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25节

  这次江成的心态跟上次升级设备找周厂长的时候完全不同,上次来找周厂长,还没完全认清自己的地位,找周厂长的时候内心还忐忑的很,还担心不会通过。

  现在江成是以一种比较平等的姿态来跟周厂长谈这个事情,并且不是询问周厂长要不要搞,而是象征性的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也不是说周厂长不能反对,如果江成要是搞规模很大的东西,需要大量资金的。那也不是江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但在合理范围内的成本研发,设计的东西真的有实效的,周厂长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真不能轻易的驳回。

  “江工,你这是刚过完年就给我一个大惊喜呀。你设计了点什么,跟我说说。”

  周厂长听到江成设计了一样能提高车间生产效率的东西,也是来了兴趣。

第49章 成功学式开会

  “想成功,往前冲,撸起袖子就是干。”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今天吃萝卜咸菜,明天吃红烧肉骑自行车。”

  ~~

  江成召开了第一次自己主导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激情昂扬的一幕。

  周厂长在看了江成带来的图纸后,就派人去同志厂里的几个部门主管过来,召开了以江成为主导的临时会议。

  上次江成升级设备,带来的图纸真的让周厂长看不懂。但是这次的图纸简单,江成稍微一解说就懂了。

  虽然不懂那液压的原理,但周厂长听懂了这东西生产出来后的用途。

  厂里有一台吉普车,有车就有修理工具,所以也有千斤顶。周厂长还记得年假前的最后那几天,江成就把那千斤顶要去了,还把司机刘勇喊走了几回。

  因为这个年代的汽车司机不但要会开车,还要会修理汽车,对很多修理工具也熟悉。

  那千斤顶被江成弄到车间找人拆了又装上好几回了,没想到江成折腾个很方便操作的千斤顶。

  这手动叉车,其实跟生产没太大关联。但能增加搬运工运输原材料和搬走加工出来的产品速度,间接方面的确是会加快一些生产速度。

  关键是这手动叉车太多工厂能用的上,有了这个,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拉着好几百斤的东西进行搬运。

  比较重的东西,有人扶着一下,两个人可以把一吨多重的东西拉走。

  而且周厂长对叉车这东西其实还有一些了解,前几年沈阳电工机械厂那边还因为成功试制了一台2t蓄电池叉车,后时隔一年又试制出来了一台1.5t平衡重式蓄电池叉车。

  两次试制都上了报纸的,那时候周厂长就看了报纸,多么想要给厂里弄一台呀。

  但那只是试制成功,工业水平落后,叉车的车架很部分都是技术工人用榔头铁锤敲出来的。很多零部件都是进口的,根本就无法批量生产。

  自己生产还不如进口省事便宜,所以沈阳那边的蓄电叉车只停留了在试制成功阶段。只能说有了能造叉车的技术,但这也值得报道了,哪怕不生产,国家依然支持你继续研发。

  另外就是沈阳那边试制出来的叉车是机械螺旋式的,依靠的是单纯的电力传动系统。就跟现在的千斤顶一样,升降是靠旋转的。

  现在的千斤顶,是用一根小铁棍一样的东西,插进一个口里,然后转一下,千斤顶就上升一点,费力还慢。

  现在周厂长看到江成竟然搞了一个手动叉车,他怎么可能反对。只要这东西成了,产量需求大的话,可能厂名说不定以后都得改。就不叫什么机械配件厂了,得叫手动机械叉车厂。

  江成看着会议室来开会人的激烈鼓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后世成功学的一些语句,在这个激情的年代讲出来,效果真是强的离谱呀。

  可惜了,这是计划经济时代,要是自由经济市场,江成还能讲一些更牛的语句出来。

  比如那句‘背叛我的人我都给一百万,将来效忠我的人不就是几个亿了嘛。’

  在这个时代不说的那么离谱,起码可以说成‘不愿意跟着我干的人,我都让他吃上肉了。你们这些跟着我干的人,将来还不得~~。’

  可惜的是,这个年代想画饼也画不大,跳出不了限制。江成把工厂发展的再如何大,大家的收入也是在制度内。除了能多发一点福利,工资还是跟着自身技术级别来定的。

  但目前就这样很牛了,周厂长也参加了会议,也是第一次发现江成的口才这样好。说的他都差点拍桌子要宣誓,让整个工厂都无条件配合江成的工作了。

  现在周厂长在这个位置已经很难再提升了,提升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取得很好的成绩,被提拔调任到其他更大的工厂去。

  另外一种就是把工厂规模做大,一百人的工厂厂长可能是科级干部。一千人的工厂厂长可能处级干部,那么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呢。

  大家都在江成身上看到了希望,不过江成被大家盯的有点发毛,自己有种在当传销头子的感觉。

  “行了,陈主任,我会在下午就把需要的材料清单列给你,你安排人负责采购。”

  “零件图纸也安排人去印刷几份,黄厂长到时候拿去车间,我们能生产的尽量自己生产。”

  “今天是二月十四号,如果在零件采购方面来的及的话,我希望月底就能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周厂长拿着产品去接订单。”

  “我要说的都差不多了,大家有没有意见,没意见的话,也就不耽误大家工作的时间了。可以散会了,周厂长你看~。”

  要说的都已经说了,两项产品的前景也阐述了。千斤顶这东西可能目前市场不大,因为是根据目前国内车辆数量来的。

  而且国内也有生产千斤顶的工厂,现在国内很多产品都是计划生产。机械配件厂搞液压千斤顶,属于横插一脚。

  如果是千斤顶需求太大,生产的厂家生产不过来,国内倒是鼓励其他单位能生产的进行生产。

  就跟自行车一样,市场需求太大了,大家要是有能耐造出自行车,也可以去生产。

  目前就千斤顶这产品,就算有单位能生产的出来,上面也不会让你去生产。

  但是,万事就怕有一个但是。

  江成设计的是液压千斤顶,是一种工业的进步。明明有更好的产品不去生产,还选择落后的产品嘛。

  另外就是两者生产的成本问题,差距太大,可能会保留落后的产品,新产品也生产,给一些有刚需的地方使用。

  比如军方,部队里的汽车要是有什么任务,路上出现问题,需要千斤顶。哪怕是液压千斤顶成本很大,但能提升修理时间一分钟,都会考虑去生产。

  不过液压千斤顶的订单问题不是江成考虑的事,他设计出来是顺带的。主要是手动叉车的结构跟液压千斤顶相似的地方太多了。

  国内只是技术落后,不代表这个年代人的智商也落后。江成没有后世的见识支撑,在这个年代他的能力可能在一些领域内都不入流。

  “江工,你尽管放心,你只需要负责把产品搞出来。后面的事情就交给我了。”周厂长率先表态道。

  “我这边也没问题,试制阶段只是要少量的配件,我这边可以专门安排几人出差去采购。”陈主任说道。

  现在单位采购,如果本市没有,也可以打电话去市外的一些单位订购,就是发货过来时间长。另外就是需要的尺寸能不能相配,不能相配可能还要订制。

  比如要某种规格的弹簧或者螺丝,这得去生产弹簧和螺丝的工厂去采购。别看这是小零件,机械配件厂没有配套的设备,还真就生产不出来。

  就一个简单的弹簧,其实技术含量很高的。

  江成需要的如果是常规的弹簧,五金店就有卖的话,采购肯定很简单。要是需要的尺寸市面上没有,那就要去订购了。

  为了速度,派人拿着图纸去弹簧厂是最好的,人家见人过来了,就知道肯定要的急。能生产的话,就给你安排了,弄出来让采购员直接带回来。

  “我这边也没有问题,积极配合。”黄副厂长也表态道。

  主要的领导都表态了,会议上还有两个需要配合的部门主管也都表态没有问题。

  “既然大家都没用问题,那就会议解散了。”

  江成最后起身拿起图纸说道,会议结束,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图纸只是草图,很多东西要标注出来。可惜张工走了,厂里连一个画图的技术员都没有。

  这后面的生产进度还要江成每天到处跑。

  (那些看书没投票的我都感谢了,将来我小说上架了,还不得跪着感谢那个~多少代来着。)

第50章 时代的偏见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呢,一百根呢。

  筷子多了粗了大了,承受的压力就大。

  但是量变不一定能引起质变,木头做的东西就算再大也能被蹦坏,不如果一根粗一点的铁管来的实在。

  可江成现在没办法,他也不想去测试什么材质的数值。有些特殊钢材不申请买不到,江成只能用厂里比较好的钢材来作为齿轮的原材料。

  不过手动叉车的动力是人力传输到液压装置里再转换为更大一点的动力传动,就算有液压装置,但在操作的时候,齿轮的转速要求不高,所以也不需要精密度有多高。

  江成在手动叉车装置里,只能选择现有的材料,零配件做大一点。虽然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叉车会有点重,操作起来肯定没后世的好。

  但在这个年代,从无到有,就是本质上的飞升。

  把需要的材料能写的就简单写出来,但是有些要注明的东西,江成还只能耐着性子画图出来。

  材料清单和图纸画好交给相关人员后,江成又开始天天往车间溜达。谁有事找江成的话,就得去车间找他。

  江成打算花一个月的时间,把厂里的一些设备给吃透来。而且关于冲床设备,江成不添加气压和液压装置,都有一些思路通过新的机械杠杆动力组合,能提升设备的一些性能。

  当然了,张工留下的笔记本,里面的一些改良思路也是给了江成一些启发的。

  ~~

  学生寒假过后开学,一般是在春节过完一两周之内。

  在工业领域里,昌城的工业水平跟有些城市比是比较落后的。工业落后,一般所在的城市有关于工业方面的专业学校也会比较少。

  像沈阳和上海那些城市工业工厂就比较多,自然一些机械方面的中专学校也会开在那么。学校跟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学生在毕业前,可能会提前几个月就到企业里去实现了。甚至优秀的学生会提前半年就进企业实习。

  而在昌城,跟机械相关的专业学校有三所。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一般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参加实习工作,那就是昌城航空工业学校。

  在这所学校要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去昌城飞机制造厂,或者一些比较大的机械厂实习。

  但是去什么地方实习不代表实习后就能留在那个地方,只是说实习生表现的好的话,容易留在实习的单位工作。

  昌城机械配件厂,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会进入航空工业学校的学生实习名单里。

  但是实习生如果在实习期能跟着一个好的导师也是很不错的,就因为机械配件厂有工程师,勉强进入了航空工业学校的学生实习企业名单中。

  不过航空工业学校的老师推荐学生去实习,会提前打听谁的名下有没有带学生,有点话会为带了几个学生。

  按照航空工业学校老师的分析,就算机械配件厂有工程师。也是推荐企业中排后的,优秀的学生不会推荐过去。

  一般会推荐一些水平一般的人去实习,在学校里学习不好的人,要是推荐去飞机制造厂,人家也会嫌弃,会觉得这学校里出来的学生怎么都是这样的鸟水平。

  所以航空工业学校对于机械配件厂的定位是,适合推荐一两个学校成绩一般的人去那边实习。并且那边工程师要是已经带了学生超过两名,尽量就别推荐过去了。

  在这个年代学校的老师对学生很负责任的,哪怕还没有开学,教导应届毕业生的老师都会提前去学校,帮助学生去选一些企业和推荐过去实习。

  而在年前,机械配件厂很少有老师愿意关注,因为企业的一些资料在学校都会有。

  只是过完了一个年,年后没多少天,这家企业的关注指数就上升了。

  因为机械配件厂更换信息了,厂里依然还只是有一个工程师。但是工程师的信息更换了,从一个技术工人出身成晋升到九级的工程师换成了海外留学回来的留学生,工程师级别七级,在美利坚发表过文章。

  技术领域是国内热门的机械动力学,如果这个工程师来带实习生,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

  不过考虑到机械配件厂的情况,学校里有很多专业的学生也不适合推荐过去。

  因为机械配件厂其实是一个加工厂,不是机械设计和生产机械的厂。有些专业的人去机械配件厂实习,还不如去柴油机厂实习呢。

  机械配件厂的推荐指数虽然上升,但依然不是首先。

  “谭雅萱,你不是去了飞机制造厂实习了嘛,怎么又回学校找实习单位了。”

  “老师,那边的主管跟我说绘图方面的技术员已经没有了分配指标。可能是我没竞争过别人,如果继续留在那边,也是实习结束后等待分配。所以我想回学校看看能不能提前找到一个好点的单位去实习,尽量实习毕业的时候留在那边。”

  “哎,当时我就跟你说过,这绘图的工作属于低级技术员。很难在飞机制造厂留住的,那边有本事的人多着呢,现在明白了吧。”

  “嗯,老师,我听你的,你能再帮我推荐一个适合我的单位嘛。”

  航空工业学校其实并没有绘图这个专业,但是在很多专业当中都有机械绘图的课程,并且绘图课程比例还不少。

  在航空工业学校有焊接,金属热处理,工具制造,锻造,冲压,航空材料表面处理这些专业。并没有单独的绘图专业,但是这里面很多专业都有大量的绘图教导课程。

首节 上一节 2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