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67节

  弄点拖拉机去开荒,建设农场,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跟农业局合作,厂里以后要弄点农产品还不容易嘛,听说农场还养羊的。江成也想在天冷的时候,尝尝这个年代的烤羊是什么滋味。

  “郑助理,你说我们厂也生产拖拉机如何。”江成对着身边的郑可询问道。

  “有拖拉机的话,对农业发展帮助很大。而且今年看样子国内已经对农业工业开始重视起来了。”郑可回答道,她现在只讲生产拖拉机对国内的贡献,不讨论能不能生产的出来问题。

  对于江成的设计能力,郑可感觉有鬼神之才,有些东西设计出来,那速度和结构完美程度,真的让人不知道如何形容。

  郑可也知道江成的一些过往历史,资料记录着他在美利坚读大学的时候就小有名气了。但后来应该是因为一些什么原因,没有深造下去,参加了工作。

  但在参加研发工作的时候,跟一些人发表了一些机械动力的深层运用文章。

  后来江成是和某个被西方说一个人可以抵的上五个海军陆战师的人一同回国的,现在在郑可看来,不说江成能抵的上五个什么师的,起码在汽车领域里,他展现的设计能力,不比五个研发团队差。

  所以一个江成最少能抵的上五个设计团队起码没有问题,因此在他面前,郑可不想说研发难度的问题。

  “不错,把拖拉机弄出来,跟农业局合作,肯定能弄不少吃的。”江成意气勃发的说道。

  干事情总想着弄点好处,这是江成的职业病。当然不是说工程师这个职业病,是他没穿越之前当汽车拆卸工的时候留下的职业病。

  每次拆车时,就想捞点好处,希望拆到不错的东西,能弄出去卖。

  没办法,如果光靠工资的话,江成说不定自己去开汽车修理厂去了。

  “弄红薯花生嘛。”郑可笑了一下说道。

  “你这觉悟不高呀,红薯花生肯定要。听说农场里好东西多着呢,养家禽养羊还有鱼。种的东西也多,茄子黄瓜萝卜都是女人喜欢的。”江成说道。

  “行,那江总工,你什么时候开始设计呀。”郑可询问道。

  不知道为什么,郑可觉得跟江成说话的时候,总是那么的自在,有时候觉得有趣。再想想家里的那位,她真的不知道自己嫁给那位到底对不对。

  郑可现在的丈夫,身体是有问题的。但在相处的时候,对方就坦白了,并且算是为国家付出导致的。

  当时郑可也不知道是同情还是感动,觉得有些事情无所谓。

  但是结婚后,郑可感觉自己的丈夫,在性格方面好像也有点问题。跟他交流,只能谈他的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郑助理,走呀,我们回办公室。你信不信,我今天就能把拖拉机的造型图纸画出来。”江成拍了一下郑可说道。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大家对工作的投入跟后世比有激情多了。

  江成对于设计东西,并没有当工作看待,而是娱乐。别人的成就感可能是设计出一样东西,他的成就感是大家崇拜他的态度。

  所以设计东西就是玩,玩的话自然有积极性,根本不需要等待,想弄什么就立刻上。

第123章 两小时就画出了造型图

  赣省,山地和丘陵地势多,占全省将近百分之八十的面积。

  上饶婺源,吉安井冈山,宜春明月山等等,很多地区的田地都是以梯田为主,开垦在山脚或者山腰上。

  像进口的这些拖拉机在赣省的作用不如北方好使,像轻便型的手扶拖拉机其实能在赣省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是现在生产小型手扶拖拉机没有用,田地还在老百姓手里,他们哪里有钱买的起拖拉机呀。

  起码得等五八年以后,乡镇公社集体化,然后拖拉机是以一种上级分配的形式分配到公社里,那时候手扶拖拉机才适合量产。

  现在汽车厂要生产拖拉机的话,得考虑的是适合农场建设和种植的轮式拖拉机。履带式不考虑,普通钢材生产的履带不实用,好钢材得进口。

  重型大马力拖拉机也不考虑,不是说用不上,是得先满足最需要的类型。大马力的拖拉机适合平原地势,开荒好的土地进行翻耕犁地适合。

  江成想要的是多开荒,目前粮食产量低,只能用开荒来增加田地,提升粮食产量。

  此时在工程科的办公室内,郑可站在江成身边,看他只是发呆了一会,然后就开始动笔了。

  郑可也是学机械工程的,也会设计,也会画图。以前她一直认为自己很优秀,优秀到觉得男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别人能做到的她也能。

  起码在同一批次被国家选上赴苏联学习的人员当中,郑可也算是那批人中比较优秀的,就算有人比她强,也最多是一丁点的那种程度。

  大家设计画图,哪一个不是慢慢构造和推算的。哪怕是外观设计,也是想半天,然后画出某一个部位。

  但是郑可站在江成身边,感觉自己像大海中漂泊的一只小船,巨浪不断的在拍打着她。说实话,人和人相比,有时候很打击自信心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郑可真怀疑江成眼前就有一辆拖拉机,他只是看着参照物临摹了下来而已。

  一辆拖拉机的造型设计,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虽然郑可也不懂拖拉机,但在美观上,比停车场那边的拖拉机好看多了。

  江成退出了记忆画面,看着自己画好的图纸,真佩服自己的‘创作’能力。再看看身边的郑可,一脸受精~~震惊的样子。江成真想说别崇拜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因为这次郑可靠的近,加上天气热,江成闻到了她身上的体香味。其实也些事情江成一直有疑惑的,到底是女人长的好看,男人不管闻道她身上什么味道都会觉得好闻。好是好看的女人身上就是香的。

  当然了,除了中国女人之外,这身体的原主是领教过洋妞的。就算是少女,身上多少都有点异味。只不过国外的人,他们自己闻习惯了不会觉得有什么。

  “郑助理,怎么样,我这个总工程师厉害吧。”江成笑着说道。

  “是真的很厉害,我见过的人里面,没看见过比你快的。”郑可认真的回答道,造型设计的是真的快。

  “这拖拉机的造型好看吧,我们就按照这样式设计如何。”江成继续询问道。

  他画的是小四轮中型拖拉机,也带一定越野性能的。从图形上来看,底盘就比停车场那边的拖拉机高,而且看上去很有张力。

  当然了,为了成本和一些方面考虑,江成没有弄密封的驾驶室。没有汽车玻璃,就不搞驾驶室了。

  反正南方冬天其实也不很冷,特别是在干活的时候,反正用在开荒上面很不错。

  大型机耕方面,需要的重型拖拉机。汽车厂就不去弄了,发动机要的大,材料要的多。何况江成对拖拉机的设计也不在行,不能堵死其他拖拉机厂的研发之路。

  郑可看着图纸上的拖拉机造型,点了点头。

  这造型出来了,后面的设计其实就是填充式的添加了。在设定的有限空间里,来合理的利用这空间。

  比如说动力系统,一个发动机要多大马力的,然后会占用多少体积,风冷还是水冷装置。

  油箱,变速箱,各种结构。

  并不是说你车头画的好看就行的,外面那些拖拉机车头那么大。让江成觉得土,人家设计的时候,不一定没考虑过更好的设计。

  而且这个年代讲究实用,拖拉机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车头造型。

  所以最终江成设计的拖拉机能不能造出来,还是得看这个年代的工业水平。

  先按照江成的想法,定好了马力大致的范围,还有一些功能。拖拉机是农业工具车,在工作行驶的时候,速度就不会快。转方向盘肯定不急。

  如果是重型拖拉机,江成肯定会考虑安装方向助力泵。当然了,这个年代的汽车都没有方向助力泵,别说拖拉机了。

  只不过汽车厂有这个技术,按照方向助力泵成本也不会大。但中型拖拉机好像真不需要就是。

  现在江成和郑可只是初步的设计,设计出来的架构能不能实现。到时候还得召集其他工厂的技术人员一起来讨论的。

  一旦有问题,是改图纸,还是升级技术,达到要求,这都是要考虑的。要改图纸的话,江成这拖拉机造型画的好看也没有用。

  江成和郑可在办公室开始讨论起拖拉机的架构,这时候助理工程师就起到作用了。加上江成对拖拉机的架构也不了太了解,水平也算是跟郑可差不多。

  造型图画的快,但内部结构一讨论,半天都没弄出初步的方案。

  而郑可还在负责内燃叉车的零部件生产,她也不可能整天在办公室里跟江成设计这个。她是助理工程师,不是工程师助理。

  江成其实最近也没办法把精力全放在拖拉机的设计上面,都八月份了,他得带自己媳妇去钻树林了。

  ~~

  八月五号清晨,江家。

  “老江,让我起来吧,天气太热了。你二叔和姑姑家,有多少粮食呀。”

  “一家能有百来斤粮食就不错了,菜地里应该有不少菜,到时候去摘一点回来。”

  “你不是说还要去打鸟的嘛,还不起床。”

  “牙仙,反正你今天也调休了,我们早上要不要来一下。”

  听到这个,谭雅萱笑了一下。天气热归热,但那事情她现在也算是食髓知味。属于年轻人不懂得节制的阶段。

  “老江,昨天不是弄了嘛,你会不会太累了。”谭雅萱询问道。

  “死在你身上也值得。”江成说道。

  江成这句话算是对谭雅萱的认可,谭雅萱也不明白他怎么就这样迷恋自己的身子,在他眼里好像自己哪里都长的好看。

  一个屁股每天都要摸,一开始谭雅萱也害羞,现在倒是是习惯了。

  “那你来,早上弄快一些的。”谭雅萱现在也有点没羞没臊的说道。

  结婚一个多月了,夫妻之间有些事情早就顺其自然了。

  现在谭雅萱比较害羞的就是江成跟她亲那个‘嘴’,但不知道为什么又有点期待。

  另外就是结婚一个半月了,谭雅萱肚子还是没动静,虽然知道一个半月时间短,有了也不可能有动静。但谭雅萱还是期待早点怀上一个,前些天回娘家一趟,她妈还私下问了这事。

  谭雅萱她妈是让她积极点,不要害羞。多做些,容易怀上。

第124章 买粮

  早上,江成和谭雅萱带了几个麻袋和两把枪,开着边三轮离开的院子。

  边三轮是从厂里借用的,这东西哪怕以后厂里开始生产了,也不可能个人购买。不过江成如果不怕举报的话,能一直借用当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枪的话,倒是属于江成自己的。只要有证明枪支来历没问题,在这个年代是可以合法拥有枪支的。

  今天去乡里收亲戚家的粮食,前一阵子就谈好了的。粮食是七月中旬就收割了,但要脱谷要晒干,然后加工去皮,成为大米。

  这粮食收上来,种粮的人都会称重一下。盘算交完公粮后自己还能有多少,然后留下口粮,其他的换钱。

  江燕帮忙去二叔和姑姑家问了的,加一起也就只有二三百斤粮食能卖给江成。二三百斤粮食,只够江成家里自己吃和适当的救济一点给妹妹家。所以没有必要收只是晒好的稻谷,存放的长没有用。

  另外这次去收粮食,也准备弄一袋米糠回来,谭雅萱想用缝纫机做几个枕头,里面装米糠就行。

  这交公粮和卖统购粮,都是把晒好的稻谷交上去的,不是弄成大米。卖统购粮,现在稻谷八分五厘一斤。但是城里大米的价格可不便宜。

  大米也是分等级的,一等的现在要一毛八左右。不过大家普遍吃的是三等大米,价格在一毛五左右一斤。

  反正统购价收的粮食,肯定比城市里买的大米便宜不少。毕竟要加工和运输,中间有不少环节。

  一斤晒好的稻谷差不多能出七两以上大米。七两大米也差不多一毛钱,关键是还能有两三两米糠呀。

  所以种地的人,巴不得江成这种亲戚去家里买他们的粮食的。因为江成购买的价格又没有要求便宜,是按照城里的价格来算的,只不过江成不需要粮票来购买。

  江成到二叔堂云中家的时候,两个姑姑也在那边。姑姑家的粮食也准备好了,为了不麻烦江成一家家跑,约定好全部弄到二叔家这边来的。

  “老江,你不是说叔和姑姑家里就二三百斤粮的嘛,这里怎么这样多。”

  “我哪里晓得,问问情况再说,先下车。”

  粮食就摆放在屋前门口,很多袋,怎么也不可能只有二三百斤。

  开边三轮过来,是想着用麻袋装好粮食,放边斗里面,到时候谭雅萱坐在后面稍微扶一些就能带回去了。

  现在如果门口的粮食都是要卖给江成的,那他得吃一年。不过对于江成来说,粮食其实多多益善,就是怕来路有问题,不是亲戚的真不敢收。

  “大侄子,侄媳妇。你们过来拉,赶紧到屋里坐。”

  “是呀,进屋里坐。”

  二叔和二婶见江成他们来了,立刻招呼着。姑姑和姑父也走到跟前说着一些客套的话。

  另外就是二叔的子女都对江成喊哥,喊谭雅萱嫂子。喊谭雅萱嫂子倒是正常,但堂亲和表亲之间,一般都不以哥弟姐妹这样称呼的。

  甚至亲兄弟姐妹之间,喊小名的都是大部分。在记忆里,以前他还没出国的时候,这些堂弟堂妹都是喊他‘成子’的。

首节 上一节 67/1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