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很多人没想到,自己真的马上就收到了退款。
陆严河的道歉,也让很多人冷静下来之后,开始思考一件事——
换位思考一下,人生在世,谁没有为了一些人情和面子关系,说一些帮人站台捧场的话?
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如果说曾桥和陆严河两个人摆出来的姿态是死不认账,或者是死鸭子嘴硬,可能大家会更愤怒。
然而他们两个人并不是这种做法。
再一想,陆严河甚至都不是自己做出了一部让大家失望的戏,结果这几天跟狂欢一样,因为他评论《雷霆》动作戏不错,而被大肆攻击,说他睁眼说瞎话——明明《雷霆》就如卢山所说一样,平庸至极,跟其他那些动作戏没有什么创新,仍然是那样的老三套。
现在再看,人家也没有说这部电影多好看啊,人家只是说动作戏不错啊。
《雷霆》的动作戏确实不错啊。
陈梓妍迅速捕捉到了网络上对陆严河的情绪转变。
她马上着手安排了公关人员,做了一个公关动作:逐条分析卢山的每一次发言,是如何巧妙地曲解陆严河原话的意思,并给他戴上高帽子的。
当五一节日过去的时候,舆论的矛头已经指向了卢山。
陆严河看到卢山在舆论的攻势下,被很多人指责、批评,这个时候,跟对观众的心情不一样,他是一点愧疚感没有。
卢山说的那些话、干的那些事,让他此时此刻只有一个心情:活该。
卢山就跟缩头乌龟一样,突然就不发声了,装死。
这个时候,《人间喜事》的电影公司忽然有人来找陈梓妍,请他们高抬贵手,放过卢山了。
陈梓妍直接一个白眼翻了回去。
卢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掀动大家情绪攻击陆严河的时候,怎么没见他们制止卢山呢。
陈梓妍懒得搭理。
-
推荐老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第591章 从客人到主人
整个业内对卢山这一次的行为都很恼火。
不是别的,陆严河愿意为其他的电影站台,捧场,平时也从来不吝啬于为其他的电影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做推荐,不知道帮了多少电影做宣传。
要知道,以陆严河现在这样的影响力,有他的推荐,多少没有足够宣发经费的小成本电影都因此不至于悄无声息地上映。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以后,陆严河还会愿意再帮其他的电影做推荐吗?
电影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内容性产品,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也意味着,陆严河无论推荐什么电影,都会被人诟病、质疑。
那陆严河会不会为了保险起见,以后都再也不推荐了?
卢山在业内很多人声讨,排斥。更不用说,卢山还是《人间喜事》的投资人之一,他的动机都成疑,为人不齿了。
陆严河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接到很多电话,都是来旁敲侧击问他以后还愿不愿意为其他电影做推荐的。
讲实话,陆严河本来已经在认真思考这件事,考虑以后该怎么做了。
毕竟,少说少错,不做不错。
可有必要为了“不犯错”,做到这一步吗?
陆严河知道很多人打这个电话,是为了自己以后的电影考虑。
可陆严河热爱这个行业,也由衷地希望这个行业能够欣欣向荣,他也不愿意为了一次推荐引发的争议,影响自己以后的做法。
五一之后的周五,一般都不会有重磅影片上映的。
因为五一档的影片,市场潜力还没有挖尽,新片很难拿到排片,也很难最大程度地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
这个时候,往往是一些本身票房预值就不够大的低成本电影在这个窗口期,去院线混一圈,混个上百万的票房,方便它们顶着院线电影的名头,在其他渠道卖出更高的版权费。
而这个周五,一部叫《溜马》的文艺片上映了。
陆严河再次现身了提前放映场次,并对这部电影发表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很紧张,很怕这一次又引起争议,不过,我仍然还是热爱电影,大家如果不信任我了没有关系,但这是一部好电影,它特别像我小时候在儿童文学杂志上读到的那些故事,真实、温情、有童真。”陆严河说,“我很喜欢这部影片里的小演员们,不知道导演是从哪里找到的他们,他们在电影中非常可爱,也非常动人,想要感受小时候读儿童文学杂志上那些故事的观众,这部电影非常值得大家走进电影院。”
“我会继续推荐电影,我知道我以后肯定还会出现因为推荐而引起争议的时候,但我认真思考了很久,我不愿意因为可能引起争议就不再发表我的意见了。”陆严河说,“我也要接受即使我喜欢、别人也不喜欢,我在意的地方、别人不在意的事实,谢谢。”
现场非常多的人开始鼓掌。
周五当天,《溜马》这部电影的当日票房竟然突破了240万,加上点映,总票房突破了300万,让业内侧目。
对于小成本电影来说,这样的票房成绩,当然足够他们庆祝。
-
“我没有想到,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恢复过来了,我还以为你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元气呢。”
前往荷西的路上,陈思琦跟陆严河一道,笑着调侃他。
“不想继续内耗,一开始是有点想不清楚,拿捏不准这中间的尺度,后面想了想,算了,懒得纠结,我又没有撒谎,故意把不行的地方夸成行,我能永远想说什么说什么吗?做不到这一点,内耗也没有意义。”
“挺好的。”陈思琦点头,“我还真怕你因为这件事,以后都不敢说你自己想说的话了。”
“为什么?我平时有这么脆弱?”
“因为这一次你纯属无妄之灾啊。”陈思琦笑,“如果是你自己的电影就算了,但这一次你也是因为别人的电影陷入了舆论的争议之中。”
“桥哥还挺内疚。”
“换谁都会觉得内疚,请朋友来帮忙站台,结果给朋友招了这么多麻烦。”
陆严河:“我感觉他以后都不太会再请我去帮他站台了。”
陈思琦:“那也不会,短时间内,大家都需要时间来消化一下这件事带来的负面情绪,等时间一长就好了。”
-
这一次前往荷西,本来陆严河以为会提前好几天就感到兴奋、紧张,但是,大概是因为正好发生了卢山的事情,所以,他的注意力全被这件事给吸引了。等他到了机场,准备飞荷西了,才慢慢进入电影节的状态。
“这一次《情书》有可能拿奖吗?”陈思琦好奇地问。
她是真想知道。
因为陆严河对各大电影节都还是比较了解的,每一次陆严河关于影片是否能够拿奖的分析,都是结合电影节近几年的评奖口味和影片本身的特质。
陈思琦每一次听陆严河讲这些,都会更新自己对电影行业的了解。
电影行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
陆严河想了想,说:“这一届荷西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影片,有一小半都是新人导演,他们的电影到底是什么情况,都还不是很清楚。只能先就《情书》自身的情况做一下分析。它的深度和艺术性本身还是浅了一点,这是客观事实——这部电影本身也不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的。表演奖项也基本上没有竞争力,在表现空间和戏份上,也就碧舸姐有希望去争奖,不过也仅仅是有希望,这并不是她的最好表演之一,电影中的这两个角色,对她来说没有太难的表演空间,而且,她之前刚凭借《胭脂扣》拿了一届最佳女主角了,大家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把这个奖投给她了。”
陈思琦点点头。
“那按照你这么说,《情书》其实有可能拿不到奖?”
陆严河点头。
“可能能拿奖,也可能不拿,这得看具体的情况,我对《情书》的表现,还是更寄希望于媒体评价和观众口碑。”他说,“我认为《情书》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它本身是好看的。”
“如果大家都觉得它是好看的,为什么会不给它奖呢?”
“喜欢一个作品是一回事,把奖给一个作品是另一回事。”陆严河说,“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我们可能很喜欢一个作品,但我们都认为这是因为它跟我自身的经历产生了共鸣,可当我们要选择奖项归属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考虑一件事,它足够好吗?它能配得上这个奖项吗?比起我们喜欢的,有时候,我们会选择一个更正确的。”
陈思琦恍然。
她明白陆严河的意思。
这就跟《跳起来》杂志上的用稿一样。其实有的作品,编辑团队都很喜欢,但是大家也清楚地知道,真要说文学性、严肃性,还是另一个作品更深。当他们需要推荐一些作品去申报文学奖项的时候,他们也会放弃自己真正喜欢的,推荐那些他们自己未必那么喜欢、但是更有文学性的小说。
奖项的设置,本身就意味着它不是按照个人的喜欢来运转的。只是很多时候,个人的喜欢会影响到价值的判断罢了。
陈思琦:“也不知道刘毕戈的《假死都不行》怎么样,我都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我也很期待,其实刘毕戈是我非常喜欢的那一类导演。”陆严河说,“他不会用那种显而易见的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界限来束缚自己的创作,而是会把任何题材、类型,都处理成他自己的风格。”
陆严河是觉得,刘毕戈就跟昆汀、王家卫和朴赞郁这种类型的导演一样,永远是个人风格远远盖过题材和类型。故事也好,人物也好,类型也好,都只是他们手里的泥巴,他们捏出来的作品,永远是他们自己。
这一点,陆严河在跟刘毕戈一起拍《暮春》的时候就感觉到了。
你要说他是一个非常不在意故事节奏和好看的导演,那也瞎扯,《暮春》的故事本质上就是一个狗血的青春残酷故事。但你要说他拍的是一个狗血的青春片吗?没有人在看过这个电影之后会这么觉得,他的电影里,重点不是狗血,而是狗血故事里,每个人的焦灼、不安、挣扎与最细微处的那点情绪。
这就让《暮春》变成了一个跟其他青春题材电影截然不同的片子。
所以,《假死都不行》虽然乍一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爱情喜剧,可它一定不是那种套路化的、公式化的爱情喜剧。
不然,它也不可能入围荷西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这就跟杜琪峰的电影之前也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一样——
他拍的完全就是商业片,可他把商业片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个人风格做到了极致,这也是一种表达。
-
再次来到荷西,陆严河一下飞机,就受到了诸多媒体和现场接机的影迷的欢迎。
陈思琦特意跟他拉开了距离。
在镜头前面,他们一向不太“秀恩爱”。
因为现场的人很多,陆严河被耽误了好一会儿,比预计时间晚了十五分钟上车。
他这一次来荷西电影节,第一个星期的工作任务很多,时间也紧张。像今天,他就要赶时间先到酒店准备一下,晚上和陈思琦一起,将跟《荷西电影》杂志的主编一起共进晚餐。
而且,因为有好几部华语片入围荷西电影节的关系,这一次到荷西来的中国媒体也多。
那他们自然都希望能够约到陆严河。要是他们一家华语媒体都约不到陆严河,拿不到采访或者拍摄机会,那他们甚至在同行之间都抬不起头来。这也造就了陆严河不得不配合各家媒体,做一些相关的宣传。
其实,现在很多大牌明星都不太会在电影节期间接受采访。
一是行程很赶,二是因为大家也越来觉得电影节的气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电影节真的是大家好好坐在一起聊电影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明星秀,变成了一个暴光很大的宣传渠道。
越是大牌的演员,越需要去保护自己的演员形象,当环境不够好的时候,他们当然宁愿选择不接受访谈,也好过被人提一些不专业的问题。
会在一个专业的电影节场合问出“你是怎么保持现在的身材的”这种问题的记者,已经不仅仅是个别现象了。
汪彪在给陆严河接访谈工作的时候,不得不对采访者做背调——
看他们平时采访其他演员,是怎么做的。
工作量很大,但如果不这样做,就把控不好访谈现场的质量。
幸好,汪彪有《跳起来》电影版团队的帮助。他们很清楚,哪些媒体、哪些记者是有真材实料的、专业的。
在汪彪的手上,其实有一个名单的。名单上就是在工作上可以信任一点的媒体和媒体人的名字。
这个名单是平时通过大家一起实时更新的。
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材料。
陆严河当时知道汪彪手上有这个名单的时候,还笑言:“平时都是各大媒体给我们艺人打分,以后我也召集一帮艺人,来给你们这些媒体和媒体人打分。”
陈思琦当时就说:“也许以后我们每年年底可以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