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错把李二陛下当成亲爹 第290节

  他看着萧凡,淡淡的问道:“既如此,老夫倒是想问问,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何也。”

  这话很有针对性。

  意思是:孔子将三千多首诗删成了三百首,这个删掉的比例大概是十分之九。那么,孔子之前的著作呢?

  萧凡很干脆的道:“被删了。”

  孔颖达厉声道:“那么,老夫斗胆问问,流传之今,我们所运用的诗,为何都是出自诗经?诗经之前的,为何一首不见?”

  是啊!

  要真是孔子删诗,为什么到现在只是流传了诗三百,而之前的,为何一句没有听人提及过?

  现场又开始议论纷纷。

  司马清却是捋须笑容满面:“这小子,有些东西啊,敢一个人挑战整个儒家?即便他不成功,老夫都是佩服的!”

  作为司马迁的后人,司马清其实对儒家是不屑一顾的。

  现在突然听到萧凡反儒言论,他顿时来了兴趣,干脆找个地方舒服的坐下。

  他倒是期待这小子究竟会用什么言论去证实自己的观点。

  萧凡笑笑:“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得看看孔子一生之经历。”

  短暂沉寂。

  孔颖达问道:“这有联系。”

  萧凡道:“关系很大。”

  “孔子早年,被季康子推举给鲁哀公,国人称孔子为国老。”

  “是时,鲁国内盗贼众多,季康子政见以暴制暴,推崇法治,而孔子却对季康子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乃是孔子删诗的最大依据。”

  众人好奇心都被萧凡调了起来。

  现在更是无人顾忌萧凡是否有资格在给众人讲课。

  “什么话?”

  萧凡道:“汝无贪欲,纵赏,不偷盗也!”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自己没有贪欲,那么即使给予奖赏也不会去偷盗。

  “孔子这话什么意思?”

  几个儒生想了想,脱口而出道:“这是孔子存世思想,以礼教化民众,让人人知礼而耻。”

  “对!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礼,那么都会以偷盗为耻,如此,谁还偷盗呢?”

  萧凡点头:“孔子的治国思想,和季康子背道而驰,一个依法治国,一个以德治国。”

  他冷冷嗤笑一下:“我来问问,至今天下出现几个圣人?”

  他顿了顿,目光不善的看着孔颖达:“孔颖达,你是狗吗?”

  尼玛!

  孔颖达和颜师古面皮顿时怒红一片。

  孔颖达愤怒的喝道:“萧凡!你什么意思?!”

  萧凡淡淡的反问道:“你生气了。”

  这下子,所有人都气笑了。

  你明目张胆骂人,谁也受不了,还尼玛恬不知耻的问孔老是不是生气了?

  萧凡在问道:“如果我现在抽了你,你会更生气对吗?”

  人群渐渐安静了下去。

  萧凡再次开口:“那么我问你,如你孔颖达者,受到侮辱、抽打,都会怨念陡生,那么这个国家若是企图以德治国,以礼法治国,盗贼就真的能清除吗?”

  “人的心,不是孔子想的那么简单,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圣人!这也是从秦朝之后,所有国家都遵循韩非依法治国的缘由,何也?天地不仁,需暴矣!”

  静!

  鸦雀无声!

  哑口无言!

  即便所有人都面红耳赤,可却无人能站出来反驳萧凡这话。

  因为历史的血淋淋教训就摆在那里。

  因为依礼治国的鲁国,灭亡了,孔子的思想,用灭国的教训去告诫世人,单纯依礼治国,行不通!

  太尼玛一针见血了!

  萧凡摊摊手:“好么,那么现在我就开始说说,孔子为什么删诗了!”

  直到这个时候。

  所有的儒生看萧凡的眼神,渐渐有些不一样了。.

第295章

  现场雅雀无声。

  短暂沉寂之后。

  萧凡继续开口,“孔子的前半生方才我介绍了。”

  “他在鲁国不得志,和相邦季康子的治政理念不和。”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对孔子激进的思想参生了重大改变。”

  现场顿时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可谁也不愿意发声打断萧凡的思维。

  “鲁哀公十四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国相田常杀死了齐国君王简公。以下犯上,以巨弑君,这是孔子最不能容忍的大逆不道。”

  “这也是给了他笃定以礼治国的最大奠基的基础。~”

  “试想,如果臣子懂得礼法德行,他还能干出这种事吗?在孔子看来,这是礼法崩坏的先兆-。”

  萧凡润了润嗓子,看着众人:“而齐国相邦田常喜读什么?”

  众人哑然。

  司马清饶有兴致的道:“诗!”

  萧凡道:“对!他喜读诗,可以说他一生都是于诗为伴,诗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

  “那么试问一下,诗三百中,那一首教导过以下犯上,以臣弑君的?”

  “这是佐证了,在《诗经》没有问世之前,还是有百花齐放的诗存世的。”

  “这件事发生之后,孔子开始重新编纂诗,诚如司马迁说的那样,去其重,存三百。”

  “细细观察之下,你们会发现,这三百五首诗,皆是礼乐完备、六艺齐全的。”

  “宋玉写过《登徒子好色赋》以他的才学,能无诗存世吗?为何诗三百没有他的作品?”

  “于六艺、礼乐不符!”

  “这又是佐证了孔子删诗的最大证据!”

  “此后,孔子选取可以用于礼仪教化的篇章,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

  孔子将这些诗全部配乐、礼乐制度从此才得以称述,使得王道完备,六艺齐全。

  在编著《诗》时,孔子阐发了他的文学观念:《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萧凡笑了笑,最后道:“这既符合帝王统治的正统思想,又规定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方向。历来帝王焉何不推崇也?”

  言毕!

  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萧凡这一问给问住了。

  就连起先义愤填膺的孔颖达和颜师古,现在都无话可说,只能愣在原地仔细思考。

  沉默了良久。

  啪。

  啪啪。

  啪啪啪。

  司马清缓缓的鼓掌,捋须笑着道:“精彩,精彩绝伦啊!”

  “萧县伯这些分析,偏僻入里,一针见血,漂亮,太漂亮了!”

  旁边几个五常博士交头讨论。

  “萧县伯?莫不就是那个萧凡?”

  “是啊!”

  “这小子,文学素养真强悍!”

  “太妖孽了!这是对古文、史料和诗经研究透了啊!”

  “吾不及也,羞愧,羞愧啊!”

  这太颠覆认知了。

  可以说,今天要不是萧凡说出来诗三百共有三千首,谁都不可能有一点点质疑。

  可现在,萧凡不但还原了历史真相,还让许多妄图反驳的人说的哑口无言!

  “你们看孔颖达和颜师古。”

  众人望去。

  却见两个儒家大佬,竟安静的无话可说。

  是啊。

  萧凡给出的观点实在太犀利了,配合着各种精彩绝伦的史料去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

  文人的世界里,你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有史可证。

  这是一种严谨的学问,每一个新颖的观点,都能塑出一个绝顶大佬出来!

  前提,你这种思想能被人们所承认!

  而萧凡,无疑用行动证明了,他就是那个文坛和史坛的大佬!

  谁敢反驳?

  人家啪啪给出那么多证据和史料,全部都有文献明明白白记载着,只要去翻阅,就能轻而易举的发现。

  你想反驳?你有这个史料去佐证自己的观点吗?

首节 上一节 290/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