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464节

  许小茵接到手中,点了点头,“好,问题不大,现在《跳起来》的销量很稳定,你们做增刊,社里面会开绿灯的。”

  “这本增刊我们准备先出版再电子上架,也跟叶脉网那边沟通过了。”陈思琦说。

  许小茵一愣,随即眼睛一亮。

  《跳起来》这本杂志,江印出版社这边一直希望它的销量能够再接着提高一些。可是,《跳起来》似乎是到了瓶颈期,最近几期的销量都没有多大的增长,一直维持在八万册左右的销量。事实上,并非《跳起来》的读者没有增加,而是《跳起来》通过网络热度和传播吸引到的那些读者,大部分都还是选择去叶脉网的三天免费期读这本杂志,或者是购买电子版。

  纸书的受众似乎已经到头了。

  江印出版社这段时间一直试图希望能够让《跳起来》在叶脉网的三天免费期取销……当然,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从一开始谈妥的合作框架就是如此。

  取消《跳起来》在叶脉网三天的免费期,会让叶脉网损失每个月固定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用户流量。

  《跳起来》现在是叶脉网最稳定的一个吸引新用户的渠道。

  连陆严河参与的《城市游记》都没有《跳起来》引流效果好。

  分析其原因,是因为《跳起来》的几个小说连载巩固了固定读者,而每一期都有不同的明星和名人受邀在上面写专栏,或者接受采访,这又会吸引一部分新的读者。

  《城市游记》走的是文艺青年的路子,大众化没有《跳起来》做得好。

  所以,陈思琦才有了做增刊的想法。

  这个想法还是从夏日特刊和冬日特刊的成功中冒出来的。

  夏日特刊和冬日特刊还是正常的出版时间,只是将那一期变成了特刊。

  增刊是在常规出版之外,单独做一个主题策划,是常规出版之外的作品。

  陈思琦想要做增刊,一是因为现在《跳起来》的稿子数量很多,一年十二期的用稿版面无法有效消化,二是因为大家都想要做一些创新性的东西,可《跳起来》创刊不久,他们也不敢在正刊去冒险,所以,就有了想要在增刊去做创新性栏目的想法。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陆严河的支持。

  陆严河一直觉得国内现在网络小说很发达,但是中短篇小说却没有广阔的土壤,这其实很可惜。

  尤其是电影,大部分时候长篇小说都不适合改编为电影,反而是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更适合一点。

  一些不太符合《跳起来》调性的小说,可以通过增刊刊登。

  跟《跳起来》合作的那个版权机构就一直在推一些短篇小说的改编。

  因为陆严河的关系,《跳起来》这本杂志也很受影视圈的关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只不过,因为陆严河跟陈思琦都不愿意贱卖,到目前为止,只谈成了李治百那个短篇小说的改编。

  陈思琦又问:“苗月《暮春》再版的事情,怎么样了?”

  许小茵点头,说:“已经顺利通过选题会了,正在找设计师设计新的封面。”

  “那就好。”陈思琦笑了笑,“以后我们策划的单行本会越来越多。”

  许小茵说:“现在书市不景气,但如果你们《跳起来》系列推出来的作家的书能卖得好,肯定本本开绿灯。”

  “有《跳起来》做推广,怎么也不至于滞销吧。”陈思琦说,“而且,你们也是很专业的编辑,我们去做前端,你们搞定后端,小茵姐,我们一定可以推出一批新作家出来的。”

  陈思琦和陆严河成立了跳起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慢慢地签了一批经常为《跳起来》供稿的作家,基本上都是新人作家,像刘家镇、明音他们这种已经跟江印出版社签约的知名作家,陈思琦就没有打他们的主意,只是单独签了长期供稿协议,为他们预支稿费。

  苗月是因为特殊情况才签到了他们这里,也是他们这里唯一一个出版了两本书的、不再是新人的作家。

  许小茵一直很满意陆严河和陈思琦在这方面的做法。他们很明确自己的重心是做杂志,而不是做出版经纪,成立公司,签新人作者,也是为了更好地扶持一批新人,帮大家运营和孵化版权。

  像刘家镇这种版权什么都不可能交给《跳起来》的作者,陈思琦也没有因此而降低他的待遇,各方面的排面都给足。

  而像陈思琦他们签下的新人作者,要推单行本的时候,他们也会优先跟江印合作。

  比如苗月的《暮春》再版。

  因为有陆严河的主演,《暮春》再版肯定有很多出版社愿意做。

  陈思琦直接找到了许小茵。

  -

  中午,陆严河双眼惺忪地赶到饭店,跟许小茵说:“小茵姐,抱歉,我状态有点糟糕。”

  许小茵看到陆严河竟然都有黑眼圈了,露出错愕的神情。

  她很少看到陆严河这个样子。

  “你这是在剧组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啊。”她不禁感慨。

  陆严河摇头,苦笑地摆了摆手,“不是剧组的折磨,是我自己的问题。”

  许小茵说:“《十九年犯罪实录》这部电影,儒意那边最后决定找陈子良来演,没有找李治百和颜良,我听到了消息,想着得赶紧跟你说一声。”

  “啊?”陆严河露出诧异之色,“陈子良?他来演?”

  儒意是不是疯了?

  许小茵点头,“本来他们的第一人选是你,不过你拒绝了以后,他们就开始联系别人了。”

  “他们竟然看不上李治百和颜良,去选择陈子良?”陆严河还是很难以置信。

  许小茵:“陈子良他把自己的影视合约签给了儒意,所以,儒意送了他这份见面礼。”

  陆严河:“……”

  许小茵:“而且,他虽然没有怎么演过戏,但毕竟是一个大明星。”

  “一个名声臭大街的大明星。”陆严河马上补充。

  许小茵笑了笑,“很可惜,我是真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由你来演。”

  “我当时决定了演《六人行》,就放弃了《十九年》,其实也是因为没有时间演《十九年》,要不然我肯定演了,《十九年》不可能迁就我的时间的。”陆严河说,“找我的角色只是男二号。”

  “是啊,确实可惜。”许小茵点头,“如果不是你,这本小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被人知道,也许就一直这么蛰伏着,不被人知道。”

  陆严河问:“家镇哥有新作吗?”

  “他在准备,但还没有决定要写什么,《十九年》和《沉默螺旋》都很成功,让他压力很大,不敢轻易动笔写下一本书了。”许小茵说。

  陆严河说:“要是家镇哥暂时想不到好的故事,要不先写写专栏好了,写一写他的生活。”

  陈思琦说:“我们去约稿了,不过他一直说自己不会写散文,没有答应。”

  陆严河对许小茵说:“家镇哥是一个很擅长讲故事的人,他讲自己的生活肯定也很有意思,一个悬疑犯罪题材小说家的日常生活,我觉得肯定有很多人感兴趣。”

  许小茵说:“那我再去跟他说一说,看能不能说服他。”

  “行。”陆严河笑了起来,“其实,小茵姐,我们还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

  “嗯?”许小茵一愣,有些诧异,她还以为今天要说的事情都已经说完了。

  “我们希望明月学姐在毕业之后,来我们这儿全职工作。”陆严河说,“思琦她这边的工作很忙碌,要对接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明月学姐之前都是在江印实习,代表江印跟我们对接,以后我们要跟江印对接的事情越来越多,日常的杂志出版,增刊,还包括作家们的单行本,等等,我们需要一个对江印很熟悉的人来负责这件事,恰好明月学姐对我们、对江印都非常熟悉,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我们想要跟你商量一下这件事。”

  “来我这儿挖墙角呢。”许小茵闻言,不禁笑了一笑,却并不觉得意外。

  她其实早就已经有所预感了。

  “徐明月她也只是在我们江印实习,她想要到你们那儿工作,当然可以,决定权在她自己手里。”

  “她不希望自己这个决定影响了我们两边的合作,更怕让你对她感到失望,她一直把你当师父。”

  许小茵:“怎么会呢,她多虑了,现在《跳起来》是我们江印出版社最重要的书目,她能够去这里,作为《跳起来》的代表来跟我们对接,我们当然也很高兴。”

  陆严河听许小茵这么说,松了口气,“那就太谢谢小茵姐了。”

  -

  跟许小茵吃完午饭,陈思琦去买了单,跟她在饭店门口道别。

  陈思琦看向陆严河,问:“你去哪儿?”

  陆严河说:“我要去剧组。”

  邹东已经跟过来了。他刚才就在旁边吃饭,等陆严河。

  陈思琦问:“你拍摄的地方,我去方便吗?”

  “可以啊,没事。”

  “那我跟你一起去吧,我晚上的飞机回江广。”陈思琦说,“我去看看你拍戏的地方。”

  “好。”

  陆严河带着陈思琦来到片场,工作人员看到出现在陆严河身边的女孩,都愣了愣,好奇她的身份。

  人难以免俗,看到一个男孩身边出现一个女孩,就会怀疑她是不是他的女朋友。

  尤其是陆严河这样的当红明星。

  剧组外围蹲着一些代拍——自从他们在这里拍戏以后,越来越多人知道陆严河在这里拍戏,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会围聚在这里,其中就有代拍,想要拍陆严河。

  陈思琦就跟在陆严河身后,神态淡然。

  有人激动地问那是陆严河的女朋友吗?

  有人淡然地回答“别激动,那只是陈思琦,跟陆严河一起办杂志的高中同学”。

  陈思琦听到他们的议论声,没忍住笑了笑。

  她跟陆严河走进校园里。

  陈思琦问:“你们大部分的戏都在这里拍吗?”

  陆严河说:“这里是主要场景,还有别的拍摄场景。”

  陈思琦点了点头,说:“这里……看着挺有年代感的,没有想到玉明还有这么老旧的学校。”

  “已经不是学校了,是个补习学校,跟戏里一样。”陆严河说,“当时刘毕戈就是看中了它的老旧。”

  陆严河带着一个女生来片场的消息,都不等陆严河找到大部队,孔繁他们就听说了。

  一个个站在走廊上张望。

  陈思琦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看到上面走廊上探出来的几个脑袋,笑了笑,问:“他们是跟你一起演这部戏的演员吧?”

  “嗯。”

  “看上去他们都很喜欢你啊。”

  “常规操作。”陆严河嘴角微微一翘,对陈思琦说。

  -

  “装模作样,他们两个要是没有一点奸情,算我眼瞎。”陈子良不屑地退出搜索界面——五分钟前,他搜索了一下陆严河,结果就看到有人拍到陆严河带着陈思琦走进片场的视频。

  评论区还有不少人说那不是陆严河的女朋友,只是《跳起来》的另一个主编陈思琦。

  煞有其事。

  陈子良冷笑。

  他的经纪人严唯问他在说什么。

  陈子良懒得再说,只说了一句没什么,又问:“《十九年》的合同过完了吗?”

  “法务已经过完了合同,准备签了。”严唯回头看了坐在后面的陈子良一眼,说:“这一次你把影视约签给儒意,莫总不是很开心,约个时间,你跟莫总吃个饭,说点软话。”

  “有什么好说的?我唱了这么多年的歌,他赚得还少了?”陈子良满脸厌恶,“贪心不足,让我把影视约留在星河,星河是有什么影视资源可以给我?”

  严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没有多少人会因为道理如此就心甘情愿把利益割舍出去,你在星河还需要莫总帮你撑腰,别跟他把关系搞僵了。”

首节 上一节 464/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