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没看出来有问题?
旁边的巩汗林摇头失笑:“来了来了,咱们这位有强迫症的小陈导上线了。”
袁丽问:“强迫症?什么意思?”
巩汗林在演戏这块,毕竟也是老前辈,他笑着道:
“其实,刚才牛老师的右脸有一丝轻微的抽搐,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是看不见的。这是表情管理失败的体现。而且,正如小陈导所说,他刚才的表情,确实有点过了。”
“一位乞丐,一位食客,即便心中有再大的不满,也不该对一位老板表现出这种表情。这不符合人物当下的情感。说的严重点,这会导致观众们出戏。”
“一出戏,无论接下去有多么的精彩,这段戏都是失败的。”
“而一丝不苟,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小陈导,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换句话说,这位小陈导是个强迫症晚期。”
当他说完后,袁丽有写明白的点点头,再次看向陈阳,眼神都不一样了。
他竟然能注意到那么细枝末节的东西?
……
牛奔老师歉意一笑:“抱歉,小陈导,咱们再来一遍吧。”
“嗯。”
在陈阳的指挥下,又重新拍了一遍。
这次很完美,一遍过。
于是,第一幕到此结束,接下来是第二幕。
第二幕全程都是内景,是在酒馆内部拍摄的,机位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action!”
随着陈阳的声音响起,第二幕浮现在画面中。
“没客就提前关门?”
老二两的声音带着一丝质疑和愠色。
“没客就提前关门吗?陈掌柜,您这规矩呢?”
他又重复了一遍。
在那个时代,出来混,讲究的就是一个“规矩”,无论你是开店,还是混江湖。
如果心中没有“规矩”,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外面的雨,哗啦啦的下0 ....
掌柜陈怀海脸上堆满赔笑:“老伙计,我错了,对不起。”
老二两摇摇头:“我这个人呐,就怕招人烦,我要是有哪句烦到你,你就提出来,我立马就走,决不埋怨。”
“别别别!”
陈怀海连忙按住他,“你要走了,我这场子可都得悔青了!”
“那我还得追着您,给您赔不是去。”
老二两深看了他一眼。
眼神戏。
这一段突出的就是一个眼神戏。
“真不错。”
监视器前,陈阳满意的笑了起来。
如果换自己演,估计演不出这种韵味来。
主要还是因为年纪的原因。
老人的眼睛里,始终透着一丝睿智与沧桑,这是年轻人模仿不来的。
看着这两场戏,袁丽眉头一挑。
这剧……
似乎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有意思的多。
整个戏,就一段剧情,几句话。
所以,演员们的表演就分摊到了动作,神态,心里,以及眼神中去了。
然后,导演通过镜头的艺术,将这些表演,直白的传到观众们的眼中。
突出一个“情”字。
温情的情。
这种温情,是食客对掌柜,同样的,也是掌柜对食客。
它在给人美好的同时,也在让人反4.1思。
现在的社会,这种情实在是太少了。
……
雨还在下,越来越大了。
终于,第二幕戏演完。
第三幕戏,也就是众人期待的雨戏,终于要开始了!
……
“老王!”
陈阳挥了挥手:
“你带着其他人先去休息,这一幕我亲自来。”
“您?”老王眨眨眼。
“去吧!”
陈阳的语气不容人质疑,老王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叹口气:
“那我站在边上看总行了吧?”
“可以。”
陈阳起身,套上了一次性的雨衣,走到了摄像机的边上:
“牛老师,一会儿只拍您的背影,您准备好了吗?”
穿着蓑衣的牛奔,笨重的点头。
…….
第50章 开门,送温暖!【第三更!】
雨戏。
这是除了动物戏之外,公认比较难拍的戏。
演员们要在下雨天做出真实的表情,真实的反应。
哪怕是雨点落在脸上,也不能影响自己的演技。
这对演员们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
但一些经验老道,比如像牛奔老师这样的老艺术家们,还是能克服的。
“雨戏第一场,第一镜,第一次!”
“action!”
陈阳的声音响彻在众人的耳畔.
只见,画面中。
牛奔老师已经穿上了蓑衣,站在门口。
雷子,三爷,陈怀海也跟着撑伞走了出来。
老二两:“行了,你就别送了。”
而这时,陈怀海指着不远处的马车,这是他刚刚找的,目的是为了送老二两回家。
陈怀海:“马车来了,你看,就在这儿呢!咱坐车回去!”
老二两:“我能走,不麻烦你了。”
陈怀海:“老伙计,你要这么走回去的话,天亮你都到不了家。万一有个闪失,我对不住你的家人。”
老二两:“没这么07多心思,我借人家的草屋住着,一个人顶着屋脊,没事。”
陈怀海:“老伙计,腿脚不好了,以后就不要来回跑了,想喝酒啊,我隔三差五的让人给你送去。”
老二两:“谢谢了,可那样,还有酒味儿吗?”
咯噔。
原本在雨中看戏的袁丽,小心脏猛地一跳。
这词……
她沉吟了一会儿,下意识的问了旁边正看入神的巩汗林,道:
“巩老师,这词儿是谁写的?”
“小陈导。”
“他?他不只是个导演吗?”
“整个剧本都是他写的。”
“!!!”
袁丽瞪着美目,有些愣神,剧本都是他写的?
……
剧情还在继续。
两位老师的台词功底非常的出色。
没有卡顿。
没有错词。
两人的神态,举止都非常的自然。
这才是真正的演技。
老二两:“我就是迎着你这屋里的热乎气来的,好了,我走了。不耽误你们关门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