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暴君 第95节

  反正在苏尔里亚看来,战争的失利都是马斯尔的错。

  诠释了,之前爱的有多深,现在恨的就有多深。

  这时陆凛开口了:“关于这点,我还想补充一点,虽然你们采用的是安特的军事体系,但却缺乏安特的工业基础。一旦战事发展超出计划,就可能导致后续的补给跟不上,整个后勤系统缺乏弹性和适应性来应对变化。”

  “另外我也得提醒,战后我做过分析,苏尔里亚的后勤指挥权高度集中的问题,下级部队缺乏自主补给权。任何补给需求的申请都需要层层上报审批,这是致命的官僚主义。”

  哈菲兹司令听罢反驳道:“那你们不也是一样的,整个部队的后勤全都交由你的司令部指挥?”

  “不一样的,”陆凛摇了摇头:“我们采取的是合众国的那一套,讲求‘即时化、在途管理’,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全过程中我们建设了多条补给网络,覆盖公路以及空投补给,而在战争后期,全部转为海运以及空运。

  我们给予了一线作战部队指挥官极大的后勤申请和调配权,并且也强调各级维修单位,能将受损装备以最快速度重返战场。”

  要是换做别人敢这么指责苏尔里亚的部队,哈菲兹司令早就开喷甚至动手了,就像在耐凡特召开的那次战时紧急会议一样。

  但开口的是陆凛,那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召开的会议,而另一方面他也看出来了,马斯尔和哈希姆是指望不上,能帮苏尔里亚夺回大马士革的,靠谱的盟友也只有双志了。

  陆凛示意阿尔及利亚的布迈丁总理继续往下说,后者报友善地回应。

  “再说作战指挥,”布迈丁总理接着自己的话题:“我们的军队普遍存在指挥体系僵化,指令传达过慢的问题,即便是前线的排长,等待作战命令也等从师部一级一级下达,而相较于锡安,他们的地面部队甚至有着能够呼叫空军支援的权限,这就是差距!”

  “说的没错,”约瑟夫身体前倾,盯着哈菲兹说道:“而且我完全搞不清楚,为什么我们送到前线的坦克飞机就这么被消耗掉了?我们的坦克驾驶员,从头到尾都在顶着反坦克导弹往前冲!就算是遇到了新武器,难道不该是在首次接触时就更改战术策略的问题吗?”

  哈菲兹司令的脸色不好看:“可是我们也取得了成果,战争初期,我们将去年的停火线向前推进了80公里!”

  “那你要不要看看,这80公里的路上,留下了多少坦克的残骸?”约瑟夫毫不客气地回怼道:“在这方面我觉得你不如请教一下双志的阿米尔中将,他在机动战术和突袭上才是真正的大师!”

  一下子,其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陆凛身上。

  作为一个打满全场、彻底粉碎锡安在阿尔伊拉格布局的将军,他在这些阿拉伯高层眼里,就是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陆凛咳嗽了一声:“关于如何对付锡安的新装备体系,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

  他接着提出了一系列实战对策,例如“装甲兵战术彻底告别大纵深作战理论,不能轻易迷信坦克冲锋”、“升级电子战与防空体系,重视电子对抗,并建立综合防空系统”等概念。

  同时他还传授了许多细节,就比如坦克绝不能脱离步兵单独行动,设立“清扫反坦克小组”,为坦克提供掩护;

  坦克的作战思路从使用装甲硬抗,改为缩头点射,能够大大减少被反坦克导弹锁定的概率;

  针对锡安的反辐射导弹,采取“开关”战术,能使雷达失效等等。

  这些战场上的细节,其实参与战争的将领都有所体会,但如何反制却在脑子里只是一个雏形。

  而陆凛就是让这些想法具体落地,并且给出的解决方案比他们想的更细致全面。

  “后勤是现代战争的核心,”陆凛强调:“现代战争既是速胜战,也是消耗战,光靠庞大的武器数量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这点,我觉得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在国内建立军工体系,即便我们现在的基础几乎为零,但该做也得做.有一句老话说的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点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句话说的好啊。”布迈丁总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约瑟夫更是在心里默默记下,他觉得这句话很有深度,以后演讲说不定用得上。

  陆凛继续道:“第二是装备标准化与简化,我们现在手里兼具安特、合众国和欧系武器,后勤补给极为复杂,我们应该对装备体系进行简化,提高通用性。”

  这话其实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他手下部队就是美、苏、英三国混编,其中不少是战时缴获或援助来的,但他一直没舍得扔

  这个问题使得哈菲兹司令的神色稍稍缓:“苏尔里亚其实已有成熟的军工体系,能够自行生产陆军、防空系统乃至空军的装备,例如T-55,米格战机还有SA系列防空导弹只不过只能支撑非战时的消耗。”

  苏尔里亚和安特之间一直处于密切合作的状态,安特为了巩固在中东的影响力,援助苏尔里亚建立了多个中央维修厂以及武器生产线,让苏尔里亚的军工一度成为阿拉伯国家中最扎实的国家。

  两国合作最密切时,安特派了大量技术顾问和工程师常驻,培训了成千的本地技术人员。

  也正因如此,第三次中东战争输得那么惨,才更让人难以接受。

  陆凛心里清楚,重点还在后面:“同时我们还存在着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欠缺协同作战能力。”

  “在西线和南线,马斯尔和苏尔里亚之间的配合令人遗憾。我们本来有机会夺回西奈、夺回大马士革,甚至推进到特拉维夫!

  但是我们并没有做到,因为在开战初期,各个国家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就不是一致的!”

  哈菲兹插嘴:“这个问题现在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已经把怯战的蠢货踢了出去,剩下的都是愿意和痛扁锡安的好伙计!”

  “不,”陆凛盯着哈菲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想要打败锡安,就必须建立真正的阿拉伯联合统一战线!

  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实体——设立统一的联合指挥部,实现情报实时无缝共享,将各国最精锐的部队整合起来,组成一支真正能由联合指挥部直接调遣的盟军!”

  话题到这里基本就算挑明了。

  阿尔伊拉格的科佐涅,问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这支部队,将由谁来领导?”

  “我。”陆凛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尽管大家早有预料,但真听到他说出口,所有人心里还是咯噔一下。

  因为这等于是在要求各国交出部分军权。

  换别人根本不可能,但说这话的是陆凛——一个在阿尔伊拉格放弃夹击幼发拉底后仍选择进攻、最终拿下加纳姆的狠人。

  算上努科希尔、谢尔盖德、加纳姆,和库尔德联军进攻,他已经对锡安连胜四场。

  说来讽刺,他这一年多的战绩,碾压了过去二十年所有阿拉伯国家对抗锡安的总和。

  沉寂片刻后,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是哈希姆的新国王塔里克。

  “阿米尔将军说得对!”塔里克国王几乎立刻起身,当即就表示支持:“过去那种各自为战的方式该结束了!哈希姆王国愿意全力支持中将的这个提议,我们可以提供军队,并愿意将指挥权交由联合司令部统一协调!”

  哈希姆选择彻底倒向双志,在他看来,这是他一直等待的站队机会。

  “没错,我们阿拉伯的兄弟早就该团结在一起了!”苏尔里亚的约瑟夫一拍大腿,大声附和:“整天吵来吵去有什么用?不如把力量攥成一个拳头打出去!我,穆阿迈尔,愿意将苏尔里亚的志愿旅和装甲营交给阿米尔中将指挥!我相信他的能力!”

  紧接着,阿尔及利亚、克尔维特等国的代表也纷纷出声表示赞同。

  他们有的军力不强,有的或许地缘太远,但他们的确看到了能击败锡安的希望。

  纵使局势艰难,仍有人闪着光。

  这下压力完全来到了阿尔伊拉格和苏尔里亚这边。

  阿尔伊拉格的科佐涅如坐针毡,他现在的处境很尴尬。

  明明是胜利的一方,但结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双志控制了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地区,至今没有归还的意思。

  但作为阿拉伯世界的一员,又是坚定的反锡安口号喊得最响的国家之一,他绝不能公开反对联合。

  现在“阿米尔”这个名字在阿尔伊拉格的军队内,有着一种魔力。

  既尊敬,又有些畏惧。

  敬在他击败那些锡安的强敌,畏在他敢公然击毙复兴党的副秘书长,对盟友也毫不手软。

  科佐涅左思右想,终于艰难地开口:“阿尔伊拉格原则上支持联合指挥部的构想。为了阿拉伯的共同事业,我们愿意提供机械化部队,并接受统一调遣。”

  他顿了顿,特别强调道:“但是,我们必须签署详细的协议!明确这支部队的.呃,最终归属权问题!”

  陆凛听的有点想笑,这么怕自己抢你们的部队呢?

  “放心,”他给了颗定心丸,“具体协议后面逐一落实。不只是阿尔伊拉格,所有国家都一样。”

  塔里克国王原本还想举手,干脆直接全送给阿米尔将军,因为他们本来就没多少部队。

  但转念一想,自己这么做就有点用力过猛了,有点太谄媚了。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苏尔里亚的哈菲兹司令身上。

  这老头(其实只有四十岁)对自己的军队有着极强的掌控欲,视其为维持国内统治和个人权势的根本。

  即便经历了惨败,让他交出兵权,也不太可能。

  果然,哈菲兹摇了摇头:“苏尔里亚要保留部队的指挥权,虽然我们也支持联合指挥的构想,但是我们也得保卫苏尔里亚的土地和人民。”

  其余国家的领导人暗暗腹诽,难道我们就不需要吗?

  可随后哈菲兹的话锋一转:“但是我同意建立并加入情报共享网络,实现实时信息互通,在重大战略行动上,阿拉伯各国进行协同和配合。”

  这还真是又菜又爱玩啊。

  陆凛对此并不意外,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推动吧。

  他点了点头:“情报共享和战略协同也是联合的第一步,这很重要,感谢苏尔里亚的支持。”

  “愿真主保佑我们,下一次,胜利将属于阿拉伯。”

  一旁的那依夫上将悄悄松了口气,心想最难的一关终于是过去了。

  会议后半段进入战术交流和细节磋商,双志还安排各国领导人多留几天,参观部队和武器装备。

  ————

  几天后,利雅得机场。

  王室亲自安排送别各国领导人,登机时,这些强人们的脸上都写着不同的情绪,振奋、凝重或深思,紧接着陆续离开了双志。

  轮到送别阿尔及利亚的布迈丁总理时,这位经历过大起大落,最终站在权力巅峰的男人,走向陆凛,用力握住他的手。

  他语气中带着罕见地郑重:“中将,我们把胜利的希望,都压在你的身上了。”

  陆凛也用力回握布迈丁的手,声音沉稳而坚定:“我们会一起迎接胜利的清晨的。”

  布迈丁总理总理笑了:“那到时候一定要来阿尔及尔坐坐,我请你喝薄荷茶——那么,特拉维夫见。”

  阿拉伯国家都有种特别的安特情节,不论是军事还是文学,都对他们影响很深。

  陆凛在联合国大会上怒怼希尔伯特的那句话,这两天已经变成了流行符号,被阿拉伯军官时常挂在嘴边。

  陆凛点头:“特拉维夫见。”

第137章 订婚仪式(一)

  “以国王陛下为首的苏德里派,看来是真要对我们动手了。”

  一间装饰着传统波斯壁毯、点着沉香的贵宾套房,几位双志的大人物在此聚首。

  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乌木香和一丝未散尽的咖啡味,从套房的窗户看去,外面正是一间赛马场。

  不过此时屋内的几人都没心情欣赏赛马比赛,笼罩在他们头顶的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最近军队和国民警卫队的大规模调动,让他们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这不再是寻常的权力摩擦,而是苏德里派系准备掀桌子了。

  首先开口的是塔拉勒中将,他狠狠掐灭了烟:“妈的,直接从我的部队里抽骨干,连演都不演了!他们抽走的都是我手底下那些训练最好、打过仗的老兵,全都调去给那个阿米尔!这明摆着是抽我的筋,拆了我的台!”

  他是阿米尔以前的老上司、泰布克区高官,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里指挥西线部队支援过哈希姆,是个硬邦邦的实权派。

  接着发言的是姆尔塞德亲王,语气略有焦躁:“我这里也一样,手底下好几个关键的位置被平行调动,这是想把我们的人一点点挪开,好削弱我对警卫队的掌控。”

  姆尔塞德亲王是开国皇帝的第七子,他是双志的国民警卫队司令,代表着沙马尔部落利益。

  作为双志三大暴力机构之一的“国民警卫队”,早年间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沙马尔的部落兵源建立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姆尔塞德亲王对这支警卫队有着极高的掌控力。

  如果要给双志的亲王排一个等级的话,姆尔塞德亲王是和穆罕穆德一个级别的“怪物”亲王。

  他们都是背后的庞大的利益集团推出来的话事人。

  “他们的目的还不清楚吗?”

  一个来自内志酋长联盟的部落长老接下话题,语气中带着不满:“苏德里一派日渐壮大,‘兄终弟及’的制度眼看就要拦着他们一直掌权了!他们这是想一脚踢开我们所有人,独吞一切!

  别忘了,当年要不是我们各部族联合支持,哪有今天的双志?现在石油冒出来了,钱都流进他们阿勒沙特家族的腰包,我们曾经付出的一切,倒快被他们忘光了!”

  最后说话的是谢赫家的亲王,麦地那学术派的领袖,在宗教基金和经学院里影响力很大,他的语气严肃:“苏德里派的问题,不止是对财富和权利的贪婪,他们正毫无顾忌地拥抱合众国,从武器到文化,让西方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像沙暴一样侵蚀我们的国家。

首节 上一节 95/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