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疾驰。
赶到瓦加边境的时候已经是四点多。
虽然不是节假日,但来这里看降旗仪式的人还真不少。
停好车往广场上走的时候。
杨凡发现。
来这参观的不只有当地人。
人群中能看到不少不同肤色的人,估计是慕名而来看降旗仪式的游客。
观众席普通位置都是免费的。
不过好的位置。
就像阿西莎预定的那种则需要额外收费。
夏天的仪式开始的比较早。
杨凡他们找到位置坐下没多久,降旗仪式就拉开了帷幕。
不到现场。
很难感受这种场面的震撼。
两个彼此相互不对付的国家的民众,隔着一扇大门坐着,各自欣赏自己家边防士兵的表演。
降旗仪式上,两个国家的边防士兵都进行了夸张的步操表演。
包括高抬腿、跺脚和快速行进。
展现各自的军威。
意在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不过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自然不可能轻易的被对方的士兵吓到。
却看得自家国民热血沸腾。
不过,在杨凡这样的外来者眼中。
这样的表演。
场面既严肃又充满戏剧性。
现场观众会高喊爱国口号,挥舞着国旗,气氛非常热烈,杨凡自然是无法感同身受了。
在仪式快要结束的时候,巴基斯坦这边还播放起音乐。
旁边的那些当地人跟着音乐跳舞。
场面相当的欢快。
在杨凡看来。
这样的仪式更多的是传承和仪式感。
虽然没有真刀真枪的激烈场面,却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仪式结束后。
杨凡他们开车往拉合尔城区进发。
瓦加边境距离拉合尔城区有三四十公里,不少观众是从拉合尔来的。
去拉合尔去的路上出现了堵车。
等进城时。
天色也已经暗下来。
杨凡决定还是先找预定的酒店安顿下来。
阿西莎刚刚定的是一家五星酒酒店,也是拉合尔档次最高的酒店之一,大厅处显得气势恢宏。
阿西莎她们几人进来时,表情略显拘谨。
她们之前没来过这种地方。
何况。
她们几人。
也就冬妮娅超过二十。
其他几人都还是十几岁的小丫头,没见过什么世面。
进入这种看似高端的场所。
心里难免打怵。
杨凡笑笑,打头走在前面,领着几人进去。
他之前也没有进过五星酒店。
但现在不管是自身的实力,还是财力带给他的底气,看待周围事务的心态也不一样。
好在这是国际连锁酒店。
而且是在拉合尔这样的大城市。
在检查了杨凡的护照,以及阿西莎和伊娃的永久居住证后,并没有多过问什么。
拿上房卡,几人先去房间放行李。
一共开了三个房间。
一间大床房归杨凡。
另外两个房间,都是两张床的。
四人很快分配好了,阿西莎和伊娃一个房间,冬妮娅和玛雅住在杨凡对面的房间。
放好行李,几人决定先出去逛逛。
顺便找些吃的。
虽然酒店里面就有餐厅。
不过都已经到一个新的城市了,大家还是对外面的小吃更感兴趣。
刚才进城的时候,杨凡就感觉到这里和伊斯兰堡的不同,现在出来,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拉合尔的城区多了很多烟火气。
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
人来人往。
而且能看到一些颇具历史感的建筑。
有些寺庙或者是建筑,看上去能有几百年以上的历史,彰显出一股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方面。
显然不是这个才建成半个多世纪的伊斯兰堡能比的。
第124章 什么老情人?
杨凡看着两边的街道。
不禁感慨道:
“拉合尔和伊斯兰堡两个地方,还真是风格迥异啊!”
阿西莎和伊娃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至于冬妮娅。
倒是没有太多意外的神色。
阿西莎和伊娃两人自从两年多前逃难到巴基斯坦,一直都生活在伊斯兰堡。
所有对巴基斯坦的认知,都是基于伊斯兰堡。
刚到拉合尔。
确实有种新鲜的感觉。
而冬妮娅也是从外地到伊斯兰堡工作。
知道各地都各具特色。
玛雅接口说道:
“拉合尔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曾经是莫卧儿帝国的都城,老城区保留了大量的古迹。”
“像拉合尔古堡,巴德夏希清真寺。”
“都经历了漫长岁月。”
“这里有将近两千万的人口,而伊斯兰堡不过才两百万人,而且都是后搬去的,给人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里是巴基斯坦整体文化的大熔炉。”
“这里更能代表巴基斯坦。”
玛雅大学主修历史,对这方面了解的颇为深入。
杨凡也察觉到两者的差异。
在伊斯兰堡。
区域布局更规整,所有的分区也很明确。
有外交区,有商业区,有住宅区。
政治氛围更浓,透着一股“精英”气息。
整体氛围更严肃。
到处都是绿化公园,街道上人更少。
路边的商店也大多数是咖啡店,或者是一些高档餐厅这样的店铺,小规模的店铺都集中在一起。
而拉合尔则更具市井气息,街头拥挤喧闹,三轮车来回穿梭。
街头还能看到有人伴随着传统音乐跳舞。
各具特色的手工业坊随处可见。
这样的场面在首都伊斯兰堡很难看到。
甚至。
在经过一条街道。
杨凡竟然发现在路边有两家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