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02节

  江成只要把升降装置设计出来,她就可以带人去搞了。

  ~~

  “老江,老江~。”

  上班时间,谭雅萱带着一份图纸来到了江成的办公室。

  “牙仙,你怎么来了,孩子喂奶了嘛。”江成看自己媳妇探头探脑的进来,猜想她来肯定没正事。

  “孩子的事情你放心,我来是想告诉你一件大事的。”谭雅萱把手上的图纸放一边,这图纸就是掩人耳目的。

  “你能有什么大事,厂里食堂又有什么好菜拉。”江成笑着说道。

  谭雅萱看了看门口,确认门是关上了的,然后走到江成身边,嘴巴靠近了他的耳边。

  办公室里没其他人,门又是关上的,江成见媳妇还玩说悄悄话这套,马上转头对着她靠近耳边的嘴巴上来了一口。

  “别闹,跟你说大事呢,我这个月没来那个。”谭雅萱笑着说道。

  “没来那个~。”江成嘀咕了一句,这一回生两回熟,他马上明白了什么意思。也不管谭雅萱害不害臊,手伸进她的衣服里摸着她的肚皮问道:“又有啦。”

  “应该是,而且我感觉我的奶没有之前胀了。”谭雅萱说道。

  对于哺乳期怀孕的事情,谭雅萱还专门问过人的。怀孕的话前三个月会慢慢减少奶水,三个月后就很少了。

  正常情况下怀孕第三个月开始,如果还坚持喂奶,也要搭配吃点其他的了。到了三个月,喂的那点奶还不如不喂。

  现在才九月份,江平是四月二十九号出生的。喝了四个月的奶,要是谭雅萱真怀孕了,一般通过月事问题发现的,起码怀孕一个来月了。也就是说江平最多再喝一个月的奶就要逐渐开始断奶了。

  不过小孩喝了四五个月的奶再改换成迷糊搭配蒸鸡蛋也是可以的,还好江成刚从广州回来的时候,也怕媳妇太早怀上二胎,是注意了将近一个月的。

  “中午就医院检查一下,下个月过完了国庆,我又要去广州一趟。那时候你肚子不大,带着孩子我们一起去,一路上还可以游玩。”江成说道。

  “下个月又去广州呀,我还没去过其他城市呢,郑姐也会去吧。”谭雅萱询问道。

  谭雅萱说的郑姐就是郑可,因为郑可认了江平当干儿子,她也空的时候也会跟着谭雅萱去哺乳室逗弄干儿子玩。

  而且郑可还弄了一张‘奶票’送给谭雅萱,这奶票可是好东西,能在供销社买到全脂乳粉,是能当奶粉喂给孩子喝的。

  因为孩子的事情,现在谭雅萱还客气的喊郑可叫郑姐了。

  江成听到媳妇询问郑可会不会去,想到了上次她跟自己去广州的事情,在广州那边自己的衣服都是郑可洗的,洗的让他都有点尴尬。

  “我会去问她的,看她有没有时间安排。这出差的事情,人家也要跟家里人说一下的。”江成说道。

  “老江,你有没有发现郑姐不喜欢说家里人的事情。而且她也结婚一年多了,肚子还没动静。你说郑姐是不是不能生。”谭雅萱八卦的说道。

  “不要在背后说人家这方面的事情,有些人几年才怀上不也是有的嘛。”江成说道。

  “哦,那我先走了,中午吃过饭你带我去一下医院,就到我们厂自己的医院去检查一下吧。”谭雅萱说道。

  江成点了点头,汽车厂的门诊已经升级了,现在都有自己的住院部了。现在医院叫昌江职工医院,直接套用了最开始的轻卡汽车名字。

  目前医院实力还一般,只能做一些小型的外科手术。但医院还在发展,汽车厂有钱,买的起医疗设备,建的起更多的医疗科室,成为大医院是早晚的事情。

  谭雅萱拿着装样子的图纸离开了办公室,江成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可能有第二个小孩了。这样下去,谭雅萱说要生五个小孩,好像也不夸张,要不了多少年。

  而且因为谭雅萱年轻,结婚的早,加上这个年代的人饮食健康,这身材恢复能力也是真的强。

  谭雅萱怀第一胎的时候,江成还有要当爸爸的忐忑。这第二胎要是真怀上了,就真的是欣喜了。

  这年代生孩子真没什么顾虑,不用为小孩的未来太过考虑。

  农村人生孩子,没养活最多就是可惜一下。男孩子养大了给说一个媳妇也就了事了,只要人不懒,给个几块钱聘礼,或者拿些吃食当聘礼,基本上都能娶到媳妇。

  城里的人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势利点,嫁人多少会看一下家庭情况。但因为城里人吃商品粮的原因,哪怕长的不怎么样,还没有工作,肯娶农村女人的话,都能找一个很年轻的。

  江成家这情况,在外人眼里他的子女以后的未来是不用愁的。

  但是江成算了一下,江平五七年出生,别说到娶媳妇的年龄,到了十六岁左右的时候,就是七三年了。

  他娘的,那时候还处于知青下乡的期间。加上现在谭雅萱可能又怀了一个,这老二也躲避不了。

  江成对知青时代也不太清楚,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会不会有事。按照他的理解,父母只是做过一点小生意,还不算资本家。加上自己现在为国家做出的这样多贡献,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甩了甩头,江成不想去想那么远的问题。他得把奔驰大G从图纸转变成实物,前些天发动机厂已经给江成传来了消息。按照他指导的大概样式,V8发动机已经制造出来了。

  其实从设计到试制出来,这款发动机研制的时间很久了。主要是试制的时候,江成就附加了尽量体积和重量弄小点。

  因为江成的要求,很多时候一些零部件可以使用的时候,发动机厂那边的工程师都要尽量考虑多种方案。

  另外根据江成的特殊要求,发动机厂也找飞机制造厂要了一些航空材料。

  为了保证发动机气缸的质量,体积小还动力强,必须用一些合金材料。但是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和材料,汽车厂那边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有将近六百斤,而且体型还不小。

  主要是江成要求的动力和扭矩值都不低,体型无法压缩了。在发动机厂那边看来,这发动机不像是用在轿车上的。

  其实如果只是生产普通的奔驰大G,江成可以减少发动机的功率,让发动机变小变轻一些。

  但是江成搞出来的大G是撑场面的,不能单纯的民用版。他打算车身用装甲车级别的材料,然后安装防弹玻璃。

  当然了,防护程度不会弄的太高,有一定防护性。这样用于接待外宾等于又上一个档次了。

第179章 爱国人士

  在一九五七年,香江有两百万人口。而在五五年的时候,香江就开始产业转型,纺织,塑料和服装等。

  再加上香江的治安和各种问题,看香江的经济不能看底层人的收入。

  澳门有澳元,但那边主要的货币依然是香江币,因为澳门的赌场收入主要是依靠香江和一些地方。

  而且后世有一部电影能反应在这个年代的经济写照,那就是《追龙》。

  打工两块,打架三十。这说明的香江这个年代,底层卖苦力的,干一天活才两块钱。这还是有力气的男人,女人可能干点杂活就更少了。

  但是要是说香江人没钱,那也是不可能的。这个年代黑道把持了很多行业,到处是抢地盘的。

  打架就是打钱,一打架经常喊自己地盘的工人也都跟上。这不是白喊的,不管打没打起来都要给自己人发钱。

  江成对香江的历史不了解,但香江的汽车在五七年是一个节点。

  历史是统计过香江的汽车在六零年有多少的,也很好统计,车牌编号发放到什么数字就知道。

  历史上六零年之前,香江总共也七万辆汽车,而香江的人口也才二百来万。

  关键的是在五一年的时候,香江才刚满一万辆汽车。到了五七年,通过香江发放的车牌字母和数字,可以确认是刚三万多辆。

  这意味着五七年到六零年,香江有四万辆汽车的需求。

  香江现在的公交车都不够用,这也说明很多上班族的需求在扩大。

  而这个时候香江还没有什么便宜的廉价车,日本也没有正式进入香江的汽车市场。

  但就在今年八月份左右开始,香江新界地区出现了十多辆叫‘大众’的汽车,还有不少‘昌江’这个牌子的皮卡车。

  关键是车标是中文,是中国生产的。在香江这边,有很多爱国人士。国内建国初期就有很多香江各领域内的爱国人士帮助国内的发展。

  霍英D,名下有几个大公司,立信置业公司,从事建设和买卖楼宇的。地产行业,在香江正是兴起的时候。

  很多爱国人士是十分关心国内的一举一动的,所以当香江出现国内生产的汽车,在一些人眼里考虑的不是价格,而是他们能不能用上。

  特别是打听到一辆轿车才六千香江币左右,一辆轻卡才一万一。给高层人员配一些轿车,工程运输上采购一些轻卡汽车,这好像能买不少车。

  当然了,就算价格贵一些,性能差一些也不是问题。只不过虽然大家爱国,但产品还是讲究性价比的。

  如果性价比能达到理想要求,那以后就是长期购买了。

  在听到十月份,国内广州那边还要举办第二次广交会。霍英D让立信公司的采购经理,准备了一份采购清单,十月份去国内参加广交会。

  并且交代采购经理,不要讨价还价,霍英D通过了解的价格,猜想国内卖的汽车应该没有多少利润,只是为了挣取外汇。

  王宽C,从事香江纺织和金融业务。多次为内地捐款,也就是今年,直接在魔都那边捐建一所外国语教学楼,推动国家外语人才培养。

  这纺织业,原材料运输什么的也要运输车辆,轿车自然也是要购买的,直接买一批给高层当年终奖励了。

  还有香江中华总商会,还有同乡会组织。都看见国内竟然有汽车在出售,关键是有符合香江个人使用的车辆。

  在大家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又正好需要,直接买就是了。

  反正第二届广交会,香江这边算是暗流涌动。除了爱国人士,这价格便宜的车辆,在香江出现一两个月后,有些人发现这车辆不光是价格便宜,性能和舒适度竟然也不错,口碑已经有了小范围的传播了。

  ~~

  香江现在有五家出租车公司,这年代在香江开出租车公司的,都得有背景,不是黑的就是白的。

  在香江要开出租车,是要挂牌交运营费的,说白一点就是交份子钱。不交份子钱,不给挂黑牌,等于就是白牌车。

  香江白牌车收费带客就属于非法营运,不过非法运营真的能节省很多成本。

  在香江的出租车公司那租车加份子钱,一年要好几千块。但要是自己能弄一辆车,在新界地区非法运营的话,一年要争不少。

  只不过香江的轿车现在不便宜,最便宜的都要上万,投入和风险比例有点高。不过哪怕是上万,一些有关系的人,也有买车来非法拉客的。

  当出现一款六千左右的轿车后,得知还就是对岸城市那边买来的,很多人的心思就活动了。

  马来西亚,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早期名字叫东升公司,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之类的商品。现在还添加了杂货贸易和船务经济等生意。

  公司董事主席是郭H年,也是一个爱国人士。

  第一届广交会,马来西亚的采购商人不多,但是也有购买汽车的商人。

  郭H年只看到过一辆皮卡汽车,当皮卡汽车的车标是中文名的时候,他敏锐的察觉道这特殊的情况。

  一辆自己祖国生产的汽车,这是多么惊奇的一件事情。

  当郭H年找人询问了一些情况后,也安排人去参加国内的广交会。广交会除了国内外贸易部邀请人,也接受海外商人申请。

  ~~

  江成在汽车厂这边每天悠哉的过着小日子,厂里的人才逐渐多了,只要不是开发新的产品,他现在很多事情不用亲力亲为了。

  箱式货车还有自卸卡车这种不需要改变轻卡配置的,江成只要交给其他工程师就可以完成了。

  而奔驰大G,虽然发动机给造出来了。但是还要等飞机制造厂那边消息,那边要是能制造出旋转式空调压缩机,那空调的体积就会小很多。

  这就关系到空调是装前面还是后备箱位置的问题了,而且大G的后备箱门是左右开的,空间很大。

  不过江成不会按照奔驰大G的内部结构那样设计,他打算让后排位置空间放大一些,后备箱位置减少。

  如果旋转式压缩机弄不出来,后备箱部位江成还打算弄一个楼梯步的造型,把后备箱弄一个隔层,把空调装下面,上面还是能放一些东西。

  另外江成还要计算出空间,这车用收音机也得装上。到时候把空间留出来,要联系生产。而且以后出口的皮卡和轿车什么的,都可以加装收音机。

  这个年代收音机分半导体和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的便宜,三十块左右。有些人会点技术的,还能自制收音机,叫什么矿石收音机的。

  电子管收音机就贵了,最便宜的都要一百多,江成就想要电子管的。

  而且也算巧了,广州那边有一个叫曙光无线电修配合作社的,今年就生产出了一批海鸥牌电子管收音机。

  江成打算这次去广州,就跟那边弄一个战略合作什么的。那边生产零部件,再派一些技术人员来教导汽车厂这边的人如何安装在汽车上。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谁呀,来了。”

  江成在小声跟着脑海里的《倩女幽魂》曲子哼唱着,办公室的门是关上了的。

  这个年代的歌曲,红色主题太多了,无聊放松一下的时候,都唱不了什么有意境的歌。

  难得在办公室偷偷自娱自乐的跟着记忆唱上了一曲,就被人打扰了。

  “姐夫,是我。那个江燕姐要生了,我喊了我姐过去,我姐让我来喊你。”

  门还没打开,江成就听到小姨子谭悦焦急的声音。

首节 上一节 102/1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