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33节

  就像正常的955,说是每周工作8*5=40小时,但中间吃饭、休息、带薪上厕所、偶尔划水也算在这八小时中,实际工作时间可能只有6*5=30小时。

  四舍五入一下,孙一凡相当于另外打了一份完整的工。

  不过,带来的薪资收益也就是勉强达到及格线的水平。

  主要还是因为做直播没有什么太大的门槛,而越是没有门槛的工作,卷的也就厉害,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多数人的薪酬会被压的比较惨。

  哪怕这个行业的蛋糕非常大,但那也是头部的“卷王”拿大头,其他人都是分剩下的残羹剩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信息差正在逐渐的消失、减弱。

  一个蓝海的行业,如果没有门槛,人人都能进入的话,不出几年时间,就会瞬间涌入大量的人潮,互相拼杀,把整片海给染红。

  哪怕是科研圈这种门槛相对比较高的领域,现在都已经快卷成一个球了。

  无门槛的行业,卷曲的速度只会更快。

  许秋去洗了个热水澡,然后返回房间,到模拟实验室中查看了一下近期的摸索结果。

  关于Y系列受体的摸索工作暂时没有什么进展。

  不过,关于叠层器件的摸索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按照之前的思路,许秋将1D/2A型三元体系应用在叠层器件的底电池中,通过调控三元体系中非富勒烯受体和富勒烯受体PCBM的比例,精确调控底电池和的顶电池电流密度,得到了电流密度更加适配的叠层器件。

  最终,叠层器件的最高效率从之前的14.3%,提升到了15.07%。

  15%,是有机光伏领域公认的一道大门槛,现在已经成功跨过!

  不仅如此,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可以把三元策略拓宽到其他叠层器件的体系中。

  于是,许秋重新分配了一下高级模拟实验人员的“算力”,将八成的“算力”用于叠层器件,两成的“算力”用于继续开发Y系列受体材料。

  周三上午,课题组补开了一次组会。

  吴菲菲和孙沃的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她们还是负责之前的两个工作,基于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半透明器件,以及叠层器件。

  其中,半透明器件的加工工艺经过进一步的改良,器件效率已经被优化至8%,同时平均可见光透过率也可以保持在30%。

  经过近一个月的优化,效率却只能0.5%、0.5%的往上涨,说明这个体系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因此,魏兴思决定把这个工作给“卖掉”,打算先投JMCA,如果被拒了就转ACSAMI。

  叠层器件方面,之前遇到的问题是制备出来的叠层器件直接不工作,效率为0%。

  现在,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把器件效率做到了8%。

  具体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在旋涂完钙钛矿有效层后,使用溶剂退火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操作,吴菲菲推测这个溶剂退火的过程,能够起到了一种“定型”的作用,让有效层在后期加工的过程中不被破坏。

  尽管差不多是11%+11%=8%,但也算是开了个头,只要器件能正常工作,之后的优化方向相对就比较明确。

  段云还是老样子,比较闲。

  华威那边已经给他发了正式的offer,有效期是一个月的时间。

  另外,他还收到了魔都本地一家创业公司的offer。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制作3D打印机器的,像这种小厂就没有设置有效期这种限制条件,表示只要人能过来,随时都欢迎。

  之前段云的烦恼是没有offer,现在则是offer太多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对于博士应届生来说,第一份工作的选择非常重要,事关之后的职业发展。

  毕竟都这个年龄了,除了科研外的工作经验几乎为0,如果第一份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经验和锻炼,之后跳槽转行的难度非常大。

  田晴依然保持着慢节奏,撰写“三个HOMO能级差线性变化的,非富勒烯体系的电荷输运机制研究”工作的文章,当前进度两成半,目标期刊ACSAMI。

  陈婉清负责调试从蓝河公司买回来的“第一代薄膜打印仪器”,现在仪器被安放在江弯实验室的通风橱中,同时,学姐也和许秋、韩嘉莹他们进行了刮涂仪器操作方面的交接。

  许秋上周主要忙着大会相关的事情,几乎没有做实验,模拟实验室中叠层器件效率突破15%的结果,只有他自己知道,也不好在组会上讲出来。

  于是,许秋决定把自己在大会上总结的内容,和其他人分享一下。

  这些内容对他自己来说,意义不大,不过对于刚刚入门的研究者,比如莫文琳、邬胜男她们来说,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她们这半年来虽然也都发了不少文章,但相对来说比较“偏科”,因为许秋只让她们专注于某一个细分领域的研究,对于其他细分领域的了解相对比较少。

  现在刚好可以通过这次机会,让她们把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提升起来。

  知识总是不嫌多,就算暂时用不到,日后写文章,或者做实验的时候,说不定就用到了。

  韩嘉莹开始撰写H5给体材料的文章,目标期刊JMCA,当前进度三成。

  同时,学妹还进行了关于PTQ1材料的相关表征,现在数据完整度大约七成。

  主要缺光源的数据,还有送样去的核磁等数据没有返回来。

  核磁的话,耐心等待即可,光源的话,在月底还有一次测试机会。

  这次光源测试许秋不打算过去,因为现在基本上课题组里全员都是熟练的光源测试工了,他去不去影响都不大了。

  另外,不论是H5还是PTQ1,这两个工作魏兴思都没有打算送样到NIM进行第三方检测。

  一方面,魏兴思组里的口碑已经打了出去,就算不做第三方检测,其他研究者也不会对结果进行质疑。

  毕竟是当下有机光伏领域世界纪录的保持者,都已经做到了13.5%,不至于在11%、12%效率的体系上造假。

  而且现阶段11%、12%的效率也已经属于较为正常的水平了,很多其他课题组都重复出来了这个结果。

  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省钱。

  第三方检测要收费可以理解,但收费收的这么贵,如果每个体系都检测一次,实在是有些遭不住。

  而且还得让人亲自去跑一趟送样,也是麻烦。

  这周的大会和邬胜男没太大的关系,因此她的工作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主要是继续润色杰青基金的申请书,顺带辅导两个本科生进行FOIC材料的合成、表征与器件测试等实验。

  魏兴思打算在年底前把两个项目申请书的初代版本都写出来,这样等寒假结束回来,再稍微改一改就可以直接提交了。

  莫文琳因为大会的缘故,只做了三批器件,不过性能都还不错。

  首先是基于J2:PCE10:IEICO-4F的体系,效率12%+,已经开始整理文章,打算投一篇AM的子刊AFM。

  现在随着涌入非富勒烯领域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不少人都盯上了三元体系这一块,导致做三元体系的人越来越多,很难再像最开始一样轻易的发AM了。

  其次,莫文琳采用了许秋之前提出的“引入三元体系”的方法,把叠层器件的效率优化到了14.3%。

  听到这个结果,魏兴思两眼放光。

  虽然平常说的时候都是以1%为梯度进行展望,但效率真到了14%这个级别,能提升0.2%、0.3%都是非常好的,指望一次性就实现1%这样大的跨越,非常的困难,都是要一点点的慢慢磨。

  魏兴思转头问道:“许秋,你怎么看?”

  许秋心道,我还能怎么看呢,我这边都做到15%了,不过嘴上却说道:

  “我觉得基于三元体系的叠层器件,还是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比如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这周我打算自己来制备几批器件。”

  “行啊,”魏兴思点点头:“刚好你的文章都投掉了,那就做做实验呗,权当是换个口味。”

  组会结束,接下来的几天,日子重归于平淡。

  许秋一边让模拟实验系统继续摸索加工工艺,一边亲自上场制备叠层器件。

  他试图在现实中复现出系统中的15%效率。

  叠层器件的制备比普通器件的制备要麻烦一些,因为有双倍的有效层和传输层,所以时间成本要提高大约50%。

  一天下来差不多只能产出一批,想做第二批器件就有些勉强。

  周三、周五、周六,许秋一共制备了三批器件。

  第一批器件,也许是因为许秋好久没做器件制备实验,有些手生,最高效率只有13.67%,做的还没有莫文琳高。

  第二批器件,他超过了莫文琳之前创下的记录,最高效率达到了14.52%。

  第三批器件,许秋直接把效率进一步提升到15.00%。

  这次测出来的数据刚好是整数,许秋也是第一次遇见,还挺巧的。

  不过,从概率学的角度上来讲,在保留两位小数的情况下,测出来结果是整数的概率大致是1%,他做了这么多批器件,遇到一次也很正常。

  同时,模拟实验室中叠层体系的效率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达到了15.37%。

  这也让许秋觉得自己当初优先选择叠层器件作为突破口,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因为叠层器件主要涉及到的是工艺方面的优化,在这一方面模拟实验系统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而Y系列受体的开发,主要涉及到新材料的合成,相对更看重的是分子结构的设计。

  换言之,运气或者说技术成分比较大,只要分子结构不对,任你怎么优化工艺,那都是徒劳。

  现在15%的叠层器件效率数据,终于是一只脚踏在了有机光伏领域的一个大门槛上,也意味着这个工作已经接触到了发表CNS文章的门槛。

  当然,想要发表CNS,单单15%并不是很稳,毕竟是要跨领域和其他热门领域进行PK。

  如果还能做的更高一些,比如16%,冲击CNS成功的概率就更高一些。

  而且,能不能上CNS是需要运气的,编辑的态度、审稿人的认可程度都是不确定因素。

  就算是普通的学术大佬,也不敢说自己做出来的一项工作,就一定能发表在CNS上,除非是诺奖级别的学者,那另说。

  毕竟CNS每年文章收录数量有限,成百万上千万的研究者,去竞争每年几千个名额,还是有些困难的。

  但不管怎么说,许秋现阶段取得这样的成果,一篇《自然》大子刊基本上是没跑了。

  因此,许秋打算做两手准备,首先肯定是优化叠层器件的性能,力图继续向上突破,16%、17%、18%。

  但假如当下的体系迟迟无法突破的话,那就以15%的效率去投稿《自然》或者《科学》。

  如果被拒稿或被建议转投《自然》大子刊的话,那么就勉为其难的在《自然·能源》、《自然·材料》、《自然·光电》这三个和有机光伏领域相关的《自然》大子刊中挑选一个。

  其实,许秋之前也有想过要不要把Y系列受体拿来做叠层器件。

  当时的想法是不太愿意在同一篇工作中,出现叠层和Y系列受体两个概念,这种就有些浪费。

  本来两个都有望冲击CNS的体系,合在一起,就算能发一篇CNS,那也是亏的。

  虽然有这般的考虑,但许秋也在模拟实验室中尝试过这种想法。

  反正先把结果做出来,要不要合起来发表到时候也是自己说的算。

  最终的结果表明,现阶段Y系列受体与叠层器件并不适配,最高效率并不如以IDIC-4F为代表的ITIC衍生物,就连15%的门槛都过不去。

  要知道,基于Y系列的二元器件,最高效率都已经做到14.8%了。

  而将其用于叠层器件,效率还突破不了15%,那就没太大意义了。

  许秋尝试分析了一下原因。

  他觉得可能是因为Y系列受体太过“完美”,当它与J4给体共混后得到的有效层薄膜,可以在300-900纳米范围内实现优异的光吸收,这也是Y系列体系能获得20毫安每平方厘米的原因。

  把这样的一个完美体系,应用在叠层器件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果把Y系列放在底电池,它会把大部分的光都吸收了,留给顶电池的基本上就剩不下什么了,从而导致两个电池的电流密度极度失衡,比如底电池20+,顶电池6。

  因为是串联的结构,所以最终整体电池的电流密度就变为了6毫安每平方厘米,导致器件性能显著下降。

  而如果把Y系列放在顶电池,那它就只能吃到经过底电池吸收后残余的光,原本那么好的性能也就浪费了。

  本来能有20+的电流,可能现在就只有12了,最终器件的效率很难超越它本身不叠层时的状态。

首节 上一节 333/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