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530节

  陆严河跟陈思琦说了黄楷任和辛子杏的事情。

  陈思琦也眼睛一亮,“果然,我就说嘛。”

  陆严河问:“平时有我的粉丝来骂你吗?”

  “不多,有几个,应付得来,反正闲着没事做、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跟她们互相喷一喷,也挺发泄情绪的。”陈思琦满不在意地说,“你还好,你的女友粉比较少,没有那么有攻击性,你可能都不知道,你的路人粉和事业粉占你粉丝群体的主流,不像其他艺人,死忠那么多。”

  陆严河:“是吗?”

  “大概是因为你走的就不是寻常的偶像吸粉路线。”陈思琦说,“你可能都不知道,你对年轻人来说有一个很大的黑点。”

  “啊?”陆严河都愣了,问,“什么黑点?”

  “你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那种类型,会经常被当作一个榜样来激励现在的年轻人,但你也知道,很多年轻人都是不喜欢榜样的。”

  “好吧。”陆严河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这么一个黑点。

  “主要还是因为你在爸爸妈妈们心中的地位太高了。”陈思琦笑,“你的学霸人设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好吧。”

  “对了,这一次的夏日特刊,你猜猜卖出了多少?”陈思琦问。

  陆严河猜:“十四万册?”

  这是根据《跳起来》平时的销量加上一点推测出来的。

  但是陈思琦却摇了摇头,说:“更好一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卖了十六万册了。”

  “这么多?”

  “是啊。”陈思琦点头,“终于,两周年了。”

  “干个杯,庆祝一下咱们的《跳起来》依然在茁壮成长。”

  “干杯。”

  两个人的笑意都映在了彼此的眼睛里。

  陈思琦说:“我希望《跳起来》有一天能够突破单册二十万的销量。”

  陆严河问:“加上电子版已经超过了吧?”

  “加上电子版已经超过了。”陈思琦说,“其实,电子版的销量比实体书还要快,但是经过我们的调查,实体书读完的比例比电子书要高很多,购买电子书的很多读者,将近一半都没有读完。”

  “这么高的比例?”

  “是。”陈思琦说,“所以,其实电子版的读者留存率不是很高,每一期的购买用户,都有很大一部分比重是出自于当期有哪些名人的文章、专访以及是否有他们喜欢的作者新作。”

  陆严河明白了,点点头。

  “你像我们做了数据统计,柳智音能够带来的电子书购买读者就在2500到4000之间,有这样一个数量的读者群体,基本上只购买有她专栏的那一期。电子版倒是有这个好处,能够做很多数据分析。”陈思琦笑着说,“而李治百则能带来差不多八千左右的新增销量。”

  陆严河惊讶不已。

  “现在数据分析都能够这么精准了吗?”

  “是啊。”陈思琦点头,“但是这要像李治百和柳智音这样时不时会发表文章的人才能做出有效统计,像贾龙老师那种只上过一期的,也无法比对出准确数据。”

  陆严河:“那这样的数据……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后续邀请哪些作者来给我们写文章?”

  有这样精确的数据,都不是说可以分析出读者们喜欢哪些作者和作品了,而是可以精准地分析出,哪些作者的铁粉是最多的。这几乎就是完全可以量化的“扛销量”了。

  陈思琦说:“对,不过这个数据我没有跟所有编辑分享,主要掌握在我手里,我怕大家拿到这个数据以后,都用这个数据去给作者评个三六九等。”

  “这样不好。”

  “是的,我们必须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新的作者,也要一直支持有在创作的作者,很多作者都是要慢慢培养出来的,用现阶段的读者购买数来给他们定性,会让大家忽略掉未来的成长空间,我们《跳起来》又是一本希望能够不断挖掘出、培养出新作者的杂志。”陈思琦说,“所以,我也不打算把这个数据跟所有编辑分享,我就自己掌握,方便我做一些判断和决定。”

  陆严河点头。

  陈思琦:“哦,对了,刘家镇前两天还来找我了。”

  “嗯?”陆严河问,“怎么了?”

  这位《十九年犯罪实录》的作者,如今是出版界的当红炸子鸡。

  陈思琦说:“似乎是《十九年犯罪实录》的电影拍摄遇到了一点问题,他想问问,有没有可能把版权收回来。”

  “啊?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会让他有这种念头?”

  “好像是剧本魔改吧。”陈思琦说,“我也找法务帮忙看了他的合同,包括江印出版社那边也帮他沟通过,但是都没有太多的用,没办法,改编合同里的条款很明确,剧本改编是正常的创作,不构成合同失效的依据。”

  陆严河说:“《十九年》原著故事那么好,为什么要魔改?”

  “听说是有演员在现场要改剧本,一个改了,另一个也跟着要改。”陈思琦说,“具体什么情况我不知道,这事闹到了刘家镇那里,他才知道。”

第361章 同呸

  一番打听,陆严河才知道,原来《十九年犯罪实录》电影拍摄出了不少状况,先是电影本身选角就一波三折,导致这部电影迟迟没有开机。

  开机以后,拍摄又出现了各种不顺利。

  不顺利的地方,主要在于导演和演员们之间分歧很大,而演员之间又有矛盾,片场几乎每天都是争吵。

  导演跟演员吵,演员之间吵,硝烟不断。

  而这样的争吵,就带来了剧本的一次次修改。

  跟组编剧都跑了两个。

  到最后,演员就找到了原著作者刘家镇这里,问他知不知道自己的故事被魔改了。

  刘家镇一听,人都惊呆了,马上联系了江印出版社的人,去跟儒意影业沟通。

  儒意影业本来就因为剧组出现的问题而头大,面对刘家镇和江印的质问,对接者也很敷衍。

  话里话外的意思呢,是本身你已经授权了,合同里面说得很清楚,制作方是可以根据实际拍摄情况对原著进行改编的,你就不要再把这个电影当成你的作品了,你的意见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多么重要,影视改编它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是以你原著作者的意见为核心去做调整的,跟你一本书比起来,一个影视项目涉及到的制作经费那是要加好几个零,你不懂就别听风就是雨。

  这是刘家镇第一部被影视改编的小说,没有跟影视公司打交道的经验,也没有想到,之前一口一个刘老师尊称他的人,现在突然换了一张脸似的,毫不客气地讽刺他。

  如果刘家镇经验丰富一点,不是第一次面临影视改编的事情。

  如果儒意影业对接的这个人态度好一点,对刘家镇不这么直接出言讽刺。

  可能事情也不会激化到这个地步。

  刘家镇恼羞成怒,想要收回关于电影的授权。

  儒意影业的人这才知道底下跟刘家镇对接的人犯了什么样的浑,又马上换了一个人来跟刘家镇对接,又是赔礼道歉,又是解释原由,希望能够征得刘家镇的谅解。

  刘家镇却是被气得不行,关键在于现在电影剧本确实改得一塌糊涂,都不能自圆其说,他严正地提出剧本一定不能魔改。

  儒意影业也知道现在剧本被改成了一个四不像,很无奈,可一个项目做到这个份上,就算大家都知道做出来了一坨屎,也不可能半途而废了。前头这么多钱已经砸进去了,这个时候刘家镇说要把剧本改回来,先不说来不来得及的问题,就说前面拍完的戏份怎么办?重拍?前头投进去的钱已经拍成了一坨屎,重拍怎么就能保证可以开出一朵花来?

  项目进展到这个程度,已经就像是一只脚踏出悬崖边的马蹄,有点覆水难收了。

  对儒意影业而言,那就是至少把这部电影给拉扯成一个完成品,到时候能收回一点成本是一点,总好过现在垮成一个电影界的烂尾楼,那就真的糟了。

  在这种背景下,刘家镇找到了陈思琦这里。

  刘家镇是自己咽不下这口气,想到陈思琦和陆严河认识不少演艺圈的人,可能会有多一点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

  陆严河打听清楚情况以后,错愕不已。

  一是《十九年犯罪实录》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竟然也能被魔改成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悬疑犯罪片,就因为有的演员要加戏,有的演员跟导演闹翻,死活不配合导演的意图,要往另一个人设上去演。

  二是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之一,陈子良,他竟然是这部电影里面少数几个没有折腾出幺蛾子的人。

  陆严河本来以为他是主要折腾的那个人。

  陈梓妍说:“这部电影的一番主演是陈冀平,跟你有矛盾的那个人,这部电影拍摄最大的矛盾就是他跟导演的矛盾,他和导演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完全南辕北辙,改剧本也是他们两个人每一次争吵之后为了平衡两个人之间的冲突而改的,结果越改越差。”

  陆严河皱眉,“难道他们就没有意识到,剧本已经改成一个垃圾了吗?”

  “怒火上头,这个时候争的都是一口气,我相信以他们两个人的专业能力,肯定都已经发现剧本在越改越烂了,但是都这个时候了,谁也不肯服输。”陈梓妍说。

  陆严河有些无奈。

  “儒意影业都不管的吗?”

  “怎么管?”陈梓妍笑了笑,“一个是导演,一个是主演,两个人也没有旷工,也没有说不拍了,项目一直在拍摄,监制也只能两边聊,可如果他们俩不肯改变,谁来也没用。”

  “那这样一来,把事情搞黄了,他们俩的名声不也烂大街了?这以后谁还会找他们拍戏啊?儒意以后不也不会找他们了?他们不担心这个吗?”

  “一方面呢,两个人肯定都觉得事情是对方的错,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另一方面,你站在理性的角度这么考虑没问题,但要是人人都能够保持理性,那我们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新闻看了。”陈梓妍笑了笑,“说不定在他们自己的眼中,他们的行为还是自己对艺术的坚持呢。”

  陆严河露出匪夷所思之色。

  不能理解。

  陈冀平这个人是不怎么样,但专业方面一直评价很高,靠着谍战剧大爆以后,演了不少戏,反馈都不错,业内也没有传出过他是戏霸什么的。

  至于导演,张强,也是一个资深导演了,拍了不少电影,怎么会在这部戏上跟陈冀平有这样的冲突呢?

  又不是那种初出茅庐的新人,脑子一冲,失去理智,谁都拉不回来。

  到他们这个份上还非要跟对方死犟,真是少见。

  周四,陆严河约了刘家镇出来见面。

  “家镇哥,你的新作怎么样了?”陆严河问。

  刘家镇一脸苦楚,说:“别说了,我最近这段时间被《十九年》电影改编的事情弄得心烦气躁,根本沉不下心来写书。”

  陆严河看到刘家镇确实一脸烦闷,他说:“家镇哥,《十九年》拍摄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也挺无奈的,但我们看了一下你们跟儒意影业签的合同,也没有办法去多加干涉了。一部电影已经开机,并拍摄了这么久,很难在这个时候去扭转他们的拍摄想法的。”

  刘家镇毫不客气地吐槽:“他们有个屁的想法啊,完全就是在瞎搞,说着要拍一个经典的悬疑犯罪片,结果就拍成了这个鬼样子。”

  “你看到他们的剧本了吗?”

  “看到了,看得我血压都上来了。”刘家镇说着就叹了口气。

  陆严河:“我很希望我能够帮上忙,但是我跟儒意影业也没有打过太多交道,中间也说不上话。”

  “算了,我已经认栽了,合同是我自己签的,没经验,就当长个教训了。”刘家镇满脸失望地说道,“当时以为影视改编能够让这本书被更多人知道,带动更多的销量,现在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影视改编肯定是一个好机会,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IP盛行,影视化能够给作者带来更大的影响力,但是,就算影视改编失败了,也不影响《十九年犯罪实录》这本书本身的好。”陆严河说,“而且,除了电影,还有剧集呢,我们还有机会把它改编成剧集。”

  刘家镇在陆严河的心中有着很不一样的地位。

  他是陆严河涉足出版行业、小说圈子的第一扇门。因为偶然在自己的直播间读了这本书,带动这本书的销售,才有了后面跟江印出版社的结缘,也才有了后面的很多合作。

  陆严河当然希望刘家镇的创作事业能够更好。

  所以,当他知道电影改编这件事已经很难有办法改变以后,他就有了想要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剧集改编做得更好的想法。

  刘家镇很无奈地说:“《十九年》的影视版权打包卖给了儒意影业,剧集的改编权也在他们手上。”

  陆严河一愣。

  打包卖了?

  刘家镇说:“以目前这个状况,可能儒意也不打算再开发剧集版了。”

  一般而言,如果影视版权全在一家公司手里,肯定是想要联动开发的,但如果先出来的那个搞砸了,后面那个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被打入冷宫。

  陆严河想了想,说:“家镇哥,你先暂时别管这件事了,电影版我没有那么力量去干涉它,剧集的改编,我看看我能不能想一下办法。”

  刘家镇闻言,有些疑惑,“你准备怎么做?”

  “我看看能不能把剧集改编权给买过来。”陆严河说。

首节 上一节 530/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