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以鼓励和褒奖为主。
当柳智音被黑得很惨的时候,她的竞演对手张平青发文,讲述了他这一次合作认识的柳智音,从一个对手和合作者的角度,去讲述了一个不熟悉表演、但对表演非常认真的新人演员在背后的努力。
陆严河本来是准备自己要发声的,看完张平青的发文,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多言,直接转发了张平青的发文,只说了一句——
智音姐是我认识的最有尝试精神的人,她愿意以一个当红偶像的身份来到这档节目,以一个普通的选手来跟其他演员进行PK,我相信,她在意的肯定不是输赢——如果她在意,她完全可以不来。节目做PK的赛制,只是为了让节目更有竞争性,但参加这个节目的演员,肯定都有比输赢更在意的东西,比如探索演艺舞台的边界。
柳智音也大大方方地回应:很高兴通过这档节目让陈玲玲导演认识了我,已经收到剧本,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加油,咱们未来继续以演员的身份见面!新人演员柳智音来了!
跟刚回国那段时间比起来,柳智音现在无疑已经更熟悉国内的娱乐圈环境,不再那么倔强、争先,也懂得用观众喜欢的方式,去回应一些东西。
无论黑子蹦跶得再厉害,她都没有破防,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表示继续努力。
这样的姿态,以及她本身在节目里就不赖的表演,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和支持。
而除了他们这一对,另一个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演员,就是王大山。
这位在《人在囧途》里一鸣惊人的新人演员,在这一次的舞台上,演的是一个智障弟弟。他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无论是肢体的控制力,还是表演的投入,都将另一个其实非常成熟的演员刘煜给秒杀了。
刘煜演得不好吗?刘煜演得不对吗?
不,都很好。
但是在王大山那质朴得简直像是返璞归真的表演前面,再深厚的功底都不如情感共鸣之下摧枯拉朽的感动。
陈玲玲对刘煜的一句点评,被观众誉为一针见血——
你哪都好,但却没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这是一个普通的好演员和一个伟大的演员之间的差别,刘煜,你跨过去,你就向伟大的演员迈出了这一步,你没跨过去,你这辈子都永远只是一个普通的好演员而已。
刘煜脸当场红了。
陈玲玲说这个话,他完全无法反驳。
但是,陈玲玲虽然批评他批评得很狠,却在之后执导的短片中,找了他来给晋级的演员演对手戏。
其他晋级演员都有商永周和陈碧舸来演对手戏,进行PK,但是选择她的晋级演员,只能由她来选择演员跟他们PK。
陈玲玲找刘煜做了其中两组的PK演员。
其用心也可见一斑了。
-
比起这两组,另外两组掀起的争议风暴就更大了。
何莎和成海,刘之遥和甄虹语。
前者早就已经被议论了很久,后者,甄虹语靠着观众投票晋级,而刘之遥则因此淘汰,其后两个人在舞台上那些含沙射影的发言,都被做了很多解读。
不过,江玉倩最后将自己的复活权利用在了刘之遥身上。
这让原本可能争议巨大的一组竞演,又平安落地。
只是仍然有很多人在说,甄虹语之所以能够在这样一场势均力敌的对决中获得更高的观众投票,是因为她更红,人气更高。
还有很多人跑到陆严河的微博评论区,问他们这个节目是怎么选观众的?就不能选一些公平点的观众吗?
陆严河想了想,决定把自己早就想说但没有说的话,发了一条微博作为回应:
作为节目的制作者,我们要确保什么样的公平?我们要确保,没有人因为人情、利益或者其他因素,获得“走后门”的胜利。我们要确保,节目不会对竞演演员进行恶意剪辑,给A全剪高光镜头,给B全剪垃圾镜头。至于有人红,有人不怎么红,有人这几年一直在演戏,有人已经好久没有演戏,有人观众缘更好,有人观众缘很一般,对于这些问题,我想问一句,所以呢?演员就是靠脸吃饭的,让演员戴上面具来表演吗?我们要找两百个平时从来不看影视剧、不认识任何演员的人来做投票的观众吗?这样才绝对公平吗?这样的观众选出来的演员,又有什么意义?表演是最没办法讲公平的东西,你就是演出了一百分的功力,也可能不如另一个人的真情流露。演员就是一个千金难买观众喜欢的职业,这是我的理解。
自然,陆严河所说的这些,仍然有人反驳,有人挑刺,找逻辑漏洞。
陆严河没有再解释。
很多的话,说出来,真的就只是为了“懂的人懂”就行了。
-
三月初,按照惯例,陈梓妍跟陆严河开小会,把他这个月的主要行程提前告诉他,汪彪作为陆严河现在的执行经纪人,开始成为这个环节的主要负责人,
“这个月你要去一趟泰国,参加他们的一个电影节活动。除此之外,这个月的主要行程就是《演员的诞生》的录制,然后要去一趟马来西亚,出席他们一个电影奖活动,顺便跟黄天霖导演吃一顿晚饭,聊一下《热带雨季》这部电影的拍摄。”
陆严河点头。
总体来说,这个月仍然是忙碌的一个月。
但是相对还好,比较规律。
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行程,正好是前后时间,出去一个星期,一次搞定。
“这一次出去,我估计这两个地方的媒体还是会关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事情,所以,这一次这两个地方,我都拒绝了媒体采访的安排。”陈梓妍说,“你也尽量不要再提这件事了,热度好不容易下去,免得又炒回锅肉。”
“嗯。”陆严河点头。
“这一次这两个地方,琳玉会跟你一起过去,我就不陪你去了,工作上的对接汪彪会负责。”陈梓妍说,“你可以多跟他们的青年导演接触一下,看看他们这两个电影节上有没有不错的作品,有的话,可以交流一下,邀请他们来我们中国一趟。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电影环境都很一般,如果适合的话,可以去他们那儿签几个有潜力的年轻导演到灵河来。”
陆严河说好。
汪彪有些疑惑,问:“把他们签下来,是让他们来我们中国拍电影吗?”
“他们可以来拍合适的华语片,也可以拍自己的片子。”陈梓妍说,“他们在马来西亚和泰国拍电影,制作成本比我们拍华语电影要低很多,支持他们,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算大。而且,我们灵河现在非常需要培养一些年轻导演,来拍摄一些体量和题材上比较轻巧的片子,这两个地方的电影导演,都非常擅长拍这一类的片子,家庭、伦理、爱情和搞笑……在这方面,我们国内商业电影市场都倾向于去拍大票房体量的片子了,这一类题材的电影,几乎大部分都是文艺片。”
陆严河明白陈梓妍的意思。
确实,在东南亚,因为他们本国的票房市场不大,不可能像好莱坞那样做特效大片,只能从剧作上下功夫,但一方水土养一方电影,确实也让他们做出了东南亚电影的特色。
从《初恋那件小事》到《爸妈不在家》,从《祭屋出租》到《姥姥的外孙》。
这一类电影,除了已经拍成烂片重灾区的《初恋那件小事》的青春爱情题材,其他都是国内商业电影里少见的题材。
也就是所谓的1-3亿这个票房区间的电影——
国内电影公司都太想拍十亿、几十亿票房体量的电影了,对这点小票房不感兴趣,也就导致了这一类题材的空白。
陆严河跟陈梓妍说:“我会关注的。”
灵河确实应该多签一些导演过来。
当然,按照他们的计划,前面几年他们都只能制作中低成本的电影,大投资、大成本的片子,他们的资金周转不过来,哪怕是跟银行贷款,或者是从外面拉投资,一旦票房失败,就会导致灵河整个崩盘。
所以,稳扎稳打,先从这些小体量的电影开始做。
最关键的是,如果真的能够达到理想状态,培养出一些年轻导演来,他们通过这些小体量的片子练了手,有了经验,灵河发展起来了,他们的导演能力也锻炼出来了,以后真有合适的大项目,当然也可以尝试更大一点的冒险了。
毕竟,郭帆在拍《流浪地球》之前,也是先拍了一部《同桌的你》,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才有了《流浪地球》拍摄的可能性——都只说郭帆这部电影拍得很费力,很不容易,但如果没有《同桌的你》的票房成功,他可能连《流浪地球》的
第569章 《那些年》导演人选
“师傅,岳湖台这个跳起来剧场,正在招募导演,你说,我们要不要去试一试?”
李超拿着手机来到他师傅邬驰身旁,把手机屏幕递给他看。
邬驰:“这是什么?”
“招募导演啊,师傅,你不是一直想要做导演吗?”李超说,“我们俩一直干剪辑,天天困在小屋子里,每天都是这样的工作,我觉得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去试试啊。”
邬驰白了他一眼,说:“这种信息你也信?这就是个营销而已,招募导演……开玩笑,哪有这样招募导演的。”
“不是啊,是真的。”李超说,“人家说了,这个剧场,每周要一个电影长短的片子,在周日晚上播,需要很多导演,还附了报名的方式,我们只需要之前剪辑的一些内容给他们发过去,他们对我们感兴趣的话,就会联系我们。”
邬驰听李超说完,犹豫了一下,似乎是有点心动了,但又还是不太相信。
“别是骗人的。”
“那我给陆严河发个消息,问问他。这是《跳起来》跟岳湖台的合作计划,他肯定知道。”
-
李超和邬驰跟陆严河之所以认识,还是因为之前《情书》这部电影在这边剪辑的时候,一个晚上,偶然认识的。
当时李超就很“社交悍匪”式的主动加了陆严河的微信。
虽然加上以后,后面也再也没有联系过。
可是,李超还是能偶尔看到陆严河发一条朋友圈——
正因为这样,李超才知道,人家既没有屏蔽他,也没有把他删掉。
他跟他师傅一直在做剪片子的活。
不过,他们也一直都在找机会。
只是,演艺圈这个地方,你如果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单靠自己干,确实很难找到机会。尤其是他们这种“跑单帮”的,永远不是谁的“自己人”,好机会永远轮不到他们头上。
连拍网大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他们只是个剪辑师,懂一点剪辑的技术而已。
邬驰听李超说要给陆严河发消息,本想让他别为这点小事就打扰人家,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也许这真的是一个机会?
在业内,其实哪些大咖是会去扶持别人、哪些大咖从来不干这事,他们都多多少少有所耳闻的。
像陆严河就是一个非常乐于扶持别人的人,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他帮过的很多人,现在都已经是很有名的人物,江军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而除了他,那个剪辑师李丰雷也是一个例子。
李超知道之前那个一直在他对面剪辑电影的李丰雷被陆严河看中,签到了自己公司以后,心里面酸了好几天——就是一种单纯的嫉妒和羡慕,为什么这种好事没有让自己摊上。
李超斟酌了好几遍,才把自己编辑的消息给陆严河发过去。
他本来以为要等很久,结果陆严河不到三分钟就回了他消息:缺口很大,你完全可以把你之前的作品发过去给他们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就会联系你的。
李超马上激动地欢呼了一声,拿着手机去给他师傅看。
“看,师傅,我就说了,这一次他们是真的在广撒网地招募导演。”李超说,“我们试试吧,也许他们就愿意见我们一面,给我们一个机会呢。”
-
跳起来剧场的第一部戏叫《少女奇遇记》,原作是明音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讲的是一个高中女生在一个周末,在书店与另一个女孩偶然相遇,因为捡到了她掉落的钱包,于是追了出去,却意外地在追她的过程中,发现有另外一伙人在跟踪那个少女,阴差阳错地展开了一场奇遇冒险的故事。
这部戏的导演是安媛媛,一个三十岁的女导演。
她之前从来没有执导过长片,只有一部十五分钟的短片在电影节上上映过。
无论是导演,还是两个女主角,都是知名度不算高的新人。
为此,岳湖台和北极光视频也是煞费苦心,请了好几个当红明星来客串出演几个镜头。
拍摄当天,陆严河和陈思琦专门去了。
因为是一个新人团队剧组,他们也是担心开机当天会遇到麻烦,如果自己在场,可以帮忙解决一二。
用这部戏来作为跳起来剧场的开幕之作,一是因为这个短篇小说很有名,当时发表的时候就非常受读者们的喜欢,二是因为原作者明音是《跳起来》杂志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之一,既然要做这个剧场,肯定要以她或者刘家镇的作品来打头阵,而三呢,则是因为在官方组织的“你最希望看到哪个作品影视化”的投票中,上百部作品里,《少女奇遇记》名列第三。
虽然说拍摄周期只有一个星期,但在正式开机之前,这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剧组已经开了好几场会,对拍摄要点都很熟悉了。
《老友记》这部剧开创出来的剧组运行模式,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运行模式,让很多剧组都可以借用。
两个女演员都是真高中生——都是表演经历很丰富的童星出身。
这种拍摄模式,注定了不能用没有表演经验的新人。一旦超支,就有亏损的风险。
因为是一个新东西,虽然声势浩大,来势汹汹,但跳起来剧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几家品牌积极地来接洽冠名和植入。
第一场戏是在书店拍。
拍摄用的书店,是陈思琦帮忙联系的,是《跳起来》的合作书店。
老板非常乐意腾出半天的时间休业给他们拍摄。
因为他也很清楚,等这部戏播出以后,他的书店就是《少女奇遇记》的取景地了,能够给他的书店带来很多人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