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00节

  而且这年代水产资源丰富,没有后世的绝户网,电鱼也造成不了很严重的影响。

  另外就是最初制造电鱼的设备,没有安装三极管,导致高压转变不稳定,线圈都烧了两次。现在倒是可以升级一下,添加了三极管后,可以稳定输出了。

  江成没有想到自己搞一个电鱼玩的东西也会被看上,不过想想也是,就光一个电压转换,都必须是专业人士才懂的,三极管这东西就更不用说了。

  在别人眼里,江成的电鱼工具妥妥的就是神器呀。普通人要是有这样一套装备,每个月电两回鱼,都不用去干活了。

  当然了,普通人玩不起这样的玩具。真要是很多人弄这个,可能就被禁止了。

  江成能电鱼是钻了漏洞,谁也没有想到能用电去抓鱼。

  其实其他方法不限制的话,很多人也能抓鱼,比如自制土炸弹去河里炸鱼。

  而江成不搞电鱼的东西,在历史上两年后浙江那边也研制出来了电鱼的方法来捕鱼。不过浙江那边一开始弄的电鱼方法,是低电压,没有用线圈将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

  低电压在水里对鱼没什么危害,主要是起到一种方向的驱赶作用。低电压驱赶的方式使用了一两年,高电压设备才研制出来,可以让鱼昏迷直接浮上水面了。

  “行,我们去见见水产部的人,不过设备就不卖了,汽车厂自身的产品都生产不过来。让他们派技术员过来,当时候教导一下他们怎么生产。”江成起身说道。

  这不是长久的生意,用高压电电鱼,电个几年可能就知道危害了。但知道危害之前,江成也能跟着电几年。

  郑可见江成起身,也是立刻点头起身。自从当了江成儿子的干妈后,郑可跟江成更亲近了一些,没有江成的安排,她也老是跟在江成身边一起办事。

第175章 铁皮冰箱

  要电鱼,有电瓶,有三极管控制之类的。哪怕是普通人,教导一会都能组装。

  水产部想要用电瓶去捞鱼,江成接待了一下那边的技术人员。汽车厂这边能提供硅晶体三极管,但价格不便宜。

  光原材料成本都十块钱,还专门派人去四九城那边的研究所学过来的制造法。而且原材料的成本是进口成本,不是国内的成本。一个小小的三极管在这个年代卖个三十块都算是友情价格。

  这东西其实让电机厂去制造最好,那边懂如何制造线圈,让低电压转变成高电压。

  电鱼这事情,江成跟水产部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就打发了他们。不过这技术也不白给,水产部那么的人也承诺,要是这东西效果好,捞到了鱼会给汽车厂免费送一批过来。

  处理完水产部的事情,江成就投入到研发空调当中。其实空调已经能试制了,压缩机造大一点,最多就是体积大,制冷效果不强。

  江成也不是这方面专业的,如果不是高档车需要空调,国内又没有。他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在这上面折腾。

  但现在没有办法,其实可以跟四九城医疗器械厂合作,他们能制造冰箱,在冰箱的基础上研发空调并不难的。

  最多就是冰箱没有鼓风机,是直冷的,不能吹动冷气。这也是这个年代冰箱的一个问题,冰箱容易打霜,还不能怎么调节温度。

  另外就是冰箱的压缩机小,功率也小,不需要专门配风扇散热。

  其他的前冷凝器,后蒸发箱,高低压管路,膨胀阀之类的,空调上有的,冰箱上面都有。

  江成想到自己是要把空调运用的汽车上,很多管路甚至造型都要自己设计。加上需要的时候,还要采购定制,他忍受不了这个年代的生产和运输效率。

  既然本来都没有空调,冰箱制造的技术对于江成来说有样品的情况下,一天的时间就琢磨透了。

  所以在打发了水产部的人员后,江成给郑可下达了一个让她难以理解的通知。

  让郑可去带队,组建一个冰箱研制小组。让郑可担任副组长,江成自己担任组长。

  一个汽车厂,有很多可以延伸的产品不去研发,跑去制造冰箱。这让郑可难以理解,冰箱这东西制造出来,在这个年代环境下,普通人买不起。买的起的人还要注意立场,不能有享受主义。

  “江总工,这好好的研发冰箱干什么,上面也不会支持吧。”

  在江成的办公室里,郑可忍不住询问道。

  哪怕冰箱有市场需求,比如给一些高级的领导干部配给。但汽车厂去生产冰箱,产品差异太大了。就算赣省自身认为需要一个制造冰箱的工厂,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也不是汽车厂来生产。

  正常情况下是会专门弄一个冰箱厂,江成研究出来冰箱,上面也会找这边谈话。让汽车厂专门生产车辆产品。

  “你不得了了,敢质疑总工程师的安排。”江成开着玩笑摆出了总工程师的架势,然后再解释道:“我没打算专门制造冰箱,不过需要一个队伍熟悉冰箱的结构原理,我们厂顺带制造一点冰箱配给食堂自用。以后天热,让食堂给工人准备冰的绿豆汤不好嘛。”

  “熟悉冰箱的结构原理,你想干嘛。”郑可听到不是要专门去制造冰箱就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江成犯糊涂了呢。

  “等你们熟悉后,我再告诉你们。给你当副组长还不好,问这样多。我这是培养你呢,你赶紧去办。”江成卖着关子说道。

  既然要造空调,不如把更简易的冰箱造出来。当然了,现在冰箱造出来,也只能自用。体积大,重量也大,制冷效果也一般。

  要是能把旋转式压缩机制造出来,再加上一体式的电机部门重量和体积减小,压缩机的体积不但能变小,功率还能更好的提升。

  “行,江~总工程师。”郑可故意带上总工程师的称呼回应道,表示她服从领导的安排。

  不管处于什么目的,听到江成说是在培养她,郑可内心是很高兴的。

  郑可现在只是九级工程师,厂里其实已经有八级工程师了。如果是大学生去苏联进修,进行的时间短,不是重要技术学习的,回来最多就是一个助理工程师。有少数特别优秀的大学生,进行回来后直接成为九级工程师的。

  而本身就是优秀技术员的人去进修,有专业方向的深造那种,回来后直接成为中级工程师的都有。

  现在是汽车领域缺乏人才,一些中级高级工程师来汽车厂,很难主导大的科研项目。所以汽车厂现在初级工程师不少,但中级工程师现在还没有。

  而发动机厂那边,随着这一年多的发展,招到了几个中级工程师了。橡胶厂那边也是,招了材料学的研发工程师。

  汽车领域里,车辆设计和研发的工程师太少了。而昌城汽车厂是产业链模式,人家研究发动机和其他什么的,又不需要来汽车厂这边。

  江成想要轻松,只能自己培养汽车领域里的工程师。让郑可去担任冰箱的研发副组长,江成是怕她压不住其他人,否则直接让她担任组长了。

  现在只是研发仿制冰箱,技术掌握后,采购其他厂生产的零配件,能组装出来就可以了。

  见郑可离开办公室了,江成笑了笑,然后从文件柜找出旋转式压缩机设计图。他得去喊张工,让张工陪自己去飞机制造厂了。

  张工在飞机制造厂工作过一段时间,让他去做一个中间人比较好说话。以现在汽车厂的零部件加工技术,添置了偏心仪设备,也最多解决旋转式压缩机三个核心问题中的一个。

  张工跟江成说过,在飞机制造厂那边,飞机上关键部位的焊接,最少都要求六级以上的焊工才有资格去焊接。

  在整个赣省这边,要是飞机制造厂没有人能解决压缩机的零件制造,那就只能去魔都和北方那边的工业大厂里找人了。

  ~~

  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号。

  冰箱研发小组已经成立一个多星期了,只是仿制冰箱,对于汽车厂的工程师来说并不难。一个多星期,都足够大家把冰箱的结构和运作原理吃烂了。

  现在很多人聚集在第一食堂的厨房这边,一个四方的铁皮箱子,是昨天在车间里随便弄了几块铁皮,然后用几根铁管焊接出来的。

  铁皮箱子现在外层包裹着一床厚实的棉被,靠近的话能听到压缩机发出的声音。

  这是在进行冰箱的功能实验,买了一堆材料,有些东西汽车厂可以自己加工。但冰箱的这个箱体,制造起来是没什么技术问题,就是保温方面弄的麻烦。

  江成又没打算直接试制出样品出来,所以简单的找人焊接了一个铁皮箱。如果打开的铁皮箱的话,能看到一排排的铜管。这铜管就是蒸发器,也就是这东西释放冷气的。

  后世的冰箱可能看不到这个,都被包裹起来了。但在九十年代,一些有钱买了冰箱的家庭,是能直接看到蒸发器。

  这铁皮冰箱已经运作了一上午了,早上一大早就让食堂的师傅住了一大桶绿豆汤放在里面。

  现在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八月份的天气炎热着。

  谭雅萱站在江成的身边,时不时的舔一下嘴。对于她来说,绿豆汤只要加了糖,不冰也好喝。这炎热的天气,冰了的绿豆汤是什么滋味她还没体验过。

  (今天白天有事出门了一趟,更新的比较少,见谅。)

第176章 新的研发方向

  炎炎夏日,一碗冰爽的绿豆汤,那给人的感受真的是有种透心凉的感觉。喝的急一点,能冰的人头晕。

  只要零部件没有问题,组装好后就能制冷。直接用铁皮箱也能当冰箱用,被子一套,不但能保温,还有密封性。

  这跟卖冰棍的一样,木箱子里面套一个小棉被,冰棒放里面能放很久不花掉。

  这简陋的冰箱用是能用,被子一直套上面不拿走,就可以当一个冰箱用。就是保温性能没有专门的那种保温材料好,稍微有点耗电。

  但汽车厂家大业大,不在乎这样一点电。当然了,已经做到了这种程度,也可以手工生产几台像样一点的冰箱。天热的时候,可以给大家提供冰凉的绿豆汤。

  其实夏天高温,昌城汽车厂作为重点企业,对于职工的照顾也是全方面的。现在食堂里本身就每天给大家熬绿豆汤,喝绿豆汤能防止中暑。

  不过不要以为绿豆汤好喝,给职工喝的绿豆汤其实是不加糖的,没有什么味道。

  汽车厂已经上万职工了,要绿豆汤有甜味,那每天得放多少糖。

  所以冰的绿豆汤跟普通的不一样,还得加糖。弄一些内部的冰绿豆汤票,办公室的领导就能光明正大的每天喝一碗冰甜的绿豆汤。

  其他的奖励给工作积极的个人或者车间,搞一个工作评比。

  反正满足不了所有职工,干部领导又想喝。那就制定规则,领导也是拿票的换的,起码在别人眼里,领导也没白喝,也是使用了票证换的。

  但领导一个月有三十张票,每天能喝一大碗。甚至技术部门江成来发放票证,多的票证能让他一天喝几碗都可以。

  在大家看到铁皮冰箱的效果后,在场的很多人也喝了一碗冰凉的绿豆汤。江成就带队回技术办公楼了,现在要进行新的研发,但冰箱这东西也得安排一个人去负责生产。

  弄一个车间组织一些普通技术工人,慢慢生产就是了。要是旋转式压缩机能生产出来,冰箱也不是不能生产。

  把冰箱弄到广交会去卖,在港澳和东南亚肯定能卖出去一些。

  江成带着小组来到技术楼的会议室,先开一个简短的会议,让大家明白一下为什么要研究冰箱,然后就是带领大家进入新的研发项目了。

  “各位同事,我们对冰箱的研发算是告一段落了。”江成等大家坐好后,开口说道。然后扫视了一圈,见大家都在听他说话,再接着说道:“其实一开始带领大家研发冰箱,我想在坐的各位肯定很诧异,毕竟我们是汽车厂,好好的去研发冰箱干嘛,对不对。”

  “是的,江总工,这的确让我们很诧异。”郑可见其他人都在点头,她接话询问道。

  其实她诧异个毛,研发冰箱的时候,江成就说了目的不是造冰箱。现在她只是单纯的为领导接话而已。

  “作为汽车厂,我们肯定是以造车为主的。现在研发冰箱,只是想让大家明白冰箱的结构。大家可以猜想一下,冰箱的结构跟汽车能有什么关联。这就是我们后面要研发的方向了。”江成说道,他没有直接说要造什么,他想让大家自己发挥一下想象。

  江成话说完,大家也开始讨论了起来。

  冰箱跟汽车有什么关联,或者说两者结合会如何。

  “汽车能开动,跟冰箱关联,难道要生产一辆移动的冰箱出来。”

  “移动的冰箱,跟汽车一样大小嘛,那它的用途呢。”

  ~~~

  这个年代人并不是没有想象力,只不过不会天马行空的去想,也很少会深入的去想。

  在场的都没有想到给人吹冷气上面,起码短暂的时间内没想到这方面。毕竟大家基本上还没接触过空调这东西,更别说运用到汽车上。

  一加一的功能组合,这是最简单的方法。造一个车辆大小的移动冰箱,这是很简单的构思,当有人说出这个的时候,江成也是楞了一下。

  有时候一些车辆的用途设计,其实就是很简单的。移动的冰箱车辆,不就是冷藏车嘛。

  内陆城市,想要吃海鲜,只能吃干货。一些不耐存放的水果,内陆城市也吃不到。但也冷藏车就不一样了,而且冷藏车还能运输药品疫苗什么的。

  不过国内市场不大,专门研发一种款式的车,就是为了运输水果和吃食,那是奢侈的。

  真运一车冰冻的海鲜过来,那谁去吃谁可能作风有问题。最少没有上面的指示,不能主动去搞这样的特殊化。

  其实空调车也是如此,空调弄出来了,很多车都可以装空调,但没有达到级别的人,谁敢给自己办公用的汽车去装空调。

  “移动冰箱的想法不错,冰箱起到冷藏冰冻的作用,我们可以把移动冰箱车辆叫做冷藏车,这可以是我们研发的一个方向。”江成对于大家讨论的移动冰箱车辆的想法表示了认可。

  “江总工,那这冰箱和汽车的结合,还有什么方式嘛。”郑可询问道。

  听到江成说‘可以是’一种研发方向,大家就知道他想让大家研发的方向不是这个。作为研发小组的副组长,郑可这次不是为了接话,而是真的替大家询问。

  “怎么说呢,其实可以理解为一辆带有冰箱功能的汽车。但是要添加一个功能,冰箱的结构大家都清楚了,制冷方式是直冷。我们要把这直冷改变成风冷。”江成说道。

  说到底,冷藏车又何尝不是空调车呢,只是功率更大而已。汽车要是弄一个强力的发动机,带动大型制冷压缩机之类的,汽车开空调也能把人冷的不行。

  当然了,区别还是有的,这也就是空调和冰箱的区别。一个是制冷方式,空调是吹出来的。需要鼓风机,另外就是压缩机的功率不同。

  江成在会议室内,给大家讲解汽车空调的原理。当然了,这只是把空调运用在汽车上,体型太大,从后世的眼光来说,这不能说是汽车空调。

  如果大家看过六十七年代的窗式一体空调就应该有点印象,最早的家用空调是窗式一体的,装空调一般都装在窗户上,正面出冷气,背面排热气。

  没有窗户的房子要装空调,还得从墙面敲一个口子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00/1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