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当中。
将刚才所发生的事情收入眼底,王桂花默默退了出去,快速离开了四合院,并且赶往了轧钢厂。
“同志,我有重要的急事,想要找一下钳工二车间的高级钳工易中海,麻烦您帮忙喊一下。”
来到轧钢厂外面,王桂花连忙请人通传,去把易中海给找了出来。
“桂花,什么事情?”
从轧钢厂出来的易中海,看到在外面焦急等待的自家媳妇,脸上的神色不由一沉。
作为枕边人,易中海相当了解自己这个媳妇,如果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她不会贸然到轧钢厂找她。
而且刚才帮忙通传的人也说了,是重要的急事。
“老太太出事了。”
一见易中海出来,王桂花立马就说道:“我过来之前,街道办的王主任和杨主任,还有派出所的钱公安他们,一起上门把老太太给带走了。”
“什么情况?他们把老太太带去哪里了?”
易中海一惊,连忙追问道。
起初王桂花说聋老太出事的时候,易中海还以为是身体出了问题,或者怎么着。
毕竟接下来过了年,聋老太马上就要七十,年龄已经很大了,随时有可能出现什么意外。
可听到说是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上门带走了她,尤其王主任和杨主任同时出的面,让易中海隐隐感觉到了不妙。
“当时我不在老太太屋里,情况不是很清楚,不过听别人说,老太太國家功臣和烈屬的身份是假的,而且离开的时候,老太太手上带着手铐,我看事情紧急,第一时间就跑过来告诉你这个消息……”
王桂花把自己了解的情况,给一股脑说了出来。
“冒充國家功臣和烈屬……”
知道这个情况,易中海直接人麻了。
说实话。
易中海也怀疑过聋老太的身份和这些事情是假的。
他又不傻,而是他们两口子一起照顾了聋老太那么些年,要比院里的任何一个人,了解聋老太。
虽然王桂花才是照顾聋老太的主力,他也就动动嘴,但聋老太平时有什么事情,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
但要说起聋老太的身份,在整个四合院,就是个无解的谜,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聋老太的丈夫和儿子的真实情况,别说是易中海了,就是整个四合院的人,估计都没人知道。
因为聋老太是整个四合院最早的住户,现在院里的这些人,包括他们两口子,都是后面才搬进来的。
所有关于聋老太和她所谓丈夫儿子的情况,基本都是来源于她的自述。
倘若聋老太的丈夫和儿子当年真的南下投了军,并且加入了我军,那不管她是不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又或者后来做了什么,救地下谠和给我军送鞋的事情,却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
但问题是。
聋老太别说是做草鞋了,就是纳鞋底,也完全不会。
如果聋老太说给我军送的那些鞋是买的,完全没有问题,可她偏偏要说是自己做的,这就有问题了。
之前刘海中搞那个学习大会,突然要让聋老太现场教大家做草鞋,聋老太装晕的事情,他其实已经看了出来,但并没有拆穿,反而帮忙打的掩护。
对于易中海来说,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
可万一聋老太能把这國家功臣和烈屬的身份给搞到手,哪怕最终未能落实,只是疑似,只要不被拆穿,就是大好事。
毕竟现在聋老太是和他一个阵营的,一旦有了这些光环加持,那就是名副其实的镇院之宝,比之前的所谓老祖宗,还要用处大。
到了那时候,别说是刘海中、杜建国和阎埠贵这几个管院大爷,就是李红兵,见面也得让三分,奈何不了他们。
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夹着尾巴做人。
万万没想到的是,聋老太假冒國家功臣和烈屬的事情,这么快就被街道办和派出所给拆穿了。
“当家的,你快说句话呀,这老太太都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快急死我了。”
见易中海一直皱着眉头不说话,哪怕知道他在思考,心里面着急且担心聋老太的王桂花,还是忍不住开口打断。
“老太太这回情况不妙了……”
易中海叹了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对着王桂花说道:“你现在先回家,叫上贾张氏和秦淮茹,然后到街道办外面等我和东旭,我先进去请个假,然后带着东旭一起过去。”
“对对对,我们一起去给老太太求情,希望王主任他们能对老太太网开一面。”
听了易中海的话,王桂花仿佛吃了颗定心丸,连连点头道:“老太太上了年纪,只是一时糊涂,不小心说了些大话,不是故意要冒充國家功臣和烈屬的……”
“回来!谁说我们要给老太太求情了?”
王桂花说着就要走,易中海却是脸色一黑,低声暴喝一声,把她重新叫回来,脸色凝重的提醒道:“我们这次去,是集体揭发老太太,不是去给老太太求情的。”
“啊?!揭发……”
王桂花瞬间懵了,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易中海,仿佛第一次认识了他一般。
“冒充國家功臣和烈屬,不是什么小事,而且这段时间老太太太过于高调,这次怕是要栽了,咱们求情非但没用,反而会连累自己。”
将王桂花拉到远一点的距离,易中海压着声音,继续说道:“这段时间,越是跟老太太走得近的,就越容易倒霉,咱们要是不这样做,到时候街道办追究下来,咱们也会有麻烦。”
如果是其他的情况也就算了,关键这次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一起上门,而且王主任和杨主任这两个街道办的正副主任同时出动,再加上聋老太被带走的时候,是带着手铐的。
这就意味着,这件事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就能够过得去的。
聋老太就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整个四合院当中,就他们家和聋老太的关系最为亲近,也最容易受到波及。
要是被李红兵或者许富贵这些人,暗中告他们一状,他们就开始被动了,甚至有可能被认定为是帮凶。
为了撇清自己身上的关系,不沾惹麻烦,就只能先一步站出来,和聋老太划分清界限,并且争取“立功”的表现。
“可…这……”
尽管知道易中海的这个盘算,是为了大家好,但一想到要对聋老太进行揭发和举报,她的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几年照顾聋老太,王桂花对她也有了些感情。
“怎么?咱们跟她本来就非亲非故的,伺候了那老婆子几年,你就真的把自己当成她的晚辈了?”
发现王桂花还在犹犹豫豫的样子,易中海又如何不了解她的想法,当即沉着脸说道:“不这样做,咱们都得跟着倒霉。”
解放前,他们跟聋老太,其实也就是一个大院的邻居,平时见面打个招呼。
对聋老太的客气,明显要多于尊敬,两家的关系并不亲近。
也是解放之后没多久,没有子女后辈赡养、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聋老太,在四合院的去留,成了一个问题。
当时的聋老太,其实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进入國家的安老所,由國家进行照顾和养老。
而另外一个,就是就继续留在四合院里生活,但需要有人愿意出面照顾聋老太的生活起居。
因为國家会给聋老太每个月发救济补贴,保障她的基础生活,实际只需要出个力就可以,而且聋老太无儿无女,没有后代,又一个人占据着后院后正房那么好的房子,好多人都打着把老太太伺候走了,然后继承房子的打算,所以愿意的还不少。
只不过。
聋老太却是看中了易中海两口子。
那阵子,易中海刚查出自己没有生育能力,计划收贾东旭当徒弟,将来好给他们两口子养老,并没有对聋老太动心思。
他们自己有两间东厢房,完全够住,并不图谋聋老太的房子,毕竟都已经绝后了,要再多的房子也没用。
关键他们自己养老的问题还愁着,哪有什么心思给聋老太养老。
偏偏聋老太不知道从哪知道易中海不能生的事情,并且拆穿了他想让贾东旭养老的事情,暗示她自己的房子和遗产,将来留给他和给他养老的人,可以增加他们两口子以后养老的筹码。
在聋老太的软硬兼施之下,易中海权衡利弊,最终同意了让聋老太一起搭伙。
至于聋老太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易中海两口子照顾自己,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聋老太知道易中海的秘密,可以拿捏他。
另一方面。
两人都是绝户,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易中海将来肯定得好好照顾她,替她养老送终。
不然起了个坏头,等到了易中海需要让人养老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报应,或者说容易被效仿,落得和聋老太一个下场。
对于其他人,聋老太还真不怎么放心。
还有一点,就是作为易中海媳妇的王桂花,手脚勤快,会伺候人。
这些年,易中海看似对聋老太尊着敬着,也是因为她有用处,实际对她并没有多少感情。
即便之前聋老太的老祖宗地位失效,作用大大降低,易中海已经没办法甩开她了,同时易中海也早就失去了一大爷的位置,两人半斤八两。
况且。
聋老太只是没像以前被大家尊敬,除了李红兵以外,还真没有几个人敢招惹她。
真要把聋老太惹恼了,直接往人家家门口一站,就算骂上个半小时,别人也不敢轻易还嘴。
万一刚还了一句,把聋老太气着了,然后倒在了地上,那可就倒了大霉。
还嘴都不敢,就更别提动手了。
要不古人怎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我……当家的,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听你的。”
王桂花知道易中海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他才是家里的顶梁柱,聋老太在她的心里面,即便是有一些分量,也远远比不上易中海,心里的天平很快彻底倒向了一边。
“这件事,先别跟贾张氏和秦淮茹说,等我和东旭到了,我再跟她们交待。”
怕贾张氏中途坏了事,易中海又连忙对王桂花提醒了一句。
很快。
重新回到车间的易中海,找到贾东旭之后,直接让他跟自己一起找车间主任请假。
“师父,到底是什么事情啊,这么着急?”
“老太太出事了?”
“这…太太她怎么了?”
“下午的时候,街道办和派出所来人,把老太太抓了。”
“啊?!太太她犯什么事了啊?”
“……”
得知到聋老太情况的贾东旭,十分的懵圈。
说起来,他和聋老太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傻柱跟易中海闹翻,连带跟聋老太的关系破裂之后,才开始慢慢亲近起来的。
之前的关系不算差,但有傻柱横在中间,两人也不亲。
只是眼下。
他刚打上聋老太房子的主意,结果都还没等把她伺候走,聋老太就先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