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50节

  主要是阐述“国内顶尖高校,有很多毕业生流入其他国家”的现象。

  比如Forrest的这篇文章,三个作者都是国内的研究者。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说法确实也不算错。

  像魔都综合大学材料系的本科毕业生,每年出国、保研、就业的比例大约各占三成。

  其中,绝大多数出国深造的学生,选择的都是漂亮国,因为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校,基本扎堆在漂亮国。

  而少数申请不到国际顶尖高校的,可能会选择到大不列颠读个水硕之类的镀个金。

  清北大学的具体情况,许秋不是很了解,但多半也和魔都综合大学差不多。

  不过,出去的人确实是比较多,但回流回来的比例也并不算低,因为他们父母亲戚好友都在国内。

  可能只有举家移民的人才会选择长期留在国外,但这样情况毕竟是少数。

  另一方面,出国人数变多,也和科研圈对海外交流经历的硬性要求有关。

  想要搞科研,本科毕业就出国是最划算的。

  因为一些国际顶尖高校并不承认国内的研究生学位。

  清北大学的硕士学位可能还有点用,如果是普通一本的硕士出国的话,可能还需要重新攻读一次硕士,就会浪费比较多的时间。

  而如果博士毕业,选择出国找博士后的话,这个时候通常就需要手里有大量高质量的文章。

  这对于在国内攻读博士的学生来说,还是挺困难的。

  许秋这种AM随便发的属于特例。

  绝大多数,90%,甚至可以说95%以上的博士生,别说AM,想发一篇AM的子刊AEM、AFM都非常的困难。

  而本科毕业出国,找个大牛组,花费五年的时间,水几篇AM的难度并不算高。

  虽然种花家这些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漂亮国在科研方面仍然是世界老大的地位。

  毕竟,对方有上百年的积累,我们这几十年来虽然是跑步前进的,但对方只是走的慢了一些,并不是完全停滞不前。

  这是一个追及问题,有点类似于国家之间的“三代人的努力”和“寒窗十年”。

  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漂亮国的科研圈里存在一些“臭名昭著”的大牛课题组,只需要在里面接受五六年“监狱般的生活”,就可以稳定到手一篇CNS。

  就等于说是用五六年的人生换取一篇CNS,但即使是这样,也有不少人趋之若鹜,而且,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本身也要足够优秀才能有“坐牢”的资格。

  因为一篇CNS到手,回国落地就能拿个“青千”,后面再搞一搞,用“坐牢”时获得的经验,来“压榨”国内的研究生,多出点成果,弄个“杰青”身份并不困难。

  到这个时候,科研道路基本上已经圆满了,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杰青”就是尽头,院士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可能前面还有上百人在排着队呢。

  接下来,可以选择划水养老,也可以选择不忘初心,继续潜心做科研,不去太过考虑功利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是基本熬出头了,在科研方面拿到了一个近似满级的账号,可以相对自由支配的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了。

  除了科研圈外,漂亮国的教育系统也很有意思,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的策略似乎是把“点数”都加到了大学上,而忽视了中学阶段。

  我们经常听说漂亮国的大学如何如何厉害,但很少听说它们的中学如何如何厉害。

  反而国内有非常多厉害的高中,比如毛坦厂、衡水、人大附中等等……每年都能稳定输出一大堆“考霸”。

  在许秋看来,站在底层民众的角度上,国内的做法总体上确实是为人民考虑的。

  而漂亮国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资本家固化阶层的一种手段。

  漂亮国虽然能够收割全世界,但资源总量还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精英。

  它们的结构同样是一小部分精英和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现有的精英会想方设法组织其他普通民众转化为精英,来抢夺他们的位置。

  我们很少在漂亮国听到内卷,是因为内卷本质上就是普通民众相互竞争转化为精英的一个过程。

  漂亮国的普通民众几乎不可能转化为精英,自然就没有内卷这回事儿了。

  底层穷人的孩子,他们会去便宜的、师资条件较差的公立中学,然后实行“快乐教育”。

  这就导致这一批人虽然经历了教育,但实际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比如有些人始终不认为地球是椭球型,还坚持着“地方说”。

  顶层富人的孩子,他们会去学费昂贵的、师资条件非常好的私立中学,他们大多也像国内孩子一样的努力,最终通常可以继承父辈的“精英”身份。

  想想也能知道,如果漂亮国真的全部都是“快乐教育”培养出来的“蠢货”,怎么可能目前还维持着世界老大的地位,早就被种花家给超了。

  它们同样存在着一大批精英在支撑着整个国家,只是在这种模式下,无法发挥全体国民的优势,造血能力不足,这可能会是造成它们衰退的一个诱因。

  最后,中层到哪里都是最惨的。

  中层中产的孩子,如果选择师资条件较差的公立中学,实行“快乐教育”,大概率会堕落为底层,但因为社会福利较好,大概率可以较为快乐的度过一生。

  也有少数试图向顶层冲击的,他们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入学私立的学费,因为提前消费、不存钱的思潮,基本上别指望家里出钱,只能靠自己,那么就是助学贷款加上打工。

  私立中学读出来,下一关是大学的学费,同样是一个天文数字,继续助学贷款,最终成功毕业,找了一份比低保高一两倍的工作。

  然后就会发现,自己接受教育的费用,需要出卖自己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人生来偿还。

  仔细一看,这不就是和父辈中产一个样吗。

  努力了半天,最终出来,发现还是原地踏步。

  因此,不少人选择了躺平。

  反正社会福利好嘛,就算混吃等死,遇到突发事件也有联储放水兜底,政府发钱救济,那就躺平好了。

  放眼国内,高价学区房,其实,已经就有一点漂亮国的味道了。

  因此,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搞一些政策,试图遏制这方面的势头进一步扩大。

  因为教育是突破阶层壁垒的若干手段中,最普适的一种,一旦这条路被封死了,后果其实可以看得到。

  这也是作为后发国家的优势,可以避免重复走一些前人走错的老路。

  如果未来有一天,国内不再有“内卷”,反而可能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因为大概率不是“内卷”被消灭了,而是……

  

463 《科学》初稿完成,魏兴思的提议(求订阅)

   接下来的几天,许秋专注于撰写《科学》文章。

  终于,在周三下午的时候,他完成了文章的初代草稿版本。

  许秋之所以这么赶,主要也是因为怕国内,或者国际上还有其他课题组在暗戳戳的憋大招,在关键时刻给他来一记背刺。

  毕竟只要科研成果没有正式落地,什么变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科学》文章的标题是:“效率达到【16%】的溶液法制备的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

  虽然现在现实中的效率还没有达到16%,但许秋先填上了16%,并高亮标注出来,之后如果效率更新了,可以再进行修改。

  这也是许秋在给自己定下下的目标,只要效率一日不上16%,就一日不投稿。

  本来,Forrest课题组的文章如果不出来的话,目前的15%可能也勉勉强强够用了。

  可惜,没有如果,现在,对方先发表了文章,那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做到显著强于他们,才有机会上CNS。

  不然,最后搞了半天,又只能发一篇《自然》大子刊,就白费这么多功夫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排序,和上次的《自然·能源》文章略有差别:

  一作许秋,二作莫文琳,三作邬胜男,四作韩嘉莹,五作徐心洁,六作殷后浪,七作陈婉清,八作龚远江,九作魏兴思带通讯。

  这次因为没有用到TAS等激光分析手段,所以就没有带瑞典冯盛东他们一起,只带了龚远江。

  一二三作没什么好说的,完全按照贡献程度进行排名。

  学妹嘛,嗯……她通过一些“交易”,把自己排到了第四位上。

  徐心洁和殷后浪,两个本科生,前者留在邯丹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参与制作叠层器件的次数更多,贡献比后者要大一些。

  学姐基本上没怎么参加实验,毕竟她现在整天忙着工作,所以许秋把她挂在了最末尾,到时候让她帮忙改改文章。

  就是希望她不要帮倒忙……

  不要帮倒忙……

  帮倒忙……

  在初代版本中,因为全文被限制在了2500字左右,所以摘要部分的字数也被削减了,必须用简短的语言突出核心。

  许秋只写了四句话:

  “虽然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许多优点,但其性能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光伏器件。”

  “造成其性能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有机光伏材料的电荷迁移率低,从而导致有效层的厚度和有效光吸收范围受到限制。”

  “这项工作中,我们在半经验模型分析的指导下,利用有机光伏材料的多样性,和易于调控的能级结构,使用叠层电池策略克服了这些问题。”

  “最终,我们在二终端法双结有机光伏器件中,实现了【16%】的创纪录的光电转换效率。”

  摘要部分比较简洁,接下来的引言部分,许秋同样精炼了语言,分为两段进行背景介绍。

  其中,第一段主要是针对有机光伏领域现状的描述。

  许秋首先吹了一波:“有机光伏器件因为其低成本、灵活性高,以及可大面积印刷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选择。(1,2)”

  这里他引用了两篇文献,一篇是发表在Prog. Polym. Sci.(化学类综述,一区顶刊,影响因子20+)上的综述文章,另一篇是发表在《科学》上的短评文章。

  一般能登上《科学》文章的参考文献,基本上也都是《科学》、《自然》、《自然》大子刊这个级别的文献,最差也得是和AM同等级别的文献。

  通常《科学》、《自然》、《自然》大子刊的占比,会达到参考文献总数的50%之多。

  这也算是文献引用时的潜规则:

  投什么档次的期刊,就倾向于引用与之档次相当的同类期刊的文献。

  背后的原因,是编辑对于引用同名期刊的文章更有好感。

  比如你投AM,里面40篇参考文献中有10篇AM,10篇AEM、AFM,那编辑绝对非常的开心,文章被通过的概率就稍微高一些。

  因为有的期刊编辑会有类似KPI的业绩要求,需要影响因子每年提升多少多少。

  尤其是对于新刊来说,前期的影响因子至关重要。

  前期的影响因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本新刊的未来,如果新刊第一年只有2、3的影响因子,想要冲上10,达到一区期刊,基本上不用想了。

  即使对于一些没有没有硬性业绩要求的期刊来说,他们的编辑总还是希望自己期刊的影响因子能够越来越高。

  当然,这种引用文献的潜规则,只是一种倾向,在实际撰写文章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具体定夺。

  比如,这篇《科学》工作中要用到IDIC-M这种材料,那肯定就要引用对应的文献,哪怕对应的文献是一篇二区甚至三区的文献,那该引用也得引用。

  但如果是在一些有多种引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引用同名文献,或者同档次的文献。

  许秋之前投稿的时候,倒是没有遇到因为不引用同名文献,而被编辑直接拒稿的情况。

  不过,许秋听魏兴思说他遇到过,当时期刊编辑发信给魏老师,非常直接的说道:“请尽量多引用我们RSC旗下的期刊……”

  接下来许秋又总结一下有机光伏领域的进展:“在过去的十年中,有机光伏器件的性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单结器件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经从大约5%,提高到目前的13%(3,4)。

  这两篇文献分别是自家发表的IDIC-M和IDIC-4F工作,喜提两个自引。

  没办法,当下还没有其他人报道过,效率超过13%的有机光伏单结体系,不然许秋肯定会把其他人给捎带上。

  说完优点之后,紧接着许秋提出了现阶段有机光伏领域存在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50/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