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严河恍然,笑着点头,说好。
陈思琦沉静地看着陆严河。
两个人之间明明隔着屏幕,彼此之间的目光却好像都能落进对方的心中。
“我想你了。”陆严河突然说。
陈思琦:“我也是。”
陈思琦说:“我这个周末来找你吧。”
“好!”陆严河眼睛瞬间亮了。
陈思琦嘴角翘了起来,“你是不是一直等着我说这句话呢?”
陆严河捣蒜似的点头。
陈思琦:“那你不直接跟我说?”
陆严河很不好意思似的,说:“怕耽误你的事。”
陈思琦:“《跳起来》现在已经运行得很好了,每个部门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运行体系,我其实具体要管的事情不多了,每天就是看这种报表。”
虽然陈思琦说得这么轻松,但是陆严河知道,肯定没有那么轻松,也没有那么简单。
他们两个人都是从来不愿意跟对方诉说自己工作上的难处。
从来。
陆严河说:“等你搬过来。”
他们的房子快装修好了,等到今年七月份就可以搬进去了。
陈思琦:“好。”
“对了,《跳起来》的日本版怎么样了?”陆严河问。
陈思琦一直想要把《跳起来》推向海外,日本是她选的第一个国家,因为日本的出版市场是全世界各地相对萎缩得最慢的那一个。
陈思琦说:“已经差不多了,大概是今年夏天在日本发行。”
《跳起来》在日本就不是杂志的形式了,而是Mook(主题书)的形式。
陈思琦说:“不一定能够卖得很好,甚至可能会亏损,但我会坚持做。”
陆严河支持陈思琦的决定。
陈思琦说:“其实我自己做了《跳起来》这个杂志,又开始做《跳起来》的衍生品牌以后,我就明白,为什么有的产品一直不赚钱,却还是被继续做下去的原因了。《跳起来》的盈利跟其他的衍生品牌比起来,真的不太行,可是,《跳起来》就是立身之本,从作者的培养,到一批固定的、忠实的读者,再到稳定的内容输出,它本身直接创造的利益价值不大,但它间接能够覆盖的范围,很大。”
“我想清楚了一件事。”陈思琦接着说,“打造《跳起来》国际版,一是想要扩大它的海外影响力,二是这个杂志,它是一个原点,可以做不同方向的衍生和辐射。我准备为琳玉和她的团队打造《跳起来》电影版了。”
陆严河笑了起来。
“你终于准备走这一步了吗?”
这两年来,陆严河看着琳玉一次次地走向台前,从《跳起来》影评人到国际影评人论坛,从影视评论自媒体到岳湖台的影评栏目,琳玉其实已经慢慢地建立起了她的个人品牌。
陈思琦说:“这样,她也可以更加专注地做这件事了,这也是目前对你最有帮助的一个领域。”
陆严河点头。
他从来不否认,琳玉和《跳起来》影视自媒体,甚至是整个编辑团队,对他的事业版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多作品的宣传,都是陈思琦、琳玉带着人从无到有做起来的。
那是陆严河这样一个穿越者都会被惊喜到的创意。
更不用说,琳玉拉起来的国际影评人阵地,对于他在国际影坛上的声誉起到了多大的帮助。
这是陆严河和陈思琦一开始做《跳起来》这个杂志的时候,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只能说,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蝴蝶效应,你永远不知道你在此时此刻做的一个决定,将在三年后、五年后甚至是十年后,掀起多大的风暴。
-
在《焚火》剧组,陆严河拍得其实很舒服。
“非常好。”
一遍演完,万人亥总是这么说。
陆严河演了这么多戏了,每一场演完之后都被夸的,真就是这部《焚火》。
跟陆严河预想的不一样,万人亥竟然是一个鼓励型的导演。
为什么说是鼓励型呢?
因为,尽管说了“非常好”,下一秒,万人亥就会说:“我们再来保一条,严河。”
其实就是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万人亥不是对陆严河一个人如此,以陆严河的观察,万人亥其实对每个演员都是这样。
万人亥很保护演员的情绪。
他基本上没有对演员发过火。
但对其他部门和工种的工作人员,那就不一样了。
跟个炸弹似的。
可每一次他发火的地方,陆严河都觉得也不能怪他发火。
毕竟甚至还出现过他们好不容易拍到一场满意的戏,结果摄影师忘记开机了、没拍到的情况。
那个时候,别说万人亥发火了,连演员自己也想发火。
一场满意的戏,那种情绪状态是可遇不可求的。要是因为这种低级错误没拍下来,那真的是让人火大的。
当然,总体来说,《焚火》的剧组氛围很好。
兰明厅归功于两位主演从来不生事,带了个好头。
在《焚火》剧组,其实除了陆严河和商永周,其他人都不会一直待在剧组里。
长达一百多天的拍摄时间,其他人又不是每天都有戏,没有戏的时候,也就离开剧组,去接别的工作了。
每天都是不同的人,进进出出,陆严河一开始不习惯,后面也就习惯了。
当黄楷任来客串他的角色时,陆严河就更开心了。
黄楷任的新经纪人已经到位,是一个很资深的大牌经纪人,龙非。
这一次,龙非陪着黄楷任一起来的。
他到剧组,跟商永周和陆严河简单打了个招呼以后,就去找兰明厅和万人亥他们了。
黄楷任认真地打量了一下陆严河,说:“你是不是好像又长了一点?”
陆严河说:“应该没有,我衣服尺码什么都没有变。”
黄楷任:“那你这个造型挺显高。”
陆严河本来就不矮。
他笑了笑,说:“黄哥,你这次来串几天?”
黄楷任说:“三天吧,之前跟剧组说的是三天。”
“那可以,我带你去吃好吃的。”陆严河说,“子杏姐她最近在干嘛?我都好久没有跟她联系了。”
“她在拍《典籍里的中国》,你还说,你把她抓去给你做《情书》的制片人,让她很多工作都推迟了,全赶到了现在来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我都有段时间没有见过她了。”黄楷任颇有些怨念地看着陆严河。
陆严河恍然,赶紧拱手,“对不起,黄哥,我错了。”
黄楷任哼了一声。
“你下次找她做制片人,倒是也找我去拍这个戏啊。”
陆严河哭笑不得。
“知道了,我努力。”
“等下晚上你有空没?”黄楷任忽然问,“我有点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陆严河说:“行,我晚上没戏,应该五六点就收工了。”
“好。”黄楷任点头,“那吃了饭我去找你。”
“你不跟我一起吃饭吗?”陆严河有些惊讶地问。
黄楷任说:“今天晚上龙非他应该会拉你们一起吃个饭,没有时间给我们俩单独吃的。”
“哦,也是,你进组第一天,大家肯定要欢迎一下你的。”陆严河点头,“行,那吃完你就直接跟我一起回酒店好了。”
黄楷任点头:“嗯。”
第511章 一个个项目
黄楷任最近在苦恼该在《一针见血》和《昨日复现》这两部电影剧本里,选择哪一个。
黄楷任想听听陆严河对于这两个剧本的看法。
“《胭脂扣》上映以后,给我递本子的电影方就多了起来,不过本子质量都比较一般,一直到最近才收到两个不错的剧本,我觉得都挺好的。”黄楷任说,“不过很郁闷的是,这两部电影正好前后脚开机,档期撞上了,不然我两部都想接下来。”
陆严河拿起黄楷任给他的两个剧本。
“那我今天晚上还不能马上给你答复啊,我得先把这两个剧本看完再说。”陆严河说。
黄楷任点头。
“行。”
陆严河拿着剧本就回了自己的酒店。
《一针见血》和《昨日复现》是非常不一样类型的片子,前者是一个有着一点荒诞元素的黑色悬疑犯罪片,后者是一个带着软科幻色采的冒险类片子。
陆严河洗完澡以后,坐在床上看剧本,先看的《一针见血》。
这个故事讲的是五个人、五条线的故事,五个人都跟一家医院有关,有的在这家医院工作,有的在这家医院治病,有的是在医学院上学的学生,身份、职业都不同。
他们五个人都心怀鬼胎,结果,五个人的行动撞车,还导致这家医院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危机(其实是他们阴差阳错地把一个病毒样本给弄丢了,一旦病毒释放,那就是不可挽回的灾难),让事情走向了超出预料的方向。
这个编剧非常会讲故事,画面感很强,陆严河几乎是看剧本就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
故事的结局是五个人在负罪感的驱动下,最后不得不联手去找回这个病毒样本——最后他们在追查这个病毒样本的过程中,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他们阴差阳错弄丢的,是有人故意偷走的。
故事的结尾就是这五个人匪夷所思地配合起来,跟这伙偷走了病毒样本的团伙智斗加械斗,击败了对方,夺回了样本。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乍一听上去非常扯淡的故事,因为太多的机缘巧合,太多的凑巧,但是这个编剧写得一环接一环,逻辑上没有硬伤,不至于让人出戏,而当这个故事读进去以后,就基本上不太会用理智来思考其中的BUG问题了,一路被故事带着,只剩下“我靠”“还能这样?”“绝了”这样的感叹。
好剧本。
陆严河在看完之后的当下就是这么判断的。
什么是好剧本?
陆严河的标准其实不算高,对他而言,就是让人想要读下去、想要知道故事结局的剧本。
一个故事有BUG、有毒点其实都不是致命伤。
一个故事,如果让人无法读下去,那才是毁灭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