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995节

  古墨一张嘴像机关枪一样,把这个本来就不合理的说法,给打成了筛子。

  最终,大家也没有说要因为这件事而采取什么动作。

  会议结束以后,黄廉恼火地在自己办公室里发脾气。

  “他算什么东西?!他怎么敢在会上对我说那种话?”黄廉跟几个属于他这边的委员怒吼,“下一次换届,我不希望他还出现在我们之中!”

  “他一个人在这里非亲非故的,什么都敢说。但他一个人也影响不了大局,这一次的初选评委名单都是我们确定的,放心吧。”另一个人对黄廉说,“他们肯定会选出一个让我们满意的名单的。”

  黄廉马上质问:“既然他一个人影响不了什么大局,为什么他刚才在会上说话的时候,你们没有一个人开口?”

  其他人都默不作声了。

  黄廉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古墨的背后是罗宇钟。一个古墨当然不算什么,可是,谁要当这个出头鸟,去把罗宇钟给得罪了呢?

  罗宇钟虽然没有在任何奖项或者协会挂职,可是,人家是电视剧导演圈最顶级的导演,人脉、关系、资源、背景,无一不有。

  黄廉可以不用在意罗宇钟,他们可不行。

  古墨敢这么凶猛地开炮,背后肯定是有罗宇钟的授意的。

  -

  “黄廉这老东西,脸都不要了!”

  古墨一愣,心底一沉。

  他很少见到自己老师发这么大的火。

  罗宇钟作为业内的大佬,基本上,除了在片场,因为拍摄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很少会有这么发火的时候了。

  毕竟大部分时候,他的行业地位摆在这里,周围的人对他都是尊敬有加。

  古墨说:“老师,虽然这一次我阻止了他,可是,初选评委那边,基本上都是他们挑选的人,我担心这件事还是会……”

  “如果真的这样,那也没有办法,我们不可能去干涉评委。”罗宇钟说,“但是,如果他们真的还敢对《老友记》视若无睹,继续将它排斥在提名名单之外,不仅仅是社会上的舆论压力,总局那边看他们怎么交代吧。”

  古墨说:“黄廉他不像是担心会被总局找麻烦的样子。”

  “他自以为他有人可以挺他、保他。”罗宇钟冷笑。

  古墨闻言,有些诧异,“老师,你的意思是……”

  “评委那边的事情,你别插手,也不用有任何动作。”罗宇钟叮嘱。

  -

  推荐同文娱题材老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晚上继续有

第626章 争议与票房,当然是后者

  然而,跟金鼎奖背后这些纷争密切相关的陆严河,实际上因为并非《老友记》的出品方,不太清楚这些弯弯绕绕。

  岳湖台才是《老友记》的出品方。

  它也是最关心《老友记》能不能在主流奖项上有所斩获的。

  这都不仅仅是荣誉了,也是台长的政绩。

  所以,真正关心着这件事,一直在业内活动的人,是徐森晋。

  为了给《老友记》造势,他不仅安排了《老友记》在岳湖台的重播,又请岳湖台交好的各大媒体,响应陈妙、管苏晨等人的文章,呼吁打破对情景喜剧的歧视和偏见。

  闹腾得沸沸扬扬。

  陆严河基本上只要有公开活动,都不免被人问到相关的问题。

  龙岩影业也是会蹭。

  黄太在宣传《假死都不行》的时候,就说:“实际上不仅仅是《老友记》这样的情景喜剧,《假死都不行》这样的喜剧电影,一样不受主流奖项的待见的,哪怕是刘毕戈这样有才华的导演执导,也无法避免这样的偏见。好在即使那些专业人士虽然不喜欢,但市场和观众的眼睛是很雪亮的。”

  “……”陆严河对此也是无话可说。

  当然,他不会主动站出来拆台就是了。

  要知道,电影奖项这边虽然对喜剧题材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喜剧题材得奖率不如严肃题材那么高,可它们从来没有缺席过。

  但情景喜剧,可一直是电视剧主流奖项的“遗珠”,几乎就没有入围过。

  哪怕是去年刘孜在《武林外传》中的表演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最后也没有捞着任何一个有份量的提名。

  陆严河不想被卷入这种讨论的风波中,于是减少了自己出门的频率,公开活动也基本上能推就推,明明是电影轮番上映的暑期档,各家电影搞放映活动搞得飞起,邀请函更是如雪花一般飞来,陆严河几乎全部都推掉了,只参加了其中两场小成本艺术片的放映会,支持他们。

  利用这段时间,陆严河基本上天天待在岭羊区《跳起来》总部,陪陈思琦,写剧本。

  一直到7月12日,《假死都不行》终于首映。

  陆严河包场邀请自己的粉丝去观看这部电影。

  而作为龙岩影业力推的重点影片,各路宣传加码之下,《假死都不行》的首日票房也突破了8200万,迎来了开门红。

  次日票房稍微回降,只有6800万,但到第三日的时候,日票房又突破了7500万大关。

  上映三日,电影票房破2亿,符合龙岩影业对这部电影的预期,也符合爱情喜剧类电影的走势——

  一般来说,这类电影,除非口碑爆炸,首周票房基本上可以占据整部影片票房的70%左右。

  果然,到第四日,周一,虽然暑期档的整个大盘没有下滑太多,但是《假死都不行》这种非常依赖假期的爱情喜剧,日票房一下掉到了5500万,这还属于跌幅控制得非常好的情况了。

  但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势,《假死都不行》的总票房应该是能够毫不意外地突破他们的目标——5亿票房了。

  这是李治百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票房成绩这么好,他也一跃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电影小生。

  黄太在一场路演中满脸喜色地说:“我们正在考虑拍摄续集的可能性。”

  这是早就定好的宣传方案——

  只要票房不错,拿出续集拍摄的这个由头,是一定能够掀起话题的。

  同时,这也是一个信号,告诉那些还没有去看这部电影的观众——

  这部电影很好看,成绩很好,还在上映呢,就准备拍续集了。

  都是套路。

  不过,伴随着《假死都不行》的票房走高,电影的口碑方面却迎来了一些负面的批评,尤其是针对导演刘毕戈的。

  以陈妙为首,她非常严肃地指出来,虽然可以明显从电影本身看出来,刘毕戈没有敷衍了事地拍摄这部电影,但是,这样的电影,并不值得刘毕戈花这么大的心思,去拍成一个有艺术性的商品——《假死都不行》的本质,还是一个啼笑皆非的商业爱情喜剧,每一个人物的出现、情节的推进,都充满了“刻意”和“套路”,只是被刘毕戈用一种看似有“新意”的方式给掩饰了。

  最后,陈妙用一句话来形容她对这部电影的观感——

  刘毕戈拍《假死》,可以解牛的庖丁偏偏被安排去杀鸡。

  陆严河看到最后这句话,差点没把自己嘴里的水给喷出来。

  有一说一,这些媒体人,认认真真写起东西来,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得出他们在敲键盘的时候,那股尖酸刻薄劲。

  但是,他们的批评其实看似都是冲着刘毕戈去的,实际上对刘毕戈还是以肯定为主。

  他们真正指向的,是《假死都不行》这个过于商业套路化的剧本本身。

  对于这些指摘,刘毕戈并没有站出来做任何回应。

  黄太也没有。

  现在票房形势一片大好,龙岩肯定是不想回应这些事情,造成更大的舆论和话题,影响到票房。

  哪部电影上映的时候不会冒出来一些负面的消息呢。

  -

  电影上映后的这几天,刘毕戈和李治百基本上一直在跑路演。

  这意味着他们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未知的提问。

  他们谁都不会知道,当天的观众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而关于刘毕戈的这些争议冒出来以后,整个宣发团队都特别怕现场有观众直接向刘毕戈提出这些质疑,为此,他们也做了很多套回答的模板,提供给刘毕戈。

  刘毕戈看了,什么都没说。

  黄太是一直陪着他们在路演的。

  跑路演,一是为了履行发行方跟院线谈判的时候给的承诺,二也是为了给电影宣传不断提供新的物料。

  现在很多电影的宣传物料,就是从路演现场的问答中来的。

  这其中有提前设计好问题的托,也有真的现场出梗的情况。

  在路演现场,刘毕戈的状态似乎没有受到那些关于他争议的影响,始终情绪饱满地回答着问题,包括后面真的有观众提出了怎么看待关于他的质疑的问题,他都是落落大方地说:“现在满脑子都是路演的事,还没有时间好好去思考那些问题,等《假死都不行》的宣传期结束以后,我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思考一下。”

  也算是很诚恳的一个回答了。

  不过,也遇到过有那种不断追问的观众,似乎对刘毕戈感到特别失望,拍了这样一部电影。

  刘毕戈当时很尴尬,李治百拿起话筒,说:“这我得负一点责任,主要是我演戏吧,演这样的风格和角色,是我的舒适区,所以导演也根据我的表演风格做了很多调整,要是你是因为这部电影的风格让你觉得不太找得到《暮春》的那种感觉,我向你道歉。”

  李治百用这样的态度强行打断了那个观众的追问,缓解刘毕戈的尴尬。

  不过后果就是他被人以此编排了一个话题——

  李治百承认《假死都不行》不受认可原因在他。

  “……”

  林苏洋那叫一个气啊。

  但是,不管争议如何,《假死都不行》就是打动了下沉市场,根据调查,15岁到30岁之间的观众,占据了这部电影观影群体的75%,比例非常夸张。

  其中,李治百的粉丝很给力。大概因为这是李治百第一部主演的电影,所以,她们都拿出了非常大的力气,一是自己看这部电影,二是鼓动她们身边的人都去看。

  当《假死都不行》用十天的时间让票房突破了6亿的时候,再多的质疑声也无法传进龙岩的耳朵里了。

  票房上的成功,就是他们要的。

  这个时候,陆严河的《情书》也终于要举行国内的特别放映场了。

  这一次,陆严河仍然选择将《情书》的好友特别放映场定在了振华大学。

  -

  好困,写不动了,睡去了。

  推荐新书《缉妖剑》。

第627章 迫切希望

  《情书》把国内首映、同时又是好友特别放映场放在振华大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似乎能够成为陆严河的另一个“大本营”。

  在他身边,真正是在演艺圈之外能够帮助到他的两股力量,一个是陈梓妍背后的人脉网,一个是陈思琦带领的《跳起来》团队。

  而且,大家都是演艺圈的人,或多或少都在一个池子里打转,转得再快也转不出这个池子。

  陈梓妍跟他说过很多次,他应该牢牢把握住振华大学的校友圈。

  振华大学的校友圈,绝对是有份量的圈子之一。他们毕业以后,都分布在各行各业,大概率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尤其是跟演艺圈息息相关的金融圈,更是如此。

首节 上一节 995/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