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暴君 第90节

  这两天外交部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苏尔里亚那边他们说不动,所以寄希望于我们,希望大家能坐下来跟锡安和谈。”

  “那你们是怎么做的?”

  “安抚,除了安抚我们还能做什么,再者说我们有什么必须帮助马斯尔的理由吗?就不说别人,教会是肯定乐意对马斯尔落井下石的。”

  “你说呢?”苏莱曼亲王饶有兴趣地看向自己的大侄子。

  “我们不能给锡安任何喘息的机会,这样的错误我们已经犯了两次,绝不能再犯第三次。”陆凛坚决主战。

  “穆迪,你儿子是有点哈立德的意思。”较为年长的哈特利亲王哈哈笑道。

  “想成为安拉之剑,他还是早了些,”穆罕穆德亲王看了眼自己的儿子,开起玩笑:“但是做个塔里克·本·齐亚德还是可以的,至少烧船决战的魄力是有了。”

  塔里克·本·齐亚德是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时期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曾率12000柏柏尔士兵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登陆后立即焚烧所有船只,最终击溃了西哥特国王罗德里克的5万大军。

  话题兜兜转转又转回了战争上,陆凛道:“这场战争最大的问题就出出在马斯尔的身上,临阵换帅,延误战机,要不然也不至于输的那么惨。”

  苏莱曼亲王饶有兴趣道:“看上去你对那位新上任的杜勒瓦总统意见很大啊。”

  “他自己犯下了愚蠢的行为,却要让他的国家和盟友埋单。”陆凛毫不客气道:“如果让我见到他,说不定会给他来上一个大逼兜。”

  “那哈希姆呢?”

  当这个名字被提起的时候,所有人沉默了。

  如果说愚蠢是最难原谅的过错,那比起愚蠢,“背叛”显然是更加令人无法接受的罪责。

  陆凛摸向腰间的枪套:“那我也许会忍不住毙了他。”

第129章 “特拉维夫见”

  11月9号,合众国,纽约。

  陆凛一下飞机就看到了合众国的外交部长,克林顿·福德,英俊的老帅哥迎了上来,与穆罕穆德亲王亲切寒暄。

  上了车以后,克林顿部长透露消息:“马斯尔准似乎备向锡安讲和了,尽管这十分不雅。”

  “这可真是出人意料。”陆凛有些惊讶。

  “但也在情理之中,”克林顿部长给打开了一盒特供的香烟,三人在车里点上,部长吸了一口接着说道:“毕竟对于马斯尔而言,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际了,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谁知道呢?”克林顿部长耸了耸肩:“不过只要是代价,就没什么是不能承受的。”

  一行人很快来到联合国总部,经过一系列的安检许可,终于抵达了大会厅。

  上午十点,联合国大会正式召开,主席照例宣讲开幕词,以及这次大会将要讨论的议题,不过任谁都能看出老人眼中无奈又复杂的神色。

  “关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立即停火及战后秩序安排的紧急决议,联合国经过讨论,安排如下”

  接下来就是冗长的陈述环节,联合国照例秉持着和平与稳定第一的观念,订下基调。

  首先,联合国要求所有交战方决议通过后实现全面停火,军事脱离接触;

  要求锡安撤回第三次中东战争(1387年3月1日)之前的停火线,将部队从开罗以及大马士革撤离,归还被侵占的土地;

  呼吁阿拉伯产油国解除对中立国的石油禁运,但支持对“持续军援锡安的国家”实施制裁;

  而令陆凛有些意外的是,还有一项决议居然和双志有关——就是撤出被侵占的阿尔伊拉格土地,联合国否认双志对加纳姆以及新成立“努尔”区的合法性。

  他看向阿尔伊拉格的席位,西装革履的科佐涅坐的笔直。

  陆凛只觉得有些滑稽,一方面是加纳姆的人民不认阿尔伊拉格,另一方面复兴党又不知道该怎么和双志开这个口,所以只好让联合国替自己发言。

  这件事但凡加纳姆的百姓表示同意,一切都没那么难办。

  他翻了个白眼,而且有些人真是忘了,是谁替他们解决的库尔德人的麻烦。

  在陈述完基本论调之后,就是各国领导人开始接连发言。

  按照顺序,阿拉伯这边仍是马斯尔第一个发表讲话,只见杜勒瓦总统起身,声音低沉:“马斯尔从来都是希望以外交的手段进行协商,我们相信联合国的公平公正,并愿意遵守联合国的决议。

  但是锡安却践踏了我们这份诚意,在开战初期,我们横渡苏伊士运河后并未选择继续长驱直入,而是选择坐下和谈,也正是出于马斯尔的外交政策考量,我们不怕打仗,也不畏惧打仗”

  今天的杜勒瓦总统一身从上到下都是黑的,因为肤色较深,显得他很肃穆。

  “虽然事已至此,但我们依然决定拥护联合国的决议,并希望所有成员国进行监督,锡安的部队从开罗撤军,并归还西奈半岛的土地。”

  说完这些话以后,他就一屁股坐了下去,像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紧接着苏尔里亚的哈菲兹司令也起身表态:“我们也选择遵从联合国的决议,但如果锡安还像上一次那样视联合国协议为粪土,我们将拒绝释放被围困的210师。”

  阿尔及利亚代表:“我们选择拥护联合国的决议。”

  再后面就是阿尔伊拉格、利尔维亚以及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就连哈希姆也选择了支持。

  而在后者发言的时候,陆凛眯起眼睛,将那位赛梯斯国王的身影记在了心底。

  “双志阿拉伯王国(全名),也表示同意。”

  穆罕穆德亲王发言,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站在了一同阵线上。

  待所有国家发言完毕,联合国主席将目光投向端坐着的希尔伯特,问道:“那么锡安的代表,你们是否同意停火,并履行联合国的决议?”

  “锡安也同意停火,但我们希望的是有条件停火。”

  希尔伯特总理的声音响彻在大会厅,气氛陡然变冷,联合国主席眯起眼睛询问:“那就让大家听听你有什么条件吧。”

  希尔伯特缓缓起身,整理西装,在成百上千名国家代表前说道:

  “首先请允许我阐述一项事实,这次的战争是阿拉伯国家率先发起的,他们选择在锡安人最为神圣的‘赎罪日’这天发起突然袭击,旨在将锡安从中东的地图上彻底抹除。

  先生们,哪有正当防卫,还要反过来被当成施暴者的道理?

  我还记得当天我正在组织孩子们的赎罪日祷告,紧接着阿拉伯人的空袭就撕裂了特拉维夫上空的宁静。”

  希尔伯特转身看向阿拉伯的代表,微微扬起下巴,脸上没有丝毫畏惧的神色,转回来继续道:

  “国际社会总说‘土地换和平’,但真正的和平,需要的是制度保障,而不只是地理让步。

  我们的要求很简单,第一,立即释放被围困的210师,第二,终止针对锡安的石油禁运与经济封锁,第三,承认锡安教会在阿拉伯国家的合法地位,第四,在国际监督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希尔伯特目光严肃:“我觉得这些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还是说有些人根本不愿接受一个平等的锡安邻居。”

  会场里安静了几秒。

  见无人发言,杜勒瓦总统将麦克风靠进自己的嘴边:“那我想请问,如果我们认可了锡安的条件,锡安是否愿意接受联合国的监督,从被侵占的土地上撤军?”

  “当然。”希尔伯特回答道:“锡安愿意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归还部分土地,其中包括哈希姆河东岸,苏尔里亚北境大部分区域,以及阿尔伊拉格幼发拉底河以西,当然,相对应的,我们的143和166装甲师也将从开罗撤军。”

  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已经脱离锡安掌控的状态,陆凛看见哈希姆的那个赛提斯国王换了个坐姿,看上去相当惬意。

  “那其他的呢?”

  “锡安需要一定的缓冲地区,我们不能允许从戈兰高地,直接架设榴弹炮轰击锡安领土的事情再度发生。”希尔伯特结束了陈词。

  阿拉伯方面的代表以及其他的成员国纷纷开始了各自的讨论,不过这份明显缺乏诚意的价码,很显然难以得到大多数的人认可。

  大概过去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杜勒瓦作为阿拉伯方面的代表发言:“这些要求我们难以答应。”

  “这就很遗憾了,阿拉伯的各位。”希尔伯特将傲慢很好地掩饰起来,以惋惜地口吻回答道:“锡安从未渴望战争,我们只想要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但诸位似乎更热衷于将部队送上战场,而不是倾向于谈判.”

  看着那些饱含愤怒的面孔,希尔伯特内心充满冷笑与不屑。

  看着踌躇不定的阿拉伯各国,赛里斯的代表摇了摇头:“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要靠拳头说话的。”

  “是啊,不过幸好我们提前拼出来了。”他的同事面露复杂之色:“要不然现在的阿拉伯,何尝不是当年的赛里斯呢?”

  赛里斯的代表陷入回忆,那时的赛里斯正逢火红的年代,处处透着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凭借着一腔热血,硬生生改天换地。

  可现在的阿拉伯净是些腐朽的王公贵族与短视的军阀政客,腐朽的旧木难以孕育出新芽。

  “那就打。”

  一道年轻的声音突兀地出现在了大会厅,以至于所有的喧嚣都在此刻消失,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双志席位上那道身影。

  “那就打,打到你们把吃下去的全吐出来,打到你们的坦克变成废铁,打到你们的飞行员再也不敢起飞,打到你们的国旗在战火中化为飞灰!”

  希尔伯特总理也不例外,他盯着陆凛看了许久,随后道:“你就是阿米尔·本·穆罕穆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叫你爹干什么?我没你这么老的儿子。”

  陆凛直接用的撒克逊语,全场顿时一片哗然,就连联合国主席手里的锤子都抖了一下。

  老头有些埋怨地看向他,虽然大家都理解你说的这个意思。

  但你这也太糙了!

  希尔伯特的面皮也跟着抖了一下,他也很少这么被人贴脸开大,他转头看向其他阿拉伯各国代表,言语中带着赤裸裸的威胁:“这么说你们也都同意了?”

  穆罕穆德亲王的声音沉稳有力:“他的意思,就是双志的意思。”

  马斯尔的杜勒瓦总统刚准备发言,就被苏尔里亚的哈菲兹司令打断了:“打!既然你们拒绝归还大马士革,那我们当然也将使用武力夺回我们的土地!”

  杜勒瓦只好悻悻闭麦。

  穿着经典金色长袍,头戴贝都因头巾的与瑟夫上尉眼中仿佛闪着光:“打!必须把锡安人全部赶下海!”

  阿拉法特代表:“我们拒绝不包含回归权的协议!”

  阿尔及利亚的代表:“至少他还从未战败在锡安人手里一次。”

  阿尔伊拉格:“虽然.呃,但算我们一个。”

  于是阿拉伯国家自此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除了马斯尔和哈希姆,其余国家云集响应。

  “很好,”希尔伯特总理看着被点燃战意的阿拉伯盟国,冷冷点头:“那就让我们战场上见吧。”

  陆凛毫不客气地回怼:“那就特拉维夫见——我会亲自开着坦克去拜访你的。”

  希尔伯特顿时被噎了一下,这句话对应了当年罗科索夫元帅的“普罗森尼亚见”。

  也在暗讽他们现在的行径与当年的普洛森别无二致。

  希尔伯特盯着陆凛看了好一会儿,最后缓缓说道:“那我就期待你的表现了。”

  说罢,他便起身离开了会场。

第130章 痛扁叛徒!

  随着锡安代表的离席,会场里顿时迎来了轩然大波,这也宣告着锡安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谈判彻底破裂。

  嘈杂迷茫质疑乃至敬畏的声音和目光扫过陆凛,刚才的几句话他的确是骂爽了,因为血液流动加快,让他肩膀上的伤还有点隐隐作痛。

  “砰!砰!砰!”

  “休会,暂时休会!”

  主席连敲三下木槌。

  中场休息,人群开始离席。

  陆凛看见了起身朝着门口走去的赛梯斯国王,便混在人群中跟了上去。

  两名贝都因武士紧随其后,他们原本是王室的“剑术教练”,类似大内侍卫,现在专门派来给陆凛做贴身保镖。

  看着那个泰然自若的背影,陆凛的火气蹭蹭往上窜。

  刚才所有支持继续进攻锡安的阿拉伯国家中,只有马斯尔和哈希姆选择了沉默。

首节 上一节 90/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