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维科技纪元 第38节

自己看不明白,又不能随便下定论,导致论文审稿都要一年半载,谁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在上面。

俩人作了最后的定论,一致通过了“拓扑的连续性与不确定性—混沌公式”、“庞加莱—黎曼-洛赫-格罗腾迪克高维转变—拓扑集合群”、“分析—代数—拓扑的超维空间模型”三篇论文。

爱德华威滕和皮埃尔德利涅俩人通过了三篇论文,而另外一个审稿人就是丘成桐,显然也没有什么问题。

……

尽管三位大佬都一致通过了论文审核,但是数学年刊编辑部,却为难了起来,如果明年三月份发刊,之前已经入选的论文又要重新调整。

但是不发,又对不起这一份精妙绝伦的数学杰作。

“主编,不如发一个增刊吧!”一个编辑提议道。

“增刊可是三篇论文,不够篇幅呀,难道找一些其他论文来凑”另一个编辑说出了问题。

鲍威尔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不,不需要找其他论文,我们每次发行都分两卷,不如直接将黄明哲之前发布的那七篇预印本,和这三篇一起合起来,编成一卷发行。”

其他编辑一听,讨论了一下之后,便同意了鲍威尔的想法。

随即鲍威尔再一次联系黄明哲,黄明哲倒是没有想到,数学年刊魄力如此大,专门为他的新拓扑学增刊,这种好事他自然没有意见。

数学年刊获得了黄明哲同意,又将那七份论文发给爱德华威滕、丘成桐他们,走形式的审核一遍。

第三十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11月23日。

数学界看到了黄明哲已经二十多天没有发新论文,还以为他已经进入瓶颈期,对于黄明哲的关注度自然而然便下来了。

而这个时候,数学年刊却不声不响的突然发布了增刊。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大事件,毕竟可以让数学年刊突然增刊的论文,定然有过人之处。

顿时整个消息,如同一枚石子被投入平静的湖面之中,在整个数学界掀起了一阵阵惊涛骇浪。

国际数学界率先收到了特别增刊的数学年刊。

克雷数学研究所(Clay Mathematical Institute),作为一个国际基金会研究所,克雷数学研究所在世界多个科研中心设有机构。

成为该机构资助的研究生是青年数学家的莫大荣誉,并且该机构的研究生可以选择在世界上的任意一个地方,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自由权利。

今年刚刚24岁的彼得舒尔茨便成为了克雷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

此时的舒尔茨,已经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等)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学术成就堪称卓越。

也就是在这一年,波恩大学免去教授资格考试,破格聘任舒尔茨为W3级(德意志联邦最高级别)的教授,将任教该大学入选精英大学计划的数学研究生院。

可以说是这位是新一代数学家之中的领衔人物,陶哲轩是七零后,舒尔茨是八零后,俩人都是新生代的佼佼者。

不过今天舒尔茨的导师米歇尔拉波波特,带一本期刊走入办公室之中。

“彼得,你应该看看这个。”

舒尔茨诧异的接过期刊。

咦数学年刊竟然是增刊他兴趣大增起来,聚精会神的翻看起来。

一看题目他愣住了,《黄明哲混沌拓扑1~10》,竟然是那个华国超新星的论文,作为最近名声大噪的新人,黄明哲的名字他自然听说过。

他之前还特地去RePEc网站浏览了那七篇论文,不过数学年刊直接用黄明哲的名字给这套理论冠名,真的合适吗

随即他看到了审稿人一行,[审稿人:爱德华威滕、皮埃尔勒内德利涅、丘成桐],舒尔茨这下子重视起来了。

前面七篇他之前已经看了,便直接略过,他从第八篇“拓扑的连续性与不确定性—混沌公式”开始阅读起来,一会之后他自顾自的抽出草稿纸和签字笔,一边看一边计算起来。

废寝忘食了半天,他才注意到导师米歇尔已经给他打包一份午餐。

“吃点东西,再看吧!”

“呼!谢谢老师。”舒尔茨将长发扎起来,又去洗手间洗了一把脸。

舒尔茨拿起叉子和餐盒:“老师,这个理论你看了吗”

米歇尔点了点头:“一个真正的天才,他将拓扑学推向新的高度。”

……

不列颠联邦。

牛津大学默顿学院。

刚刚新鲜出炉的数学年刊,被助手查理德送上了安德鲁怀尔斯的桌子上,这位就是证明费马大定理的安德鲁怀尔斯,活着的传奇。

正在看报纸的安德鲁怀尔斯,抬了抬眼镜看了一眼那期刊。

嗯他放下报纸,拿起期刊定睛一看,数学年刊

半天之后,他默不作声的放下了期刊。

……

同样是德意志联邦。

马克斯普朗克数学研究所,

所长办公室里面,年事已高的格尔德法尔廷斯,同样是轻轻的放下手上的数学年刊。

“精妙的理论,真是一个天才。”

……

复旦数学系。

苏青竹看着手上的期刊,有些目瞪口呆起来。

数学年刊的题目非常简单明了,就是《黄明哲混沌拓扑1~10》。

首节 上一节 38/9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