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维科技纪元 第379节

鲲鹏级宇宙运输船:满载15000吨,有效载荷8000吨,采用二代核聚变发动机,最大速度18公里每秒,巡航速度12公里每秒,满工质下最大航程为25亿~30亿公里。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将运输的货物也作为工质使用,将最大航程提升到200亿公里。

鲲鹏级在太阳系内部使用,那是绰绰有余,就是速度慢了一点。

“速度有点慢。”王港生翻了翻数据。

罗锋并没有觉得运输船慢:“这是运输船,不是战舰,速度太快,有效载荷会下降的。”

看了一眼鲲鹏级的方声亮,转过头问道:“罗锋,听说月球正在建设质量投射器,这种大型飞船也可以投射”

“可以,我听楚白说过,新莫斯科发射场的质量投射器,一次性最大可以投射180万吨。”

“这么强大”

“质量投射器这么重要的交通工具,设计自然留有余量。”

方声亮咧嘴笑道:“看来我们去火星会非常快。”

“别太高兴了,第一期工程最多就将发射速度加速到22~23公里每秒,别想一口吃一个胖子。”罗锋直接泼冷水。

“那也不错,至少节约了不少工质。”

鲲鹏级运输船上面已经设计了配套质量投射器的形状和设施。

而且这一艘鲲鹏级,其实并不是运输船,或者说它属于鲲鹏级的一个变种型号。

上面准备了大量的生活物资和生活舱室,是一艘宇宙生活飞船,主要是给远征舰队的战士们使用的。

一旦罗锋他们进军火星,那么肯定需要长时间在外太空生活,霍去病级和新行省级都不是适合长期生活的飞船,狭小的空间容易让人产生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因此以鲲鹏级作为基础,设计了鲲鹏级生活船,专门给太空军使用,方便长时间的太空生活。

上面配备了大量可展开式舱室,有全套的生活设施、娱乐设施,以及仿真自然环境的绿植公园舱。

也只有鲲鹏级才可以这么奢侈的布置这些设施,满载没有超过一万吨的宇宙飞船,内部空间是非常有限和宝贵。

这个生活飞船还是黄明哲建议战争委员会配备的,因为他明白长时间在外太空的恶劣环境工作生活,对于太空人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在成本允许的前提下,给太空军配备完善的设施,这是可以有效提升士气和凝聚力。

第三百一十章 火箭与采矿

正当罗锋等人在参观鲲鹏级和新行省级建造时。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新纪元1年13月3日。

津市的宇宙飞船装配工厂里面,李国庆和陈耀等人,正在忙碌着前进二号的建造工作。

前进二号就是前进一号的放大版,整体高度达到105米,起飞满载为2400吨,有效载荷为600吨。

发动机依旧是核动力等离子体发动机,这一级运载火箭是新人类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航天火箭(地面最大)。

几个经历过冷战时代的老工程师,看着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联想到前进系列运载火箭的原型。

在上个世纪就有类似的设计,以前米国就设计过的“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

“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采用核动力冲压发动机,可以在空中巡航几个月时间。

本身能够携带二十多颗蘑菇蛋,在攻击的时候,能在300米的低空以三倍音速飞行上万公里,作战性能简直无与伦比。

至于为什么这货只停留在设计图上,倒不是工程难度,而是不敢造,造了也不敢用。

首先一级火箭把这玩意加速到亚音速,反应堆点火烧到1400度,亚音速空气通过桨叶进入数个锥形加热室,体积膨胀后向后喷出,给予推力并同时冷却堆芯,带动发电机存储电能。

是不是感觉和新人类开发的核动力等离子体发动机非常相似,两者就两个区别。

第一,是反应堆不同,冥王星用核裂变反应堆,前进系列用核聚变反应炉。

第二,是加热工质的方式有区别,冥王星是直接接触加热,而前进系列用核聚变反应炉发电电离加热压缩空气。

冥王星的反应堆裸露直接加热空气推进,巡航过程全程抛洒放射性粉尘,想想就知道这东西是多么凶残。

其实“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的出现,当时是为了威慑老毛子,打算在北大西洋上空巡航,不停喷射放射性粉尘,制造污染区。

就算当它投掷完所有蘑菇蛋后,还能在敌国上空继续飞行,制造音爆和核污染。

人类是屠杀同类上面,真的无所不用其极。

冷战时代的人类和之后人类简直是两种生物,鬼知道他们当时设计了多少大杀器和凶残的东西。

比如老毛子家,蘑菇蛋灭火、地下核爆发电站、核能灯塔、“戈耳工”拦截系统(核爆拦截)、大伊万氢弹、波塞冬核动力鱼雷……

而老米家也不遑多让,猎户座航天火箭、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核动力轰炸机、中子弹和钴弹等。

不列颠的代达罗斯计划……

那是一个压抑又疯狂的时代,全世界都在疯狂,人类可以撑过冷战,简直是一个奇迹。

李国庆和陈耀他们正是通过借鉴上世纪这些疯狂计划,完成了前进一号,和放大版的前进二号。

“老李,你认为前进三该怎么设计。”陈耀问道。

李国庆是前进系列的建造总工程师,又经常测试新型火箭,他的意见非常重要。

沉思了几分钟,李国庆开口说道:“我认为前进三应该以满载一万吨作为终点。”

“哦继续。”

“你应该知道太空纳米工厂和太空采矿。”

陈耀点了点头,他是搞航天的,自然了解新人类的天空工厂和太空采矿。

“除了一部分外太空无法生产加工的设备和食品,未来我们的外太空战略应该是倾向于自给自足和反馈蓝星。”李国庆解释道。

“确实如此。”

首节 上一节 379/9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