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吩咐下去了。”王中垒做的不止这些。
《无名之辈》的豆瓣评分现在掉到了7.1。
当然,他的手段也只剩这些了。
20、21号是周六和周日。
《没完没了2》分别拿下了1500和900万人民币的票房。
首周四天,内地票房4800万人民币。
《无名之辈》则拿下了2700万和2200万人民币的票房。
首周三天,内地票房突破6700万人民币。
任凭谁看了这个票房对比。
都明白《没完没了2》大势已去,
两部电影胜负已分。
22号,周一。
院线自动下调了《没完没了2》的排片。
同时增加了《无名之辈》的放映时间和场次。
周末两天的排片给足了华艺面子。
足够了!
报纸上,
对《没完没了2》的批评多了起来。
有人指出:
《没完没了》里面,
这种讨债+误会的套路就不怎么讨喜。
没想到《没完没了2》不但不改进,
反而把观众不喜欢的部分放大了。
这种重复性导致电影票房骤降。
同时,电影缺乏深度,笑料停留在表面。
还有广告的粗暴植入。
都成为了电影票房不及预期的原因。
有人认为:
冯晓刚已经不是过去的冯晓刚了。
他已经失去了初心。
还有人认为:
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不可自拔的冯晓刚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草他大爷的!”
冯晓刚气得摔了杯子。
广告是他想植入的吗?
这不是《枪与蒲公英》票房失利。
王中垒说要把广告加倍植入,弥补回来。
现在骂名又让他一个人背了。
第314章 红的白的
冯晓刚很惶恐。
《枪与蒲公英》票房失利还情有可原。
毕竟是冷门的战争片。
现在回到最擅长的喜剧。
找来了王朔当编剧。
搭档的也是老熟人葛优。
结果票房与预期相差太大了。
在他的预想中,2亿是稳的。
3亿也是有希望冲一冲的。
但现实很残忍。
2亿毫无希望。
1亿多就到头了。
其实这部电影还是盈利了的。
只是期望太大。
失望也就越大。
23号,周二。
昨天的电影票房出来了。
《无名之辈》以1400万人民币的日票房领跑。
《没完没了2》票房400万,只有前者的一个零头。
无力回天!这就是王中垒此刻唯一的想法。
细数公司今年的三板斧:
《功夫之王》赚到了名声,亏了2000多万;
《甲午大海战》亏了5000多万,血亏;
《没完没了2》放了个哑炮。
好在,冯晓刚还是冯晓刚。
电影还是赚了钱的,只是没有想象中的多。
《没完没了2》成本7000万人民币。
广告就回本了3000万。
实际成本只有4000万人民币。
按照内地1亿票房计算。
分账票房有个3600万左右。
加上海外版权和内地版权。
最后盈利2000多万。
算下来。
三板斧齐出,华艺倒亏5000多万。
王中垒越想越火大。
都怪江澈!
如果不是他安排《源代码》与《甲午大海战》竞争。
《甲午大海战》破亿没问题。
版权也会更好卖。
说不定就保本了。
如果不是他安排《无名之辈》与《没完没了2》竞争。
《没完没了2》破2亿没问题。
公司能多赚至少5000万。
江澈的横插一手,不,是横插两手。
让华艺少赚了至少8000万。
他可真该死啊!
让王中垒恨得咬牙切齿的江澈在干嘛呢?
他沉醉于温柔乡。
行程忙碌的杨蜜见电影票房十分出色。
戏份不多的她主动留下跟着路演。
晚上不时跟江澈一起运动。
这让想跑路的江澈又留下多跑了几天路演。
24号,圣诞节。
无数情侣选择走进影院。
为待会走进酒店做铺垫。
当天,
《无名之辈》报收2550万人民币。
吃到了最大的一口饼。
《没完没了2》只有660万人民币。
差距进一步拉大。
《叶问2》票房回暖,拿下500万人民币。
这一切与日票房掉到20万的《梅兰芳》没什么关系。
第二天。
《梅兰芳》票房潜力耗尽,提前下映。
这部号称投资1.5亿的大制作,
下画时内地票房定格在8500万人民币。
亏损的结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