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让我上英灵座吧 第182节

“妾身曾祈求祖神的帮助、但祖神们说,这是妾身的‘劫难’...”

“祂们肯定在欺骗妾身,什么劫难、祂们就是不肯帮助妾身,祂们只是看不起妾身。”

“所以、妾身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真正的太阳显现。”

“妾身、不甘心。”

她曾无限憧憬着那群祖神,曾远远地凝视着他们的强大,他们那璀璨到哪怕日冕都无法比拟的精神与意志。

但正因为憧憬,遭遇拒绝的时候,也才会心生极大的愤懑。

“所以你在封神之战后,仙神离去的时间里,汇聚了九条尾巴、你扰乱了神州的结界,释放了六天故鬼,为的、都是证明这一点。”

罗维了然,很多的事情、通过眼前的玉藻前的话语,也都窜通了起来。

为什么以玉藻前为名?

因为玉藻前代表的是九尾的‘终末’,从青丘狐狸、妹喜、苏妲己、华阳天...九条尾巴,最后显现的,本就是出没于现在还没兴起的东瀛之地的‘玉藻前’。

玉藻前代表了白面金毛的未来,代表了获取权柄之后的、‘天照大神’的存在。

只有这个‘名’,才能帮助她更进一步。

去追逐那群祖神的脚步。

去告诉他们、她也能做到。

“但你的做法、终究是错的。”罗维摇头,他缓缓地自座位上站起身来,他道:“依靠释放六天故鬼来完成自己的目的,最后成就的、终究不是你,而是另一个‘旧日’。”

“而且你错了。”

“华夏祖神并未放弃你。”罗维拂袖,向前、他的身影消失在这人理深处的殿堂中,一阵风拂过、玉藻前恍然回神。却发现罗维已经消失,残留阵阵声音回荡:“你的‘劫’,已过。”

玉藻前愣在原地。

她感受了一下自身...发现过往的种种怨念,随着那一阵的倾诉,或者说,随着那疯狂举动的失败,似乎也都在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其实是注定失败的。

六天故鬼是祖神残留下来的混沌,祖神们其实也有能力将之却除。

哪怕没有罗维,神州也依然安稳。

之所以留下来,既是希望有一天能回归故土,也更是在以此帮助这异域而来的狐狸。

她虽是异域的神,但融入了华夏...祖神们,便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神州子民。

故意拒绝、故意激怒。

在此刻,那曾经留下、被其他太阳神怨念所造成的影响也终于消失。

“囚禁你一千年。”

“一千年后、你方能脱离,但自此之后,现实世界,九尾不可再现。”

“此为‘天规’。”

罗维的言语、化作‘天’的意志。

玉藻前怔在原地,许久之后、发出了一声莫名的轻笑。

“东华帝君吗...”

“不愧是妾身看上的‘男人’。”

玉藻前慨然一声。

轻轻闭目。

一千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祂、等得起。

...

‘报、王翦打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等赵国王室一十八人!’

‘前线军报:韩国关隘已破,韩王率领百官出城投降!’

‘报、王贲破魏,引河水灌城,三月,魏都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楚国灭——’

‘齐国,尽覆!’

秦国关中之地,咸阳,一封又一封的战报传入秦王政所居住的巍峨秦宫之中。

这是比罗维所知晓的‘历史’,更早十年完成的事情。

大势不变、而小势,已改。

“天下,尽归于秦!”

秦王政肃然起身,头顶珠帘摇晃、身上玄鸟飞展,年轻的秦王声音高昂、如神鸟啼叫。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秦国自商而出,起于峥嵘、数百年,终于一统。

天命复归。

百官山呼:“大秦万年!”

万民山呼:“大秦万年!”

秦剑出鞘,一意而起、即可,荡平天下!

渭水河边,罗维缓步而行、他从人理的深处归来,回归现世,也将第三度、沿渭水再入秦。

而今天下恢复平静,那仙神也都如罗维所想的那样,归入‘盘’之中。

天边一抹星光闪烁。

‘盘’的存在,渐渐酝酿成一方独立的维度。

他见其中仙踪茫茫不可问。

他更见人间,愁苦多劳仍不改。

“秦国一统、不知道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听说秦国的赋税很沉重,我们这些人、难啊!”

“难不难,活过明天再说...”

渭水河畔,有面黄肌瘦、艰难度日的穷苦人长吁短叹。

‘秦兮秦兮、佳人兮?’

有乘舟而过的亡国才子哀声自叹,为未来感到发愁。

富贵者犹于前途、穷苦者忧虑生机。

罗维看见了,他只是笑了笑。

“大秦的王是天下的王。”

“那么天下民心、既是大秦的天下。”

“若尽失民心,商周可灭,大秦亦可改。”

秦国刚刚一统,这样的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

秦军的强盛,秦剑的锋芒,足以令天下任何人、谈之畏惧。

那乘舟的富贵者理所当然的脸色一变,看向岸边说话的人,那交流的穷苦人也脸色一惊、无论如何,他们也都还想过明天。

但罗维仍只是笑。

他帮助大秦,为的是大秦一统天下。

但他帮助的对象,从不是这大秦。

而是这天下。

“天命可改呼?”

“天命可改。”

为何能改?

因为他说能改,因为他——既是天。

第二十七章艾蕾好像不小心搞错了什么

无论过去如何、未来又是怎样,至少在如今罗维成为了‘天’的这片浩土神州之上,在他所掌管的这五百年的‘人理’里,天命所眷顾的、始终只会是那芸芸众生。

不分贫富贵贱、不分权位高低。

过往的大势是众神的意志,而从今以后的大势、将是‘万民的意志’。

这是神代步入人代的显现。

也是罗维铭刻于人理深处的‘天帝赦令’。

罗维最后仰望了一眼前方身后滔滔涌向东边的渭水河,轻笑拂袖、踏歌而行。

乘舟的亡国诗人莫名慨然,面黄肌瘦的穷苦人心中也仿佛多了些什么。

那是名为‘天命’之物。

‘昔、秦时,天人显化,行渭水而见人有问,是曰:但有覆天命,商周可亡,秦亦可改。’

‘此正为‘天人感应’,天命在身、方可万世不移。’

‘天命在何?天是称:天命在我,我之意、在万民也!’

‘《天人感应说》’

...

秦国,东华宫、旭日东升,垂落一抹晨曦朝阳,穿着一席黑色衣袍的少女矗立在穹顶之上,眺望着脚下的大地。

曲线玲珑、身姿曼妙,仅有的布料只遮掩了些许隐秘之地,披着的大氅下白皙荡漾、侧面浑圆挺翘、但在这旷野无人之地,却也无人可以观望她的身姿。

这源自星球精灵最初的姿态、在虞姬看来,也仅有一人可以看。

“来了就来了,还躲躲藏藏的做什么?”

“我可没有躲,只是走得慢了点而已。”

从关外再沿渭水入关的罗维出现在了虞姬的身侧:“而且一路走来,总要做一些事情。”

“比如?”虞姬看了身侧的罗维一眼,姣好的面容表情没有太多的变化。

“比如看看某个攫取了白帝之位、成为西方帝君的家伙到底成长得怎么样了。”

“这还用你看?我可是上古仙人——”

虞姬挺了挺黑色布料下挺翘的胸脯,白皙平坦的腹部起伏荡漾,显得颇为自豪。

罗维补充:“上古仙人之一。”

首节 上一节 182/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