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暴君 第104节

  “另外,将军,”艾哈迈德眼神闪烁:“虽然您不再是我们总督,但您永远是我们效忠的对象。苏美尔‘瓦塔尼’部队,依旧将听从您的调遣.”

  陆凛张大了嘴巴,什么希律王!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法赫德急匆匆敬了个礼。

  “将军,紧急军情!哈希姆的塔里克国王在前线河谷视察时,遭遇锡安空袭,已确认身亡。”

  陆凛在脑海中回忆,立刻跟那道在回忆上拉着自己手不松开的身影对上了号。

  一个国家的国王就这么死了?

  对面的艾哈迈德也是满脸震惊。

  “穆罕默德亲王紧急命令,请您即刻返回利雅得!”

  “我知道了,”陆凛看向艾哈迈德:“事态紧急,我就先走一步了。”

  “您先忙,将军。”艾哈迈德起身,朝陆凛郑重地敬了一礼。

  两个小时后,陆凛返回利雅得,一下飞机他都能嗅到空气中凝重的气息。

  国家安全部队的人迅速驾车带着他来到国防部,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穆罕穆德亲王并没有问他四个月来的情况,而是直接切入正题。

  “阿拉伯国家与锡安打到现在,还从未出现一国君主或是领袖死于前线的情况,就连联合国也被搞得焦头烂额,现在的哈希姆内部民怨沸腾,抗击锡安的呼声前所未有的高涨。”

  亲王面色冷峻:“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死战,已经是无法避免了。”

  “说句实话,”陆凛没把话说的太难听:“哈希姆的胜算不大。”

  穆罕穆德亲王盯着陆凛,目光如炬。

  “.怎么了?”

  “如果,是你来打锡安呢?”

  陆凛以为自己听错了。

  现在的战线可是在哈希姆境内,这意味着要将哈希姆全境的城市还有公路向他敞开,现实中可不会有哪个阿拉伯国家这么做——因为做过的已经没了。

  “他们就不怕引狼入室?”

  “这就是声望的力量,”穆罕穆德亲王回答道:“你在解放了加纳姆之后,并没有强占这片地区,反而是帮助其战后重新修建,还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撤军,这些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看在眼里。

  就在刚才,哈希姆的王室正式向我们发出请求,希望我们能派兵支援,并且国内的军队交由你来调遣。”

  沉默在空气中蔓延了片刻。

  咚,咚,咚——

  陆凛感觉有某种沉睡的火焰在自己体内苏醒了,随后迅速蔓延,越烧越旺。

  他的理智依旧冷静,但是内心已经被寸寸点燃。

  穆罕穆德亲王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到你出马的时候了。”

第146章 春季攻势计划(一)

  第二次阿拉伯国家的统战会议很快就在利雅得再次召开。

  苏尔里亚与锡安在腓尼基境内的冲突,以及哈希姆塔里克国王的遭遇,都让阿拉伯国家精神紧绷。

  在王宫的会客厅内,陆凛先是会见了阿尔及利亚的布迈丁总理,这位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老人曾领导过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抗击过五十万法兰西士兵,在担任总理之前,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总参谋。

  “没想到四个月就再次见面了,阿米尔中将,”布迈丁总理与陆凛握手,笑道:“我还以为我们下次见面是在特拉维夫呢。”

  这是两人上次见面告别的时候,陆凛曾说过“特拉维夫见”。

  “用不了多久了,总理阁下,”陆凛也笑着回应:“去年与锡安装甲部队的交手就让我摸清了他们的真实实力,五个月的时间或许足够他们损失的装备,但那些珍贵的老兵却是难以补充。

  从哈希姆的边境到特拉维夫,总共也才不到一百公里的距离,顺利的话,一两个月我们就能看到地中海的海平面了。”

  陆凛有意塑造一个强人形象,表现得越笃定,越能给阿拉伯盟友信心。

  而且这也方便他多要一些部队和支援。

  布迈丁拍了拍他的手,叮嘱道:“虽然早有口头约定,但你得做好准备,这场会议问题不会少。大家都不想再看见上次那种场面。”

  马斯尔和苏尔里亚在赎罪日战争后期相互指责,把大半盟友甚至安特都卷入这场骂战的行为,伤透了所有阿拉伯盟友的心。

  不过也好在马斯尔被踢出阿盟,双志借机上位,焕然一新的面貌让大家重拾了一些信心。

  “我明白。”陆凛点头。

  这时门口响起了敲门声,那依夫上将在门口朝陆凛做了一个“走”的手势。

  陆凛对布迈丁总理笑道:“到我们了。”

  ————

  这次来参加会议的人数明显比上次要多,除了各国的领导人以外,还有多出了一群穿着军绿色军服的军官。

  陆凛被安排坐在了靠近主讲的位置,位次仅比穆罕穆德亲王低一个。

  他注意到原本的会议桌也被做了升级,用上了物理沙盘,几乎是对黎凡特地区做到了地形上的完美复刻。

  ——搞得有点像售楼处的沙盘。

  沙姆斯国王正在讲话,陆凛在一旁发呆,随后他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回过神,看见大伯朝自己抬了抬手。

  “到你了。”

  穆罕穆德亲王左右手改变了交叠的顺序,于是身后的双志大臣们纷纷鼓掌,然后带动起现场的鼓掌声。

  陆凛从大伯手里接过指挥棒,沙姆斯国王拍了拍他的肩膀,开玩笑道:“可别丢脸啊。”

  陆凛毕恭毕敬:“感谢陛下的信任。”

  沙姆斯国王也没多说什么,朝着自己的座位走去。

  陆凛环视一圈,开口道:“诸位,虽然刚才陛下已经说过,但我仍是要再次重申,我们聚集于此,不仅仅是为了哀悼一位英勇国王的殉难,更是为了解决一个阿拉伯国家无法忽视的生存问题。

  那就是锡安的‘扩张主义’。

  两年前的战争,锡安以周围阿拉伯国家联合军演为军事借口,同时对周边数个国家展开侵略,最远的部队甚至推到了阿尔伊拉格;

  一周之前,他们又以清除阿拉法特解放组织为借口,入侵腓尼基;

  就在昨天,他们直接对哈希姆境内展开空袭,杀死了正在自己边境视察的塔里克国王。”

  陆凛顿了顿:“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都在告诉我们,锡安视阿拉伯国家的主权于无物,只要他们有能力,就会将我们一个个吞噬掉!因此,这不是一场复仇之战,而是一场阿拉伯民族的生存之战!我们要趁锡安还没从上一次的战争中恢复元气,主动出击,终结锡安的扩张主义!捍卫阿拉伯民族的生存与尊严,解放所有被占领土!”

  他的这番话引来了在场不少人的共鸣,约瑟夫带头鼓掌:“将锡安的杂碎赶下海!兄弟,你说的好哇!”

  别管以后怎么样,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大部分的阿拉伯国家都将“反锡安”视为国策。

  有的是跟锡安有仇,有的是教义上水火不容,还有的两者皆有。

  各国反锡安的程度,区别只在到底是将锡安切成“块”,还是切成“臊子”。

  “这次我们将会摒弃过去各自为战的旧模式,新战略的核心是集中、统一、高效和致命。”

  陆凛将话题转移到了战略上,手中的指挥棒点向哈希姆河谷的东岸:“联军将从哈希姆-锡安大河谷发起进攻,这里是锡安防御的关键节点,突破防线以后,继续北上进攻加利利地区以北的雅穆克河峡谷,顺势收复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黎凡特绝对的制高点,部署炮兵阵地后能轻松覆盖锡安北部的地区,同时南面的大马士革也将暴露在我们的重炮的射程范围之内,收复起来事半功倍。

  而这也是我们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在陆凛看来,黎凡特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位置就是戈兰高地。

  平均超过一千米的海拔远高于周围地带,还自带水源,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巨型瞭望塔和炮兵阵地。

  谁控制了高地,谁就可以用肉眼和雷达观察周边国家,纵深数十公里的军事调动和基础设施,获得极大的情报优势。

  这地方不光是一片领土争议,而是直接关系到多国生死存亡的核心战略资产,任何一方的得失都会根本性地改变地区的军事力量平衡。

  (戈兰高地示意图,距苏尔里亚大马士革不到60公里,)

  所以苏尔里亚那群人当时到底是怎么打的,才能把这么重要的地方给丢了?!

  这时有军官提问到:“为什么在突破大河谷之后,我们不选择继续挺进?特拉维夫距离杰里科的直线也才75公里,我们的坦克只要开足马力,两三个小时就能逼得那群锡安杂碎举手投降!”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陆凛严肃地回答道:“但答案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军事上将会冒着极大的风险,我们的联军一旦离开哈希姆河谷朝着地中海冲刺,整个左翼(南)面将完全暴露在部署于耶路撒冷和中央山脉的锡安守军面前,他们会像刀子一样切过来,攻击我们的主力纵队。”

  陆凛在军事地图上做出示意:

  “同时在通往特拉维夫的路上,属于人口密集的区域,我们的部队需要度过无数的河谷和城镇,每一座桥,每一座路口都将大大拖延我们的进军速度,后勤补给也将成为锡安空军和特种部队的活靶子!”

  “就算我们能打到特拉维夫,”陆凛加重了语气:“锡安北面的军队也会迅速南下,与特拉维夫的守军和预备役对我们形成合围之势,将我们打出去的拳头给牢牢抓住,然后彻底切断、歼灭。”

  他看着在座的这些阿拉伯将领,看到有不少人微微点头,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急功近利是要不得的。

  这时又有人问道:“那后勤补给怎么办?”

  双志是全合众国装备,而阿拉伯国家是全安特装备,两个派系的后勤补给完全不能兼容。

  对此陆凛也给出了回答:“对此我们将建立两套独立的后勤体系,双志将会建立多条从国内直达前线的运输路线,保证各种口径的炮弹、反坦克导弹、坦克零件和油料的运输。而安特的军械体系则是提前在前线进行大量囤积,双志将负责通用的食物、药品和燃料的供应,这样就能避免管理体系的混乱。”

  “另外说到管理,”陆凛补充道:“我需要各联军部队必须派出联络官并入我的联合指挥部,无条件接受我的战略指令。”

  在场的各国军官和领导面面相觑。

  军人无条件接受上级的命令这无可厚非,但是当领导他们的是一位他国将领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心里都会存在芥蒂。

  万一他让我们去送死怎么办?

  陆凛对此冷眼旁观,“无条件服从他的指令”是组成联军的根本条件。

  当然,他不会让这些阿拉伯志愿军去填线当消耗品——一旦变成溃军,反而会拖垮全军士气。

  在他预想中,这些联军属于“低质量部队”,主要任务是巩固阵线、保障后勤安全。

  他也不会下达复杂指令,而是简单明确的“任务指令”,比如:“第X营,在Y地坚守72小时,不许敌人通过你的防区。”

  具体怎么打,由各国指挥自己决定,只要达成目标就行。

  而真正高烈度的战争,则交由陆凛亲手带出来的北部远征军——现在应该叫双志第一集团军了,他们有着最好的装备,经验丰富的老兵,以及对锡安百战百胜的信念。

  这样大家既发挥了各自长处,又避免了弱点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约瑟夫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陆凛:“阿米尔将军,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也相信你的军事才能,但请允许我提出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你如何确保在指挥多国联军时,能够真正做到公平对待每一支部队?毕竟在战场上出现送死的任务并不稀奇,但如果部队认为自己被当成了炮灰,那么再好的战略计划也会在执行中崩溃。

  你打算怎样维持联军的一致士气,让联军真正团结在你的指挥下?”

  会议厅内的空气沉默了片刻。

  陆凛将几个军事单位的标记丢在了沙盘上,连沙姆斯国王都抻着脖子仔细看去。

  “这是‘矛头’,”他指着第一支精锐部队的标记,“由我的北部远征军组成,负责撕开锡安的防线。”

  接着,他移动另一个标记:“这是‘矛身’,双志新军,作为预备队随时填补战线缺口,扩大战果。”

  最后,他推出代表联军的标记:“这是‘盾牌’,由各国联军组成,负责巩固阵地,保障后勤线。”

首节 上一节 104/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