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见李红兵的样子,还以为他紧张了。
习惯板着脸的郭友忠,脸上却是难得露出了笑容。
想起李红兵刚才的“高谈阔论”,郭友忠就觉得相当有意思。
“李小子,昨天答应给你的茶钱,我今儿个忘带了。”
郭友忠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句话,差点让李红兵反应不过来,不过他很快便说道:“郭师傅,这不妨事。”
对于郭友忠的人品,李红兵还是相当信得过,并不觉得他会故意赖着那一点茶钱不给。
而且那半斤茶,本来就是李红兵要送给郭友忠的,是郭友忠自己坚持要给钱,李红兵拗不过,才选择了妥协。
“那不行,我郭友忠说话算话,绝对不能食言。”
听了李红兵的话,郭友忠直接板起了脸,再次开口道:“李小子,你看这样成不成?
这茶钱我就不给你,我收你当徒弟,你跟着我学手艺,昨天那半斤好茶,权当是你给我的拜师礼了。
怎么样?”
本来还以为郭友忠要“赖账”,结果李红兵一听,差点就乐坏了。
还有这好事?
作为丰泽园的台柱子之一,郭友忠的实力就不用多说,而且在后厨众多大师傅当中,李红兵对他的好感度也是偏高的。
关键拜师这事,对现在的李红兵来说,相当有必要。
在后厨这种地方,没有关系和不被看着的小学徒,是很容易蹉跎时光的。
如果没有人赏识和传授手艺,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在后厨当个干杂活的小工。
像孙海那些人,就是个现实的例子。
虽然李红兵有系统,可以通过刷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厨艺,不愁将来学不出头。
但如果有像郭友忠这样一个大厨传帮带,随时给予指点,李红兵学手艺和刷经验的速度,成倍增加不是问题。
而且这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厨师等级考试制度,李红兵想要从一个学徒慢慢晋升,直至获得掌勺的机会,不是光靠熬“资历”和单纯有手艺就可以,还需要内部的评定和认可。
也就是郭友忠这些大师傅们的认可。
师徒传承和系统的学习,是相当关键的。
“怎么,不愿意?”
李红兵的思考和“沉默”,让郭友忠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他刚刚主动开口,要收李红兵当自己的徒弟,实际已经是放低姿态,屈尊降贵了。
如果被李红兵拒绝,那他以后在后厨就抬不起头,要让其他掌勺的大厨们笑话。
要是传到外面,对他也有不小的影响。
“愿意愿意,郭师傅,我怎么可能不愿意?只是这个惊喜来的太突然了,我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都送到面前的机会了,李红兵怎么可能再让这个机会溜走。
要是拒绝了郭友忠,失去了这次机会不说,以后再想找丰泽园其他大厨当师父,恐怕都不容易了。
而且李红兵也看出来了,郭友忠提出收徒这个想法,并不是临时起意。
至于忘了带茶钱,收徒抵“债”的说辞,不过是一个台阶,不让郭友忠自己显得太上赶着,免得没有当师父的“尊严”。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郭友忠收不到徒弟,需要低声下去求人。
“那就这样说好了。”
听了李红兵的解释,差点以为自己这回要丢人的郭友忠,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51章 拜师
对于李红兵,其实在他刚进后厨没多久,郭友忠就开始关注他了。
蹭勺这活辛苦,容易挨骂,很多学徒都不愿意干。
而李红兵刚一进来,就被分到了这个工作。
起初大家都不太看好,因为知道李红兵是个读书娃,体格不算壮硕,觉得他吃不了苦,可能撑不了多久。
结果很让人意外。
头几天的时候,李红兵因为速度跟不上,没少挨呲儿。
只是不管怎么被训,怎么辛苦和累,李红兵都暗暗咬牙坚持,也从来不抱怨和懈怠。
慢慢的,李红兵就适应了强度,也跟上了进度。
看到李红兵的表现,再加上他有眼力见,也比其他学徒懂礼貌,所以包括郭友忠在内的这些大师傅们,就开始喜欢上这个小学徒了。
而最近这些天,李红兵的“开窍”,看到他给自己准备了个小勺子,每次蹭勺前都学会了偷偷尝味,更加引起了郭友忠的注意。
平时没那么忙的时候,郭友忠都会趁机和李红兵聊几句,间接考校一番。
从这个时候开始,郭友忠就有了收徒的心思。
同时。
知道李红兵放弃读书,选择进丰泽园当学徒的原因,再加上前些天救人的事情,李红兵做的这些,都很对郭友忠胃口。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算长,但李红兵在品性方面,已经基本得到了郭友忠的认可。
前几天撞见孙海找事,郭友忠出手,其实并不是巧合。
除了本身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郭友忠更不想看到自己选中的苗子被毁了。
只不过……
昨天李红兵收钱的事情,郭友忠也听说了,让他觉得有些过于重财,心里又有些动摇。
直到刚才听到李红兵和吴军的那些对话,才让郭友忠正式做出了收徒的这个决定。
从李红兵的话中,郭友忠明显感觉出李红兵不是一个重财轻义的人,而且还品出了话中隐藏的傲气。
接受娄振华的那些报答,并不意味这李红兵就一定贪婪。
相反。
李红兵坦然接受,正是因为心怀坦荡,没有上赶着巴结和交好,图谋更多的好处,而是就此两清。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做到这样,不得不令郭友忠刮目相看,让他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
“拜师这事,你要不要回去跟你姐商量一下?”
这年头,拜师不是什么小事。
想到李红兵还有一个姐姐,郭友忠又忍不住问道。
“郭师傅,这事我能自己做决定,而且我姐要是知道的话,也一定会支持。”
李红兵当即表态。
尽管郭友忠已经决定收他当徒弟,但毕竟还没有正式拜师,李红兵并没有擅自改口。
“那行。”
郭友忠闻言,不由点了点头,看着李红兵说道:“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咱们就不搞那些繁文缛节,一切从简。
等待会儿其他师傅来了,我请他们做个见证,到时候简单走个形式,你看这么样?”
说是这样说,但仪式还是要过一下,找些同行见证,这既是郭友忠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李红兵的看重。
只有这样,师徒名分才算正式定下。
“成,听郭师傅您的。”
李红兵点了点头,并没有意见。
看着郭友忠和李红兵三言两语就定下了收徒和拜师这种大事,一旁的吴军眼里止不住的羡慕。
只可惜。
任凭吴军怎么“抛媚眼”,如何新生幻想,郭友忠似乎看不见他一样,始终没有像对李红兵那般,抛出橄榄枝。
“不要灰心,在后厨好好干,你也会有机会的。”
随着郭友忠离开,李红兵看着一脸失落的吴军,忍不住安慰。
“真的吗?”
尽管知道李红兵是在安慰自己,可当听到这些的时候,吴军还是忍不住心生期盼。
“信我,不会骗你的。”
李红兵闻言一笑。
他这并不是给吴军画饼。
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接下来丰泽园很快就会开始公私合营,成为四九城的首家试点。
到了那时候,就会实行“公私共管”,由公方派出的人员主导经营和管理,而现在作为掌柜的栾學堂,也将出任副职或顾问,转为私方经理。
随着改革的进行,将慢慢打破传统,注重新一代年轻厨师队伍的培养。
到时候想要学手艺,相对要容易的多。
现在的李红兵,只不过是先行一步。
不多时。
后厨的大厨们陆续到齐,提前收到消息的栾學堂也专门到场,郭友忠把自己的茶缸交给了李红兵:“去,帮我泡杯茶。”
“师父,喝茶!”
新社会不兴跪拜,李红兵躬身行礼,把泡好茶水的茶缸递到郭友忠面前。
当着众人的面,郭友忠接过茶缸,轻轻吹了吹茶叶,喝了口茶水,这个简单的收徒仪式便算是完成。
“恭喜郭师傅,喜得佳徒!”
“谢掌柜的。”
“小李,希望你以后跟着你师父好好学习,不要倦怠,争取早日出师,为咱们丰泽园的发展再添一份力。”
“是,谢谢掌柜!”
“……”
在众多大厨的恭喜声中,以及诸多学徒艳羡的目光之下,栾學堂分别给郭友忠和李红兵送上了提前准备好的祝福和红包。
今天郭友忠收徒,不止是郭友忠和李红兵的喜事,也是丰泽园的喜事。
作为丰泽园的掌柜,栾學堂自然希望后厨的大师傅们,能多多收徒,把自己的厨艺传承下去,为丰泽园培养更多更强大的厨师队伍。
现在的丰泽园后厨,掌勺的基本都是成名已久的老师傅,而真正的青年骨干,却几乎没有。
这样下去,对丰泽园的长远发展,显然不是好事。
借着这次郭友忠收徒的机会,他也希望后厨其他老师傅,能够争相效仿,不要再藏私。
伴随这个插曲结束,后厨很快就恢复了日常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