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尸人 第684节

  虽然谭文彬不在这里,但景区这儿少不了帮游客拍照的人,只是……价格比较贵。

  不过,李三江难得在这件事上没说伢儿们乱花钱,他拍了很多张照片。

  年轻人喜欢一个地方,可以想着以后有机会再来。

  但对老人来说,很多地方去了,就是此生最后一次了,哪天身体出个问题,怕是连出远门都难。

  从长城那儿回来后,大家去南门吃了涮羊肉。

  薛亮亮的交流会已经开始了,主要是给那些新选拔出的学生开的,他们不用全程参加,只需要明天去做个经验分享报告。

  李追远没打算自己去,他派林书友去。

  一听到要让自己去面对这么多人做报告,林书友脚指头都开始抓地了。

  李追远倒也没让他赤手空拳上阵,而是在宾馆房间里,拿纸笔给他写起了发言稿。

  主要是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实践,谈一谈如何规避和处理施工过程中遭遇的一些特殊“意外”。

  不能讲得太明显,那就涉及封建迷信了,但也不能讲得太肤浅,毕竟连罗工那种人,也会跟“山神”“河神”唠唠,这是工作所需,再加上,以后去高句丽墓,不大可能完全太平。

  不用多久,一份内容夯实的发言稿就写好了,李追远将它交给了林书友,嘱咐他明日照着这个念就行。

  这时,润生打开门进来,指了指隔壁:“小远,隔壁李大爷房间里,有血腥味。”

  李追远马上跑去隔壁房间,发现太爷正站在洗手池边,仰着头,鼻血“咕嘟咕嘟”往外涌。

  帮太爷用纸堵住鼻孔,可很快鼻血又渗了出来,来得汹涌,似是怎么止都止不住。

  最后折腾了好久,才算停下。

  “呼……”

  李三江躺在床上,不停喘着气。

  “太爷,我之前给你泡的茶,你没喝么?”

  “小远侯,你知道的,你太爷我不太喝得惯茶叶。”

  平日里在家,太爷基本都是喝橘子皮或者藿香叶泡的茶,茶叶很少喝。

  “得喝的,您得注意补水,要不然还得流鼻血。”

  南北气候差异,北方气候更干燥,这些天没少跑景点,再加上吃了涮羊肉,这鼻血就一下子来势汹汹了。

  “行,晓得了,我喝,大不了多撒几泡尿。”

  第二天一早,在李追远的坚持要求下,将他带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路上,李三江不停小声嘀咕:“流个鼻血的事儿,哪里用得着去医院哟。”

  李追远:“京里来都来了,不去医院逛逛,也可惜了,回去也能跟大家伙说道说道。”

  李三江听到这话,马上不再抱怨了。

  润生:“我以后也想带我爷来京里检查一下身子。”

  李三江闻言,腰一下子挺得更直了。

  进医院后,当然不是只简单检查鼻子,李追远安排了一个大检查。

  检查结果连医生都觉得惊奇,尤其是在看见病历单上老人的年龄后,有医生都开始询问李三江的养生秘诀。

  有些检查报告需要过一会儿才能出,李追远让润生陪着李三江去外面坐会儿,他留在这里等。

  这家医院后头,有一个级别很高的疗养院。

  李三江在长椅上坐下,吸了吸鼻子:“嘿,润生侯,那边是不是有卖烤红薯。”

  “嗯。”润生踮脚看了一下,外头路边是有个人推着汽油桶在行进。

  “去给我买两个尝尝。”

  “好嘞。”

  润生去买烤红薯了。

  李三江双手放在膝盖上,轻轻摩擦的同时,好奇地打量四周的环境。

  确实比咱镇上卫生院大啊,瞧瞧这儿,布置得跟花园似的。

  “老哥?”

  一道声音自身后传来。

  李三江扭过头,看见了来人,嘿,居然是前天和自己一起在什刹海抽烟的那位。

  “嘿,老弟!”

  李三江说着掏了掏口袋,将火机递给对方:“对不住了,回来时才发现顺走了你的火机。”

  老者笑着伸手推了回去:“放你那儿吧,家里老伴不准我抽。”

  李三江点点头:“那是,抽烟有害健康。”

  说着,拿出烟盒,掏出两根,一人一根点起。

  “老哥你怎么在这儿?”

  “嗐,还不是我那曾孙子,我就流个鼻血,他就非得硬拉着我来医院做检查,我实在是拗不过他,只能来了,你说就这点小事,咱犯得着特意来这里么,这儿大医院看病多贵啊!”

  “孩子关心你,有孝心嘛。”

  “那确实。”李三江得到了想要的回答,美滋滋地吐出一口烟圈。

  “我昨天复查结果出来了。”

  “咋样?”

  “挺好的,手术效果比医生预想得都要好。”

  “那好啊。”

  “老哥,去我家里坐坐么,下午咱们喝喝茶,再聊聊天,我就住那儿。”

  李三江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笑了笑:“我们乡下可没空着手上门的规矩,老弟,下次吧,下次吧。”

  “都抽了老哥你两次烟了,总得让我请你喝杯茶。”

  “真不方便,我待会儿还得和我曾孙子回去呢,下午还得去军事博物馆来着。”

  “我陪你去吧,正好可以给你做讲解。”

  “不用,我曾孙子熟得很,到哪儿都比专业讲解员讲得好。”

  “肯定没我熟的。”

  这时,李追远拿着报告单走了出来。

  李三江马上招手道:“小远侯,太爷我在这儿呢,小远侯!”

  随即,李三江对身旁的老者说道:“看,这就是我曾孙子,别看年纪小,已经是大学生了,当初高考还是省状元哩!

  怎么样,我曾孙子长得多俊俏呐,我那天没骗你吧,老弟?”

  “是的,叔。”

第220章

  “是的,叔。”

  “啥?”

  李三江有些诧异地看向老者,他刚刚说什么来着?

  老者:“书中人物一样。”

  李三江笑道:“哦,这样啊,那当然,就跟评书里讲的一样。”

  李三江喜欢听评书,里面的各种大侠,起手势先描述一遍长得如何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李三江在听这些词儿时,脑子里想的就是自家小远侯以后长大了的模样。

  想着自家小远侯在江湖上行侠仗义、除魔卫道,李三江是满满的代入感。

  老者眼里则流露出一抹思念,看见少年,他就想到自己的那个小儿子。

  半年前家里收到了一封由小儿子单位转交的照片,照片是地质勘探队为了庆祝一次勘探任务成功而拍的合影。

  他和老伴儿在那张照片里足足找了三遍,才找到自己小儿子是哪个,实在是变化太大了。

  李追远看见了老者。

  京里这么大,少年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自己北爷爷,而且北爷爷居然和自家太爷聊得很熟的样子。

  同时,少年也听到了北爷爷对李三江的称呼:叔。

  北爷爷和李维汉是前儿女亲家,一个辈分,李三江比李维汉高一个辈分,所以北爷爷喊李三江叔是对的。

  不过,北爷爷只是喊了一声,然后就遮掩改口了过去。

  李追远知道,这是因为李兰曾和北爷爷有过约定,让他们不要再来接触打扰他们“母子”。

  北爷爷是个很有原则的人,他答应的事,绝不会反悔和不遵守。

  这也是这么长时间来,北边家人从未正式联络过自己的原因。

  对此,李追远也没什么失望的。

  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也从未主动联络过北边的家人。

  毕竟,少年骨子里,继承着和李兰一样的淡漠,他不太需要广义上的“家人温暖”,也不打算借用什么“家人利益”。

  没有需求的关系,自然也就不会存在主动。

  李追远手里拿着报告单走到李三江面前,笑着道:“太爷,体检报告都出来,你身体没毛病,很健康。”

  李三江接过报告单,装模作样地看了看,说道:“我早就说了嘛,我身体好着呢,完全没必要在这里浪费钱。”

  说着,李三江用手拍着报告单,对身旁老者说道:

  “老弟,你看看,我说得对不对。”

  李三江本意是想听这老弟再配合自己说几句“孩子孝顺”“孩子心意”这些,谁知这老弟居然愣神了。

  “老弟,老弟?”

  “老哥,一起吃顿饭吧。”

  “这……”李三江正准备组织语言拒绝,他晓得这“老弟”身份不一般,越是这样,他就越是不喜欢和对方有超出萍水相逢的牵扯。

  他清楚,要是换个环境,自己这声“老弟”,怕是就不好意思再叫出口了。

  只是,没等李三江组织好语言,老者就又道:

  “前面那条街上有家面馆,我们去那边吃碗面吧。你们一大早地来医院做检查,应该空腹没吃什么东西吧,你不饿,孩子也饿了。”

  老者把目光落在李追远身上。

  李追远就站在那里,神情平静,没主动附和说自己饿了以推动这一饭局。

  李三江皱了皱眉,去面馆吃面,他是能接受的,但……

  “老弟,我是真吃不惯你们京里的炸酱面。”

首节 上一节 684/10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