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何文宇拿着汉堡劝她,她也不理,见沈新回来,一脸无奈。
沈新蹲下,轻声安慰道:“李尧,你别怕,你自己都说了,爸爸没有杀人,你也看见了,所以只要我们把情况说清楚,那就没事儿了。”
劝了一句,沈新问她当时张开勇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还有她躲起来,看见李兴平打了多少下张开勇。
李尧抬头看着沈新,眼神似乎想说,但又摇头,轻声道:“我哥让我什么都不要说。”
嘿!
沈新暗骂一声,李石这糊涂啊,怎么想的。
又引导了一番,还是不行。
小姑娘别看小,但特别听李石的话。
而且接触下来,沈新感觉她其实什么都知道。
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兴平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李石在镇上上学,耿爱英腿脚不便,日常家里肯定都是她一个人照顾。
要不是这样,她能偷偷跟着李兴平跑下山?
肯定是猜到李兴平要干些什么,才跟下去盯着。
不多时,李孝文带着人风风火火赶到。
冲沈新招招手,然后先问了耿爱英的情况,才问李尧到底看见了什么。
沈新努力把她的原话说了一下,最后道:“现在的问题是她所谓的没死,是什么样的没死。”
李孝文老江湖,秒懂,眉头拧在了一起。
沈新扭头看了眼李尧,然后道:“现在小姑娘又不说了。”
李孝文一愣,反问怎么了。
沈新无奈的道:“是他哥,估计是要求她别乱说话,小姑娘挺听话,怎么问都不说。”
李孝文眉头又紧了几分,连忙问李石在哪儿。
提起李石,沈新更头疼。
听完介绍,李孝文一样的头疼。
7岁啊,这么小,还能带回去讯问不成。
他左右一看,指着一个手下,让他去试试:“你小子平常不是老说自己有孩子缘嘛。”
被点名的手下白白净净的,哦了一声,连忙进门。
李孝文想了想,又让人去给队里一个女同事打电话,让人过来。
小女孩儿,女人沟通起来应该会轻松一些。
这才又拉着沈新到旁边,问沈新怎么看李尧这个说法。
“不好说。”
沈新摇头,然后反问李孝文信不信一个孩子的话。
李孝文抿抿嘴,扭头盯了一会儿李尧,还是摇头,道:“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你也说到了,李兴平发现了她,那是有可能教唆她不要乱说。”
人跑了,孩子丢家里了,临走的时候,交代孩子跟警察说自己没杀人,这很有可能的。
沈新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哪怕现在李尧说了,她的话也不能完全相信。
一个7岁的孩子,可能受到人教唆,也可能受到惊吓,说了不符合事实的话。
沈新道:“李队,现在有了新情况,我觉得咱们还是先设法求证李尧的说辞。”
“还有,刘沙沙目击了李兴平慌张返回,但她的描述中并没有看到李尧,这一点有疑问。”
等李孝文过来的时候,沈新才想起了刘沙沙的口供。
她只看见了李兴平。
而李尧的描述是她被李兴平发现了,一起回的家。
李孝文点头,他也正要说这个呢,道:“我们仔细问了刘沙沙,她是起夜的时候,正好看见了李兴平。”
“李兴平回家要经过学校门口,晚上校门口还有灯,所以她有条件看清楚。”
“但是呢,她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走过来查看具体情况,立马又回了宿舍。”
“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是李尧走的慢,落在了后面。”
沈新并没有看到刘沙沙详细的笔录,但就推测会有这种情况。
人在学校里面,就凑巧瞄了一眼,并没有看见李尧。
上山的路不好走,李尧可能走的比较慢。
也有可能是李兴平腿脚不变,走的更慢,呵斥李尧先回家,李尧就跑到了前面去。
什么情况都可能,并不能因为刘沙沙的口供,就简单的认为李尧的话有问题。
沈新继续道:“关键是证据。”
口供不保真,证据才是王道。
“不管李尧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现场有第二个人出现,并最终杀害了张开勇,那我不相信他一点儿痕迹都不会留下。”
“比如凶器,假设李兴平没有打死张开勇,第二个人出现,他是不是拿起砖头,又给了张开勇几下,这才把人打死。”
“那砖头上肯定会留下相关的指纹或者DNA,如果他使用了别的凶器,我想尸体上肯定也能看出来。”
雁过留痕,要是真有这么一个第二人出现,不可能一点儿痕迹都没留下。
不过说是这么说,沈新心里又不免担心。
因为现场被破坏过,来了好多人看热闹,尸体还被拉回去,那么第二个人的痕迹,有可能被掩盖在其中。
李孝文点头认可。
要确认李尧供词真假,证据才是关键。
说到这儿,李孝文苦笑道:“我之前还想呢,现场确认了凶手,这案子就结了,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波折。”
沈新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之前的证据看,李兴平就是凶手。
说起来,也不知道李兴平怎么样了,他的供词其实很关键。
比如他打了几下张开勇,把人打成什么样,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要是死了,那可就难确认了。
不想怕什么来什么。
这边还在苦口婆心的引导李尧,中途李孝文接了个电话,回来之后表情凝重的道:“李兴平没扛到上手术台,就在刚刚,死了。”
第309章 走到哪儿哪有案子
走廊下。
沈新跟何文宇坐在椅子上。
何文宇还在捣鼓他摔坏的眼镜,摆弄许久,终究放弃,往口袋里一塞,眯着眼看人。
不远处的院子里,李孝文等人凑在一起讨论着,说什么听不见,但七嘴八舌的,看起来挺激烈。
何文宇看了一会儿,低声问道:“沈新,这案子是不是麻烦了。”
他不是业务口的。
但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嘛。
“凶手”死了,现在冒出来一个口供,说凶手没杀人。
在何文宇看来,这要是放在他常刷的电视剧里,那就是关键人物被杀人灭口,案子走进了死胡同。
沈新下意识的点头。
李兴平的死,的确让情况变得复杂。
不过嘛……
“其实还好。”
沈新从袋子里翻出一个汉堡,忙活了一上午,现在觉出饿了。
然后继续道:“能够那么快锁定李兴平,是个意外,但说到底,这还是一起命案。”
“命案嘛,有一套固定的破案流程,你想想,那白家哨三面环山,对外闭塞,不用怀疑,凶手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就在村子里。”
“全村一百四十多号人,扣除掉老弱,生病的,还能剩下多少?”
“范磊那个专案你知道吧,我们划定了几公里的范围,一家一户,一个个人的走访,那是什么量级,这几十号人根本不算什么。”
“而一起命案,就那么几个关键点,比如动机,谁跟受害人有矛盾,这很容易就能查出来。”
“查出动机,那凶手也就不远了,再想办法固定证据,这案子自然也就破了。”
在沈新看来,这种封闭村庄发生的案件,其实挺像侦探小说里的暴雪山庄模式。
相对来说很好锁定凶手。
麻烦的还是那种有外人从这个村子经过,看张开勇不顺眼,上去给了他几下,事后直接离开。
何文宇若有所思点头。
沈新继续道:“而且这案子到现在才几个小时啊,现在是讲究命案必破,还有破案时效,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吧。”
反倒是因为第一时间确认了李兴平这个凶手,导致正常的调查工作还没有展开。
尸检报告没出来,物证没鉴定完,走访都没结束。
要正常来说,案子调查也就刚开始。
这是出了一些波折和意外,但沈新对于破案的信心很足。
正说着,李孝文走了过来。
看见沈新在啃汉堡,猛地反应过来,连忙道歉,说耽误了沈新时间。
而且沈新还帮着追李兴平,忙活一上午,于情于理,他都应该请沈新好好吃顿饭。
见李孝文要拉着自己去吃饭,沈新连忙拒绝:“李队,我也是刑警,说实话,哪天要是能正点儿吃饭,我这胃还不习惯呢。”
李孝文被逗乐了,笑着点头说是。
刑警这种生物,谁还没个胃病啊。
“那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要不你干脆多留两天,等这案子结了,我做东,一定请你好好吃一顿。”李孝文客套一句,说起了正事儿。
他想让沈新,或者说天魁再出马一次。
理由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