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暴君 第121节

  铺天盖地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阿尔伊拉格的进攻队列,暴雨此刻不再是他们的掩护,炮手卡西姆几乎是在盲射。

  无奈之下,扎菲尔只能探出上半身,通过望远镜这种最传统的方式进行校准。

  他看见好多其他车组的车长,做出了和他相同的举措。

  “一点钟方向!我看到了炮口的火焰,可能是坦克!”扎菲尔努力抹开望远镜上的雨水,大声报出目标。

  “看不到!雨太大了!”

  “概略射击!压制它!”

  T-62的滑膛炮发出怒吼,后坐力让整个车体一震。

  然而他们是在低打高,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车组都有掩体可以躲避,一辆T-62试图加速冲击,刚冲出不到二十米,它的炮塔正面就猛地爆出一团耀眼的火光。

  一枚不知从何处射来反坦克导弹精准地钻透了它的装甲,紧接着引爆了炮塔内的炮弹,殉爆让这辆坦克瞬间变成了燃烧的铁棺材。

  看到这一幕的扎菲尔感到一阵寒意。

  他们现在就像一群陷入泥浆的活靶子。

  “车长!我看见他们的坦克在动!他们在打缩点!”卡西姆突然惊叫道。

  扎菲尔一愣,在这种环境下缩点?

  怎么可能?

  坦克的履带会把泥土刨出两道深沟,然后重量会把坦克压死在沟里!

  但是,当他透过望远镜看去,果然看到远处坡地上,一辆百夫长正在利用斜坡,进行缩点射击。

  对方只露出小小的炮塔和火炮,开火、然后缓缓缩回、重新上膛以后再出现。

  扎菲尔懵了,难道对方完全不受雨水的影响吗?

  而在对面的阵地上,百夫长的驾驶员大卫熟练地操控档把,让座驾再一次完成前出射击。

  “不得不说,那个阿米尔真是个天才,我现在感觉比在晴天开坦克还要好!”他感慨道。

  “不如你去跟德莱科说说,”炮手取笑道:“这两天,他们工兵都快要累死了!”

  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在他们坦克下方的斜坡上,用铁丝网覆盖了大片的区域,同时还钉上了许多凸出的螺母。

  这些简易的临时抓地板大大增加了坦克的抓地力,让他们能完成缩点射击这样的操作。

  锡安人没有失败的余地,所以他们总是把每个细节都考虑了进去。

  在火炮的精准点射下,阿尔伊拉格的坦克部队彻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正面难以突破,另一方面是泥泞限制了后撤的脚步。

  “该死!”扎菲尔咒骂一声,试图呼叫车后的步兵,“里尔德!我们需要烟雾弹掩护!”

  可他的话并没有得到回应,因为在刚才几轮的炮火袭击中,里尔德所在的步兵班早就全部牺牲了。

  扎菲尔看向整片战场,阿尔伊拉格第10机械化步兵师正在迅速崩溃。

  大量的T-62冒着黑烟,被抛弃在战场上,活着的车组要么躲在车后面,要么手脚并用地往后面跑去。

  而随着正面战场的溃败,对面的锡安也不再满足于收割他们,而是开始离开掩体,对他们发起了凶猛的反冲击和追击。

  ————

  师指挥部,卡西姆少将通过望远镜看着前方战线如融化在雨中的雪花迅速消融,看着那些T-62变成一堆堆燃烧的废铁,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凉透了,拿着望远镜的手抑制不住地颤抖。

  他知道因为自己的豪赌,而赔上了整个第10师的主力部队,甚至有可能牵连到整个盟军。

  “这下彻底完了。”

  他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宛若等待审判的罪犯。

第168章 暴怒的阿米尔

  当总司令部得知了战败的消息后,伊卜拉欣被气得想笑:“至少他们在打了败仗以后,还知道跟我们说一声,不是么?”

  卡西姆少将犯下的错误显然不止战败这么简单。

  首先他违抗了军令,司令部给他下达的命令是“阻击敌军进攻”,而他却将其进行了曲解,这是对最高指挥官命令的公然违抗。

  其次是渎职与滥用职权,他为了给自己和部队争取荣誉,而置战役全局于无物,这是严重的渎职。

  第三是鲁莽冒进与判断严重失误,他作为高级指挥官,低估了天气与环境对己方装甲部队造成的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低估了敌人的准备程度和应变能力,这证明了,卡西姆少将缺乏担任该职位所需的基本战术素养和审慎态度。

  而最后一项,就是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造成的后果难以估量。

  正常情况下,不管是哪一项,都是足以被革职或枪毙的罪责。

  但这里是阿拉伯,这些骚操作要是不出现个几回,反而好像还显得不正常了?

  不过好在锡安人在击溃了阿尔伊拉格的主力部队后,似乎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泥泞同样限制了他们的脚步,让他们不得不考虑等到天气放晴以后,再继续发起进攻。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堵上阿尔伊拉格的这个缺口,”陆凛揉了揉疲惫的眉心:“让后方的第十二机步师先顶上,不能纵容锡安趁虚而入,威胁到我们的整个侧翼。”

  法赫德提出了一个问题:“但第十二机步师算是重型师,过来肯定需要不短的时间。”

  “不如用障眼法吧。”伊卜拉欣提议:“虽然现在阵地空虚,但是我们在阵地上储备了不少的伪装器材,现在或许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合众国当初运送物资的时候,还给了他们不少的充气坦克,虽然不是T系列的,但是大雨天能见度低,也能装装样子。

  “现在也只能这么办了。”

  陆凛没有过多犹豫,吩咐道:“立刻在原有阵地后方,大规模搭建空的防水帐篷,并利用充气坦克伪装装甲部队,令炊事单位在安全区域加倍开设炊事点,增加炊烟数量,同时让无线电通讯保持活跃”

  通讯兵立刻将指挥部的命令同步到了南楔阵地,法赫德低声道:“希望能骗过他们几天时间。”

  剩下的只能看,运气是不是站在他们这边了。

  陆凛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接下来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处置犯下大错的卡西姆少将。

  ————

  特拉维夫,锡安总参谋部。

  距离阿尔伊拉格发动进攻已过去八小时,总参谋长耶沙维申大将接到了前线传来的战况汇总。

  然而一众锡安的高层指挥官,此时心里想的都是——“对面不会是在演我们吧?”

  耶沙维申沉吟片刻:“难道阿米尔是准备借我们的手,削弱不听话的盟友?”

  摩达司令也给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或许他是想趁我们的注意力被北面的加利利平原牵制的时候,发起一次突袭行动。”

  总参谋长拉扎斯反驳道:“不可能,如果是要发起突袭的话,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主力部队呢?”

  摩达司令神色有些不愉:“那你有什么高见?”

  “呃”拉扎斯其实也猜不出动机,但还是尝试说出了一种可能:“也许是那个阿米尔是想要测试我军在恶劣天气下的反应速度和防御强度.虽然代价大了点。”

  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主要是这次的冲突实在是太一反常理了,压根不像是战争初期阿拉伯联军那种高效、强悍的作战风格,充满了意外和.鲁莽。

  就在这时,空军司令戈罗迪什上将嘟哝一句:“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阿尔伊拉格那帮家伙自己犯蠢,想抢功劳,结果一头撞在我们枪口上了?”

  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一下。

  所有高级将领面面相觑,这个想法虽然极度不符合军事逻辑,但好像又很特么有阿拉伯人的风格啊!

  在过去历次的中东战争中,这种因内部争功、协调不力而导致的灾难性失败,在阿拉伯联军内部可没少发生。

  所有人议论纷纷,最后就连耶沙维申大将也不禁承认道:“这种可能性虽小,但确实也是存在的。”

  这位锡安总司令此刻的确心动了。

  如果格罗迪特的猜测是真的,那眼前就是一个巨大的获胜机会。

  一个师的缺口就摆在他们的眼前,只要能从这个缺口乘虚而入,他们就能动摇整个战役布局,甚至令加利利乃至雅穆克河谷的双志部队被迫撤军,让阿拉伯军队此前取得的优势彻底清零。

  这时,前线指挥这次防御战的旅长,埃兰准将的电话接了进了指挥部:“大将阁下,我军已成功击溃敌军装甲先锋,我认为这是一个扩大战果的好时机!”

  “先不要着急,在这种天气里,我们比阿拉伯人强不了多少,”耶沙维申大将冷静下来,他下令道:“埃兰,你部先原地巩固阵地,加强警戒。我会派出侦察部队探明敌军后方的情况,在此之前,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擅自推进!”

  埃兰准将:“明白。”

  ————

  时间稍稍往前推一点,阿尔伊拉格阵地上,负责后勤的哈迪中校接到了前线溃败的消息,以及联军总司令部的紧急命令。

  “是的,明白我们会迅速部署伪装。”他的身板迅速立正:“保证会不惜一切代价,坚守至援军抵达!”

  收到命令后的哈迪中校立刻行动起来,目前营地还剩近千后勤人员,他立刻就组织人手开始布置充气坦克。

  但是没过多久,哈迪中校就接到了军需官的汇报:“长官,现在的天气实在太糟糕了!合众国那些充气坦克被吹的东倒西歪,尤其是炮管子,根本立不直!这看起来太假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哈迪中校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性。

  这时,他的脑子里灵光一现,向着军需官问道:“我们还有多少门能打响的火炮?”

  “呃,十几门?几十门?我不确定!”

  军需官也搞不清楚卡西姆少将带走了多少火炮,“但我敢肯定的是,我们的炮弹不多了。”

  “谁说我要拿这些炮弹射对面的?”

  哈迪中校赶忙催促道:“快!去把这些炮集中到二线阵地!然后把师属宣传队那套录音设备,和大功率战场扩音系统给我拉过来!”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双志在阿尔伊拉格的每场战斗都被各国军官当作教材反复学习,其中在谢尔盖德,伊卜拉欣参谋长曾用过战场的扩音设备,瓦解了锡安人的士气。

  而哈迪中校正是准备学习这个战术,给锡安人来个二十四小时的“炮火轮播”!

  在了解了中校的计划后,军需官恍然大悟,立刻准备去了。

  大功率扩音设备并不罕见,在师一级的军队中都有列装。

  哈迪中校抬起头,看向阴雨连绵的天空,心道:

  真主保佑,希望这个战术能奏效。

  ————

  就在耶沙维申大将下达了侦察命令后,锡安的伊泰中尉驾驶着他的幻影III,从拉马特大卫空军基地迅速起飞,前往哈希姆河沿岸的指定区域。

  期间他一直保持超低空飞行规避雷达,在接近目标区域时猛然拉起,进行短暂的高速观察。

  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地面上模糊一片,再加上天色很暗,用肉眼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但其实飞行员还有别的办法判断地面上敌军的规模的,例如无线电信号强度,利用照明弹看地面上的反光、巡逻车辆的密集情况等等。

  而就在这时,伊泰的耳机里传来一阵逐渐放大、几乎连成一片的隆隆炮声!

  这炮声的猛烈程度,让他感觉脚底的甲板都在震颤。

  “总部,这里是‘天鹰’,”伊泰报告,同时背景里清晰的炮声也通过无线电传回了特拉维夫,“敌军阵地后方炮火异常猛烈,我正在尝试观测……”

  特拉维夫总参谋部里,耶沙维申和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无线电里传来的炮声。

  耶沙维申走到地图前,立刻对着话筒询问:“伊泰,报告你的位置!”

  伊泰的汇报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和隐约的炮声。

  摩达司令通过经验判断:“这种密度和持续性的炮火,至少是三个满编炮兵营,甚至可能是一个加强的重炮旅在进行效力射。”

  这番论断立刻在室内引起了共鸣,其他将领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和“险些中计”的复杂表情。

  “这是那个阿米尔的诡计!”摩达司令断言道,试图为这场诡异的胜利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总参谋长拉扎斯撇了他一眼,随后开口:“看来戈罗迪什的猜测过于乐观了。阿拉伯人并非鲁莽蠢货,他们果然预留了强大的预备炮兵。如果我们刚才贸然投入装甲部队追击,整个先锋现在恐怕正暴露在对方预设的炮兵杀伤区里,后果不堪设想。”

首节 上一节 121/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