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曾和我提及,当年她已存有和我谈恋爱的想法,只是双方家中都不同意。虽然同是穷苦山沟里的家庭,看似门当户对,但其实我们彼此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结构都不同。她家是从县城里搬来的有钱人,我们却是道地清白的穷苦人家。我的父亲是个工人,一生反对有钱人,反对过去警察的子女、把头 的家人。而任荣芝的父亲恰恰就是个把头,这是我父亲绝对不能容忍的。
再者,任家也并不同意我们来往。任荣芝的母亲曾找过我谈话:“韩桂山,你能养得起任荣芝吗?你能养得起任荣芝我就把她嫁给你!”我说:“我连饭都吃不饱,我怎么能养得起她?”在她母亲的影响下,我并没有“过彩礼”(我们当地订婚的规矩),两人也就脱离了。之后我去当兵,她大约等了我五六年。眼见没有希望,后来又搬走,我们自此没有机会再联系。
如今她已经八十多岁了,我们关系很好,仍然保持联系。任荣芝后来和一丁姓男子结婚,所生子女对我都很好,把我视为亲人,亦称我为“舅舅”。她的儿子曾在我手下训练过两年多,后见没有什么发展,就复员回家了。大女儿结婚后定居哈尔滨,有几年也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和我共度春节,一住就是两个月。此外,她的丈夫是个工程师,由东北到南方进修外语时曾路过北京,也来看望过我。任荣芝亦时常打电话来慰问我,像是“天冷了,你要多穿点衣服”之类的关心。我们的关系都很好。
瓜分日寇余物
日本签字投降(资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正式退出中国领土。但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些,和我同时为日本人工作的还有一个姓沈的人,那人四十余岁,专门给日本人做饭。
那些日本人叫我“かんけぃゃま”(音“kankeiyama”),在日语中是“韩桂山”的意思。我记得当时我和沈师傅一人给他们100元钱,他们还对我们说,只是先回日本,很快还会再回来,让我们负责帮忙看管房子。没想到他们却是上了火车,退回了自己老家。
当天晚上,周遭的百姓就都聚集起来,要抢东西。我和沈师傅最初还护着房子,后来听前来的百姓叙说,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那些日本人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当下调转目标,不再阻拦群众。众人蜂拥而抢,我也寻找着一些值钱的物件。
记得我那时将日本人仅剩的五六床被子扛回了家。房子里仅有两只大鹅,我抓走一只。那个日本村长家中还有用稻草编的袋子,里面装着大米,一包大概有50斤,我也赶忙背回了一包。回到家后,我还通知继父,让他看看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也去瓜分些。那时,家离得近些的,就能趁机抢些东西走;家离得远的,便赶不上这好机会了。
旧时贫苦,家中都没有油和肉可以食用。我那次到家之后,将那只抢来的鹅杀了吃肉,可真是珍羞美味,我们全家都享到了那只鹅的福!
积极响应土地改革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共产党民主联军陆续驻扎东北。但民主联军的势力仍是比较弱,没有多少枪支。那时主要斗争对象并非国民党,而是欺压百姓的土匪。后来,进驻的共产党部队逐渐增多,直至哈尔滨以北全部成了共产党的势力范围。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同时按人口进行土地分配。
土地改革(资料)
那时,逃窜到其它各地的本村把头都被抓了回来。他们的财产被没收——土地、牲畜、钱财,甚至连被子这些日用品也被充公,然后平均分配给当地的贫苦百姓。此外,还有一些外地把头跑到我们村中躲避斗争,人们也把他们抓起来。在那段时期,我们白天调查、研究,找出斗争对象,晚上聚集在一起对那些把头进行批斗。拷问他们到底有多少财产,不坦白就用皮带抽打。但当时确实缺乏阶级观念。晚上刚斗完、打完的对象,第二天大家见面还能友好地打招呼,并无芥蒂。
我家也充分参与到了土改运动中。继父是个典型的劳动分子,对于这类的政治斗争并不敏感。但我和母亲都很积极。而基于毛主席的阶级分析思想——雇农和贫农是可以信任的群众,中农略差,地主和富农则是革命的对象。我家就是典型的雇农。因此,在土改期间,我也担任了公安委员、武装委员,管理五条枪;母亲则是妇联主任。我们一家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土地改革中,我家分到了房子、土地,还有一批耕地的马。其他贫苦家庭也都得到了很多称心的补助,并不只有我们一家得到了好处,广大的贫苦百姓都从土改中喜获新生。
土地所有权证书(资料)
土改进行一段时间后,即1948年,在任荣耀的劝说下,我和他的妹妹任荣芝又重新回到了学校读书。
1949年3月,征兵开始。其实我早先还是倾向于国民党的,但那不过是虚荣心作祟。国民党对士兵的要求很高,要有知识有文化,身高长相,甚至脚的大小都有严格规定,而且可以经历正规军事训练,穿上帅气的军装。这都让我感觉国民党军很有气质。而当时的共产党却没有这许多讲究,凡是前来报名参军的都征收,也不管水平如何参差,穿的衣服更是像土包子一般,很没有气质。
可在感情上,我还是更倾向于共产党,毕竟他们是真正进驻东北,帮我们争取利益,给我们吃穿、田地的人。共产党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何为平等,让我产生了主人翁的归属感。他们不剥削,不欺压,还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与美好生活的归依。这样的感情更让我铭记于心。
因此,当征兵开始后,我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记得当时任荣芝还劝说我不要当兵,继续念书。我义坚决地拒绝了:“不行!我要当兵,我要带头!我是穷小子出身,我哪能不带头呢!”自此,我正式投身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参军宏愿
1949年5月参军照片
满腔热血,投身革命。从合江省独立团到收归四野大部队。我随军日日操练,驻守抚顺;我亲见中国人民共和国崛起的时刻;我在外历经抗美援朝战争,在内响应“三反五反”运动;我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到被保送二七步校深造,终于破格提升为参谋,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从1936年开始上学,其中断断续续相继有十余年时间。直到1948年,我再次重返学校。这期间,我始终秉承着“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坚信渊博的知识将会改变我的命运。可尽管这样,面对1949年3月的征兵,我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行伍。这其中也有我自己的考量和远大的志愿!
1947年的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数以千计的像我家这样的清贫家庭分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土地,过上了我们以前从未想象过的好日子。后来,共产党教育我们,“打土豪,分田地”是保家卫国。我们这样的行为是为了求翻身求解放,为了从穷苦的日子逐渐走向富强。当时我们对于未来的生活并不过分奢求,只是希望能够吃穿不愁,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继而由解放一个村变成解放一个地区,逐步达到解放全国,甚至是解放全世界。
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我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投身革命。曾经,读书学习是我最为重要的奋斗目标。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工作,不过是为了挣钱。而挣钱的目的则是为了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去念书。至于念书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自己将来能够成长成祖国的栋梁之才,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今,当兵入伍这一条光辉的道路摆在我的面前,我又如何能够放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