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92节

  许秋犹记得他高中的时候,在班级里到讲台上讲一道题目都会腿抖,而现在连在MRS这种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汇报,他感觉都游刃有余了。

  深呼了一口气,许秋开始讲述这一年来他主导的工作:

  “第一阶段,ITIC的起源,我们基于IDT-ICIN材料,对其中IDT的共轭主链的进行修饰,将其改为IDTT,得到IDTT-ICIN,并命名为ITIC……”

  “此时,非富勒烯有机光伏领域迈入10%效率的阶段。”

  “第二阶段,基于ITIC受体,衍生出四条优化路径:

  “第一条,是对A单元,也就是ICIN端基进行修饰,得到以IT-4F、IT-M、IT-4Cl为代表的几种受体材料。

  “第二条,是对中央D单元的侧链进行修饰,得到IDIC、m-ITIC等材料。

  “第三条,对中央D单元的主链进行修饰,得到FNIC、4TIC、IHIC等材料。

  “第四条,仿造IDTBR结构,设计AπDπA的结构,得到IEICO系列材料。

  “同时,还对给体材料进行了设计,包括H系列、J系列给体材料……

  “此时,非富勒烯有机光伏领域迈入12%效率的阶段,与传统富勒烯体系平分秋色。”

  在讲到这里的时候,许秋注意到台下的魏兴思在看了眼手机后,突然站了起来,神色异常兴奋。

  不过,魏老师似乎意识到这里是会场,很快又坐了下来,并对周边的其他学者表示歉意。

  许秋虽然有些疑惑魏兴思的举动,但并没有中断自己的演讲,继续汇报:

  “第三阶段,一方面,我们将非富勒烯受体体系与各种概念相结合,包括半透明、刮涂、柔性、三元共混器件,为将来的商业化应用做铺垫;另一方面,基于第二阶段的经验,我们同时采用多个策略,不断调控、优化,最终得到了最佳的J2:IDIC-4F体系……”

  “此时,有机光伏领域迈入13.5%效率的阶段,打破了当时的效率世界纪录。”

  最后,演讲到了尾声,许秋简单提了一下最近实验工作的结果,并没有把具体的细节放在PPT上,毕竟文章还没有发表,不适合在这种大会上讲出来:

  “第四阶段,我们通过叠层器件的制备,Y系列受体材料的开发,将有机光伏领域的效率冲刺到了17%、18%以上!”

  当“18%”被许秋说出口的时候,台下的研究者们顿时开始交头接耳,似乎在彼此确认有没有听错。

  要知道,现在已经报道的结果中,有机光伏领域最高的器件效率只有14%,是那篇发表在《自然·光电》上的叠层器件。

  不过,有一部分人似乎并不意外,就比如台上的苏海波,他一边鼓掌,一边说道:“有机光伏领域能够做到18%的效率,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演讲同样非常不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魏兴思当即举手,激动万分的说道:“许秋,《科学》文章的意见回来了,编辑给的建议是直接接受!你把之前做好的PPT,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此话一出,台下的其他研究者们又是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有机光伏领域已经很多年没有出一篇正统的CNS实验文章了,没想到竟是被台上的这位少年给拿下了。”

  “而且,还是以碾压的态势,直接把原先14%的效率记录,一举突破到17%。”

  “不仅如此,他刚刚提到的二元Y系列受体材料,对应18%的效率,同样很有可能再拿一篇CNS。”

  有些课题组老板是同时做多个领域的,现在看到有机光伏领域有望突破,成为大热门领域,内心也打起了小九九:“要不要加大有机光伏领域的研究力度呢?”

  许秋并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他偏头询问会议主席:“我可以继续汇报吗?可能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

  “当然可以,”陈海波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我就是你们这篇《科学》文章的审稿人,你写的非常棒。”

  “谢谢。”许秋道了声谢,然后找到自己叠层工作的PPT,当众演讲了一遍,再次收到了台下学者们热烈的掌声。

  此后,在陈海波的组织下,许秋和台下的其他研究者相互交流。

  结果,不交流不知道,一交流吓一跳。

  许秋没想到在这个场里,台下的大佬云集,除了陈海波外,还有另外两个学者也是他《科学》文章的审稿人。

  他们均对许秋的《科学》文章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并对许秋在有机光伏领域做出的贡献做出了肯定。

  其中一位是Stephen R. Forrest,也就是之前在《自然·光电》上报道了14%效率叠层器件的巨佬,漂亮国科学院院士。

  Forrest还伸出橄榄枝,邀请许秋到他们那边做博后,许秋自然没有答应,婉言拒绝了,Forrest也不气恼,表示如果之后有这方面的想法,他随时欢迎。

  终于应付完热情的听众,许秋回到台下。

  然后,他又接受了来着魏兴思、韩嘉莹和吴菲菲的一番恭维。

  直到下一场汇报开始,众人的注意力才纷纷转移。

  许秋调整好自己的坐姿,进入系统界面,意识被瞬间拉入系统空间内部。

  系统空间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混沌状态,周边是五彩缤纷的黑。

  系统的提示音也如约而至:

  检测到宿主以第一作者/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任一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进阶任务已完成,权限等级+1。

  检测到当前权限等级为9级,已达到最高权限等级。

  《科研辅助系统》解绑中……

  《科研进阶系统》绑定中……

  仔细了解新系统的功能后,许秋眉头一挑,退出了系统空间。

  旁边的韩嘉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低声问道:“师兄,怎么啦?”

  许秋神秘笑笑:“没什么。”

  ‘总感觉师兄那里有很多秘密的样子。’

  韩嘉莹内心虽有疑惑,但也没有追问。

  事实证明女人的第六感还是比较准确的。

  2016年4月6号,后世把这一天,称作是一代传奇诞生的伊始。

  

完本感言

   这个故事终于完结了,撒个花吧。

  写书确实挺累的,半年来电脑里的Steam平台,除Wallpapar engine外,其他游戏都怎么打开过,之前出的《赛博朋克2077》,一直想玩,但都没有时间。

  前面提过,这本书打算完本的原因有很多。

  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写到这里,已经把自己五年来的科研经历写的差不多了,我能看到的科研世界,已经向读者展示的七七八八了。

  再往下写的话,虽然也还能写百八十万字,但文字质量势必会大幅度的下降,无非就是重复前面的内容、不断换地图,我个人觉得没什么意思。

  如果没有新的内容,而去强行套娃,可能我自己写的痛苦,读者也看的痛苦。

  然后,谈一谈这本书我写作的初衷。

  首先,是现实的原因,去年八月份,刚好在事业空档期,想看自己写网文能不能养家糊口。

  现在全职写作八个半月,连续263天无休,更新字数156W,日均更新6K,码字时速800-1000,日均工作时间6-7小时,这个时间是实打实用来码字的时间,换算一下,差不多相当于正常工作9-10小时。

  工作强度虽然比不上读研期间升级版的996,但也不算低。

  目前,整本书均订1500,高订3000,收入大约4W+,月均收入5K。

  当然,这是因为有前面从去年八月份到十月底,有两个半月免费章节的缘故。

  去年11月份拿到第一笔稿费是4279,12月份是5673,今年1月、2月、3月依次是7746、8123、10688。

  4月份的稿费还没发,估计不会破万,可能在7K-8K,因为这个月的更新不是很给力。

  网文的预收税费是13.2%,但如果个人收入未达到征收标准,可以办理退税,如果超过了征收标准,则需要补税。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可以给想入坑网文的朋友一个参考。

  其次,这本书其实主要是写给过去的自己,可以认为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传。

  前不久,中科院博士的毕业论文致谢不是火了嘛。

  其实,我的经历和他有一定的相像之处,可能没有他那么惨吧,但本质上也差不多,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

  我也是受益于国内高考制度,实现了阶层的跃迁,虽然也没有蹦跶到多高。

  从最开始说吧,我没有上过学前班、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是在五线小城市里上的,犹记得那时候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嗷嗷大哭,说着“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然后差点被校长劝退,后来因为班主任比较好,把我留了下来;

  三四年级因为家里工作的原因,转学到了村里继续上小学,村里的条件很艰苦,教室没有电灯,屋顶还漏雨,冬天每个学生需要轮流从家里带煤、草、树枝生炉子取暖,每天上下学需要在泥土路里步行接近一个小时;

  因为村里是初一才有英语课,城里是五年级开始有英语课,家里担心我的英语跟不上,所以五六年级再次转到五线小城市里。

  但其实已经晚了,英语还是跟不上。

  我初中是在五线小城市里上的、

  这里语数英科目的老师都会体罚学生,而且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管“优等生”还是“差等生”都打。

  我挨过的板子没有上百次,也有超过十次了,三合板、拖把、板凳腿、钢尺、塑料尺都体验过……

  而且,中学英语老师的水平很差,水平差也就不说了,他还疯狂补课,收补课费。

  这个时候,家里离学校也非常的远,骑自行车需要半小时吧。

  往返学校到家里的路途中有两个非常高的山丘,需要反复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夏天还好,冬天下雪后路面结冰,骑自行车一个不小心翻车的话,人能摔的飞出去好几米。

  之后,我通过类似自主招生的形式,被省城的高中提前录取,来到了三线省城,排名第二重点高中的宏志班。

  当时我的性格极度内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很少,也不愿意接受除了书本知识之外的外界信息,同时家里也采用了完全放养的政策,没有任何来自家庭的教育,关于金钱、性、爱情、职业规划之类的启蒙教育,全部都是0。

  缺乏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就势必会不断的做出“错误”的选择,失去很多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艰难的成长。

  说个可能比较夸张的例子吧。

  我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是没有听说过复旦大学的,父母不了解,周边的亲戚朋友也不了解,老师可能了解,不过他们更加在意清华、北大一些。

  当时之所以进了复旦大学,单纯是因为分数够不上清华、北大,然后填志愿的时候,就选择了录取分数线排第三的复旦大学。

  后面我才知道什么是C9,什么是985,什么是211。

  当然,选择复旦大学并不算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但在大学、研究生期间,我确实做出了一些现在看起来可能是有问题的选择,比如:

  大二专业分流的时候,我选择了材料化学,没有选择计算机;

  保研时导师、方向没有选好,做了五年科研,最终科研热情被狠狠的浇灭,选择转行;

  在可以硕博连读,花费两年时间拿到博士毕业/学位证的时候,放弃了攻读博士,选择了硕士直接毕业;

  没有以硕士应届生的身份就业,选择了自由职业;

  选择“逃离北上广”,放弃了魔都的户口,将户口迁回家乡,自己到长三角的某二线城市定居。

  我做出的这些选择,在硕士毕业之前,很多都是被动的选择,抱着“大家都如何如何,我也要如何如何”,只有在硕士毕业的时候,才做出了一些“自主而盲目的选择”。

  本质上是因为我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权衡利弊。

  进一步深究的话,一方面是我性格内向,会长时间沉浸在一件事物中。

  这或许是我课业成绩比较好的原因,能够专注于应试,但也同时背上了“无法主动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其他事物”的诅咒。

  另一方面是家庭对我的帮助几乎为0,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自己的眼界。

  假如有家庭成员可以对我引导,让我走上“正确”的方向,我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

  不过,正如同某人说过:“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如果重来一次,以当年的阅历和心智,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自己的想法也是无需过多的挂怀,人生注定是没有返程的旅程,我们只有向前行。

首节 上一节 392/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