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基斯坦街头开始崛起 第164节

  自然要追求点与众不同嘛。

  虽然不一定用得上这个防弹的功能。

  但有和没有。

  那感觉可大不一样。

  杨凡只看了一小会,就干脆的订了一辆H9。

  不但要求顶配,而且还要防弹改装,销售人员脸上的笑容更胜。

  在巴基斯坦。

  这绝对是妥妥的豪车。

  按照杨凡的配置要求,这辆车的价格直接突破五千万卢比。

  销售对杨凡说道:

  “凡哥,按照您的要求,大概需要等二十天左右。”

  “防弹改装比较耗时间。”

  “不仅工序繁琐。”

  “另外还得办理相关手续。”

  “要是一般人,想要防弹改装还有点麻烦,不过您的话,就完全没问题了。”

  销售不动声色地奉承了一句。

  杨凡说道:

  “不着急。”

  “你们弄好了通知我就行。”

  杨凡签下购车合同,接下来只需等待消息了。

  离开了红旗旗舰店,秦媛又带着杨凡去看东风的皮卡。

  这是东风和当地企业合作的店铺。

  店里大多是商用车和皮卡。

  这边的东风主要就是锐骐和御风。

  一个是皮卡,另外一个是九座的客货车,后排座位拆除了就可以当货车使用。

  看了两眼之后。

  杨凡转头看向诺拉,问道:

  “你看一下这两款车,哪一款适合?”

  诺拉没想到杨凡竟然会询问自己。

  不由得愣住了。

  杨凡指着那两款车说道:

  “买这个,主要就是给你舅舅里尔汗和你们平时用的。”

  “平时可以拖拖货。”

  “你看看。”

  “哪一款更适合。”

  诺拉明白了杨凡的意思。

  看了那两款车的价格之后,微微皱眉说道:

  “这两个都太贵了。”

  “如果只是院子里用的车,可以买性价比更高的。”

  杨凡瞥了诺拉一眼。

  心里清楚这个女人性格耿直。

  要不然,也不至于沦落到在工厂干苦力的境地。

  他摆摆手说道:

  “价格不是你考虑的事。”

  “你只要说说,这两款车哪一款更合适就行。”

  诺拉抿了抿嘴,最终选择皮卡。

  恰好这个有现车,手续办理起来就简单多了。

  从进店到付款、办理相关手续,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就把车开走了。

  出来后,秦媛和杨凡打了个招呼,约定了下次一起去拉合尔取车,随后便离开了。

  杨凡让诺拉将皮卡开回别墅。

  自己则开车带着阿西莎和冬妮娅两人离开。

第111章 外贸公司直播开始了

  车上。

  杨凡笑着对冬妮娅和阿西莎说道:

  “你们的车要先等一等。”

  “等首次直播,事情稳定之后,我们去拉合尔取车,顺便来一次自驾游。”

  听到这话。

  阿西莎很是开心。

  若是真能这样,那可太好了。

  自从和杨凡突破最后一层束缚之后,阿西莎的心态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从前,尽管杨凡对她很好,但她心里总有些不安。

  可今早醒来。

  那些之前萦绕在心头的烦恼仿佛全都烟消云散了。

  她开始留意生活中的值得开心的事。

  杨凡说出去自驾游。

  这对她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已经跟了杨凡这么长的时间,虽然经常一同外出,但真正出去游玩的机会很少。

  车很快到了公司楼下。

  三人去了路对面。

  买了些披萨和饮料。

  打算带上去给公司的员工当午餐。

  进入公司,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区域都已经装修完成,只有局部还要进行调整。

  崭新的办公室窗明几净,装修风格简约大气,彰显着公司格调。

  现在办公家具差不多也能进场了。

  会议室里。

  西拉她们也在认真准备。

  阿西莎拿着拍摄装备,将公司的新貌一一记录下来,并进行了讲解。

  旁边有个很大的样品室。

  阿西莎进去。

  在镜头里大概的展示了一下样品。

  简单的介绍各种商品概况、特点、参数,还有大概的价格。

  也预告了公司账号里即将开启卖货直播,公布了直播的时间,还特意说明了直播期间的价格会有最大力度的折扣。

  这段时间,阿西莎一直给公司账号做宣传预热。

  她现在粉丝量相当可观。

  就连巴基斯坦本土的社交账号都有五十多万粉丝,引流的效果很明显。

  两天后。

  工业区的罐头厂场地上。

  一群人在现场勘察。

  杨凡的旁边站着一位六十来岁的老者,他穿着蓝衬衫西装裤,戴着黑框眼镜。

  正是从华夏赶到到伊斯兰堡的罐头厂技术顾问李树山。

  旁边。

  金守贵也带着公司设计师随行。

  他们今天早上过来,是为了确定工厂的建设方案。

  昨天李树山的航班抵达伊斯兰堡,杨凡去接机,怕老人家对这边饮食不习惯,建议李树山住他那边。

  没想到老李同志摆摆手说道:

  “没什么不习惯的。”

  “不就是味道复杂了一点嘛。”

  “想当年物资匮乏,什么苦没吃过,对吃喝没那么多讲究。”

  “我已经定好了酒店,就不去你那儿了。”

  “我是出差来工作的。”

  “拿钱干活。”

  “既然来了就要把事情办好。”

  得咧。

  看来是个倔老头。

  杨凡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李老果然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作风严谨,高风亮节,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现在很多人都已经那段艰苦的日子,一心想着享受生活了。”

  “这点我也要好好反思。”

首节 上一节 164/2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