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544节

  ——当然是要等身体养好的时候。

  ——难道你指望他现在就回来拍戏?黄总,你也不想想,万一严河他是骨折了,你们怎么办?也要让一个骨折的人马上回片场吗?

  ……

  黄城都已经做好暂停拍摄、等陆严河养好身体再复拍的打算了。

  总而言之,这部剧肯定是不能够换演员的。

  把陆严河换掉,找另一个演员来重拍——这个选项是完全就不存在的。

  如果是别的演员,黄城可能都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

  但是这是陆严河。

  《十七层》都还在播呢。

  以陆严河现在在市场上的热度,哪怕这一次暂停拍摄要多耗费上千万的制作经费,投资方、平台也是愿意的。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陈梓妍来联系他了。

  -

  徐明月看到贺兰从图书馆里小跑出来,马尾在她脑袋后面一晃一晃的。

  “久等了。”贺兰小跑到徐明月的跟前,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手机静音了,没及时看到你的消息。”

  徐明月举着太阳伞,将它一半挪到了贺兰的头上。

  “没事,走吧。”

  两个人朝食堂走去。

  “也不知道严河怎么样了。”贺兰忧心忡忡地感叹了一句。

  徐明月:“放心吧,他受伤是真的不太严重,我听说他就要回剧组拍戏了。”

  “嗯?这么快?”贺兰吃惊地瞪大眼睛,看着她。

  “应该是真的,因为我们主编都快回来了。”徐明月笑着说,“她都给我们每个人发消息了,下周一要开个策划会。要是严河没有出院的话,她肯定不会这么快回来的。”

  贺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看来是真的要回去拍戏了,唉,也不知道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会不会又让严河被骂。”

  “被骂?为什么?”

  “之前不是有一些粉丝觉得严河不应该帮《沉默之河》剧组解释嘛,觉得辜负了他们的心意。”贺兰叹了口气,“不过,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就是很难跟他们解释清楚。”

  徐明月说:“既然是解释不清楚的事情,那就别想着解释好了,很多粉丝是关心则乱,陆严河是想要跟大家解释清楚情况,双方发生一些矛盾和误解也在所难免,可这都不涉及原则性的东西,等这件事情过去了,很多误解也就慢慢释怀了。”

  贺兰:“但愿如此吧,这一次严河这么快就回剧组拍戏,我就担心有些粉丝觉得他们在这里跟剧组掰扯,希望剧组给一个说法,让严河好好养伤,结果严河自己又上赶着回剧组拍戏,更觉得受伤。”

  “我说实话啊,兰兰,有些粉丝想这么多,是他们本身的问题。”徐明月说,“陆严河又不是一个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的新人,他现在在影视圈的位置,应该说没有谁能够欺负他了吧?哪怕是京台,你也看到了,发生了那么多的冲突,现在不也还是主动跟陆严河和好如初了吗?那这种情况下,那些粉丝还一副陆严河被欺负了、无法自己给自己找回场子来的情形,像老母鸡护崽一样冲上去找剧组要说法,那不就是没有掂量清楚自己的位置,想得太多,做法也过线了吗?”

  贺兰面露难色,“话也不能这么说,他们也是关心陆严河。”

  “如果只要以关心之名就可以让一切行为都合理化,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让人唏嘘的悲剧。”徐明月说,“更别说,现在多少明星艺人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粉丝过于作妖,导致路人缘一塌糊涂,偏偏那些粉丝还觉得是其他人瞎了眼,看不到他们偶像的好,殊不知,他们就是他们偶像身上最大的黑点。”

  贺兰被徐明月这一番话说得陷入沉默,默默地思索起来。

  徐明月:“陆严河能够取得今时今日的地位,在这个年纪,在这个环境下,不正说明了他本身有做得比别人格外好的地方吗?演艺圈不缺长得好看的,也不缺有才华的,为什么他就能这么快脱颖而出,而且一冒出来就再也没有走下坡路过?难道是因为他的粉丝比其他艺人的粉丝更有能耐吗?我也是在《跳起来》工作了之后,才慢慢地意识到一些事情,一些人,不是逞一时意气就能笑到最后的,他也好,陈思琦也好,都是同龄人中很罕见的早慧之人。我说的还不是智商,在我们振华,优秀的人还见少了吗?可在做人行事这一块,我没见过比他们还懂人情世故的,这真的都是一个个人、一件件事历练出来的。”

  贺兰:“这怎么又说到人情世故上了?”

  徐明月:“陆严河早早地回剧组,这就是人情世故。”

  -

  黄城给陆严河安排了一辆拖车,让陆严河随时可以到车上去休息。

  这辆拖车还专门做了处理,可以在上车的门口放下来一个斜坡架,让陆严河可以直接坐在轮椅上,被人推到车上去。

  不是陆严河太矫情,是他伤的位置就很无奈,正好是腰背和腿臀上,不动还好,一动就会牵扯到肌肉和伤口,痛得他倒吸冷气。

  黄城这个安排无疑是贴心不已。

  黄城这个安排也在剧组引起了很多的议论和侧目。

  不过,不管其他人怎么说,陆严河能够在受伤以后这么快回到剧组,确实让剧组很多人都侧目。

  现在这个年头,没有哪个演员不宣传自己敬业的。

  但是,能够身体力行地敬业的,屈指可数。

  连曾桥都说:“我一方面很希望你早点回来,这样我就能松口气,不用像头骡子一样一场戏接一场戏地拍,但是另一方面我又希望你不要这么快回来,你受了这么严重的伤,得好好养一养,别留下什么后遗症。”

  陆严河笑着说:“桥哥,我有自知之明,不会乱来的,这些天我也只能拍一些身体不动的戏,我这轻轻动一下就痛得不行,呲牙咧嘴,根本做不好表情管理。”

  曾桥笑声朗朗,“反正你悠着点,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直接说,不舒服的时候也直接开口就是。”

  “嗯,谢谢桥哥。”

  陆严河回归剧组,黄城、陈玲玲、编剧等几个人凑在一起,给陆严河后面很多戏都做了修改,尽量把他的戏都改成坐或者站,让他不用动。

  这当然是会影响到一些原本的设计和拍摄的效果,但这也没有办法。

  现实情况就是陆严河还能在片场拍摄这些戏份就不错了。

  对黄城和陈玲玲来说,这虽然棘手,却也不是头一遭了。

  拍戏这么多年,遇到的情况什么都有,因为现实的一些问题而需要对剧本做调整的,这是家常便饭。

  他们直接把陆严河坠楼这件事也融入了剧本之中。

  这样,陆严河身上的伤和他行动不便这些事情,都有了解释,也不用再做多余的处理。

  陆严河看过修改的剧本,确实改得自圆其说,也看不出明显的修改痕迹,可从戏剧和人物的塑造效果来说,肯定不如之前的内容。

  他心中虽然感到遗憾,但也只能配合。

  好吧,演戏真的就是遗憾的艺术。

  陆严河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一点。

  夏天就这么浅浅地深入了每一个角落。

  阳光发疯似的荼毒人间每一寸土地,把樟树照得绿意氤氲。

  陆严河有时候在等戏的时候,坐在轮椅上,听着人声与蝉鸣交杂在一起,整个世界都仿佛被这样的聒噪声笼罩,他常常就这样神游物外,失了神。

  《十七层》就在这样的时节里进入了完结的倒计时。

  第九集,《十七层》的收视率预料之中地破了2,成为今年非央台第二部单集破2的电视剧。

  两部都是由陆严河主演。

  人人都在议论,《六人行》和《十七层》这两部剧到底能不能给陆严河带去一个最佳男主角的奖杯。

  一番议论之后,大家发现,难度还是很大。

  因为这两部剧都不是什么艺术深度和厚度的戏。

  当然,这也丝毫不影响陆严河在这两部剧中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后者,陆严河饰演的那个天才,用一种与大家眼中的陆严河截然不同的气质和形象,刻入了大家的心中。

第371章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

  在《沉默之河》剧组,追《十七层》的人也不少。

  主要是《十七层》是周播,就算他们正在拍摄另一部剧,在忙碌的间隙里也能够追看这部剧。

  随着剧情的展开,陆严河饰演的天才跟陈碧舸饰演的女混混逐渐变得默契,相互配合,一次次地带领大家通过危险的关卡。

  他们两个人之间明明没有爱情的描写,可是,网上关于他们的CP粉却逐渐多了起来。

  任何一部影视剧其实都是这样。

  任何一组人物关系都可能一些奇奇怪怪的火花而被观众认为有CP感。

  很多时候,甚至导演和编剧在塑造这对人物关系的时候,根本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但是戏一播出来,却获得了远超他们预想的反应。

  《十七层》当然不是。

  陆严河和陈碧舸身为男女主角,本身就是这部剧中最关键的一对人物关系。就算他们不是一对情侣,也有着大量的对手戏。

  在这种过程中,自然会发生很多的化学反应。

  也就是观众们所说的CP感。

  在这部剧的一开始,陆严河因为天才病,有点不合群,无法融入他们这个群体。这个时候就是陈碧舸对他比较关照。后面,陈碧舸陷入险境,其他人都准备放弃她了,是他执拗地一定要去救她。在戏中,两个人之间差着很大的年龄,交手也完全没有往暧昧的方向去拍,某种程度上,封七月老师是把这对人物关系往“互相救赎”的方向在写。

  这一点也在第九集、两人的过去在记忆闪回中揭示,达到了情绪的高点。

  -

  《沉默之河》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跟着陈玲玲好几部戏的老人了。

  一部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他们很清楚。

  饶是如此,他们追看《十七层》的过程中,也还是很容易被剧情打动。

  最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就是陆严河在《十七层》中的表现。

  跟剧中很多其他人物不太一样的是,陆严河这个角色没有比较大爆发的、所谓高光的戏份。

  他的情绪是完全内敛的,几乎不暴露出来的。看上去,他这个角色并不是很难演——当然,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观众很容易以为这是因为这个角色本身是主角,而不是因为陆严河的演技。可是,真正懂戏剧的人就知道,陆严河这个角色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因为他用了很大的功力去塑造这样一个不同于常人的天才,而不是演了一个情绪特别起伏、有着多面性、复杂性的人物。

  -

  “都说演员要找丰富的、复杂的人物去演,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去展现一个演员的演技有多高超,那实际上这一次《十七层》也告诉大家了,把一个人物形象、一个脸谱式的人物演到极致,一样是成功的,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电视评论》在一篇关于《十七层》的评论文章中,再一次对陆严河的表演盛赞。

  “我们不要为了戏剧而戏剧,也不要为了人物而人物,我们得接受,有的时候,一个人他就是没有那么多的面。一个人物能不能深入人心,关键中的关键仍然是演员到底是以人物的状态在演,还是在演一种状态。”

  “据说,陆严河在一开始演这部戏的时候很难找到切入点,因为这种类型的角色并不少见,他担心自己演的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说,如果陆严河一直纠结这一点,那他会跟很多同样有追求的演员一样,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至少在这部戏、这个角色上,给出一个不好的呈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演员,在遇到问题之后,他第一时间选择了放弃自己的追求,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摹仿,先确保这个角色的塑造效果。”

  “我们都见过很多有追求的、有才华的演员去琢磨一个角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疯魔不成活。但是,我们似乎很难见到一个这样的演员,会因为暂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式,所以干脆了当地选择模仿,并且大方承认这件事。”

  “当然,现在我们也都看到了,陆严河在《十七层》中的表演仍然很好,他在模仿中找到了一种属于他陆严河的演绎方式,再一次证明了他在表演上的天赋。”

  ……

  《电视评论》这篇评论文章对陆严河的夸奖,占到了这篇文章四分之一的篇幅。

  但是,这篇文章也直接点出了陆严河在《十七层》这部剧拿奖的可能性不高。

  “《十七层》最有希望帮陆严河拿到的奖也就是金鼎奖,众所周知,金鼎奖更看重观众口碑,而蓝丝带偏向艺术性,红河奖偏向主旋律,《十七层》从题材上就基本上可以跟后面两个奖项划清界限了。偏偏金鼎奖在七月份就已经颁过了,当时刚开播的《十七层》并不符合申报条件,《十七层》想要冲刺金鼎奖,要等到明年七月份才行,隔了一年的时间,《十七层》现在的热度基本上起不到为这部剧保驾护航的作用,而《十七层》又是一部群像剧,陆严河的表演虽然好,跟其他的男主角比起来,戏份和发挥空间还是少了一点,人物表演的空间也受到限制。”

  “相比起《十七层》,我更看好《沉默之河》为陆严河带来第一座最佳男主角的奖杯。”

  ……

  任何一个演员都绕不开“拿奖”这件事。

  有哪个演员不想拿奖呢?

  陆严河很坦诚,他很想拿。

  演戏以来,他目前唯一拿过的一个奖项就是金鼎奖的最佳男配角。

  事实上,这个奖项对陆严河的重要性在过去这一年凸显得很明显。

  因为这个奖项,陆严河可以被冠以“天才”之名而不被别人嘲“自吹自擂”,也因为这个奖项,陆严河现在是影视圈主流所力捧的年轻演员代表,包括《电视评论》这样的主流杂志在内,都会以一种自己人的态度来为他保驾护航。

首节 上一节 544/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