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疯太子,开局剑圣传承 第378节

“仙人临我大唐之门,往后我大唐必定永世昌盛,万代太平啊。”

“可惜太子殿下不在,否则必定更多异像啊。”

。。。。

这些话,李世民也知道是百官在拍马屁。

百官必定也会将今日之事昭告天下,不过百姓也喜欢听这些东西。

“等大唐安定,我倒要看看背后究竟是谁在捣乱。”

李世民如是想到。

祭祀之礼继续进行,礼部尚书托举着宝剑前行。

所行之处,士兵们纷纷低头,不敢去看那柄宝剑,乖巧的底下脑袋。

等到礼部尚书走过之后, 士兵们才敢抬头打量四周,他们没资格去看祭祀之剑。

不多时,礼部尚书就将祭祀之剑送到了李世民身前。

台下文武百官,面色激动。

几年未有的祭祀之礼,会是什么结果,大家都很期待。

周围负责安全的将士们也都格外认真。

马上祭祀将到高尾,这个时候不能出任何意外。

李世民高举祭祀之剑,站在大鼎前说的道。

“本王承天恩感应,坐帝王之位。”

“持天下民生以来,抗洪涝旱灾,御四方屑小,度寒冬饥蜉,镇八方敌军。”

“如今天降灾陨,谣言并生,特向苍天请愿,佑我大唐太平。”

宣扬功绩,表帝王之责,苍天请愿,佑众生太平。

李世民声音雄浑厚实,竟一时间压过的礼乐之声,让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在场人都觉得李世民之功属实,其心坦诚。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道冷箭如流光般迅疾,突破士兵层层防守,直奔李世民而去。

这冷箭速度极快,且箭尖上闪烁着绿光,一看就涂抹了剧毒之物,目标正是李世民的脑袋。

没人想到会有人在这个时候袭击,顿时傻了眼,一时间士兵们都呆立不知所措。

尉迟恭最先反应过来,脚踏凌波微步,残影摇曳间冲到了李世民身前,内力运行激荡,为李世民挡下了这一箭。

这一箭虽角度刁钻,但威力不足,并未突破尉迟恭的真气防御。

不过在百官印象中,李世民不修武德,这一剑若是落在了他身上,结果如何就未曾可知。

看见危机解除,所有人也都从最初的慌乱中回过神来。

谁都看得出来,此地危险,有刺客降临。

房玄龄高声喊道。

“保护陛下!有刺客!”

祭祀之台,因为只有帝王和文官大臣才能踏入,故而周围一个人武将都没有,这也是刺客选择这个时候出手的原因。

不过现在,帝王有难,礼教之术便顾不得那么多,将军带着士兵冲上前去保护李世明安危。

灾陨之事,已然人心惶惶,若帝王遇难,天下怕是要出事。

李世民则是风轻云淡的挥了挥手,平静冷淡的说道。

“继续祭祀大典。”

谁都没想到,李世民会这么说。

帝王遇刺,差点殒命,竟然还有魄力继续祭祀,这等魄力,千古帝王难得一有。

所有人都愣了,不知所措,不知道是以祭祀为主,还是以保护李世民的安危为主。

房玄龄踏前说道。

“陛下,此刻乃是危急之时,暗流涌动,凶险潜伏,若再祭祀,恐有生命之。,

“臣建议,我等先行撤离,待到肃清周围,安全之时,择良辰吉日再行祭祀。”

李世民心中则是完全不同意房玄龄的看法。

祭祀一次,准备许久,劳民伤财是其一。

且再择良成吉日,不知时日在何,是其二。

因个人之危而停止祭祀,在百姓看来对苍天不敬,民意不顺,是其三。

此时停止,百害而无一利,于情于礼,李世明都可能接受房玄龄的建议。

祭祀之处,地窖之中,杀气腾腾,不过刺客们潜藏极好,并无人知晓。

李世民面色坚毅,手握祭祀之剑,高声说道。

“此次我来行祭祀之礼,便是向苍天请愿,庇佑我大唐安危。”

“让苍天佑我大唐千代不朽,万世不灭,与天同寿,与地同载。”

“区区刺客,不过是暗中蝼蚁,怎可撼动我为名请愿之决心。”

听见李世民这么说,房玄龄彻底懵了。

首节 上一节 378/6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