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基斯坦街头开始崛起 第127节

  她们就围着小花啧啧称奇。

  有胆子大的,甚至想要上前去撸一把。

  小花也是头一次被这么多陌生人围观,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嘴里发出呜呜的低吼。

  冬妮娅见状,立即将这些女孩带走。

  去拆那两个大箱子。

  伊娃和阿西莎也好奇的围上去,看看箱子里到底是什么。

  昨天箱子就拿回来了,她们俩早就好奇的不行。

  箱子拆开。

  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

  分成好几个品类,每个品类又单独用包装袋分开。

  比如电子产品的充电宝,数据线,耳机;化妆品的护肤品,眉笔,口红;家纺用品的四件套之类。

  还有不少其他东西。

  而这些,只是货品种的一部分,有些东西还在路上。

  既然是样品。

  每个品种自然不止一件。

  分门别类的将东西摆在地上,看上去蔚为壮观。

  每一种样品里都放了产品说明,已经对产品的一些介绍,比如原产地之类,还有同类产品有什么优点。

  而且这些说明,还都用英文进行了翻译,就是让这些人女孩能尽快熟悉起来。

  冬妮娅招呼那些女孩。

  让大家一起将那些东西全部搬到楼上客厅,大家现在就开始学习。

  还告诉她们,回头是要进行考核的。

  几个女孩都认真起来。

  要说之前还有所怀疑的话。

  现在。

  看到样品了。

  自然没有什么好质疑的了。

  虽说有些东西她们可能还不太了解,但样品里的那些化妆品,她们可太熟悉了,确实都是华夏的知名品牌,而且在巴基斯坦这边非常受欢迎。

  想到自己能在直播的时候推销这些商品。

  而且是比市面上底很多的价格。

  她们都有些兴奋。

  在女孩子开始忙起来的时候,一辆出租车停在院门外。

  吴小月到了。

  不过她不仅人来了。

  下车的时候,还带下来一大堆的东西,隔着大门朝里面喊:

  “凡哥,墨白,来帮帮忙啊。”

  “我拎不动了。”

  杨凡和阿西莎上前,帮吴小月将她带来的东西拿到屋里。

  杨凡咂咂嘴道:

  “小月,怎么带来这么多东西。”

  吴小月带的,一些巴基斯坦这边不太常见的东西,不如木耳腐竹这些干活,还有一些红薯粉丝。

  一个桶里竟然装了好几块豆腐,还带着些许余温,估计是刚做出来的。

  巴基斯坦这边虽然有很多豆类作物。

  但很少看到有豆腐。

  另一个桶里。

  有一条半米来长的鲶鱼,此时还在里面活蹦乱跳。

  最后,吴小月拎进来一个塑料袋进来。

  喘了口气道:

  “累死我了。”

  “知道我今天来找你们玩,爷爷奶奶让我们把这些东西带过来。”

  “都是这边不太容易找到的。”

  “他们那边。”

  “附近有不少我们华夏人。”

  “大家这个做点,那个做点,大家相互换一换,其实平时饮食习惯和在国内也差不多了。”

  “奶奶说在视频中看到你的生活饮食,感觉挺可怜的。”

  “而且你又是自己一个人在这边。”

  “也不管我累死累活的。”

  “一定要我带上。”

  “喏,这是我奶奶自己腌的咸鸭蛋,还有她自己用草木灰做的松花蛋。”

  吴小月虽然是抱怨,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得意。

  而听在杨凡耳中。

  却有些感动。

  其实自己和吴老、郑老并没有什么交集,还是上次带伊娃到他们那看病才认识的。

  没想到,老太太心里还惦记着自己。

  看到杨凡神情。

  吴小月笑着说道:

  “上次你们去救灾的视频,奶奶看到了。”

  “而且事情前因后果,周叔之前去我爷爷那的时候,也和我爷爷奶奶说了。”

  “听说你们今天下午还要去接受表彰?”

  “周叔显摆的不行。”

  “昨天。”

  “就和我爷爷说了。”

  “我奶奶说,你们给我们华夏人长脸呢。”

  杨凡笑笑说道:

  “不过这倒是辛苦你了。”

  听了小月的话。

  杨凡隐隐能理解吴老和郑老的意思。

  他们常年生活在这里,并不是别人口中一句“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人”能概述的,这代表着一个群体。

  对于巴基斯坦人来说。

  吴老,郑老他们总归是一群外来的人。

  杨凡和老周老金做的事,无疑会提升这个群体在巴基斯坦人心中的形象。

  要是在正式的场合被表彰和承认。

  那效果就更好了。

  这样一来。

  无疑会让生活在这的华夏人能更从容。

  这也是为什么,杨凡在知道要被表彰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触,而老周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那么激动了。

  毕竟现在杨凡的生活。

  已经超脱普通人了。

  看着桶里那条鲶鱼,还有小月带来的豆腐。

  今天中午的菜单已经有了。

  不过杨凡有些奇怪:

  “这么大的鲶鱼,你家从哪弄来的?”

  杨凡是苏省的。

  湖泊众多。

  他也挺喜欢吃鱼的。

  但是到了巴基斯坦之后,很少看到有卖鱼的,就算有,绝大部分都是海鲜,淡水鱼几乎没看到过。

  看到这么大一条鲶鱼,杨凡非常好奇。

  吴小月笑着说道:

  “你别说。”

  “这边淡水鱼确实很少。”

  “不过我爷爷他们一群喜欢吃鱼的,为了一点鱼也是挺拼的。”

  “爷爷他们发现这边很少看到湖泊,也几乎看不到淡水鱼,就几个人一起挖了个池子,做好了防水,专门用来养鱼!”

第92章 被伊斯兰堡政府表彰

  “就像人家景观鱼那样对待。”

  “还会经常跑老远的地方去钓鱼,钓到之后尽量带着活的回来,投放到池子里。”

  “如今,那个池子里,里面已经有不少鱼了。”

  “每个参与的人都有份额。”

  “这条鱼。”

首节 上一节 127/2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