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商人,你说我可以不可以等?”连浩祖没好气道,15%,一亿多港币。
等一年省一亿,连浩祖是不愿意的,但他可以装作愿意。
谈判,就是唇枪舌战加心理战。
连浩祖是老演员了,说谎话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你愿意出多少钱?”列文·汉密尔问道。
“三亿两千万。”连浩祖亮出屠龙刀。
“多少?三亿两千万?我不卖!”列文·汉密尔激动的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连浩祖也起身,习惯性的整理西装衣领:“列文,你知道我没坑你,但你想坑我,绝对没可能。”
“有耐心,你就慢慢等,一年后,你连三亿都卖不到。”
不等回应,连浩祖转身就走。
列文·汉密尔眼神闪过犹豫,注视着连浩祖的背影。
“嘿!四亿!”
“三亿八千万……”
“三亿六千万!”
连续降价三次,连浩祖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
列文·汉密尔无奈,恼羞成怒的喊道:“三亿三千万,这是我的底线,如果你不要,我们就等到一年后!”
话音落下,连浩祖停顿脚步,转过身,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列文先生,成交。”
一顿砍价,直接从五亿砍到了三亿三千万。
连浩祖和列文·汉密尔谁都没赚,谁都没亏,平价完成了交易。
这就够了,完全符合连浩祖的预期。
列文·汉密尔没好气道:“如果不是我想变现,回英吉利养老,绝对不会卖给你。”
鬼佬很要面子,连浩祖却不愿给面子。
“如果不是我看中和记黄埔,你只能在梦里快速变现了。”
列文·汉密尔闻言,白脸涨红,连浩祖的话属实,没有理由反驳。
接下来,双方的律师拟定合同,仔细审核三遍,确认无误。
连浩祖和列文·汉密尔签字。
前者打款付钱,三亿三千万。
两人面对镜头,微笑合影。
从现在开始,连浩祖拥有了和记黄埔53%的股份,真正实现了决策控股。
第一件事,定然是前往和记黄埔的总部,中环皇后大道中6号,也就是汇丰银行的附近,一座楼高26层的大厦。
此时,和记黄埔的CEO米恩·哈利斯已经收到了连浩祖掌控53%股份,实现决策控股的消息。
新老板来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
和记黄埔,要变天了。
而米恩·哈利斯早就有意辞职,回英吉利发展,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不过该做的工作仍要继续进行。
米恩·哈利斯带领员工,在大厦一层耐心等候。
不多时,一连五辆黑色宾利远远驶来,在大门处稳稳停下。
啪啪啪!
厚实的开门声关门声接连响起。
米恩·哈利斯的注视下,五辆车下来将近二十个黑色西装男,簇拥着一位身高约一米八五,器宇轩昂的年轻人,迎面走了过来。
好气派!
只是一眼,米恩·哈利斯就感受到了年轻人身上强烈的自信。
而同样在此等待的女员工,无不是眼冒星星,泛起了花痴。
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冒出了一个成语。
众星捧月!
“让我猜猜,你是米恩·哈利斯?”连浩祖来到身高同样有一米八几的鬼佬面前,含笑问道。
米恩·哈利斯回过神,露出了职业微笑:“是我,请问您是.....”
“连浩祖。”
“噢!真的是您,老板,初次见面,没想到您竟然知道我的名字,我真的很荣幸。”
“不要妄自菲薄,我有关注精英的习惯,你米恩·哈利斯,首当其冲。”
连浩祖当众赞美道。
“..........”
自从米恩·哈利斯担任和记黄埔CEO,公司盘子越铺越大,有几个劣质产业拖后腿,导致和记黄埔年年亏损,股票持续走低。
米恩·哈利斯提过建议砍掉劣质产业,重点经营盈利产业。
不过受到诸多内部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实现。1
米恩·哈利斯成了背锅侠,很久没有收到赞美,更是无数次怀疑自己的能力。
眼下听到连浩祖的赞美,米恩·哈利斯竟是喉咙发紧,眼眶有些红润。
欢迎仪式结束,众人乘坐电梯上行,来到顶层。1
董事总经理的办公室。6
连浩祖坐到了米恩·哈利斯的位置,问道:“米恩,我可以这样称呼你?”7
米恩·哈利斯点头笑道:“老板,这是当然的。”1
连浩祖沉声道:“我研究过和记黄埔,有几个劣质产业,公司想要实现盈利,必须断尾求生。”
“对于这件事,说说你的看法。”5
米恩·哈利斯愣住了,欣喜道:“老板,我和你的想法如出一辙!”
法克!
这就是知音啊!
米恩·哈利斯有种感觉,自己的春天好像要来了?
辞职?去他吗的辞职。
如果新的老板真愿意砍掉那些拖后腿的产业,米恩·哈利斯一定好好干,让和记黄埔再次辉煌起来!
连浩祖起身来到沙发前坐下:“把资料拿来,我们好好研究一下,砍掉哪些产业。”
“好!老板您稍等。”米恩·哈利斯脚步匆匆的走出办公室。
不多时,抱着一沓资料,坐到了连浩祖的对面。
首先,和记黄埔的产业大致分为四类。
地产。
港口。
零售。
贸易中转qun。 3七1气贰
其中,地产和贸易属于拖后腿的产业。
第一,和记黄埔拥有很多地皮,大多是荒地,没有开发,无法变现,属于分文不赚的产业。
第二,贸易行业在80年以前,有船,出海,等于捡钱。
但80年以后,随着各方各面的因素,不但不赚钱,反而有亏损的风险。
就好比鲍船王,就在去年卖掉了八成的货船,把生意从大海转到了陆地。
九龙仓大战,就是鲍船王的生死之战。
如若失败,将面临难以转型的窘境,慢性等死。
好在鲍船王破釜沉舟,击败了英资怡和洋行,完成了转型,在陆地上站住了脚。
而和记黄埔没有任何动作,依旧苦苦支撑,等同于慢性死亡。
连浩祖第一刀,就是砍掉贸易工具。
所有的船,卖掉九成,留下一成!
“记下了?”连浩祖问道。
米恩·哈利斯兴奋点头,笔下龙飞凤舞:“记下了!卖掉九成货船,只留一成!”
“第二,零售,放弃高端市场,主攻平价市场。”
“那些不繁华的区域,转让出去。”
连浩祖沉声道。
和记黄埔在港岛各个区域,共有十余家大型超市。
超市主要售卖高质量产品,价格方面自然很高。
同样一袋大米,别家的超市卖五毛钱一斤,和记黄埔的卖两元钱一斤。
虽然质量上,和记黄埔远超于平价超市,但销量惨不忍睹。
更别说和记黄埔的十余家超市所有的商品统统走高端路线,销量能上路就见鬼了。
港岛是资本社会不假。
但有钱人终究只有很小一部分。
质量能过的去,赚普通人的钱,才能有出路。
至于高端市场,等港岛经济腾飞,人人有钱的时候,再去考虑。
“老板,不算繁华的区域有六家大型超市,转让掉还剩六家。”米恩·哈利斯犹豫道。
现在不繁华,不代表以后不繁华。
转让的话,放弃了市场,以后再想找合适的地方开大型超市,会很困难。
连浩祖:503“别着急,我有好点子,二十四小时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