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谁都看出来了。
这电影有冲击3亿的潜力。
唯一的问题是,12号《投名状》就要上映了。
如果《非诚勿扰》能抗过《投名状》的冲击。
3亿板上钉钉。
反之,只能无限接近3亿。
恰好,《投名状》也是朝着3亿的目标来的。
正好你俩打一架。
11号,周二。
《非诚勿扰》昨日票房450万人民币。
12号,《非诚勿扰》昨日票房430万人民币。
12号晚上6点,《投名状》上映。
《投名状》首日票房1000万人民币。
《非诚勿扰》报收320万人民币。
【《投名状》震撼上映,乱世兄弟情引热议!】
【胜负已定!《投名状》上映不到半天,票房是《非诚勿扰》的3倍!】
【魂断3亿!《非诚勿扰》遭遇《投名状》强力挤压,3亿无望!】
报纸上可热闹了。
关于《投名状》剧情、演员演技之类的新闻很少。
大多数新闻都是借《投名状》贬低《非诚勿扰》的。
这就是媒体的一贯作风。
捧高踩低。
13号,《投名状》正式公映。
院线排片38%,
《非诚勿扰》的排片则降至22%。
《投名状》次日票房1500万人民币。
《非诚勿扰》报收240万人民币。
14, 15, 16,
《投名状》分别拿下1700, 2300,1500万人民币的票房。
首周5天,《投名状》内地票房突破8000万人民币。
香江突破1000万港币。
总票房来到9000万人民币。
《非诚勿扰》则分别拿下280, 400, 310万人民币的票房。
《非诚勿扰》第四周内地票房2430万人民币。
上映25天,内地总票房来到3亿。
媒体和大众再次沸腾。
去年的那一幕重现。
【左右手互博?《非诚勿扰》破3亿,直逼《无声的号角》纪录!】
【25天票房破3亿,《非诚勿扰》创造票房奇迹!】
【《非诚勿扰》破3亿,《投名状》黯然失色!】
前几天还被媒体高高捧起的《投名状》沦为背景板。
成为了《非诚勿扰》新王登基的垫脚石。
“你XX!”
冯晓刚真的破防了。
这下他真成盗版了。
“3亿大导演,要不要给你举办一个大大的庆功宴?”
“别,哥哥我的新剧本就差那么一哆嗦。”
宁昊婉拒了。
这种场合经历过好几次了。
也就那么回事。
不及自己的新电影重要。
“好!”
江澈并不意外,
去年的冯小宁也选择保持低调。
很多影视公司为电影举办庆功宴,
不是在电影下映后。
而是在电影上映期间的某个票房节点。
比如1亿,比如2亿。
也有人在6000万。
目的是扩大公司或者个人影响力,
顺便再刺激一下电影票房。
庆祝都是次要的。
有些出品方甚至会在电影上映期间举行多次庆功宴。
对江澈来说,这些东西他都有。
不需要刻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存在感。
如果宁昊想举行庆功宴,江澈也乐得顺水推舟。
在询问了《神话》电视剧和《四大名捕》电影剧本的进度后。
江澈开始思索明年的项目。
明年确定的项目有仙剑3和叶问2。
哪怕加上《神话》和《四大名捕》,也才4个项目。
确实是少了点。
至于版权才到手不久的《风声》。
剧本成型还需要时间。
“我和你吻别。”
“王总,首映礼不是在明天吗?”
江澈诧异道。
“哈哈,江总好记性。”
王中垒客套了一句,接着道:
“今天我是有事相求啊!”
“哦?”
王中垒脸皮抽搐几下。
江澈这装腔作势的样子,他很不高兴。
偏偏又无可奈何。
压下心中的不满,王中垒说出来意:
“最近有人给我推荐了一部名为《风声》的小说。
我看了之后很喜欢。
但找到作者后他说版权已经卖给了江总的公司。”
“对,确实被我们买了。”江澈承认了。
“不知江总能否割爱?
无论你出多少钱买的,我再加20万。”
王中垒大手一挥,豪气万丈。
“美金?”
“咳!咳!”
“人民币!”
王中垒打听清楚了,江澈是120万人民币买的版权。
他要是加20万美金,那就是280万人民币了。
他看上去像冤大头吗?
“王总,你这诚意不够啊!”
江澈意有所指。
“150万人民币。”王中垒又加了10万。
他确实挺喜欢《风声》。
但也犯不着砸接近300万买个小说版权。
“王总,实不相瞒,
《风声》已经在公司立项了,
明年就会启动。
你来迟一步啊!”
江澈的语气里满是遗憾,
好似只要王中垒早点打给他,他就会把小说版权转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