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05节

  在历史上第一届广交会的交易总额是一千七百多万,而第二届广交会交易额将近有七千万,而第二届采购商的人数只是比第一届多七百人。

  这意味着第一届广交会的口碑传出去了,国外商人觉得在国内购买商人很实惠,利润不错,才会出现采购商人数只多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情况下,交易额却翻了四倍。

  当然了,那只是历史。现在实际情况是第二届参加的外商人数有二千二百多人,比历史上多了三百人左右,并且很多是主动申报参加广交会的。

  江成以为第二届广交会又能霸占广场,就他一家因为产品体积大,只能在广场上展览售卖。没想到的是,江成竟然看见广场上有解放牌卡车,第一汽车厂也来参加广交会了。

  但江成看了一下他们的车子,大方向盘,没有液压减震器,内饰也简陋。就这样的汽车,哪怕是运输车,也没什么优势。

  对于外商来说,买解放卡车不如买苏联的吉斯-150。解放卡车是仿造苏联吉斯150的,倒不是说解放卡车就不好,关键是苏联在搞外汇交易政策,一辆吉斯150也就两千美金。

  昌城汽车厂一辆轻卡上次卖两千美金,能卖这个价格是有技术优势,有液压减震,方向助力泵,内饰座椅也安装了减震弹簧。

  而且在拉货能力上,昌江卡车虽然是轻卡汽车。但因为自身车身重量轻,拉的货其实不比中型卡车解放车拉的少什么。

  解放卡车自身总量接近四吨,载重数量也是四吨,总重量是八吨。昌江轻卡是自身重量两点三吨,载重三点二吨,但实际上也能拉四吨。

  昌江轻卡在速度上其实比解放卡车快,就是扭矩力没有解放卡车大,底盘也比解放卡车轻。同样拉四吨的货,最多是在角度比较大的上坡路段会显得吃力。

  所以出了那所谓的安全性弱一些外,昌江轻卡是能吊打解放卡车的,同样也是能跟苏联的吉斯150竞争。

  载重差一点,但速度上已经弥补了,而车子的驾驶舒适度比解放卡车不知道强了多少。关键解放卡车是用摇杆钥匙点火的,昌江轻卡新的汽车已经可以用钥匙直接启动了。

  摇杆钥匙启动,不会像普通钥匙启动有时候会打不着火。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出现点不着火是很严重的事情。

  但是真要论安全性,车钥匙直接启动,等于人不用下车。要是在战争中的时候,要撤退还要人在车外摇发动机,这也是一个弊端。

  所以江成在看到解放卡车的价格后就摇了摇头,两千美金的价格,人家宁愿去买苏联的。

  十月十五号,广交会正式开始销售,这次外贸易人员也准备的比上次充分,交易谈判室还有瓜子花生和水果招待大家。

  江成这次也有准备,搞了一个汽车车辆买一送一的活动。当然了,这是文字游戏,不是买一辆汽车送一辆,是买一辆汽车额外赠送一个车用的硅晶体三极管。

  很多人可能不懂这个三极管干什么用的,只要询问了,那就正好介绍昌城汽车厂领先于国际的点火装置。

  只要买昌城汽车厂的汽车,都可以去跟任何车辆对比,是不是就他们的汽车点火系统最方便。

  这送硅晶体三极管也是有用意的,因为昌城汽车厂最先用这种点火装置,这也意味着其他地方目前没有这东西。同样也就意味着这东西损坏了都没地方去更换这东西,送一个就是用来防止坏了拿去更换的。

  而江成也相信,他这点火系统装置出来后,岛国和欧美那边肯定都会跟上用在车辆上的。等那时候大家都用上这个了,那肯定汽车维修厂也会备用这样的零件。

  买一送一,这四个字写的很大,但送一后面写着硅晶体三极管。这虽然是玩文字游戏,但总比房地产博人眼球的虚头说‘买房子送老婆’强。

  他娘的,是让你买房子送给自己老婆,而不是买套房子,送一个老婆给你。等于是光博眼球,什么东西都没送呀。

  除了送三极管活动,江成其实还在考虑要不要继续搞一个饥饿促销。比如轿车只出售一百辆,卖完就不卖了,在江成看来上次轿车卖的不多,还是依靠交两百定金减免两百,而且只出售一百辆。

  但是想了想,上次是没有实物,光靠图纸卖车,能卖出去二十多辆就不错。这次有样车,可以让顾客体验驾驶的舒适度了。

  江成打算暂时不搞其他活动,先卖个十天再看看要不要弄活动刺激采购商消费。

  在大厦广场上,江成这边的展览会很会迎来了第一波采购商。没有错,是一波采购商,不是一个。

  江成本来还想跟一起来的团队打个样怎么接待外商的,但一开始就这阵势让他有点措手不及。只能在现在指挥队伍成员一个个上去跟人家交谈,如果有什么技术问题可以找他来解答。

  “江总工,那边的同志说要采购十辆轿车,二十辆轻卡汽车,还有皮卡车两辆。”

  “什么,这样快就下订单了,还这样多。”

  江成在现场指挥没多久,就有个大学生急匆匆的兴奋着喊他过去确认订单的事情。

  在国外,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不称呼人家同志的,得喊先生或者女士。这是来的时候江成就交代了的,但到了现场,有些人连这个先生称呼的改变都难喊的出口。

  这就像国内农村人喊父母为爹娘,让他们喊爸爸妈妈都感觉别扭。而城里人喊父母为爸爸妈妈,让他们喊爹地和妈咪,一样会觉得实在是怪异。

  喊习惯了同志,让一些人喊先生和女士,也是这样的情况。

  一下就有人下三十二辆汽车订单,四万多美金,真是开门红。

  江成立刻过去邀请采购着到会谈室去交谈,并且让现场外贸易的工作人员去喊交易员过来。在确认车型,颜色后,只要没有什么其他要求,就可以下订单了的。

  “郑姐,你看那边,没什么人。”谭雅萱的肚子已经突显了,还不算太大。坐在一边剥着桔子一边对身边的郑可说道。

  “他们那样站在那里,有人去观看也不知道主动招呼,而且就一种卡车,肯定没什么人。”郑可笑着回应道。

  第一汽车厂的解放卡车展览位置也在广场上,就在昌城汽车厂的左边。放了四辆车在那边展示出售,有三四个人在那么看管着。

  但是有采购商上前打探车辆的时候,那些看管的人最多就是靠近人家一点。采购商人不开口询问,看管的人也不主动开口介绍。

  偶尔有人询问了,推销介绍的也十分不专业。

  再看看自己这边,在江成带头指挥下,大家有了一个开始,后面主动上前介绍产品就比较自然积极了。

  而且年轻的大学生接受事物比较强,比那些年龄大的技术员容易放的开一点。

  (今天我这边下很大的爆雨,停电很久,所以下午没写多少,见谅一下。)

第184章 卖爆了

  香江,轻工制造业正在发展的阶段,李嘉诚其实就是在今年依靠卖塑胶花起家的。

  制造业发展,能带动很多行业的经济,应该说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极致都能带动很多行业经济。

  香江经济算是从这时候开始慢慢崛起的,因为香江的经济在上升,所以车辆需求也在迅速扩大。按照历史计算,香江的汽车需求量平均每个月最少上千辆,而香江没有汽车制造企业,只能依赖进口。

  这第二届广交会,江成卖汽车卖的迷茫了。第一届的时候,卖出去一百六十五辆车辆,他感觉还挺满意的。

  可这第二届,画风就突然不对了。昌成汽车厂卖的汽车的确价格便宜,但对比欧美,价格也没便宜太多。

  不过国内举办的广交会不征收出口税,又离香江近,运输费也便宜。

  但这也不是汽车跟不要钱似得被人‘疯抢’,广交会第一天,江成这个队伍就卖了两百多辆汽车。而且还有很多意向成交的客户,他们只是在商量到底买多少辆,另外就是一个交付时间。

  江成当天就打电话回昌城汽车厂了,立刻生产备货,右边为驾驶位置的汽车,现在不管什么类型的,先能生产多少是多少。

  并且让外贸易部联系铁路部门,搞一条运输车辆的专线火车,汽车厂那边车子造出来凑齐了一车就立刻发货。

  这次其实是香江和很多南亚地区的爱国商人在发力,如果不是食品行业的企业,他们就算爱国也不会来国内买大量的粮食和农副产品。

  爱国也讲究需求,买些自己用不到的东西,那还不如直接捐给国内。而轿车和一些车辆的出现,几乎各行各业都能有点需求。

  爱国商人带头发力,有些商人的目的本身就是汽车。到了现场,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简单试了一下车,就开始直接下订单。还有试都不试,就直接下单订的。

  除了爱国商人,还有一批就是香江过来的散户和正常需求的商户。因为爱国商人的无脑采购支持,搞的有些商人也稀里糊涂的跟着抢着下订单。

  江成是卖一天头大一天,轿车和皮卡汽车都没有正规的生产线,而且有很多散户想早点拿到车。

  这搞的江成不得不安排倒计出售的车辆型号数量,这次他不是要玩饥饿营销,而是真的生产不出来那么多。

  在外贸易部看着每天增长的订单,江成打算回汽车厂后,一个月内生产出需要出口的悍马越野车和昌江轻卡车。

  然后把两个机械组装车间更换成大众汽车和昌江皮卡车的制造,至于国内的计划生产还有什么的,全部往后靠。

  另外就是还要从生产托盘车,堆高车和内燃叉车的车间抽调大量人手过来。

  十月二十三号,外贸易办公处。

  “江总工,再多卖一些吧,国家需要外汇呀。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想办法解决嘛。”

  “是呀,江总工,你再想想办法。”

  “不是我不想卖,是这产量短时间内提升不上来呀。而且厂里的技术工人有限,就算让厂里人停机器不停,也得有那么多技术工人呀。”

  面对外贸易部的领导干部,江成也是没有办法的说道。

  这个年代为了解决就业岗位,本来就不提倡加班。如果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话,如果一个车间可以安排一百个技术工人干活,那能就安排两三百人干活了,产量也能提升的起来。

  但是汽车厂那边一直在建设车间,并不存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临时实行几班倒干活也没有用,车间能容纳所有工人,最多让他们天天加班。但产量也最多能提升百分之五十不到。

  “缺少技术工人?江总工,你能具体说一下缺少那些类型的技术工人嘛。”外贸易部的胡科长询问道。

  江成听到这样询问,心里明白这是外贸易部要出力呀,也认真思考了起来。

  汽车厂不缺组装方面的技术工人,因为组装方面已经差不多流水线化了。很多普通组装工人,现在只知道自己的负责的部位要怎么安装,但为什么这样装,没人讲解都不一定明白。

  但知道要怎么装就可以了,不需要工人懂。有些工人就光打螺丝,螺丝打到什么程度符合要求他们懂,但打螺丝的细节讲究,也不需要工人明白。

  比如有些底盘部位的螺栓,就要求工人拧紧后退回来一些,这是为了承受震动和拉力,但有些部位的螺丝又要求拧紧。

  很多工人只需要安装要求来,不需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其他零部件的组装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很多组装工人快的话教个一天半天的都能上手。

  而当工人表现好或者是有学历需要培养的工人,就会让他不断的适应各种工位,然后都会在技术方面进行讲解。只有这样的工人,通过长时间培养,才能晋升。

  组装工人不缺,搬运工和打下手的工人也不会缺。没技术要求的工人,招一批就是了。

  江成在思考一阵子后,开始说要提高产量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技术工人了。人数是多多益善,人少两班倒,人多三班倒。

  “江总工,这事情你稍等一些,我去联系一下有关的部门。”胡科长说道,刚才江成讲的那些需要的技术工人,都让身边的同事记录了下来。

  “行,要是能安排工人过来,晚上也开工,一个月能多生产六百多车辆。”江成说道。

  胡科长听到这个数字点了点头,六百辆车,按照平均算,能创造八九十万美刀的价值。而且这说的是一个月,采购商的交货时间可以去协调。虽然有很多不能交付太晚,起码几个月是可以的。

  这样的话,多出售一些汽车,这一届昌城汽车厂创造的外汇可真是一个大数目。

  外贸易部的胡科长给他所在的直属部门领导打去了电话,汇报了这边昌城汽车厂车辆出售的情况。

  汽车厂这边带队来的人,十天没到就要结束对外销售了。十天没到,车辆订单快接近两千辆了。

  关键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香江那边来的商人好像成为什么‘代购’。有商人本来是来买两辆车的,但买完了也没走,在一个星期内,又下了两次单。

  很多香江那边的商人都是如此,订单是下了又下。但是要求按照下单的前后顺序交货,不能以最后一次下单为标准,反正就是越快越好。

  其实昌城汽车厂这边的轿车和皮卡之类的,在香江那边炒作起来了,有一股势力在背后推动。

  也可以说是在‘虚假’宣传,在一些圈子里很多人夸张国内生产的轿车性能好,高科技,价格还便宜。

  反正就是性价比很不错,而且有些大佬的确‘隐晦’的自称也购买了国内很多汽车。

  另外又有人在散播一些谣言,国内的车也就今年这个价格能买到,明年就要涨很多了,甚至会有什么政策之类的。

  目的就是一点,就计划买车的,赶紧去买。跟欧美的车各有优劣,但是价格却是只有那边的百分之六十多。

  ~~

  十一月二号,广州广交会外贸易部办事处。

  “江总工,你看还能不能再想办法增加一些车辆产量。”胡科长也有点不好意思的询问道。

  “加不了一点,你们当初答应能抽调的技术工人都没到位,就现在这样的订单,要赶制出来都特别艰难。不能增加订单不说,你们还得出面,给我们昌城汽车厂调配物资。这加班加点工作强度你知道有多大不,这是生产汽车,是高端产品,工人的伙食和营养一定要跟上”

  江成气愤的说道,他不知道外贸易部的人是动用了什么力量,全国各地都有技术工人赶往昌城汽车厂。

  周厂长现在在汽车厂都是懵逼的状态,每天不给江成这边来一个电话内心都不踏实。

  但是就算外贸易部动用的力量大,短时间要调动汽车厂需要的技术工人数量也做不到。

  “江总工,物资补给方面你放心,这事情我等会就会上报过去。只是~,现在天天有人来我们办公室询问车辆出售的事情,太可惜了呀。”胡科长说道。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不可能汽车厂光生产外贸订单,自身的基本生产不要了吧。”江成说道。

  只是江成这话一出,胡科长的眼神变了。

  汽车厂还有计划生产的车辆呀,每个月要供应赣省和全国各地的一些车辆。

  外贸重要还是基本供应重要,要知道第一汽车厂的解放汽车销售那是一个惨淡,让第一汽车厂加大对全国的供应量嘛。昌城汽车厂款式多,功能也多,在国家需要外汇的时候,更适合出口。

第185章 拿来吧你

  祸从口出,至理名言。

首节 上一节 105/1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