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洙笑容满面地把他迎进门。
扑面而来的并非夸张奢华的风格。
而是简约利落中处处透着格调。
浅灰色的意大利进口沙发线条流畅,胡桃木的边几和餐桌带着温润的光泽。墙上的抽象画配色大胆却奇异地和谐,角落里一株造型虬劲的罗汉松盆景为空间增添了点东方禅意。
整体布局的风水显然是出自专业人士之手。
昂贵。
低调。
舒适。
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好品味。
沙发上、地毯上歪着熟悉的几张面孔。
“赵班长”赵寅成气场十足地占据着单人沙发。
车太贤盘腿坐在地毯中央。
都暻秀因为年底idol活动太忙,没来。
林周焕正和对面的——等等?
金宇彬?
姜在勋确实有点意外。
两人自从去年年底的SBS演技大赏之后就再没见过。
距今已整整一年了。
姜在勋知道他人气攀。
但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进了这个“赵 Line”的忠武路新生代圈子。
金宇彬显然也看见了他。
先是一愣。
随即脸上绽开一个真心实意的、带着点惊喜的笑容。
他甚至主动站起身迎了过来。
“好久不见。”
“是啊。”
两人结结实实的拥抱了下。
姜在勋把带来的茅台放到客厅的流理台上。
立刻引来一阵“哟嚯!”的起哄。
“懂事!今天有口福!”
“快快快!茅台开了!那个谁!冰块!”
……
酒是润滑剂。
茅台酒液滑过喉咙带来灼热。
几轮酒下肚。
烤肉在铁盘上滋滋作响。
话题也从各自近况迅速滑向圈内八卦、近期球赛、剧本吐槽和未来计划。
姜在勋安静听着。
偶尔加入话题。
更多时候是和金宇彬在旁边负责烤肉和倒酒,完美扮演着“忙内”角色。
车太贤脸上已经泛起了红光。
他捞过放在脚边的包,在里面摸索着。
“在勋啊。”
车太贤抽出一个不算太厚的本子递了过来:
“喏,看看。KBS明年的综艺局野心之作。概念很新,用综艺模式拍电视剧。我看过本子大纲,里面那个叫‘白承灿’的新人 PD角色……”
姜在勋接过剧本。
白色封皮上印着几个大字——
《制作人》
第147章 当《制作人》撞上《釜山行》
说实话。
姜在勋绝不是车太贤推荐《制作人》新人 PD“白承灿”这个角色的第一人选。
情分归情分。
核心圈子资源推荐,优先级的排序永远是冰冷且实际的。
车太贤自己的娱乐公司也签约艺人。
——比如近几年初露头角的朴宝剑。
干净清爽的形象,天然的路人缘,是被公司寄予厚望的璞玉。
车太贤不是没动过念头把这肥水引向自家田。
可《制作人》项目的分量太重了。
朴智恩是谁?
是写出《来自星星的你》这种顶级爆款剧的国民编剧!
是和金恩淑编剧分庭抗礼、各领风骚的顶尖存在!
她主导的项目。
即使是顶着“综艺剧实验”的名头。
那也是无数演员打破头也想挤进去的顶级孵化池。
朴智恩在项目创作会上对“白承灿”这个角色的核心设定有着极其清晰、近乎严苛的描述:
“要能真正撑起整个略带荒诞的综艺剧架构,演技基本功足以和孔孝真这种级别的演员过招而不落下风,更要能在细腻的层次转换中,自然地展现出一种带点憨直的天然钝感力。”
车太贤听完心里的天平瞬间就倾斜了。
朴宝剑好是好。
可无论从观众认知度、还是扛住朴智恩笔下角色复杂性的可塑性来说……
都还欠把火候。
打个最直观的擂台——
朴宝剑参演了年度现象级巨制《鸣梁海战》。
他的角色裴水凤与姜在勋在《国际市场》里南镇的出场时长几乎不相上下。
甚至还多两三个镜头。
《鸣梁海战》不火爆吗?
1700多万观影人次的影史第一!
朴宝剑不帅吗?
形象气质绝对过关。
然而。
现实的结果是什么?
是《鸣梁海战》掀起的滔天巨浪里,裴水凤这个名字未惊起半点涟漪。
而姜在勋。
仅仅靠《国际市场》预告片里那一条青筋暴起的手臂。
和一个夹杂着野性与玩命的痞笑。
就硬生生在黄政民那令人窒息的表演风暴中劈开了一线天。
让数百万观众记住了“南镇”这个名字!
甚至在后续的正式上映中。
他那场水中救援的戏份。
也成了电影中段情感爆点的催化剂之一。
——这就是演员“抓眼”能力的绝对差距。
是天生吃镜头饭的人。
与按部就班成长的好苗子之间,肉眼可见的鸿沟。
其实。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忠武路圈子里没什么秘密。
车太贤稍一打听就知道——
姜在勋现在看似冷门的处境只是表象。
他背靠黄政民这位颗擎天巨树。
资源脉络异常清晰——
演过一次中韩合拍片的绝对男主(《露水红颜》,虽然扑了)
两部CJ娱乐破百亿韩元投资的电影核心角色(《老手》疯批恶少赵泰晤,《喜马拉雅》悲情登山家朴武宅)
搭档的都是柳承莞、李石勋这种顶级导演。
而且。
因为“世越号”事件后的发言,姜在勋曾被当作“杀鸡儆猴”的牺牲品打压。
但KBS恰恰是当时顶着巨大压力、硬刚青瓦台权威也要坚持报道“世越号”真相的电视台。
这种“犯上”的勇气与对公众良知的责任感。
使得电视台内部对立场鲜明、有骨气的演员天然会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