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见状,忍不住提醒了一句话,又当面替李红兵“求情”道:“王主任,这年轻人不懂事,您也别太跟他计较,我自己其实也没有记在心里。”
“老太太,我都说了,暂时不批评他了,您还是对我不放心?”
见聋老太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这样的话,王主任有些无奈,也不知道是怕了对方,还是心太善了。
现在她肯定是不会去找李红兵那个年轻人麻烦的。
一方面,她今天的行程安排得紧,还有工作任务要完成,眼下没这个功夫。
而另一方面。
虽然她觉得聋老太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说谎,但毕竟是一面之言,在没经过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她也不能突然去批评教育李红兵。
不过接下来,她肯定会对这件事情进行一些了解,而且多关注一下李红兵这个年轻人,看对方是不是存在聋老太说的这些情况。
如果真有,并且一直没有改,那她肯定要出面教育的。
只是不管怎么样,和聋老太这一番交谈,让王主任对还不认识的李红兵,已经有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
“好了,老太太,我这会儿也该走了,接下来还要到其他家去,下回再来探望您,您好好保重身体。”
尽管有了点小发现,但聋老太没有暗地里被人欺凌的情况,倒也让王主任放下了心。
主要她以前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忍不住多了个心思,避免工作上有什么疏忽。
“王主任,这才多久啊,您不再多坐坐,留下来吃个午饭再走?”
一听王主任要走,聋老太立马就站了起来,一脸不舍的热情挽留了起来。
“不了不了,我接下来还有工作,而且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您可别让我犯了纪律。”
拒绝归拒绝,但聋老太的热情,让王主任脸上的笑容又更盛了几分。
情绪价值拉满了。
从屋里出来,王主任也没在这里多留,让往外送的聋老太回屋后,又被刘海中和阎埠贵他们一群人簇拥着往外走去。
王主任不喜欢这样兴师动众,但大家这样热情,间接反应了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也不好过于打击他们。
“老阎,你们院是不是有个叫李红兵的年轻人?”
刚进入中院的时候,王主任便忍不住看向了住在前院的阎埠贵,开口进行了询问。
“王主任,您怎么知道?”
王主任突然问起李红兵,阎埠贵显然十分的意外,当即忍不住试探道:“王主任,您认识我们院的红兵?”
不止是阎埠贵,院里面的其他人,也纷纷看向了王主任,脸上都带着惊讶和好奇。
留意到众人的举动,王主任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直接表示道:“不认识,只不过刚才在外面偶然听到你们院有这个人,所以有些好奇,这不是才向你打听吗?”
“哦哦。”
对于王主任的说法,大家都没有什么怀疑,而阎埠贵则是连忙说道:“王主任,您想要了解的这个李红兵,可不简单。
他现在可是我们四合院的年轻人里面,学历最高的一个,之前还上过高中呢!
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就进了丰泽园当学徒,结果您猜怎么着?
进了丰泽园不到三个月,就被丰泽园的大厨郭友忠郭师傅收入了门下,并且接下来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一路通过了初级炊事员和中级炊事员的考核。
您猜猜,现在已经是中级炊事员的他,现在多少岁?
十八!
去年他通过中级炊事员考核的时候,也就只有十七。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连我们当初都震惊了好久……”
还以为王主任是从哪里知道了李红兵,作为他们前院最出彩的一个人物,阎埠贵自然得大肆渲染和夸耀一下。
当然了。
他说的这些,并没有什么夸张成分,因为事实本身就已经很夸张了。
“哦?”
本来只是随口打听了一句,结果阎埠贵说出来的这些情况,直接让王主任懵了。
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是一般的出色可以形容了。
只是想起聋老太刚才的那些话,王主任并没有因为听说了李红兵的出色,就直接排除了他的嫌疑,觉得聋老太在撒谎。
相反。
越是出色的人,心里面越容易滋生骄傲,为人行事也容易高傲和高调。
尽管并不是绝对。
这世上不缺乏谦虚有礼的人,但也不能排除这种情况。
想到这些,王主任又忍不住对着阎埠贵问道:“平时性格怎么样,好不好相处?”
“这个……”
突然被王主任问到这个问题,阎埠贵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开口回答道:“我觉得挺好相处的,平时对院里的人,挺随和的,也有礼貌。”
阎埠贵之所以会犹豫,主要因为对李红兵的这个评价,适合院里的大部分人,但不适合所有人。
就好比对易中海、贾东旭和贾张氏,还有刚才的聋老太,李红兵可不会跟他们客气和讲礼貌。
只要别找事,别惹李红兵,其余情况都很好说话,而且有礼貌也是真的。
还是除了易中海和贾张氏他们,平时李红兵可不会对大家直呼其名,大爷大妈喊得顺口不说,平时见面也会主动打招呼和回应。
虽然这都是基础操作和礼貌,但李红兵的态度好啊,从来不会盛气凌人。
尤其他现在年纪轻轻,就有着中级炊事员的职级,而且一个月工资比院里绝大部分人都高,在这些的加成下,即便是平时碰见的随意打声招呼,都让人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李红兵不小气。
这个主要是针对院里那些听话和表现乖巧的孩子,李红兵心情好的时候,时不时能给他们赏颗糖吃。
尽管大人吃不到,但自家孩子吃了,也是占到了便宜。
平时真要有什么事情,求到了李红兵头上,只要不是过分的,一般也不会拒绝。
当然了。
想要从他身上占到便宜,除了那些小孩子外,几乎没有可能,这点阎埠贵深有体会。
唯一占到的一次便宜,还是当初贾东旭造谣,李红兵公开悬赏线索的那次,直接让阎埠贵赚到了五万块赏钱,出手不是一般的大方。
不过阎埠贵不认为这是自己占便宜得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凭本事赚的。
只是阎埠贵这么一犹豫,却是让王主任忍不住多想了。
心里有了怀疑,王主任就没有多问了,而且眼下这个情况,显然不适合深度去了解聋老太说的那些情况,她刚刚只是趁机先了解一下李红兵这个人。
本来想就这样离开,结果经过前院的时候,阎埠贵忽然跑到东厢房那边去敲门。
“红兵,红兵,你快出来一下,王主任来了。”
面对阎埠贵擅作主张的这个突然举动,王主任有些无语。
她刚才只是随口打听了几句,提前了解一些情况,结果这阎埠贵,就有些过于殷勤了。
这样的情况下,她要是直接离开,显然不太好。
“王主任,您请进!”
出来开门的李红兵,还以为街道办的王主任想要随机上门下访,关心关心自己这个小老百姓,所以直接让了让位置,请对方进屋。
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其实挺普遍的。
而且街道办刚刚成立不久,王主任也是新来的,对这一片辖区的了解不透彻,前期的确该多做一些基层访问工作。
无奈的王主任,就只好更改行程,踏步走了进去。
她一进,居委会的人和阎埠贵他们几个大爷,也都跟了进来。
至于院里其他人看热闹的,就只能站在外面了。
屋里虽然不算小,但也没多大,尤其是还摆放了一些家具之类的,根本没办法同时容纳那么多人。
站是站的进来,但如果大家都一拥而进,那就很拥挤了。
进屋的王主任下意识打量了下屋里的情况,发现都很干净整洁,目光忽然停留在桌子上,忍不住走上前,认真端详了起来。
刚才李红兵在屋里的时候,正在练毛笔字刷书法技能的经验,阎埠贵和王主任他们的到来,根本就来不及把这些收起来,也没有这个必要。
在自己家里练练书法,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你这字……好啊!”
王主任以前是贫苦出身,并没有那个条件去上私塾读书,不过后来参加諽命之后,就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
抗战之余,从一开始的主动参加了扫盲班学习,到后面陆续参加其他的学习班,现在虽然说不上有多高的文化素养,但也不是什么文盲。
王主任没怎么学习和研究过书法,但看过别的人写过,所以能感觉出李红兵写的不光是不差,而且非常好,只是要让她评价的话,也说不出什么一二三来。
“确实好啊!”
一旁的阎埠贵见状,也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惊叹道:“红兵,你这字,真是写得越来越出色,你阎大爷我现在是拍马都追赶不上了啊!”
阎埠贵这话,倒不是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自叹弗如。
最开始的时候,阎埠贵还能生出一些比较和追赶的心思,但从去年第二次见到他的进步和水平之后,就彻底放弃了这种想法,现在就更不用提了。
也幸亏李红兵看不上那三瓜两枣,不然他过年帮院里人写春联赚点瓜子花生当润笔费的差事,直接就可以黄了。
“嗐!我就是没事瞎练练,阎大爷您过奖了。”
李红兵谦虚了一句。
见李红兵表态,想起刚才了解到的情况,王主任忍不住问道:“小李同志,听说你当初都上了高中,后来为什么不继续读下去?”
光看李红兵写的这一手好字,王主任就觉得李红兵上学时候的成绩,肯定不会差,所以才忍不住有这么一问。
“王主任,说起来惭愧,当初年少的时候不懂事,一心想着早点参加工作,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关于真实的原因,以及和贾张氏的那些恩怨,李红兵懒得再提,也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提,解释了一句后,李红兵开始给自己上觉悟道:“参加工作后,我才发现以前读书是多么轻松和美好的事情。
能有这样的机会,除了感谢我姐,还得感谢那些前赴后继,用鲜血为我们换回来一个太平盛世的諽命先辈,还有领袖和国家。
如果是以前,在吃人的旧社会,连活下去都是个问题,哪有现在这么好的上学机会和条件,只怪自己不懂得珍惜。
好在认识了我师父之后,我也意识到了,不管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有发光发热和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不过领袖说过,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在工作之余,也会看看书,练练字,努力增加自己的文化和学识,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更有用的人。”
虽然是第一次和王主任见面,但对方作为街道办主任,就算李红兵没想走后门或者求对方什么事情,主动给对方留下个良好的印象,显然没有什么坏处。
说几句上价值的话,李红兵也损失不了什么。
“好!说的真好!!”
就在刘海中和阎埠贵他们目瞪口呆的时候,同样听到这样一番话的王主任,却是忍不住激动的拍掌喝彩。
这一番话,简直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上了。
从刚开始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还有諽命先烈的牺牲与奉献,王主任都感同身受,产生了强烈的认同。
到后面李红兵提到个人价值,尤其是李红兵将领袖的话奉之圭臬,并且真真切切的躬身践行,直接让他在王主任心中的形象,又瞬间拔高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