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590节

  结果就是,真被人拍到了。

  网上的反应却基本上都很正面。这种正面,是指大家对他们两个人的亲吻照片,反应不负面。很多公众人物这种照片曝光出来,都会引起一些非议。比如一般双方粉丝对彼此的一些贬低之词,比如觉得这两个人一点屁事就上热搜、占用公共资源的。

  陈梓妍认真地看了一下网上的反应,发现大家之所以反应比较正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两个人公开得比较早,大家对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了,接受度比较高。另一方面,陆严河很牛,陈思琦也不差,她带着《跳起来》团队这两年真枪实弹地干出了很多漂亮的业绩,已经成为很多女孩子们心中的偶像。

  陆严河不插手《跳起来》的具体业务,也没有时间插手,从前很多人会觉得《跳起来》的成功主要依赖于陆严河的艺人身份和人脉资源,随着这本杂志越做越久,这样的印象就被慢慢冲淡。

  写主编手记的人变成了陈思琦,每次代表《跳起来》参加各种活动的是陈思琦,拓展自媒体、开拓营销、宣传等新业务板块的,也是陈思琦。尤其是今年《六人行》《十七层》和《暮春》三部陆严河主演作品堪称经典案例的宣传营销,让《跳起来》在影视圈、在陆严河的粉丝群中就有了“封神”般的形象。

  简而言之,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只要不是为了黑而黑,其实都给大家一种“势均力敌”到“无话可说”的地步。

  那这样两个人竟然还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旁若无人地亲嘴——

  “他们也还是普通的年轻人,一样热衷于谈恋爱。”

  -

  七月是《跳起来》发布夏日特刊的月份,十二月则是《跳起来》发布冬日特刊的月份。

  每年这两本特刊,一般都是这一年度销量最高的两期。因为这两本特刊,往往都会邀请所有的签约作者和合作作者,在里面发表新作。类似于一个嘉年华般的特刊。

  陈思琦决定把这一期作为跟兰森合作的第一期。

  而为了打响第一炮,《跳起来》十二月的杂志封面,专门邀请了之前就合作过的《时空之子》漫画作者姜玉白老师,创作了一幅以兰森便利店为背景的画,画上,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墨蓝色的星空背景下,白雪点缀着便利店前面的街道与旁边的路灯,温暖的光从店的橱窗里透出来,一个戴着红色围巾的女孩从门里出来,手里抱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关东煮,惊喜地看向站在便利店门侧的男孩,男孩伸出一只手,手上是一个小小的暖手宝,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温柔的目光。

  这样一幅画——

  “我们希望通过跟更多的平台合作,把我们《跳起来》杂志介绍给更多的读者,我们希望这是一本可以陪着大家一年一年走下去的杂志,像朋友一样陪伴着大家读书、上学、工作和生活。”

  陈思琦专门录了这样一条视频,配合《跳起来》这一期冬日特刊上市前的宣传,也是正式宣布实体书将尝试在玉明地区的五百多家兰森便利店进行销售,从下一期、也就是明年一月开始,《跳起来》电子版将上线兰森的网络社群平台。

  “我看到有很多读者一直在问,我们《跳起来》开始做自媒体,做视频媒体,甚至开始做宣传和营销,是不是在为以后的转型做准备。”陈思琦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跳起来》是从哪里开始的,这本杂志会一直做下去,只要你们愿意看。”

  兰森在这一天也发布了跟《跳起来》合作的消息,同时官宣陆严河和陈思琦成为兰森的代言人。

  “兰森一直致力于去传达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出现在兰森便利店的每一个东西,质量都一定是经过我们精心挑选和评估的。”兰森的发言人说道,“我们很开心能够邀请到陆严河和陈思琦这两位优秀的年轻人成为我们兰森的代言人,我们内部一致认为他们对认真生活做了非常积极的诠释,非常符合我们兰森想要塑造的品牌形象,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让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兰森把一家小小的便利店开好、经营好的认真态度。我们都是在这个美好时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工作、过好自己生活的人,我们希望,兰森不仅仅是一家便利店,它在大家心目中也代表着一种品质和追求。”

  陆严河转发了自己官宣兰森代言人的动态。

  “我很喜欢这一期冬日特刊的封面,大家拿到手中的时候,请别急着翻开杂志,也记得好好看一下封面,@姜玉白老师的画永远能够在细微处触动你的心。”

  辛子杏在这条微博下面留言,说:已经下单预售,就等着它被快递员送到我手上了!

  很多人惊讶不已,纷纷问辛子杏:子杏姐还在参与《跳起来》的工作吗?

  辛子杏回复:没有参与了,但我永远都是《跳起来》最忠实的读者,它是我职业生涯最有价值的代表作之一!

  辛子杏的这个发言,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陆严河也回复:子杏姐永远属于《跳起来》这个大家庭。

  《跳起来》冬日特刊电子版先行在叶脉网上线。

  仍然是三天的免费期。

  叶脉网打出的宣传语是:《跳起来》电子版的最后一期免费放送!

  陈思琦看到以后就翻了个白眼。

  然而,得益于前期的宣传和热度,这一期,三天时间,共有七十多万的用户完成了十五分钟以上的阅读和浏览,其数据之夸张,让叶脉网内部纷纷侧目咋舌。

  《Star!》在《跳起来》转为收费期的第一天,免费上线。

  郁江拉动了她所有的人脉资源为《Star!》做宣传。

  首日数据,《Star!》共获得7万+完成十五分钟以上阅读时间的读者,并不算差。

  可是,跟《跳起来》的免费期数据比起来,就差得太多了。

  刘桥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脸都绿了。

  而《跳起来》在玉明地区的兰森便利店上架,第一次送货,十一本,这些杂志已经在昨天晚上都抵达了各家便利店,就等着今天上架。

  陈思琦本来在学校来着,但晚上实在是静不下心来,关心《跳起来》在兰森到底卖得怎么样。

  一看机票,还有一趟晚上十点半飞玉明的,马上跟辅导员请假,赶往机场。

  兰森是二十四小时便利店。

  陈思琦深夜抵达机场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订酒店,然后去酒店附近的兰森便利店转了转,看看《跳起来》的海报是不是已经贴上了,杂志架是不是摆上了。

  她进去的时候,店员正好在往杂志架上摆放《跳起来》,一个大约半米高的小铁架,摆在收银台的电脑旁边,店员把两本塑封好的杂志插到架子上,只占了很小的地方,却有着大开本的封面,很吸引目光。

  陈思琦长松一口气。

  都摆上了。

  店员显然并不知道她是陈思琦,也不知道眼前这个女孩就是他刚刚拿着的杂志的主编。

  陈思琦买了一瓶牛奶,结账。

  店员一脸笑容,扫了牛奶上的条形码,说:“这位小姐姐,我们跟现在最红的杂志《跳起来》有合作,这是最新一期《跳起来》,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哦。”

  陈思琦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问:“你是《跳起来》的读者吗?”

  “我?我还没有看过啦,不过我的朋友是读者。”店员说。

  “我还以为你是读者呢,专门给我推荐。”陈思琦说。

  店员说:“公司要求,有上新的话,都要为客人们专门推荐一下的。”

  陈思琦这才意识到兰森在这些细节上做得有多么到位。

  陈思琦拿起一本杂志,说:“谢谢。”

  店员说:“因为是冬日特刊,稍微贵一点,要三十元一本,平时正常一期只要十五元。”

  陈思琦点头,“好的,谢谢。”

  《跳起来》原来正常一期都是32元一本,因为做的是主题书,后来陈思琦觉得不能每一期都做得那么厚,这不像个杂志了,所以专门减少了页数,也相应降低了售价。

  陈思琦问:“你觉得杂志卖十五元一期的话,算贵吗?”

  店员有些诧异,似乎是不明白为什么陈思琦要问这些。

  “算吧。”店员说,“如果不是特别对这些感兴趣的话,我想还是挺贵的。”

  陈思琦心底一沉。

  店员好奇地问:“你是《跳起来》的工作人员吗?”

  陈思琦回过神来,笑了笑,说:“有点关系。”

  店员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点头:“我说呢,我还在想你怎么会好奇地问这么多。”

  陈思琦笑着说:“按照你对客人们的了解,如果想让那些平时不读杂志、也不太看书的客人们去购买这样的杂志,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店员沉吟片刻,说:“其实如果是那种只要一块钱或者两块钱的报纸,可能大家看到了就会出于好奇搭着买上一份,又或者是赶上我们兰森满三十或者满五十可以送折扣券的时候,会有很多客人为了凑单买一些售价只有一两块钱的东西。”

  陈思琦点了点头,对他一笑,“好的,谢谢。”

  -

  这天晚上,陈思琦躺在酒店的床上,不断地思索着店员所说的话。

  确实,一本杂志就算只要十五块钱,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是很贵的。已经有阅读习惯的读者不会觉得贵,知道它好,而且本身愿意为文字内容付费。但很多人都已经不看书,也不怎么读杂志了,现在手机上那么多的免费信息,他们根本不需要为这些信息付费的。

  怎么才能让他们试着开始读《跳起来》?

  报纸?

  陈思琦脑海中一时间冒出来各种各样的念头。

  现在《跳起来》的作者越来越多,随着自媒体的发展,除了虚构类文学作品的作者,还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专栏作者。甚至一度出现很多文章在《跳起来》上拿不到版面,只能够排队等排期的情况。

  当时陈思琦想着的是把《跳起来》杂志做成半月刊,这样一年就可以增加十二期,但他们又很担心这样会对每一期的销售造成影响,一直没有动作——毕竟《跳起来》每个月的销售数据没有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趋于平稳很久了。

  刚才那个兰森便利店的店员却提醒了陈思琦。

  也许他们做不了半月刊,但是可以做成售价更便宜的报纸啊。

  一块钱一期的报纸?

  报纸上的内容就可以综合性一点,什么方面的都来一点,既可以有文艺创作,也可以涉及各类职业领域的综合性文章,从影视评论到人物采访,从生活随笔到历史漫谈。

  《跳起来》受制于文艺主题,很多类型的文章都不能刊登。报纸却不一样啊。

  -

  《跳起来》在兰森便利店上架。

  陆严河专门出现在了五家兰森便利店,履行自己作为代言人的宣传活动,同时为《跳起来》做宣传。

  陈思琦跟琳玉、周木恺他们碰头,说了说昨天晚上的想法,又一起到附近的兰森便利店转了转,了解《跳起来》的销售情况。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跳起来》的销售情况比他们想象得好多了。

  尤其是在学校附近的兰森便利店,基本上在上午八点半之前就十本全部售磬,打电话紧急追加。

  但是,兰森有着固定的送货时间和路线安排,紧急追加也要等到下午了。

  叶运都没有料到,《跳起来》在兰森会卖得这么好。

  “暂时还不知道是因为这段时间热度很高,所以大家对《跳起来》感兴趣,还是因为什么。”叶运跟陈思琦打电话,“但是从今天上午的销售情况来看,《跳起来》卖得很不错。”

  陈思琦听到叶运这么说,长松了一口气。

  叶运说:“看来我们下一次拿货要拿多一点了。”

  陈思琦心中很开心。

  她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自己这种开心。

  琳玉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在兰森的销售情况应该很好?”

  “很不错。”陈思琦马上说,“很多地方的兰森便利店上午就把十本都卖完了。”

  琳玉点头,“其实这也很正常,玉明有这么多的大学、高中和初中,多少潜在的读者啊,平时他们都是要在网上下单,或者专门去书店买,但现在却可能去便利店买点吃的喝的,就看到《跳起来》摆在他们面前,可能早就听说了《跳起来》,这一次就可以直接买了。现在这个时代,渠道甚至比内容本身还要重要。连我的室友都说这样就不用在网上下单,可以直接去学校里的兰森买了。”

  陈思琦闻言,点头。

  周木恺说:“这种学校边上的兰森便利店,其实可以多放一些数量,肯定卖得要比其他地方好。尤其是我们学校,因为严河的关系,我们学校几乎就没有学生不知道这本杂志,不是每个人都会去书店,但每个人都一定会去便利店。”

  到了晚上八点,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出来了,《跳起来》冬日特刊上市首日,光是玉明地区五百多家兰森便利店就销售出去了九千多册。

  兰森和《跳起来》官微联合发布了庆贺海报。

  第二天,更为夸张,《跳起来》在玉明地区的兰森便利店共售出了一万册,不降反增。

  到第三天,销售数据才开始滑落,降到五千多本。

  尽管如此,短短三天时间,《跳起来》就在兰森便利店售出了两万五千册,与此同时,除了原有的书店渠道销售略受影响,其他方面的销售渠道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兰森也直接宣布,从下个月开始,江广等八座城市的兰森便利店也将同步上架《跳起来》。

  都不用等近三个月的销售情况了,前面三天的销售,已经让兰森看到了《跳起来》作为一个货品的销售前景。

  更不用说它本身的文化意义能给兰森这个品牌带来的附增价值。

  -

  《跳起来》又迈入了新的阶段。

  陆严河由衷地感到高兴,跟大家一起庆功,高兴地喝了一场。

首节 上一节 590/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