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后台那帮鼻痒的,比如哈基玲、徐嘉嘉等人,表情有点儿不是那么好看了……
尤其是哈基玲,她那个表情就好像在说,不是啊,你特么第三轮了还这么硬你是认真的吗?!
你特么就没有疲软期的吗?!
“不对不对……他可能就是虚张声势……”哈基玲内心里强行安慰自己:“这才刚开始,我们不能慌!”
这会儿的她还能强行安慰自己,待会儿沈铭恩正式进入主歌,她悬着的那颗心可就得彻底亖了啊!
舞台这边。
两声“爱我中华”之后,沈铭恩截了一段快速的歌词演唱……
“塞罗罗塞罗罗赛罗罗……赛罗罗嘿!”
那个旋律听着有点儿像是那种少数民族的哼唱,由于《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这边沈铭恩不参加彩排,没有沈铭恩的歌曲档案的原因,歌曲字幕都是AI现场译出来的,也因此字幕显示的都是“赛罗赛罗”这样……
【赛罗?】
线上直播间里一帮小黑子就特么跟找到跳脚的点一样,疯狂喊着:
【那不凹凸曼吗?】
【那不是鬼子的东西吗?】
【哈,红歌代言人写红歌,加入鬼子的东西,啧啧啧……】
他们这些p话刚发出去还没来得及发酵一下呢,一大帮少数民族的朋友就站出来了!
【谢邀,壮族,他这个歌词在壮语里是“喝酒”的意思,直接音译成汉语就接近“塞罗”这样的发音……】
【我小时候听家里人说过这种语言,感觉沈铭恩歌曲里加入这个完全是为了融入少数民族的风格。】
【有些人啊,孤陋寡闻,有些时候要抹黑之前最好先查查资料,看看人家唱的你们黑不黑的了!】
……
打脸了……
啪啪打脸了!
因为AI音译的字幕而拿来抹黑沈铭恩的这帮小黑子,又怎么会想过,沈铭恩的歌词,哪怕只是前奏开始的轻唱,也是少数民族的语言啊!
而事实上,沈铭恩这首歌从目前的旋律、节奏来看,也的确加入了非常多的民族元素啊!
直播间里很多“专业人士”一听就能听出一些那种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羽调式”特征,明亮、上扬的音型格外多格外突出。
但是很多人就搞不懂了……
【沈铭恩加入那么多民族元素干嘛?】
本期《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八一大命题】最后一期第三轮的命题是【集体主义】,那既然是【集体主义】,跟民族元素关系应该不会特别大吧?
【八一大命题】囊括下的作品,大多数是军歌,大多数人创作的也是这个方向……
那这时候沈铭恩忽然往“民族风格”走,是不是跑题了呢?
【跑题!】
一大堆小黑子又特么出来跳脸了。
而也就在这时候……
随着前奏落下,沈铭恩拎起话筒,直接进主歌!
在他进入主歌的那一刻,所有的质疑,顿时烟消云散!
他唱着:
……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
“喔!!!”
不得不说,在沈铭恩进主歌的那一刻,仅仅是一句歌词唱出来,现场的观众就仿佛被完全点燃了一样。
【这个歌词……】
【这个立意!】
【我去……】
【不是啊……这有点儿强的离谱了吧喂!】
线上直播间那边的弹幕更是直接就刷炸了!
你听听看那歌词啊!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光是这么朗读出来,你都觉得这歌词“红”的都离谱!
就更别提,这样的歌词,是用一种非常正经的美声的演唱方式给演绎出来的了!
直播间里的“夫子”们是一整个按捺不住激动地内心了啊!
弹幕疯狂滚动:
【啪(拍桌,很大声)!】
【啊啊啊!同学们!上课!】
【又到了一轮一度的沈铭恩作品解析环节了!】
【谁能来告诉老师,沈铭恩这首作品目前的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我!老师!我!】
【OK,拖把旁边那位同学你来!】
【沈铭恩这首歌开篇采用西南少数民族的曲风,欢快又极具民族特色,开篇“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用“星座”和“花”两个极具生命力的意向,既承认了56个民族的独特性,又暗合“多远共生”的哲学;】
【星座同属苍穹,花朵共缀大地,差异中蕴含着“同属一个整体”的前提,紧接着“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则以“亲属关系”完成了从“多元”到“一体”的跨越!】
【“兄弟姐妹”打破了民族间的地域、文化隔阂,“一家”则将“中华民族”从概念转化为情感共同体!】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这种“家国同构”的表达,精准击中了国人对“归属”的深层渴望!】
【歌词以极简的语言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的立体勾勒,其精妙之处在于用“具象符号”消解“抽象概念”,让“民族共同体”变得可感、可触、可共情!】
【可以说,这段歌词,是我见过最简练,所表达思想最多、最直观的歌词!】
【不愧是铭恩出品,果然必属精品!】
一段详细的回答,成功博得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共鸣!
说句实话,听沈铭恩那么多主旋律作品,很多人脑海里下意识的会有种,听出了很多东西的感觉……
但要问他们具体听出了啥,他们又说不太好……
说白了,知道沈铭恩的作品好,但是不知道具体好在哪儿。
而在这个时候,评论区的这帮“夫子”给出的解释,可以说是完美的将他们内心里的情绪给诠释了出来!
而且大家无论如何都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
沈铭恩的这首《爱我中华》,就旋律、记忆性、朗朗上口程度……等方面,那真的是丝毫不亚于方才的《一二三四歌》和《打靶归来》啊!
甚至……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举个例子,刚刚沈铭恩演唱的那几句歌词,很多人真的是听一遍感觉就记住了,脑子里下意识就有种回头能跟着哼唱出来的感觉……
洗脑啊!
朗朗上口啊!
这一点,永远是沈铭恩的特色,永远是其他《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的嘉宾每一轮拼尽全力、绞尽脑汁,质量提升提升再提升,也永远无法逾越的!
而仅仅是目前这些,也足够说明这首歌的质量!
那既然第三轮他的作品丝毫不亚于前面的《一二三四歌》、《打靶归来》……
那些看不得他好的人,那个表情,是不是也就应该变得精彩起来了?
……
第183章 集体主义的人文底色!已知的结局!
“海啰咿啰嘿啰嘿~”
“海啰咿啰嘿啰嘿~”
“海啰咿啰嘿啰咿啰嘿啰~”
“爱我中华!”
……
经典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征被沈铭恩在演唱过程中凸显的淋漓尽致,比如“爱我中华”的起音,从低音区快速攀升至高音区,既像呐喊又像欢歌,自带“情感张力”!
同时,旋律线条简洁平直,没有复杂的转调与装饰,如同口语化的咏叹,降低了传唱门槛!
无论是孩童还是老人,都能快速记忆、自然跟唱,这种“听觉友好型”让这首歌完美的具备了“全民传播”的潜质,也一下将“洗脑”这两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
在听完一整遍沈铭恩《爱我中华》的完整主歌之后,观众们对于他这首作品的评价简直不要太高!
甭管音乐品味是好是坏,甭管是否众口难调,但凡是有耳朵的,就没有敢说这首歌“不好听”的!
而这样的效果……
也就一下,让后台那帮看不得沈铭恩好的人,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了啊!
当时《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线上直播间的镜头扫过了后台的歌手们,你会发现原本在沈铭恩开始演唱之前满怀期待的他们,现在脸上那是一丝一毫的笑容都找不到!
他们就好像是天生不爱笑一般!
“妈呀……”其中一位音乐人更是忍不住感叹似的,不自觉的说了一句:“这种旋律……咋寻思的呢?我怎么寻思不出来呢?”
是啊……
沈铭恩的歌,不光是歌词好,红的不像话,作曲这方面更是堪称一绝。
目前为止,他的每一首作品的传唱度都非常广,现在内娱很多就算是不关注他这个人的,对他没有耳闻的,甚至不知道他有什么作品的,在他作品奏响的那一刻,也会下意识的跟着接唱出来。
而这些,全都是依托了他那堪称恐怖的“作曲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