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神探 第121节

  “我给他看了画像,他觉得挺像的。”

  宋石峰走了过来说抱歉,他就只记得这么多。

  孙钊连忙表示已经万分感谢了。

  因为至少确认了肖洪的确和人发生了争端,有了调查方向。

  而且对方还不是毫无特点的普通人,是一个流浪汉,这其实是一个很鲜明的调查特征。

  “宋先生,悬赏金的事情,等我们这边调查之后,会再联系您的。”临走的时候,孙钊还说起了悬赏金的事情。

  按理来说,要等案件侦破,抓到凶手之后,悬赏金才会发放。

  但这是悬案,虽然有了线索,但依旧无法确定能否侦破。

  所以来的时候询问过吕有为的意见,说只要调查确认当时的确有流浪汉,并和案件有关,那就发悬赏金。

  宋石峰连忙表示钱无所谓,不重要,只希望案子能侦破,能找到凶手。

  说六年的案子了,警察还能追着不放,不容易的。

  几人离开,也不迟疑,立刻前往火车站,准备返回南江。

  候车大厅内,孙钊聊起了案子,问沈新和丁雨薇有什么想法。

  丁雨薇看了一眼沈新,率先开口道:“孙队,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动机,一个流浪汉,为什么要杀害肖洪。”

  “是不是有这么一种可能,比如还是抢劫杀人,但劫匪伪装成了流浪汉。”

  孙钊点头:“对,这是一个方向。”

  因为这是当年确定的侦破方向。

  说着,孙钊又望向沈新,问沈新怎么想。

  他知道沈新很有想法,思维很活,像吴家望的案子,一般人绝对想不到吴家望是遭遇了车祸。

  还有刘来宾的案子,推测六人都是凶手,也是神来一笔般的推测。

  沈新摇头,道:“有一个问题,就是肖洪为什么和这个流浪汉发生冲突?”

  宋石峰描述的是他看见肖洪气冲冲的揪着流浪汉的衣领,发生了争执。

  “你们想啊,假如我是肖洪,我在送货,大晚上的,是因为什么原因,我会把车停下,然后去跟一个流浪汉争执。”

  “假如按照丁雨薇说的,是劫匪假扮的流浪汉,装可怜,伸手拦车。”

  “可当时是深夜,一个陌生人拦车,在11年那个环境,我想大多数的司机是不会停车查看的吧。”

  那个年代,国道上抢劫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很多司机都常年在车上摆放撬棍等武器,就怕遇到劫道的。

  “而且肖洪这个人以前是混混,虽然改过自新了,但也不至于看到流浪汉招手,就好心的停车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吧。”

  丁雨薇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沈新。

  她又一次见识到了沈新的分析能力。

  而照沈新这么一分析,自己的猜测是有些站不住脚。

  孙钊想了一下,问道:“那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沈新闭上眼,把自己带入肖洪的情景中。

  自己开着车,行驶在国道上。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我本来应该和家人在一起过元宵节,结果却要出来拉货。

  我心里肯定很不爽。

  但为了生活,只能憋着。

  那么,是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自己停下车,去跟一个流浪汉吵架呢?

  沈新想着想着,猛地睁开眼睛。

  “孙队,您说会不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您看啊,肖洪一肚子气,这个时候,有一个流浪汉横穿马路,大晚上的,当时国道旁路灯也不多。”

  “肖洪差点儿把人撞到,他吓了个半死,庆幸自己没有撞到人的同时,正常的情绪是不是会很生气。”

  孙钊皱眉,插话道:“所以他下车跟流浪汉理论了。”

  “对!”

  沈新点头。

  这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情景。

  要不然,肖洪大晚上的没有理由停下车,跟一个流浪汉发生什么争执。

  流浪汉四处游荡,穿越国道也很正常。

  “流浪汉可能没理他,但肖洪很生气,骂人了,骂的很难听,流浪汉就突然给了他一刀。”

  沈新比划着,一刀扎在了自己脖子上。

  丁雨薇悚然一惊,错愕之余又问道:“那动机呢?”

  杀人要有动机啊。

  就因为挨了骂,起了两句争执,便杀人了?

  孙钊倒是眼前一亮,沉声道:“小丁,有的案子,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动机。”

  人心这个东西,太难测了。

  一个流浪汉,流浪多年,性格古怪,你骂了我,那我心里不痛快,手里又有刀,就给了你一刀,要什么动机。

第127章 档案

  暨港高林救助管理站。

  整个暨港一共有两家救助管理站,也就是所谓的城市收容所。

  但市中心那一家,是2013年底才开始运营。

  之前暨港有需要收容的人员,都是往郊区的高林送。

  “这就是2010年以后,到2014年,全部的收容人员资料。14年以后,咱们就电子档案了。”救助站站长刘立明指着前面几个密集架道。

  足足六个架子,塞满了文件。

  他似乎也知道文件太多了,工作量巨大,多解释了一句:“主要是我们人少,要不然就把以前这些老资料都输入电脑了。”

  “没关系,我们慢慢看。”沈新笑笑。

  说是没关系,可等刘立明离开,沈新还是忍不住叹气。

  随手抽出一个文件夹,密密麻麻全是一份份的收容人员信息登记表,还有后面的记录文件,在哪儿发现的,谁送来收容的,身体状况怎么样,最后又是怎么处理的。

  一个文件夹,可能就有几十份同样的档案。

  而这样的文件夹,一个柜子可能就有好几百个,然后有六个架子。

  沈新粗略一推算,可能需要筛查的人员信息在两到三万的样子。

  主要是高林在暨港和南江交界处,有些时候南江也会把收容人员往这边送。

  纯人工,一份份看,那绝对是一项无比繁重的工作。

  从文远回来之后,针对肖洪的案子,分局重新开了个案情研讨会。

  对于沈新的推测,众人讨论之后,基本上都认可。

  在没开会之前,陈超也做出了同样的推测分析。

  如果是伪装乞丐拦路抢劫的,肖洪停车的概率很小。

  那确定了方向之后,就是老手段,走访摸排了。

  时隔六年,寻找一个流浪汉,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钊把人分成两拨。

  一拨对大张村附近,当年主要的人员聚集地,进行走访,寻找是否有类似体貌特征的流浪汉。

  另外一拨,就是对全市,2011年开放的三家收容站进行档案查找。

  推测这人有可能被收容过。

  时间往前推了一年,就从2010年开始查。

  先查4年,查不到,那就一直查到今年为止。

  沈新这一路就来到了高林。

  “没事儿,万事开头难,案件已经有了巨大突破,有了目标和方向,已经轻松多了。”丁雨薇拍着沈新肩膀,乐观的加油鼓劲儿。

  以前是完全没有方向,无头苍蝇一般,现在好歹知道了大概方向,有地方查。

  档案虽然多,但是有数的,迟早有查完的那一天。

  六年都等了,还在乎这。

  沈新苦笑道:“其实我是想说,咱们应该找支援,就咱们俩,真不知道要看到什么时候。”

  可没办法,刑侦大队就这么多人,总不能全扑在一个悬案上,还有其他好多案子呢。

  丁雨薇拽了一把沈新,笑道:“行啦,咱们先清理一片地方,然后初步进行分类。”

  “就按照哪一年,几月份,省的给人家档案弄乱了。”

  “然后女性剔除掉,再把年幼的和老年的除掉,其实也没多少的。”

  对于嫌疑人的年龄,案情研讨会上也做了分析推测。

  张南海的模拟画像完全看不出来年龄,他个人推测,认为嫌疑人可能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

  然后参考他下手利索,在杀死肖洪之后,又有足够的力气把肖洪拖到驾驶舱。

  肖洪有快140斤的样子,而人死之后,可是死沉死沉的。

  能把肖洪搬运到相对较高的货车驾驶舱内,至少需要一把子力气。

  所以青壮年的推测是没有问题的。

  但为了稳妥起见,前后各扩十岁,筛选从20岁到50岁之间的人。

  所以就像丁雨薇说的,通过年龄和性别,是可以筛除掉不少人。

  “那就来吧。”

  沈新叹口气,和丁雨薇一起挪桌子,腾出一片空地。

  然后就从2010年的开始。

  先按月份摆好,再把不符合基础条件的档案都筛出去。

  整个2010年,高林收容站一共收容4184人次。

  筛除掉女性1742份。

首节 上一节 121/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