟他争一争。

而再往上,就是诸如于敏、李德平、甚至邓稼先、钱学森那一批神一般的人物了。

所以,在钱立勋面前,叶舟绝对不敢拿捏任何架子。

听到叶舟客气的语气,钱立勋原本还有些忧虑的心情瞬间放下了一大半,之前在跟叶舟线上交流的时候,叶舟在技术方面的争论中表现得锋芒毕露,甚至因为一个对抗辐照的低活化钢-钨混合材料的问题跟自己吵了足足两个小时,让自己头大如斗。

两人的技术思路有着根本性的分歧,在他看来,使用现有的材料技术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的实验需求,没有必要去投入资源研发新材料,但对方却认为材料是聚变技术的根本难点,越早突破收益越大。

自己会不清楚这一点吗?但问题是,哪有那么多的资源投入到新材料的研发中去啊?

对于这个问题,对方没有给出他明确的回答,所以当时的那场争论也不了了之。

不过好在现在看来,对面的这个年轻人只不过是执着于技术,有些理想主义而已,为人倒并不是难以相处的那一类。

跟叶舟寒暄几句之后,钱立勋在沙发上坐下,两人讨论了后续神光5号项目的运作方式和路标安排,初步定下了一阶段的试验日程,这一次,两人终于没有吵起来。

“......那基本的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这个项目之后还是以您老为主,我负责技术辅助工作。关于我们之前说到的第一壁材料问题,我会想办法去解决,争取在第一次实验之前实现应用,避免装备反复拆装升级的问题。”

“好,那就按你说的办等会儿,你说新材料什么时候应用?”

“第一次实验之前。”

叶舟用平淡的语气回答道。

首节 上一节 257/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