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31节

  每调整一次,就发表一篇文章。

  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大,就是大文章,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小,就是小文章。

  这也是应用型研究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不断的试错。

  排除开挂的因素,大佬和普通研究者之间的差别,就是大佬试错的时候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也因此他们拿到的资源会更多一些,这样最终出成果的期望值最高。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龚远江顺利的完成了首场汇报,在回答了台下听众的几个问题后,魏兴思无缝衔接,登台继续主持会议:

  “接下来,有请许秋为大家汇报。”

  “许秋是我们课题组的直博生,一年级,也是目前组内有机光伏团队的负责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非富勒烯受体,在《自然·能源》、《焦耳》、NC、AM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许秋汇报的主题是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进展,大家欢迎!”

  许秋今天特意穿了正装,在上台前他整了整衣领。

  然后,他朝侧后方的课题组成员们看了一眼,学妹回应给他一个满满的笑容,段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当他与魏兴思交错而过时,魏老师也递过来一个鼓励的眼神。

  他又往远处看看,陶焱等一众同学也冲他点了点头,大多数人都没有离开。

  看到有这么多人在支持他,许秋突然没那么紧张了。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最开始,我们设计了一种名为IDT-ICIN的分子……”

  “之后,我们将IDT升级为IDTT,扩大了中央D单元的共轭长度,开发了一种名为ITIC的材料……”

  “现在,基于ITIC的最新衍生物IDIC-4F,也就是刚刚被接收的《自然·能源》工作,器件效率达到13.5%……”

  “最后,我们把近期的工作总结在了《焦耳》综述上,同时对机光伏领域的未来进行展望……”

  许秋按照之前预定的顺序汇报,时间控制的非常好,二十九分钟结束。

  当一篇篇的文章如同走马灯似的被展示出来的时候,台下的师生们低声的议论纷纷。

  许秋的同学们,虽然之前都听说许秋以博士生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国奖,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评奖过程和细节,只知道最后的结果。

  现在这场汇报听下来,他们顿时都明白许秋为什么能力压正统博二、博三的学长学姐们,斩获第一了。

  单看这成果数量,估计得是第二名的好几倍吧。

  而在场的老师们,尤其是和魏兴思往来不多的老师,他们之前虽然知道魏兴思组里发表了不少文章,但看到这些文章数量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

  仅仅一年时间,一个只有不到十人的团队,产出了近三十篇高质量的文章,简直是“高产赛母猪”啊。

  而且,关键之处在于,这些文章都和台上的那位相关。

  许秋不是文章一作,就是文章二作。

  同属学术圈里的人,他们对文章作者排序的意义可是门清。

  对于大多数的课题组来说,假如发表了30篇文章,来自组里的5个学生,那么平均分配下来,大致上是每人10篇一二作文章,比较分散。

  而假如一个学生把组里全部的30篇文章,都挂上了一作或二作,就说明组里的全部工作,这个学生都是主要参与者。

  这是非常夸张的现象,表明这个学生的实际贡献量,大概率已经超过了课题组的导师。

  在场的老师们顿时明白,为什么魏兴思要力推许秋了。

  如果文章冠名完全是按照贡献来的话,现在许秋的成就,已经在魏兴思之上。

  许秋演讲结束后,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大约持续了半分钟才停下。

  许秋对自己的汇报也很满意,此时的状态很轻松,内心吐槽着:“这是看我只讲了29分半,所以要用掌声强行给凑到30分钟吗?”

  掌声停下后,魏兴思起身说道:“对于许秋的汇报,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话音刚落,就有数人举起了手,魏兴思左右看看,最终随意挑选了一位。

  被选中的“幸运儿”许秋并不认识,男性,年龄约莫三十岁出头,长相没有什么特点,可能是一名青椒学者,也可能是被课题组派过来参会的博士后。

  这位陌生青椒学者先是点评了一句:“发表的文章都非常厉害,工作做的也很系统。”

  随后问道:“这篇《自然·能源》的文章是刚刚被接收吗?我刚才在网上没有检索到。”

  许秋一听这问题,就知道对方多半和魏兴思不熟,不然他大概率会从魏老师那边收到一份打印出来的《自然·能源》文章。

  不过,许秋还是认真回应:“是的,上周五刚收到编辑的消息,估计文章的电子版会在一个月后上线。”

  陌生青椒学者追问道:“那方便把文献给我发一份吗?另外还有《焦耳》的综述文章,也可以给我一份吗?”

  “没问题,会后我给你一个拷贝。”这种都是小事,许秋当即点头应下。

  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购买全部的期刊资源,比如魔都综合大学就没有买《自然》系列的期刊电子版,大概是因为太贵了。

  平常许秋他们想要下载《自然》系列的文章,要么求助图书馆,利用全国的高校、研究所的学术资源来找文献,要么自己发邮件找作者要。

  就像许秋刚被接收的《自然·能源》文章,日后如果他想看自己的文章的话,都需要付费才能看。

  有点类似于网文,作者想要看自己作品,或者在付费章节发本章说,也要先订阅才能发,就很……正常,因为版权并不归作者所有。

  “谢谢,”陌生青椒学者道了声谢,终于进入正题:“许秋,我看到你展望部分列举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具体针对器件稳定性方面讲一讲吗?”

  “当然可以。”许秋推测这位青椒多半是专门做稳定性相关的研究,便通过想法加举例说明的方式,回应道:“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可以引入聚合物受体作为第三组分,比如在二元体系中加入少量的N2200……,可以设计具有非共轭中央单元的受体分子……,还可以……”

  许秋并没有藏私,把当下常见的提高器件稳定性的方法都分析了一遍,同时还把自己最近从徐正宏那边NC工作中得到的灵感,也给讲了出来。

  这位比较有礼貌的陌生青椒学者原地消化了一会儿,点头说道:“谢谢,我没有问题了。”

  随后,魏兴思又叫起一位举手提问的学生。

  这位被叫起的学生,许秋对他还稍微有些印象,上次去参加龚远江的会议时,彼此就见过一面,是京航大鲍原友的学生。

  至于具体名字叫什么,他就记不清楚了。

  鲍原友的学生并没有对许秋的工作进行点评,而是直接提问:“我看到许秋你的报告中有提到刮涂实验……我最近正在做刮涂器件,但成功率并不高,方便透露一下你们的刮涂实验怎么进行的吗?以及在操作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

  许秋操作激光笔,将PPT展示的页面,转移到那篇刚刚发表的刮涂AM文章上。

  虽然刮涂的实验主要是学姐和学妹负责的,但在模拟实验室中,许秋也经常摆弄这些仪器,对此并不生疏,他考虑片刻,回应道:

  “刮涂的话,实验操作本身并不难,但对仪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存在刀片不平整、高度控制方面的精度比较低等问题,很容易造成得到的薄膜的厚度非常不均匀,容易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的现象,现在已经有专门生产刮涂机器的厂商了……”

  “并不是所有的体系都适合刮涂,最好是选择具有高电荷迁移率,对电池尺寸、厚度不敏感的体系来执行刮涂操作,这样的体系得到的刮涂器件,性能不会比传统旋涂的器件差太多……”

  “除了可以对有效层进行刮涂外,还可以对电极、传输层材料进行刮涂,比如采用PFN、PEIE等可溶液法加工的传输层材料,以及银纳米线等可溶液法加工的电极进行刮涂……”

  “好,好的……”鲍原友的学生连连点头,又追问道:“那有没有推荐的刮涂机器呢?”

  许秋正待提起蓝河的公司,打算帮忙宣传一下,却看到魏兴思在向他使眼色。

  仔细一琢磨,在学术交流会议上,谈生意好像确实不太好的样子,于是他便改口道:

  “仪器方面的事情,我们可以在会后详谈谈,或者你也可以翻阅我们课题组发表的那篇AM文章,里面的支持信息中也标注了所用仪器的型号。”

  “好的,谢谢。”鲍原友的学生结束提问,魏兴思再次选择了第三个提问者,正是许秋博士班的班长穆雪。

  穆雪被选中也不奇怪,因为在场的女生本来就少,而她又是唯一一个举手的女学生。

  “许秋,我想代表同学们向你问一个问题,请问怎样才能像你一样,一年发表十篇一作文章呢?”穆雪开口问道。

  “呃……这真是个‘好’问题啊……”许秋思索片刻,决定抖个机灵:“老生常谈的努力、天赋、机遇之类的话,我就不说了,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可行的建议,让你也能够一年发十篇文章……”

  “什么建议?”穆雪顿时来了兴致,在场的其他师生也被许秋这话吸引了注意力。

  许秋一本正经的说道:“要不你换个导师,来我们课题组,投奔有机光伏的怀抱……”

  这话一出,在场的师生都被逗乐了,魏兴思还额外补充道:“穆雪你要是愿意来我们课题组,我去找穆正川讲,跟他要人。”

  穆雪红着脸,慌忙的摆摆手说道:“不,不用了。”

  应付完穆雪,提问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但台下举手的人还是非常多,魏兴思看到梁浩贤也举手了,便让他来做最后的提问。

  一般这种会议,学生提问的比较多,老师们相对都比较高冷,除非是遇到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才会出来问问题。

  “工作方面我就不具体点评了,这个成果大家都看在眼里。”梁浩贤话锋一转,直接发问道:“许秋,你觉得有机光伏领域未来一两年的上限在什么地方?器件效率能做到多少?”

  梁浩贤的问题,也是在场学者们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除了龚远江得知了一些内幕消息外,其他人都不清楚魏兴思课题组,或者说许秋目前研究的最新进展。

  但也不好直接发问,要求他们把最新的成果公开出来。

  因此,用这种迂回的方式提问,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另外,在得知许秋才是藏在魏兴思课题组里的隐藏大佬后,他们对许秋的前瞻性观点也非常的看重。

  学术圈里,除了院士这种最顶端的存在,其他时候几乎是没有年龄歧视的,只要你足够NB,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况且,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能稳步提升的,大致的趋势差不多是先快速上升,接着缓慢上升,最后缓慢下降。

  不少人,取得关键科研成果的年龄,都是在40岁以内。

  包括很多诺奖得主,30多岁的时候解决掉一个诺奖级别的问题,之后可能就没有其他什么突出的成果了。

  ‘现在模拟实验室中的初代结果已经做到了14%以上,而且向上的空间不小。’许秋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低调一些,不把话说的太死:“预期很快可以突破15%,未来我觉得16%、17%也是有机会的,至于18%这道门槛,暂时还看不到。”

  他的性格和魏兴思不太一样,不喜欢夸还没有实现的海口,尤其是在一大众人的面前,吹牛逼一时爽,之后万一圆不会来就很尴尬。

  也许是因为他还比较年轻的缘故,虽然系统的出现,以及种种科研上的经历让许秋成熟了不少,但本质上他还是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少年。

  估计再经历几年,等博士毕业之后,就能褪去最后一份青涩,把脸皮修炼的更厚一些。

  梁浩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示意他没有其他问题了。

  提问环节结束,许秋在众人的掌声中,返回自己的座位,内心也是有些感慨:“大会上其他人提的问题,可谓是千奇百怪,什么样子的都有。”

  不过仔细想想,今天的大会其实也只是整个大会的一部分罢了。

  参加会议,大多数的事情,其实是在会场外办好的。

  比如私下的学术交流,单对单的效率,对个体来讲显然更高一些,而且还可以聊一些在公众场合下不方便聊的内容。

  大多数人都不会在公开场合报道还未发表的工作,报道的通常都是已经发表的文章,对于同行来说,这些文章都已经看到过了,就没太多的意思。

  也只有像许秋这样领先其他人非常多的先行者,才会选择多聊一些他自己的想法,给别人提供一些研究上的思路。

  魏兴思继续主持会议。

  上午第三位上场的是马薇薇。

  她登场后,听到稀稀拉拉的掌声,看到下面旁听的人在许秋演讲结束后,走了大约三分之一,仍旧面不改色。

  马薇薇的工作并不多,回国后只发表了两篇文章。

  不过,这两篇文章,被她硬生生的讲满了半个小时。

  主要是为了刷存在感,八位参会嘉宾,她是成果最少的一个,能上会可能也是有魏兴思的关系在里面。

  而学术圈,因为同行评审这种特殊的制度,并不是很客观。

  所以多刷存在感还是比较重要的,别人知道你这个人,而且印象不差的话,那么在审稿的时候可能就会宽松一些。

  当然,能宽松的一般是二区的小文章,差不多就会给过。

  如果是AM、JACS之类的一区顶刊,基本上都是会挑刺的。

首节 上一节 331/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