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14节

  审稿人一共有三个,出具的意见全部都是正面的,编辑给的意见是小改。

  其中,第一个审稿人的意见是“建议文章直接发表”。

  同时,他还高唱赞歌,吹了一波许秋和魏兴思对有机光伏领域的贡献,表示:“ITIC系列的开发是有重大意义的……”

  其实对方就是把许秋在《焦耳》文章中评判自己组里工作的一段话改了改,然后放了上来。

  从文字表述上来看,这个审稿人应该是国内的研究者。

  许秋推测估计是受益于ITIC系列材料,蹭了几篇文章吧,因此格外的感谢原作者,具体判断不出来是谁。

  第二个审稿人,明显也是国内的研究者,模板式审稿,先总评一段,然后分条列出建议。

  不过,这次只有一条建议,那就是好心的指出了“文章中引用文献不全”,并附上三篇建议引用文献的DOI号。

  许秋查了一下这三篇文献,有两篇是发在新刊Solar RRL上的。

  这个新刊是Wiley旗下专门收录光伏相关文章的期刊,之前组里投AM被拒的时候就被建议转过这个刊,那时魏兴思自然没有转。

  同时,这个期刊估计是二区或三区的档次,不清楚有没有机会上一区,暂时不在组里的文献检索库中,

  另外一篇是最新出的一篇CM文章,许秋之前写综述的时候,这篇CM还没有发表,因此也就没有将其放入综述文章当中。

  三篇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是京航大的鲍原友,那么审稿人大概率也是鲍原友没跑了。

  许秋把这三篇文献全部插入综述文章中对应的位置,不过,正文内容却没有新增,也就是没有补充对应的文字描述。

  因为这篇综述主要是在讲魏兴思组里的工作,其他课题组的工作,除了徐正宏他们的IDTBR被单独拎出来提了几句,剩余的工作都没有提及的必要。

  而且,一般研究者也不在意你有没有在综述中展开写他们的工作,主要在意的是有没有引用他们的文章。

  没办法,谁让现在科研圈里普遍看重引用次数呢,国内、国外都不例外。

  许秋具体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原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工作[7-10]。”

  修改后:“……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工作[7-13]。”

  多了三篇参考文献,不过是把引文编号从[7-10]变更为[7-13]。

  当然,带来的问题就是后续的文献顺序全部都乱了,需要重新再整理一遍。

  如果换做是魏兴思,遇到审稿人建议引用文献时,他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用不在自己文献阅读库中的文献,除非那篇文章真的是非引用不可。

  也就是说,他只会引用那篇档次相对较高的CM,另外两篇Solar RRL就不引用。

  魏兴思认为:“审稿人有建议的权利,文章作者也有不采纳建议的权利,只要能拿出合理的理由就行,编辑那边都是有自己判断的,不会单凭审稿人的意见来决定一篇文章。”

  不过,许秋还是比较心善(从心?)的,索性也不挑挑捡捡,就全部引用了。

  第三个审稿人大概率是个老外。

  审稿意见写的比较“随意”,有很多口语化的表达。

  开始也是称赞了许秋和魏兴思ITIC系列的工作,将这个系列的工作称为是“BIG break through(大突破)”。

  这也是一些歪果仁喜欢的表达,在表示强调的时候,就把整个单词都变为大写字母。

  国内如果表示强调,书面上表达的形式是在字的下面画两个点,不过出现的情况比较少,可能只有在语文课本上会有,通常都是用“”,甚至【】。

  之后,这个审稿人还提了一些很具体的意见,有些碎碎念的样子,想到哪里说哪里,不是那种分条罗列的,诸如此类:

  “作者你们为什么不聊一聊是怎么想到要做ICIN这个结构的呢?”

  “你们认为ICIN单元相较于同类的饶丹宁结构有什么异同?是什么产生了两者之间的性能差异?”

  “你们认为有机光伏领域近三年的效率极限是多少?”

  “……”

  问题虽多虽杂,但好在都是一些小问题,而且也算是帮忙补足文章的质量,让文章变得更加完美。

  其实,这也是科研圈建立同行评审的初衷,即让发表出来的论文质量有所提高。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些变了味道,现在的同行评审,很多时候都是互相给对方的工作挑刺,从鸡蛋里挑骨头……

  不过,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是一个领域发展壮大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在最开始的时候,通常是一小撮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成立一个组织,组织内部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基本上都是为爱发电,不那么在意利益得失,目标也是高度一致。

  而随着组织慢慢发展壮大,门槛逐渐降低,不断的吸收新人进来,而进来的新人质量良莠不齐,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诉求,这就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偏离了本来的模样。

  拿科研圈来说,早期就是一小撮富人,他们过习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后,想试图找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就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纯粹是为了兴趣爱好,大多不为名利。

  而现在想搞科研的门槛已经非常低了,科研本身也慢慢演变为一种职业,一份工作。

  类似的,逼乎、小破站,或者说早期的互联网社区,能够接触到的都是对新兴事物感兴趣的精英,门槛很高。

  那个时候,逼乎还不是“逼乎”,都在正经的科普、分享。

  而现在要么是“人在比邻星,刚下飞船,秒入一亿宇宙币”,要么是各种营销号,戾气很重,动不动就引战。

  也就只剩下热榜可以看一看,了解近期的新闻了。

  许秋一边听课,一边码字。

  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对《焦耳》正文的修改,并写好了意见答复文件,检查了一遍后直接用邮件发送给魏兴思,然后起身前往食堂。

  下午,许秋开始忙活另外一篇“半透明器件”AM文章。

  这边一共有两个审稿人,最终的意见是小改。

  虽然两个审稿人的意见都偏向正面,但是提出了很多问题,处理起来稍微有些麻烦。

  需要补充两个实验,一个是“半透明器件的显色指数评估”,需要用到组里没有的仪器,色度测量仪。

  色度仪是用来测量物体(纸张等)反射的颜色和色差、测量ISO亮度(蓝光白度R457)以及荧光增白材料的荧光增白度、测量CIE白度等……的仪器。

  功能还是比较丰富的,也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印刷、陶瓷、化工、纺织印染、建材、粮食、制盐等行业。

  许秋之前有看到其他课题组半透明器件的文章用到过这项测试,不过因为自己组里没有仪器,当时就打算不测量,看能不能混过去,但奈何自己投的是AM,只要稍微有一些漏洞,就会被同行们抓住。

  这种仪器设备上的问题,只能让魏兴思想办法了,如果能找到渠道,且测试起来不麻烦的话,可以直接测一测,可如果麻烦的话,就只能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了。

  另外一个要补充的实验相对比较简单,审稿人比较关心单独的电极、单独的有效层、整体的半透明器件的可见光透过率(AVT)值。

  其实,这项实验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有做过,主要是做给自己看的,可以让他对器件各部分造成的光损失有个大致的印象,现实中他是没有做过的。

  不过问题也不大,现在补一个就是了。

  许秋直接远程遥控莫文琳,给她发了条指令,让她开始把实验做起来,这篇文章她还是共一呢。

  另外,审稿人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一个审稿人对半透明器件的加工工艺比较好奇,询问具体的加工工艺,因为他们之前曾经尝试过类似的制备条件,但是最终实验失败了。

  在下午两节课上,许秋把AM文章审稿意见中能改的地方都改掉,剩下的就只差需要补充的两项实验。

  晚上,许秋回到材一,前往218,打算找魏兴思探讨一下关于色度计的事情。

  他刚走到218门前,正打算敲门,魏兴思却突然从里面拉开了门,两人皆是被对方吓了一跳。

  过了两秒钟后,魏兴思缓过来主动开口说道:“咱们《焦耳》的文章接收了!刚刚收到编辑的邮件。”

  “这么快。”许秋挑了挑眉毛,这个速度堪称光速,中午把文章意见才发了回去,晚上文章就接收了。

  当然,也算意料之中,就这三个审稿人的意见,编辑其实也是可以选择直接接收文章,不修改的,小改秒过可以理解。

  许秋不由的想到了另外的那篇《自然·能源》,最先投出去的,结果现在连意见还没有回来。

  

440 AM接收,效率接近15%!进阶任务完成!(求订阅)

   魏兴思笑容不减,询问道:“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AM的文章改的怎么样了?”

  许秋解释道:“AM的审稿人提出要补充半透明器件的显色指数,但我不知道哪里有资源可以进行这项测试。”

  “显色指数,色度仪^让我想想。”魏兴思推开218的门,返回办公室的桌子前坐下,过了一会儿说道:“我联系一下唐云坤吧,他是物理系的,可能会有门路……本来想找龚远江的,但他那边太远了,就算能测,也得耽误不少时间。”

  说罢,魏兴思直接拨通了唐云坤的电话,两人开启魔都话聊天模式。

  许秋有些听不大懂他们的聊天内容,便找了个椅子坐下等待,顺手抄起几篇新出来的小文章浏览起来,又看到一篇ITIC相关的小文章发表在JMCA上。

  当下ITIC系列非富勒烯受体的热度,甚至已经压过了统治有机光伏领域长达十数年的PCBM富勒烯受体。

  说起唐云坤,之前他帮组里垫了经费购买了一台TRPL仪器。

  后来魏兴思礼尚往来,带着他一起在ACSEL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非富勒烯受体的综述文章。

  不过,再后来双方之间的合作就比较少了。

  主要是因为唐云坤那边几乎是搞纯理论研究的,很少做实验,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纯粹依靠模拟计算等手段来进行研究,相对更加偏向基础科学,这和魏兴思这边偏向应用科学的研究方向偏差有些大,

  另外,也是因为魏兴思找到了其他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者,而且都是偏向应用的,更加契合,因而双方也就渐行渐远了。

  像瑞典的冯盛东,他们有激光设备,可以测试TAS、TRPL、THz等;

  芬兰的Ronlad,他们那边也有CELIV、TOF等手段。

  几分钟后,魏兴思挂断了电话,朝着许秋说道:

  “搞定了,唐云坤说他帮忙联系好了物理系的一位老师,对方的实验室在邯丹校区恒隆物理楼三楼的307房间,明天上午你直接带着样品过去,报唐云坤的名字就可以测试,据说测起来并不难,直接带着做好的器件过去就行。”

  “好的,”许秋点点头,默念了一边地址:“恒隆物理楼三楼的307房间……”

  “对了,这篇《焦耳》文章记得更新在我们课题组的网站上,另外院系那边也联系一下,让他们帮忙宣传宣传。”魏兴思笑着说道:

  “有了这篇《焦耳》,十二月我们组织的行业会议,我就更有底气了,要是另外一篇《自然·能源》也能快点出来结果就好了。”

  没等许秋接话,魏兴思继续自顾自的说道:“等下我把这篇综述发给其他人,顺便给龚远江打个电话。”

  “那我先去忙啦。”许秋起身告退。

  魏老师估计是要向他的朋友们去吹一波课题组发表的《焦耳》了,许秋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周五上午,许秋带着之前留存的半透明电池器件,作为样品,前往恒隆物理楼。

  恒隆物理楼也是一栋老楼,建成有几十年了,因而外墙有些破破烂烂的,不过里面还是比较整洁的,也没有有机实验室溶剂的味道。

  到达307房间,许秋报上唐云坤的大名,一位研究生模样的男生接待了他,然后帮他测试样品。

  许秋在旁边围观,整个测试的过程看起来并不是很难,就是用镊子把样品放上去,仪器运转,电脑操控一下,数据便到手了。

  每个样品重复测试三次,一共6个样品,总共花费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最终拿到的是数据是一组一组的坐标,还有一张标准色度图。

  评估显色指数的大体原理,是将样品的透射光谱与AM1.5光谱折叠,以获得在太阳光下的感知透射照明结果数据,再与CIE-1931-2标准观察者进行颜色匹配的函数耦合,从而获得相应的横纵坐标点,最后再在标准色度图中将每个样品的坐标标出。

  许秋这篇AM文章,当初为了追求工作量,做了从10纳米到20纳米不等的薄层电极器件,所以一共得到六组坐标。

  结果表明,半透明器件的薄层金属电极越薄,得到的色度坐标就越靠近图像的中央,也就是透过去的光越接近正常太阳光。

  晚上,许秋加了个小班,把AM的文章改好,审稿意见答复文件写好,交由魏兴思修改后发回给编辑。

  周日,模拟实验系统已经基于之前的Y3开发出了新的Y4、Y5材料。

  现在许秋手中有从Y1到Y5的一系列材料,其中:

  Y1是NT和单噻吩T的体系,中央的D单元为五元稠环,两侧的A单元为ICIN,性能不佳。

  Y2是NT和TT的体系,中央的D单元为七元稠环,两侧的A单元为ICIN。和给体J4结合,最高器件效率可以达到13.3%。

  Y3是Y2经由侧链调控得到的产物,D、A单元的共轭结构相较Y2没有改变。和给体J4结合,最高器件效率可以达到14.2%。

首节 上一节 314/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